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湖南某山區農民種植的莊稼經常被野豬糟蹋,許多家庭的莊稼因此而年年絕收。當地老百姓可謂是苦不堪言。
清政府獲知此事後派出一千名兵士幫助老百姓上山獵捕野豬,可誰知半年之後,野豬倒沒有獵捕到幾頭,而兵士卻喪生了過半。原來,野豬既狡猾又兇殘,三五個兵士都難以鬥過一頭野豬,因此,有許多兵士竟然被野豬咬死了。
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只好撤回了剩餘的兵士,另想他法。
正在清政府想不到辦法的時候,有位將軍獻了一計。這位將軍說,老虎為獸中之王,而且體型很大,是一定能夠戰勝野豬的。所以,可以先去貴州的大山裡誘捕十數隻老虎,然後放歸到湖南的大山上。不出半年,野豬將悉數被老虎吃盡。
清政府一聽這位將軍的建議,感覺非常有道理。於是,便掛出重賞,發動貴州一帶的獵戶誘捕老虎。三個月後,貴州一帶的獵戶一共誘捕到了27隻老虎,其中,只有三隻是未成年老虎。
這27隻老虎被迅速運到湖南,並放歸到有野豬出沒的大山上。清政府靜待老虎悉數消滅野豬的佳音。然而,又一個半年過去了,仍然有大批的野豬下山偷食農民的莊稼。清政府感覺很奇怪。於是,又派出了一千名兵士,前往大山裡查看情況。兵士們踏遍大山裡的每一個角落,只見野豬成群,但不見老虎的蹤影。就在兵士們準備下山給清政府做匯報時,一個兵士突然發現對面的山坳裡有大片白骨一樣的東西,於是,呼喚眾兵士前往查看。誰知眾兵士下到山坳裡之後竟然被眼前的景象嚇呆了。但見虎骨遍地,虎皮隨處可見。不過,山坳裡也散落有零星的野豬白骨。因此,兵士們推斷,放養到山上的老虎已經悉數被野豬咬死了。於是,兵士們趕緊下山,給清政府匯報去了。
野豬,又稱山豬,是我們家養豬的祖先。全世界的野豬共有27個亞種,為雜食性動物。成年野豬的體重大約在80-100公斤之間,背上有長而硬的鬃毛。令人類和許多動物驚懼的是:公野豬不但長有兩對不斷生長的犬齒,而且,衝撞力極強,同時,被攻擊的野豬會集團「作戰」。
一般情況下,野豬行動的速度並不快,但在遇到危險時,它們便會快速奔跑,其奔跑速度可以到每秒3米。在它們奔跑時,衝撞力極強,一頭80公斤重的野豬可以輕鬆地將一隻150公斤重的老虎撞翻在地。一旦老虎倒地,其它野豬會蜂擁而上,將老虎咬死。
另外,野豬的皮很厚實,個頭比較小的老虎還很難一口咬破野豬皮,從而導致老虎一旦不能迅速制敵於死地的話便會被野豬佔取上風,最後導致老虎落敗,被眾野豬攻擊而死。
野豬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通過清政府放養老虎於湖南大山上這件事兒我們就知道了。因此,有人說野豬的戰鬥力爆表,看起來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