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正式亮相!
據官方透露,其寓意為冰,象徵純潔、堅強,是冬奧會的特點。墩墩,意喻敦厚、健康等,象徵著冬奧會運動員強壯的身體、堅韌的意志等奧林匹克精神。同時,它還有個小夥伴以燈籠為原型的「雪容融」。
冰墩墩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裝飾著的彩色光環,其靈感來源於北京冬奧會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流動的明亮色彩線條象徵著冰雪運動的賽道和5G高科技。
對於「冰墩墩」的形象,有人讚賞,也有很多人diss熊貓形象太醜了。
小編認為這個熊貓形象還是很不錯的,畢竟誰都無法抗拒它的可愛!
熊貓為什麼會獲得全世界人的喜愛?
這就要講講熊貓的歷史了。
雖然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然而在古代它們的地位並不高,曾一度被視為「害獸」。《爾雅》云:「貘,白豹。」郭璞註:「似熊,小頭庳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節。」《蜀中廣記》稱之為「食鐵獸」。也就是說熊貓吃的是銅鐵和竹子製成的器物。
那麼熊貓作為中國外交中必不可少的吉祥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國的「熊貓外交」其實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早在公元685年,武則天就曾送了兩隻熊貓和70張毛皮給日本天皇。
而熊貓真正作為國禮贈送他國始於1941年,宋美齡向美國政府贈送了一對大熊貓以謝其救濟中國難民。
之後,熊貓便被陸續作為國禮送到世界各國,開創了近現代「熊貓外交」的政治模式。
新中國成立後,將第一份熊貓國禮送給了前蘇聯。60年代,中國向朝鮮贈送過熊貓。隨著70年代中美關係解凍,中國相繼向美國(1972)、日本(1972)、法國(1973)、英國(1974)、西德(1974)、墨西哥(1975)和西班牙(1978)贈送了大熊貓。不久,這些西方國家陸續和中國建交。
這種無償贈送止於1982年。此後,去海外的熊貓都是「限期租借」給他國,不過它的外交作用並未受到影響。
1988年,中國正式將大熊貓確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成為「國寶」。
全世界都抵抗不住熊貓的魅力。
去年十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訪華期間有意向中國提出了租借大熊貓的相關事宜。
而今年4月份,聖地牙哥動物園的「白雲」與「小禮物」被送回中國前,許多美國人在動物園門口排起了長隊送別它們。
更有趣的是送熊貓這一事件甚至在《櫻桃小丸子》裡也有提及。上野動物園熊貓公展日的那天,許多人為了看一眼熊貓,特意從上野地鐵站一直排到公園門口,足足排了兩公裡。小丸子和小玉、小玉爸爸也排隊去看大熊貓。看來熊貓的魅力真不小啊。
人們喜歡熊貓是因為它具有純粹而簡單的美,相貌憨厚、動作溫吞、還帶著濃濃黑眼圈。所以愛它的同時,一定要保護和珍惜它,畢竟它們屬於大自然。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