美報告盤點中國軍力十大進展 猜中國何時用核武

2021-01-08 環球軍事

【環球軍事報導 記者 劉昆】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2月8日報導,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日前發布的年度涉華報告篇幅浩大,其中有十大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忽視。

一、 中國核潛艇的發展

報告稱,中國在今年五月份下水了三艘新型093級攻擊核潛艇,據稱,這批093級核潛艇首次配備了能發射鷹擊-18遠程反艦巡航飛彈的垂直發射飛彈系統。中國潛艇數量的日益增長及火力覆蓋範圍的擴大對美國艦艇威脅越來越大,嚴重影響美國艦艇在中國附近海域的行動。

二、中國常規潛艇變得更加危險

報告稱,中國已成功研發一款高效的潛艇用空氣獨立推進系統(AIP),這將使中國常規潛艇浮出水面充電的次數減少,使其能在水下運行更長時間以避免被探測。

三、中國第五代隱形戰機來襲

美國報告稱,中國目前已經生產了6架殲-20戰機(國內軍事論壇的照片顯示為8架——環球軍事注),該機或在2017-2018年形成初始戰鬥力,據稱,中國希望在2020年之前生產24架殲-20戰機。中國空軍將殲-20視為提高進攻作戰能力的關鍵,該機的隱身和電子戰能力將削減美軍在第一島鏈之內探測和擊落它的能力。

四、中國海軍想擴大活動範圍

報告稱,中國在2013年首次將潛艇部署到印度洋,並宣稱其目的是為了反海盜,但是,此舉更可能是為了搜集印度等國在印度洋的情報,測試和提高中國潛艇部隊在遠離中國大陸的海域長時間執行任務的能力,為未來印度洋潛在危機或戰鬥做準備,以及彰顯中國在該區域的戰略利益。

五、中國購買俄制S-400防空系統(同時發展國產防空裝備)

據報導,中俄已籤署合同購買4-6套俄羅斯S-400遠程防空系統,合同金額高達30億美元,該系統將把中國防空力量的作戰範圍從300公裡擴大到400公裡,覆蓋臺灣島全境、釣魚島以及南海部分區域,將顯著提高中國現有的防空能力。在外購防空系統的同時,中國還在研發國產下一代防空系統,即紅旗-19防空飛彈,該飛彈可能具備類似S-400的性能。

六、中國在軍火市場愈發活躍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數據,2015年中國已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國。在2005到2009年以及2010到2015年,中國的主要武器出口額增長了143%,從31億美元增至76億美元。中國日益增長的軍火出口包括先進武器及平臺,例如戰鬥機和飛彈護衛艦。這反映出在經歷幾十年的投資和吸收國外技術後,中國國防工業已愈發成熟。報告稱,中國正準備擴大其武器出口規模,向那些之前只從美國或俄羅斯購買武器的國家推銷廉價替代品。此外,軍火出口還將減少國家對軍工企業的投入,有力促進中國軍力現代化。

七、中國瞄準美國衛星易被攻擊的弱點

報告稱,解放軍通過評估認為,衛星對於美軍在全球範圍的作戰能力至關重要。中國軍事專家認為,捕捉或摧毀敵人的衛星將使其喪失戰場主動性,並降低其精確制導武器的作戰能力。解放軍估計,美國在北約針對科索沃的行動中,擁有一套包括約50顆衛星及無人機和飛機在內的綜合情報系統,在該行動中,衛星承擔了美軍70%的戰場通信,80%的戰場監視和偵察,並提供了100%的氣象數據。

八、中國常規飛彈能力越來越強

報告稱,中國二炮部隊將繼續擴充並進行現代化。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中期是二炮發展的第一階段,期間中國研發射程在600公裡內的短程彈道飛彈,並將其部署在臺灣海峽區域;在第二階段,中國研發射程達1500-2000公裡的彈道飛彈,提高對遠海島嶼及移動艦船的打擊能力;在下一階段,報告預計在2015年底,中國可將其常規精確打擊能力範圍擴展到3000公裡以上;到2020-2030年,二炮能將其常規精確打擊能力擴展到8000公裡,甚至可能具備全球精確打擊能力。

九、中國在什麼情況下會使用核武器?

報告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的哲學進行討論,猜測中國在什麼情況下將動用核武器化解或升級衝突。報告認為,中國並不把核武器視為在戰場上擊敗敵人的作戰方式,而將其視為一種管控衝突走向的政治手段。根據這種哲學,中國將優先使用常規戰術手段或者是戰區級別的核打擊來尋求有利態勢。不同於打擊敵方國土和人口中心的戰略核武器,戰術及戰區核武器針對的是短程任務。由於使用戰術核武器不像戰略核武器打擊敵方國土那樣會招致大規模核報復,通常認為戰術核武器是一種更強大的威懾和更可信的威脅手段。

十、中國如何使用其飛彈部隊

報告稱,如果威懾失敗,二炮可能會在發動常規飛彈打擊之前,削弱敵方的網絡戰及電子戰目標,包括C4ISR樞紐、飛彈陣地、軍事運輸和物流樞紐如港口和機場,重要軍事設施、重要基礎設施以及航母戰鬥群,這類目標關鍵而脆弱,一旦被破壞,將嚴重影響敵方作戰能力。舉例來說,在假定的臺海衝突中,飛彈襲擊此類目標將是空軍在海峽行動的預兆。

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日前發布的年度涉華報告秉承美國某些勢力一貫的反華態度,對中國軍力等領域建設危言聳聽,對於美國反華勢力炮製該報告的居心,之前環球軍事曾給予批駁(點擊了解),在此就不加贅述。從美媒根據該報告搜羅的所謂十大重點來看,基本上毫無新意,大多是之前曾反覆炒作的陳詞濫調。

對於該委員會的年度報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曾表示,其充滿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論調不值一駁。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發展適度、適當的防衛力量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我們希望這個『委員會』能改變其冷戰思維,少做幹擾中美關係發展的事。」

相關焦點

  • 中國軍力將與美勢均力敵?專家:美優勢無人匹敵
    《環球時報》記者專訪蘭德軍力報告首席作者以及菲澳印等國權威學者,請他們談對中國軍力變化的看法。現摘錄如下:  蘭德軍力報告首席作者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我的預測是,短期來看中國軍力會繼續變強,美中之間軍力差距會變得更小。不過美國軍力底子雄厚,雙方軍力的平衡至少要過很多年才會實現。至於長期來看美中軍力誰強誰弱,更多取決於兩國經濟實力,尤其是中國改革成不成功。
  • 全球軍力強國排名美俄中穩佔前三 我專家:不算核武中國能排第二!
    據俄媒報導,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佔據前三甲。  據稱,全球火力公司認為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其主戰坦克、裝甲車數量超過美國。雖然美國依然佔據榜首,但俄專家稱,美國花費的軍費是俄的10倍之多,可俄羅斯與美國的軍力並沒有太大的差距。除了美俄中之外,排名前十的國家還包括印度、法國、英國、日本、土耳其、德國和埃及。
  • 2020年全球軍力排行榜出爐,聯合國2常掉出前六,中國排名如何
    蘇聯解體,美國稱霸以後,最喜歡的事情除了全球徵戰外,就是為世界各國的軍力排名,疫情期間也不放鬆,依舊出了一份2020年全球軍力排行榜。有消息表示,此前美國網站「全球火力」發布了全球最新軍力排行,然而這份排名卻引起了國際熱議,據悉,該網站排名主要依據的一個國家的人口、兵力、武器裝備、防務預算、後勤能力等50多項因素,並且將是否擁有核武排除在了考核標準之外。中美俄分別排在什麼位置?
  • 美媒:中國需要幾十年接近匹敵美國的全球抵達軍力
    中國打造軍力不是什麼新鮮事。1995至1996年臺海危機時,北京深感美國軍力優勢賦予其在中國後院幹預的能力。此後,中國一直在發展先進戰機、反艦飛彈和隱形攻擊性潛艇等武器,不僅用來抑制東亞和東南亞鄰國,也為阻止美國幹預。中國打造「反介入/區域阻遏」能力結出成果。今後若與中國爆發衝突,美國防衛(亞洲)夥伴和盟友會面臨高度困難。
  • 解放軍這10大武器讓美軍最看重:美曝最新中國軍力新報告
    2017年6月6日,美國國防部又推出了年度「中國軍力報告」。這次報告總共除了前言和附錄之外,總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為年度信息更新、第二章為中國戰略、第三章為軍事現代化目標和趨勢、第四章為軍事現代化資金投入、第五章為應對臺灣危機的軍事現代化、第六章為中美軍事接觸。
  • 美國防部報告將中國地圖中的臺灣島抹掉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國防部周五(2日)最新公布《核武態勢評估》報告。據臺媒4日轉引《日本時報》報導,報告的初版中國地圖是包括臺灣省的,但其後美國防部又將臺灣部分去掉,五角大樓發言人還聲稱,「報告印有一處錯誤」。
  • 盤點中國十大瀕危動物
    盤點中國十大瀕危動物中國十大瀕危動物,大家知道有哪些嗎?除了有大熊貓,中國的瀕危動物還有許多,今天就帶大家來盤點一下。大熊貓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屬於中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獁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
  • 2016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據悉,這是中國古生物學會首次舉行科技進展發布活動,集中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古生物學及相關研究領域取得的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包括:
  • 中國周邊有世界一半以上核武國家
    小編今天給梳理一下我們周邊的核武國家。中國周邊包括中國是擁有核武器國家,最集中最密集,的區域,這和的國家之間競爭敵對有關。核武器能給國家帶來極大的政治利益。核武器不僅僅會大量殺傷人員,裝備,城市,等目標更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永遠損傷。
  • 為什麼美國都不敢惹中國?承諾不首先動用核武,但有三種例外情況
    圖為核飛彈圖為核武爆炸想像圖圖為核武爆炸想像圖圖為洲際飛彈目前美國是全世界軍力最強大的國家,但是為什麼美國都不敢惹中國呢?其實是中國曾經承諾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有三種例外情況除外,中國定下了三項禁忌,分別是本國核武力量遭到打擊、重要的大型工程遭到破壞,和領土遭到他國侵犯,這三條紅線其他國家敢動一個就是滅頂之災。
  • 美媒發布2020世界軍力排行,中國第三印度第四,用意耐人尋味
    近日,美國一家名叫「全球火力」的網站,發布了2020年世界軍力排行榜,美國排名第一,俄羅斯排名第二,中國排名第三,印度、日本、韓國分別排名第四、第五、第六,而英、法這種老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卻排在七位和八位。
  • 美報告緊盯中國軍事現代化 日稱與華叫板有底氣
    美報告  對中國橫加指責  緊盯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  2000年以來,五角大樓每年都向國會提交中國軍力報告。與往年相比,美方2013年度報告篇幅較長,共計92頁,涉及中國軍事戰略、中國軍力發展、中美兩軍交往、臺海軍事形勢、五角大樓對華交往戰略、中國軍隊的網絡動向等。  報告稱,隨著中國崛起,中國軍事現代化正在快速推進,如2012年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服役,中國繼續打造先進的短程和中程常規彈道飛彈、對地攻擊反艦巡航飛彈、太空反制武器乃至軍隊網絡系統。
  • 美媒發布2020年全球軍力排行,印度離中國僅一步之遙?目的不簡單
    美網站發布的2020全球軍力排行對此,很多人擔心,中國是否能同時應對美印兩國。這時候,美國網站卻發布了一份2020年全球軍力的排名,有何用意?據韓聯社報導,美國網站「全球火力」在7月21日發布了一份全球軍力排行榜,其中,美國、俄羅斯、中國分別位列前三名,印度則緊隨中國排在第四。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榜單中,排名前8的國家有4個都是亞洲國家。
  • 美最高軍官剛離開中國,發言就前言不對後語:中國10年變最大對手
    9月27日,美國有線電視網報導,美軍最高軍官鄧福德聲稱:中國將是十年內美軍最大的對手。鄧福德八月剛剛以美軍最高直接指揮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名義,對華訪問並參觀我軍機械化部隊演習。當時他在中國表態稱雙方有很多意見分歧,需要建立更多的溝通渠道,避免發生任何「失算」的事情。一個月後,他就向美國國會武裝部隊委員會指出:中國是最大對手。鄧福德說:「我想中國到2025年時將展示出最大的潛在對美威脅。」 鄧福德本人在這次會議上,再度被委任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 中國五大尖端科技全面領先 軍力趕超美國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月21日報導,在經過多年的默默積累後,中國軍工科技迎來了「井噴期」,短短幾年來,中國在技術所有的尖端軍工技術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步,甚至還引領了前沿軍事科技的發展道路。英國軍事專家認為,在中國綜合國力牢牢佔據世界第二的位置後,中國軍力的快速崛起標誌著一個新興超級大國的誕生。根據英國媒體的盤點,中國對於能夠影響未來戰爭勝負的新興技術投入巨大,並且收穫了豐碩成果,其中主要在五大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 2017年世界10大軍力強國排行:亞洲有4國上榜,最大黑馬是他
    近日,美國「戰略之頁」網站盤點了剛剛過去的2017年世界十大軍力強國。文章稱,2017年世界軍費總額相比前一年大幅提高,因此也湧現出了大批黑馬。具體排名如下:第十名:日本。為了追趕中國的軍力優勢,印度可以說窮兵黷武,甚至靠出口糧食來維持軍力的發展,其大多數武器均通過進口獲得。印度的後備兵源高達6億人,擁有3600輛坦克、1700架飛機、1艘航母、17艘潛艇以及大約100枚核彈頭,軍費開支為460億美元。中國的軍力排名第三,後備兵源全球最多,高達7.5億人。擁有6000輛坦克、2800架飛機、69艘潛艇、2艘航母。
  • 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近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其中,由雲南大學深時陸地生態研究所馮卓研究員率領的國際團隊發表的《晚二疊世蛀木甲蟲生態學》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選。該團隊於2017年9月15日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了晚二疊世蛀木甲蟲生態學的重要研究成果。
  • 外媒稱美報告炒作中國南海島礁「軍事化」:可部署3個戰鬥機團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 外媒稱,五角大樓發布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去年的國防開支超過1800億美元。據俄新社6月7日報導,這份報告寫道:「(美國)國防部估算,中國2016年與國防有關的總開支超過1800億美元。不過,中國國防開支仍然難以估算,主要是因為報表不透明。」
  • 2016年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②中國古生物學會日前在京發布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人類頜骨可以最早追溯到何時?冰河時期歐洲人還是暗色的皮膚和棕色眼睛,為何後來變成了白色皮膚和藍色眼睛?這一系列問題,都可以在這十大進展中找到答案。據介紹,在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中,有11項科研成果入選(含並列),內容涉及早期生命、古生代魚類、早期陸生植物等研究領域,反映了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學各個分支領域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推動了對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的認識。志留紀古魚揭秘脊椎動物頜演化之路。
  • 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2020年3月31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領銜完成的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選。據了解,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工作自2017年開展以來已經進行了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