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記者 馮文亮) 西瓜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產銷量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國西瓜常年種植面積超過180萬公頃,年產西瓜超過7000萬噸。西瓜也是北京特色優勢產業,在京郊農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大興西瓜已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享譽全國。
但是,西瓜產業的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是品種更新緩慢,與需求對接不夠緊密,尤其是像北京這樣的國際大都市,需求的多元化難以滿足;二是品種多、亂、雜的狀況嚴重,品種套牌、侵權案件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種子市場秩序,極大挫傷育種創新積極性。
在此情況下,為促進種業成果轉化、加快西瓜優良品種應用、推動西瓜產業轉型升級。6月11日,由北京市種子管理站舉辦,以「瓜」目相看為主題的第四屆農作物品種展示活動暨2019年西瓜品種展示會在京舉行。
據了解,從2016年開始,北京市種子管理站每年舉辦一個作物專題展示,2016年的「千椒百匯」辣椒品種展示、2017年「萬柿如意」番茄品種展示、2018年「茄茄在心」 茄子品種展示。
今年是「瓜目相看」西瓜品種展示。旨在搭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品種展示交流平臺,通過對比試驗,一覽國內外西瓜品種動態,篩選符合北京市需求的優新品種。同時構建品種的表型庫、指紋庫,提高西瓜品種管理水平。來自國內外的203個西瓜品種齊聚亮相,同臺比較,有人們耳熟能詳的福運來、超越夢想、京欣1號、京欣2號等京欣系列品種,還有不常聽說的羞月、關東美人、女神2000、小黃人、冰淇淋、懶漢大霸王、彩虹瓜之寶等等;有綠皮、黑皮、黃皮、紅瓤、黃瓤、粉瓤、有籽、無籽、早熟、極早熟、晚熟等各種類型,還有更奇特的拇指西瓜,可謂色彩紛呈、姿態各異,讓人耳目一新、瓜目相看。
一看西瓜品種類型。此次展會展出各類西瓜品種203個,來自國內多個省市自治區,還有部分國外品種,包含135個已登記或審定品種,其中118個為北京市登記或審定品種。涵蓋了1993-2018年25年間北京市審定和登記西瓜品種。展示按照果型分為大型瓜、中型瓜、小型瓜三個組別,大型瓜59個品種,中型瓜53個品種,小型瓜91個品種。按照果皮顏色有黃色花皮、綠色花皮、墨綠色花皮,以及黑皮、綠皮、黃皮等;按照西瓜瓤色有紅色、桃紅色、粉紅色、桔紅色(彩虹瓜:中心黃色邊緣桔紅色)、黃色、青綠色(拇指西瓜)等;按照籽粒有無籽西瓜和有籽西瓜;按照西瓜成熟性分為極早熟、早熟、中熟、晚熟、極晚熟等;按照果實形狀分為圓形、高圓形、橢圓形、長橢圓形、紡錘形和圓筒形等。
二看西瓜品種身份證。為促進西瓜優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北京市種子管理站為每個展示品種製作了一個身份證二維碼。參會人員可以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登錄「優新品種查詢平臺」,查看品種信息(包括選育單位、聯繫方式、展示地點、特性描述、栽培簡介、圖片信息),還可為品種評分,收藏喜愛的品種。經過統計數據分析處理,可以了解品種訪問者對品種的喜好程度,從而為最終的優質品種篩選與推薦提供數據支撐。另外,與往年展會不同的是,今年將品種展示與品種鑑定技術研究相結合,推進展會向縱深拓展。為確保展示品種的真實性,今年展示的近60%的西瓜品種的種子來自北京市農作物標準樣品庫,不完全是由企業提供。在西瓜的生長過程中,技術人員通過統一的技術規範採集展示西瓜品種的表型信息,進行DUS測試和構建DNA指紋信息,並將信息錄入到北京市農作物品種標準樣品信息管理系統,構建品種身份信息庫,為西瓜品種登記管理、品種鑑定和保護提供技術支撐,促進西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農作物品種展示會在促進種業成果轉化、加快優良品種應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並成為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農作物品種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將持續提高北京現代種業發展活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