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吃什麼?肯亞美食篇:盤點肯亞人最愛吃的30種傳統食物

2020-11-29 騰訊網

第一篇:肯亞美食篇

盤點肯亞人最愛吃的30種傳統食物

在肯亞已經工作三年了,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又叫好吃懶做的吃貨),遇到周末便到處打卡當地的餐廳。從一開始滿心拒絕到初次嘗試再到現在的安然享受,我越來越沉迷於這裡的煙火無法自拔。

肯亞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在大眾的印象裡,肯亞原始而粗獷,原野、落日與奔騰的野生動物們,構成了許多人對它的全部想像。而真正踏足肯亞的人就會知道,它不僅是動物王國、狂野之都,還是一個遍地美食佳餚的「吃貨大國」。

先從肯亞的傳統美食開始吧。

1. Ugali

Ugali是肯亞人的主食,用玉米粉做成,有時候會混合非洲稷或者高粱粉進去。在開水中加入玉米粉並攪拌直到均勻濃稠。Ugali是當地人獲取能量和鐵元素的主要來源。我每次吃Ugali的時候會搭配牛肉和豆角,味道還不錯。

2. Sukuma Wiki

Sukuma Wiki是一道由東非甘藍做成的菜,有時人們會把它和羽衣甘藍混淆起來。可以用sukuma wiki來吃Ugali。這道菜是把東非甘藍切成薄片,與洋蔥和西紅柿一起炒。雖然簡單,但味道很好。Sukuma wiki,翻譯成斯瓦希裡語,意思是「推動一周能量的人」。之所以叫這個,是因為這一頓飯能負擔得起的一個人一周的能量。

3. Nyama Choma

Nyama choma是烤肉,是肯亞最受歡迎的菜餚之一,只用鹽和胡椒調味。它通常與kachumbari沙拉和ugali一起上桌,用手直接抓著吃。

4. Chips Mayai

Chips Mayai是炸薯條和煎蛋卷的組合,與kachumbari和番茄醬一起食用。雖然被認為是垃圾食品,但我想偶爾吃點這樣的食物也無妨。

5. Mutura

Mutura是由新鮮血液和肉類製成的香腸,加一些香料和配料,如姜,蔥,大蒜,紅辣椒或綠辣椒,煮熟的肉和血的混合物被塞進已經清洗過的牛或羊的大腸裡,然後烤。它通常作為開胃菜,有些人喜歡和啤酒一起吃。

6. Githeri

Githeri是一鍋由玉米和任一豆類組成做成的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和洋蔥、西紅柿或者其他喜歡的的調味料一起吃。容易製作,是肯亞的營養主食之一。

7. Mandazi

Mandazi是非洲的甜甜圈。它是用油炸麵團而成的。有時在麵團中加入椰奶調味。主要原料有麵粉、牛奶、雞蛋、酵母和糖。非常美味,和茶很配。

8. Tilapia Fry 羅非魚

羅非魚是東非廣泛食用的魚類,在肯亞非常受歡迎,因為常見又價格實惠。油炸的羅非魚有時候與kachumbari、ugali或pilau一起食用。這種魚富含維生素A、脂肪酸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

9. Pilau

Pilau也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肯亞菜。在所有的社交聚會上都會出現。它是用帶香味的肉湯、雞肉或蔬菜做的米飯。我喜歡這種食物,因為加了各種香料,非常美味。

10. Chapatis

這是一種柔軟的、分層的薄餅,很多東非家庭都吃這種餅。與茶、燉牛肉或豆類一起食用。剛出鍋的熱餅,咬一口,甘甜軟糯,但如果放涼了,會變硬,口感也差很多。

11. Kachumbari

Kachumbari是一種沙拉,由新鮮的西紅柿、洋蔥、青椒、香菜、幾滴檸檬汁和適量的鹽做成。與烤肉搭配是一道絕佳的菜餚。

12. Mukimo

Mukimo是一種美味的主食,由青豆、土豆、玉米和南瓜葉或菠菜葉一起搗碎做成的。

13. Bhajiyas

Bhajiyas是肯亞很受歡迎的小吃。把煮熟的土豆切成薄薄的圓形切片,蘸上調過味的豆粉麵糊,然後油炸,蘸上熱的番茄醬或其他自製的醬汁,吃起來脆脆的,是我最喜歡的夜宵之一。

14. Samosa

Samosa一種三角形的油炸糕點,通常裡面都是肉末。餡料也可以是土豆或豌豆,是晚上喝茶的絕佳搭配。

15. Maharagwe

Maharagwe是用椰奶煮的紅芸豆。它與Ugali,米飯,Chapatis一起熱著吃。它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鹹的。

16. Matoke Ya Nyama

Matoke Ya Nyama是由綠香蕉、肉、西紅柿、洋蔥、辣椒、辣椒等香料、調味鹽和香菜做成的一道菜,很實惠。

17. Mbaazi Za Nazi

這道菜是用椰奶煮豌豆,通常與mandazi或chapatis一起食用。在肯亞的沿海地區,作為早餐。

18. Kuku Paka

這是一道令人垂涎三尺的菜,用椰子咖喱做的雞肉。雞肉先經過烤制,然後加入到混合了椰子的咖喱中。「kuku」在斯瓦希裡語中的意思是「雞」。

19. Mishkaki

Mishkaki是在木炭上做出來的燒烤,肉串鮮嫩多汁。

20. Mabuyu

Mabuyu是包著一層糖的猴麵包樹種子。這種糖果在沿海地區很常見,有各種口味,比如辣椒味和草莓味。從街頭小販那裡買比從超市買要好。猴麵包樹在斯瓦希裡語中被稱為「mbuyu」,這就是為什麼這種小吃被稱為「mabuyu」。

21. Makai

幾乎每個街角都能找到烤玉米,方便又便宜。在木炭上烤好後,抹上檸檬、鹽。

這種烤玉米跟國內一點都不一樣,用的是偏老的玉米,有多幹呢?有時候路過烤玉米的小攤的時候,會有爆米花濺出來,沒有甜味,吃多了腮幫子會痛,但畢竟便宜而且容易飽腹,我們工地現場的工人經常拿它當午飯。

22. Wali Wa Nazi 椰子飯

簡單的椰子飯。它在肯亞沿海地區很受歡迎。它與咖喱雞、咖喱魚、甚至燉豆一起享用。

23. Karanga

肯亞燉牛肉,和土豆、Ugali或大米一起食用。

24. Irio

Irio由土豆泥、豌豆和玉米混合而成。它通常和烤肉一起吃,被稱為「nyama na irio」。

25. Grilled Chicken

如果你去肯亞,你一定要嘗嘗烤雞。它是最美味的食物之一,許多肯亞人喜歡吃烤雞。這不是一道肯亞菜,但有趣的是他們烤雞的方式非常美味。

26. Urwagwa

Urwagwa是肯亞香蕉啤酒。它是一種酒精飲料,由成熟的香蕉、高粱、小米、玉米和酵母發酵而成。這是當地的一種飲料,在一些鄉村儀式上普遍使用。

27. Tusker Beer

它是肯亞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口感清爽。普遍程度相當於國內的青島啤酒、烏蘇啤酒。

28. Masala Chai

「Chai」在斯瓦希裡語中的意思是「茶」。肯亞茶是世界聞名的,當與其他成分如姜或小豆蔻混合在一起時,味道美味得超乎想像。

29. Coleslaw Salad

這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肯亞沙拉,由捲心菜、胡蘿蔔、洋蔥、芹菜、蘋果或菠蘿以及蛋黃醬做成,幾乎可以和所有的主菜搭配,與烤雞或烤魚搭配也十分美味。

30. Odowa Stones

這些石頭在街上或超市裡出售。孕婦似乎特別喜歡這些石頭,據說是補鈣利器。

由於地處非洲東部沿海,肯亞自古就是海上交通要道,之後,又被殖民了好幾個世紀,外來文化為肯亞一層層塗上了各種複雜的顏色,肯亞的菜式,也因此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印度人來修鐵路,給肯亞帶來了咖喱,小麵餅,和三角餃;七世紀就來到肯亞得波斯人阿拉伯人,則創立了斯瓦西裡菜式,特點是大量使用鮮姜、香料、辣椒、酸橙和搗碎的羅望子果;英國人殖民了肯亞將近兩個世紀,給肯亞留下了「咖喱午餐」,以及full English Breakfast全套英式早餐,內容包括培根,雞蛋,腸,蘑菇,番茄,炸薯條,土司麵包,魚蛋飯以及橘子醬等;包括印度人在內的亞洲移民,帶來了素食菜譜,儘管,土著肯亞人完全對素食不感冒。

牛肉或雞肉,東北部穆斯林聚居區做得最好吃;綿羊肉,西北部圖爾卡納湖畔的Molo地區遊牧民族做得最好吃;野生動物肉(鱷魚、長頸鹿、黑斑羚、瞪羚、鴕鳥等),當然是旅遊區的餐廳做得好吃;而海鮮,毫無疑問當然是東部沿海印度洋岸做得好吃啦。想吃淡水魚也沒問題,源自蘇格蘭的肯亞棕鱒魚或虹鱒魚,在很多山間河流中可以抓到,而奈瓦沙湖的龍蝦,嘖嘖,那是真的美味啊。

那種可以邊走邊吃的快餐小吃只在大城市有,特別是大樓集中的區域或者工廠附近,很多小販擺攤賣吃的,烤玉米、Ugali、各種水果應有盡有。肯亞人特別愛吃甜食,愛吃油炸食品,愛吃水果,油炸糖三角mandazi是肯亞人的最愛。

做一個俗人,食盡人間煙火。

一爐煙火

美食丨電影丨書籍丨人文

探索最有價值的人文, 記錄最熟悉的味道。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讓我們一起在這裡,吃吃,喝喝,聊聊美食,看看電影

文字、製圖、美編、編輯:博物集

部分圖片與文字來源於網絡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世界各國的「過冬必吃美食」,法國人和非洲人,都愛吃同一種食物
    氣溫一降,就思念各種暖笠笠的美食。羊肉火鍋、煲仔飯、砂鍋粥、豬肚雞、雞湯米線……全是冬天美食系列。一邊劃手機思考著點個啥外賣的我,突然好奇,地球村的其它居民,過冬必吃的美食都有些啥!還以為其他國家的冬天必吃美食起碼也是些「應景」的食物,沒想到許多看起來還居然一點都不「保暖」。而且感覺和冬天也沒啥大關係。比如日本吧,冬天愛吃的美食居然是——蕎麥麵?那不是夏天美食才對嗎?
  • 星巴克肯亞芭拉吉山咖啡豆|星巴克臻選肯亞芭拉吉山合作社
    說到非洲的咖啡豆產區,不得不提肯亞這個國家。肯亞咖啡豆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酸質十分明亮,讓人印象深刻。星巴克有一款臻選肯亞咖啡豆,來自芭拉吉山合作社,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聊聊這支豆子有何特別。肯亞精品咖啡 肯亞位於東非,與衣索比亞接壤。
  • 非洲人最喜歡吃「猴麵包果」,吃一個頂三餐,種一棵能養活全家人
    非洲人最喜歡吃「猴麵包果」,吃一個頂三餐,種一棵能養活全家人在我們這個偉大的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國家,並且每個國家的地理環境不同,所以說生長出來的農作物也都是完全並不一樣的,如果要是說到非洲的話,相信也有很多的人們都應該知道這個地區是非常的熱的,並且適合生長一些熱帶水果,並且非洲人的皮膚然後都是非常黑
  • 走進野生動物的天堂——肯亞
    楊雲寶 攝百鳥樂園——納瓦沙湖和埃爾門泰塔湖納瓦沙湖位於奈洛比西北邊約90公裡,湖面積為260平方公裡,最深處20米,是肯亞唯一的淡水湖,湖裡盛產鱸魚和非洲鯽魚,從而為水禽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有400多種水鳥棲居於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百鳥樂園。
  • 肯亞總統告誡西方國家:莫幹涉肯亞事務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肯亞《民族報》12月4日報導,肯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在當日舉行的肯亞地方政府新冠肺炎疫情社會經濟重建復興戰略發布會上發表講話,不指名地告誡一些西方國家,要求其不要幹涉肯亞事務,尊重肯亞及肯亞人。
  • 雅閣酒店入駐肯亞首都,看動物遷徙住雅閣酒店
    肯亞首都奈洛比,作為有著「赤道上的花園城市」美譽的東非名城,在這裡你會感受現代都市生活與傳統民俗的魅力交匯,這是一個充滿著活力與趣味的國際都市!雅閣酒店集團(NYSE:GHG)的下一站,便是肯亞奈洛比!那麼當代表著雅閣酒店集團品牌的澳大利亞粉鑽,遇上肯亞大草原上肆意奔跑的獅子,會有什麼樣的火花碰撞呢?
  • 肯亞咖啡故事品種風味 肯亞SL28和SL34咖啡味道差別在哪裡?
    百年來已適應肯亞高濃度的磷酸土壤,孕育出肯亞豆特殊的酸香精靈,有別於中南美的波本豆。頂級的肯亞咖啡都是出自這兩個優秀品系,但移植到亞洲卻走了味兒,無法顯現肯亞豆的特色。咖啡精品浪潮下,咖啡品種被認為是影響杯中風味的重要因素。肯亞咖啡的風味與SL-28、SL-34這兩個咖啡品種分不開。
  • 動物遷徙 肯亞之外新選擇
    看動物遷徙,除了聞名遐邇的肯亞外,還有眾多秘境可供選擇,包括坦尚尼亞、辛巴威等。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磊 圖/@視覺中國坦尚尼亞:東非野生動物最集中目的地:坦尚尼亞遊玩攻略:東非大草原非常遼闊,被坦尚尼亞與肯亞的國界線分成了兩塊:小的在肯亞境內,名為馬賽馬拉草原;大的在坦尚尼亞,名為塞倫蓋蒂草原。
  • 雅閣酒店入駐肯亞首都,看動物遷徙住雅閣酒店_新華報業網
    《孤獨星球》中曾寫道:「當你想到非洲時,你所想到的大概就是肯亞 。」  肯亞首都奈洛比,作為有著「赤道上的花園城市」美譽的東非名城,在這裡你會感受現代都市生活與傳統民俗的魅力交匯,這是一個充滿著活力與趣味的國際都市!  雅閣酒店集團(NYSE:GHG)的下一站,便是肯亞奈洛比!
  • 肯亞女孩口述:最善跑步的民族,總統部落的歷史
    原創: 梅西Mercy  親愛的讀者們,大家好,我是梅西Mercy,我來自於肯亞西部的卡倫津民族。也許你們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民族,但相信這篇文章會讓中國的讀者大吃一驚!
  • 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肯亞坦尚尼亞哪國強?
    何為動物大遷徙:簡而言之就是動物日復一日的今天吃什麼?東非大草原沒有春夏秋冬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為了食物追隨豐沛的水草而居,日復一日跋涉,上演這個地球上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動物大遷徙。關於非洲:很多人最初印象 大概是來源於趙忠祥的:春天到了…… 動物世界裡面吧,從此看一次動物大遷徙就深深的刻在腦海裡,作為最為人熟知的兩個經典遊獵國家,難免會用來比較,一部分遊客會選擇去肯亞的馬塞馬拉國家公園,還有一部分遊客會選擇去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但肯亞坦尚尼亞不能簡單等同於塞倫蓋蒂與馬賽馬拉,肯亞有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 肯亞動物大遷徙,一生要見證一次的奇蹟
    等待30萬頭的斑馬渡河後,隊伍的主力軍——150萬頭角馬才緊隨其後,來到馬拉河邊。它們吃的是斑馬啃過草的底部。很多人知道肯亞,是因為東非草原上最大規模的動物遷徙。每年7至8月,自然界的恢宏巨製「天國之渡」便如約在馬賽馬拉上演。這時也是去肯亞看動物的最佳時節。
  • 一起去肯亞拍非洲五霸~
    肯亞是一個能滿足你對非洲所有幻想的國度。看過《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這裡是動物的王國,數以百萬計的野生動物生活在這片近乎原始的土地上。它的神秘而狂野、自然而和諧,都像是非洲大陸的縮影。每年有不少的野生動物和攝影愛好者來到這,用相機記錄下一幕幕精彩的瞬間。那麼在肯亞我們究竟能用相機見證一些什麼呢?
  • 來肯亞草原,看非洲五霸如何爭鬥,獅子的戰鬥力竟然這麼弱
    在東非肯亞有一個安波塞利國家公園,是非洲度假勝地之一,處於肯亞與坦尚尼亞交界地區,肯亞的邊境。在這裡,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做背景,看獅子、大象等動物自由的生活,這是怎麼樣一幅野性的畫面。
  • 法國人最愛吃的蝸牛,是從非洲進口的大蝸牛嗎?
    雖然中國人很愛吃,不過也不是什麼都吃,比方說,在世界名菜之中,「法式焗蝸牛」中國人就不感冒,而對於法國人來說,法式焗蝸牛可是他們最經典的美食之一,它不僅口感好,而且還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如今,在我國很多地方的法國西餐廳裡,也都可以看到法式焗蝸牛這道菜的身影,作為地方特色美食之一,也有很多人沒去過法國,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吃過法式焗蝸牛,那麼,法國人吃的蝸牛,與非洲人喜歡吃的蝸牛是一種東西嗎?根據資料顯示,在19世紀,法國商人在非洲看到非洲人喜歡吃的非洲大蝸牛之後,覺得這是一個商機,於是將非洲大蝸牛帶回法國,還專門辦起了養殖場。
  • 肯亞禁塑令讓劍麻種植現商機
    禁塑令的出臺雖然讓長期使用免費塑膠袋的當地居民少了些「方便」,斷了塑料生產銷售企業的生路,卻給肯亞農民帶來一個替代包裝產品的意外商機——劍麻種植。劍麻原產於墨西哥,現主要在非洲、拉丁美洲、亞洲等地種植,是當今世界用量最大、範圍最廣的一種硬質纖維。劍麻硬質葉纖維可用來製成袋子,取代被禁用的塑膠袋。
  • 非洲「傳統」的幾種美食,烤蝸牛炒蟲子,外國吃貨「捂住嘴」
    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文化歷史,有著不同的自然環境,自然當地的美食特色也十分迥異。再差、再貧困的地區也會擁有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窮人有窮人的過法。比如在非洲,當地雖然貧窮,但飲食特色還是有的,只不過大部分中國人接受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非洲「傳統」的幾種美食,烤蝸牛炒蟲子,外國吃貨「捂住嘴」!
  • 長跑大國肯亞的背面:獎金、興奮劑、禁賽和運動員被摧毀的身體
    儘管肯亞的經濟水平在非洲大陸排名前十,是東非最為工業化的國家,但工業仍只佔其GDP的14%,廣大的農民生活在最原始的自耕自給的生死邊緣。  而肯亞人不同,對於他們而言,跑步是生活,是人生的出路。在肯亞,跑者們都是不工作的,每天就是訓練,睡覺,吃飯三點一線,他們的生活,全靠家人和親戚補貼。  但他們的親人們對此絕無怨言,因為他們明白這樣的付出可以得到什麼回報。在肯亞,跑步是脫離貧困的最主流方式,是足以改變人生的方式。
  • 非洲肯亞奇妙之旅:看吉力馬札羅的雪,感受馬賽人的原始生活!
    在非洲肯亞旅行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人類的起源就是從這裡開始,你可以真正感受一下肯亞大草原的風光,也可以看看一直紮根在這裡的馬賽人。全球氣候變暖不是肯亞的錯,也不是他們努力就能改變吉力馬札羅山頂冰川融化的事實。但這座位於赤道的最高峰,就像一根筆直的標杆一樣,無時無刻都在向世人顯示全球變暖的惡果。導遊介紹說,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對這裡的植被造成破壞,而且水資源也越來越匱乏。當地政府也擔心這個著名景點會消失,影響旅遊業,影響國家的經濟。
  • 見證奇蹟 去肯亞看動物大遷徙!(全文)
    對湧入到肯亞國家公園的遊客來說,Safari是——大群角馬橫渡怒濤洶湧的河流;獅子穿過草叢,悄悄逼近獵物;眺望日落時分鹼水湖畔的火烈鳥,多得數不清讓人誤以為是霓虹燈;目睹兀鷲撕裂動物血肉,鬣狗咬碎野獸骨頭。這就是Safari——遊獵之旅,它狂野不羈,讓你激動得渾身起雞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