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將出席奧地利外長婚禮 俄媒:極具象徵意義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俄媒稱,普京將出席一場婚禮,不在俄羅斯,也並非是為朋友的百年好合錦上添花。18日訪問德國時,他將順道前往奧地利,向即將披上嫁衣的該國外長克奈斯爾送上祝福。上述行程安排可謂史無前例,且極具象徵意義。

  據俄羅斯《觀點報》8月15日報導,奧地利《皇冠報》最先援引本國政界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普京將作為出人意料的嘉賓,飛抵婚禮現場。」克裡姆林宮隨後證實了此事。奧情報部門已開始部署婚禮的安保措施。

  報導稱,普京30年前曾在德國工作過,他在德奧兩國的好友不少。然而,53歲的奧地利外長克奈斯爾和她65歲的商人未婚夫邁林格並不屬於上述範疇。普京兩個月前訪問維也納時,才與外長伉儷初識。也正是在當時,克奈斯爾向普京發出了婚禮邀請,後者欣然應允。

  報導注意到,新娘克奈斯爾執掌奧地利外交部僅8個月,但並非曇花一現的政治人物。她通曉7門外語,主攻中東事務。她最初供職奧外交部,而後專注於學術研究,如今重新入閣,代表奧地利自由黨。該黨被歐洲和美國的大西洋主義者公開斥為親俄政黨。不過在自由黨尚未入選執政聯盟時,維也納在處理對俄關係上同樣奉行獨立政策。

  克奈斯爾上任後只是強化了這一路線而已。在歐美諸國因前間諜斯克裡帕爾中毒事件而驅逐俄外交官時,她頂住了倫敦及歐盟的壓力。她還與來訪的普京一道,向蘇軍戰士紀念碑獻花。

  報導稱,現今的奧地利領導層行事獨立、戰略正確。維也納在莫斯科與布魯塞爾之間長袖善舞,夯實自身分量。個人外交,即普京撥冗出席克奈斯爾的婚禮,便是明證。

  報導稱,普京從不掩飾自己與若干歐洲政治家「情比金堅」,如德國前總理施洛德和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如今,普京又將成為克奈斯爾婚宴的座上賓。


相關焦點

  • 哈薩克斯坦外長批俄議員「胡說」:哈俄敏感點與民族主義碰撞
    12月23日,哈薩克斯坦外交部長特列烏別爾季在出席哈議會下院會議時表示,俄羅斯部分議員關於哈薩克斯坦領土的言論與俄官方立場不符,是「胡說八道」。事情緣起於日前兩位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的「語出驚人」之舉,先是說「哈薩克斯坦的領土是俄羅斯贈予的禮物」,隨後又提出俄哈「應恢復為一個統一國家」。
  • 普京籤署重磅命令:侵略俄羅斯必招報復
    6月3日,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報導稱,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了俄新版核威懾政令。據俄羅斯政令信息官方門戶網站發布的消息顯示,於本周二當天,俄羅斯總統已在新版核威懾政策相關文件上簽字,該文件主要內容是「俄方奉行防禦性威懾政策,旨在將核武實力保持在足以確保核威懾的水平,並保障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遏制潛在敵人對俄羅斯及其盟友的侵略。」
  • 俄批美媒紀錄片抹黑普京:歇斯底裡外沒有新內容
    自稱普京「粉絲」的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已近兩月,俄羅斯人沒有等到制裁的取消,卻等到這樣一部片子,失望的俄媒14日對CNN惡評如潮。   這部40多分鐘的紀錄片分為「在蘇聯解體時崛起」「復仇——古老的怨恨」「謠言指控」「普京的崇拜」和「理解最有權勢的男人」五部分。描述了普京從一個克格勃探員成為「讓俄羅斯再次偉大」的政治家的過程。
  • 普京取消訪印!俄外長有言在先:中俄不會屈服,印受西方影響太深
    俄羅斯跟印度雖然看起來關係一般,但實際上兩國的關係非常深遠,在印度獨立以後,由於當時主要的思想是反帝反殖,因此其很自然地跟蘇聯走到了一起,蘇聯也將許多工業項目教給了印度,印度過去一度實行的是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但是隨著蘇聯瓦解以及印度自身的政治、經濟改革,導致印俄關係也發生了不少變化。
  • 俄媒:普京放生的阿穆爾虎有一隻跑到中國境內 將請中方尋找
    據新華網引述俄媒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曾放生3隻東北虎(又稱西伯利亞虎,阿穆爾虎),其中一隻在普京10月7日生日的前兩天跑到中國境內,俄方準備請中國幫忙尋找。據「阿穆爾媒體」新聞社8日報導,今年5月,普京到訪俄遠東阿穆爾州自然保護區,並放生了在珍稀動物康復與放歸中心飼養的3隻東北虎。
  • 峰會取消,普京也不去印度了,俄外長:印度受西方侵略思想影響太深
    俄羅斯取消俄印峰會據俄羅斯塔斯社1月2日的消息,俄羅斯取消了將要舉辦的俄印峰會,普京今年將不會遵循以往的慣例訪印。俄印峰會是印度和俄羅斯每年都要舉行的一次國家領導人會談,在會議上俄印兩國領導人會商談兩國未來的一些合作,並對雙方未來的關係進行探討。
  • 俄土在敘利亞互不相讓,普京與埃爾多安通電話
    原標題:俄土在敘利亞互不相讓,普京與埃爾多安通電話[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敘利亞伊德利卜局勢已接近臨界點。」連日來,敘利亞政府軍與土耳其軍隊發生數次激烈衝突,給雙方造成重大損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2日威脅將對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之外的敘政府軍進行打擊。
  • 俄罕見公開普京絕密核手提箱:總統貼身攜帶,一排鍵盤輸密碼
    無論俄羅斯總統普京走到哪兒,總有一位軍官手提皮箱貼身相隨,這個箱子便是人所共知的「核手提箱」。俄羅斯衛星網稱,「核手提箱」是保存核武器行動密碼的裝置,共有三隻,分別由總統、國防部長、總參謀長掌管。12月5日,俄媒首次對外公開了俄羅斯「核手提箱」的內部畫面,這也是「核手提箱」首次出現在電視節目上。
  • 普京同時現身兩地?俄記者稱或有替身
    該網站認為,普京有可能在俄社會院全體會議後飛往戈爾諾·阿爾泰斯克。  另有媒體分析稱,克裡姆林宮此前不止一次在普京的現身地上「不詳不實」,這次很可能重播了幾天前就拍好的視頻。  俄羅斯反對派記者奧列格·卡申在「臉書」(facebook)上稱,普京同時在兩地現身或證實了此前有關其有替身的傳聞。「之前就有消息說普京有替身,還不止一個。」
  • 普京跟美國人的這個玩笑開大了!
    上周,美國宣布將退出《中導條約》並且指責俄羅斯「違反了條約的相關規定」。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會見美國總統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時說:華盛頓「無端」和不友好地向莫斯科邁出了「意外」的步伐,不過普京同時也強調了繼續對話的重要性。
  • 俄外長痛批歐盟不友好行徑 德被指充當反俄「火車頭」
    俄外長表示,莫斯科現在考慮的不是如何同歐盟各機構打交道,而是想弄明白,是否還值得與歐盟合作。拉夫羅夫表示,許多歐盟國家無法摒棄「以實力自居與人交談的傲慢習慣」,這妨礙平等對話的恢復。拉夫羅夫26日曾表示,為回應歐盟,俄羅斯已將最積極參與對俄制裁的歐盟國家的代表列入制裁名單。
  • 「世界知識」從普京瓦爾代講話看俄羅斯對世界大變局的看法
    陳宇世界知識俄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於10月20日至22日在俄舉行,主題是「疫情的教訓與新的議程:如何將全球危機轉化為和平機遇」。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以視頻形式出席了年會活動並按慣例發表講話。該年會是俄羅斯與國際社會,特別是學術界的重要年度交流活動,普京在年會上的講話有助於外界認識俄官方和戰略界對一些重大問題的看法。
  • 菲外長承認中國已控制黃巖島 船隻永遠無意撤出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曉磊】在中國宣布中國漁政船和海監船將繼續在黃巖島進行巡邏和執法之後,菲律賓一些專家認為,中國「有效控制」黃巖島將使菲律賓「領海」面積損失38%。根據這一定義,中國聲稱對黃巖島擁有主權意味著菲律賓將不僅喪失面積約120平方公裡、極具戰略意義的黃巖島,而且還將喪失約49.4萬平方公裡的專屬經濟區。  巴查表示:「我們的船隻於去年6月從黃巖島撤出之後,再也不能進駐這一區域。黃巖島已經處於中國的有效控制之下。」他說,菲律賓必須在喪失「領土」之前做出行動。
  • 俄外長:俄方將全力維護伊核協議不受破壞
    原標題:俄外長:俄方將全力維護伊核協議不受破壞中新社莫斯科6月17日電 綜合俄媒體消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6日在莫斯科與到訪的伊朗外長扎裡夫舉行了會談。在會談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拉夫羅夫表示,俄方將全力維護伊核協議不受破壞。 拉夫羅夫說,在疫情形勢下,俄伊政治對話仍保持在高水平。
  • 普京將直播連線俄民眾 媒體盤點十大經典橋段(圖)
    中新網4月16日電 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北京時間16日下午5時與俄羅斯民眾進行一年一度的「直播連線」。今年俄羅斯民眾會提什麼樣的問題,普京如何作答,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除了關注即將開始的連線,俄羅斯媒體還細數普京在過去連線中的表現,盤點了他的「直播連線十大經典橋段」。
  • CNN爆料稱美國「間諜」能接觸到普京?俄方這回應夠狠直接打臉
    此前一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拋下一記重磅爆料,稱美國安插在俄羅斯政府內部的高級情報人員因川普政府機密情報處理不當而被迫撤離,俄媒10日曝光了這個人的疑似身份,克裡姆林宮忙闢謠:此人從未接觸過俄羅斯總統普京,且幾年前就被解僱了。
  • 普京:俄羅斯經濟危機最高峰已經過去
    新華社莫斯科12月17日電(記者範偉國任瑞恩盧敬利)俄羅斯總統普京17日在莫斯科說,俄羅斯經濟危機最高峰已經過去,政府工作總體令人滿意。他同時表示,俄羅斯和美國在解決敘利亞危機上立場相近。  普京當天舉行年度大型記者會,就俄經濟、內政和外交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 俄前外長:中俄新型夥伴關係具四方面鮮明特徵
    原標題:俄前外長:中俄新型夥伴關係具四方面鮮明特徵中新網北京6月28日電(張尼)俄羅斯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前外交部長伊萬諾夫28日在出席第四屆世界和平論壇時發言評價稱,中俄兩國之間已經建立起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新型夥伴關係,兩國合作對於21世紀國際關係構建意義重大,其經驗值得各方探討研究。
  • 胡錦濤主席在車里雅賓斯克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軍演提高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反恐行動能力,充分顯示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反對恐怖主義的堅定決心和意志,將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在維護地區安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胡錦濤高度評價俄方為這次軍演所作的精心準備,感謝俄方為中方參演部隊提供的良好保障。    胡錦濤指出,當前,非傳統安全因素仍很突出。恐怖主義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嚴重危害。中俄都堅定不移地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 克裡米亞效應覆蓋全球 西方謀劃「阻止普京」
    原標題:克裡米亞效應覆蓋全球 西方謀劃「阻止普京」    3月14日,烏克蘭克裡米亞辛菲羅波爾市,烏克蘭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總理阿克肖諾夫出席新聞發布會。俄羅斯13日在俄烏邊境舉行軍演,8500人的炮兵部隊參與其中,被西方解讀為意圖震懾外界幹預。烏克蘭代總統則呼籲必須準備應對俄羅斯「隨時」發動全面入侵。14日,美國國務卿克裡在倫敦與俄外長拉夫羅夫緊急會談,想抓住公投前的「最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