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禁塑令讓劍麻種植現商機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曲翔宇】為應對塑膠袋給環境帶來的嚴重汙染,肯亞於去年8月起,全面禁止塑膠袋使用,在肯亞生產、銷售或使用塑膠袋將面臨1年至4年的監禁或最高400萬肯先令(約合人民幣26萬元)的罰款,手持塑膠袋的公民有可能遭到警方逮捕。禁塑令的出臺雖然讓長期使用免費塑膠袋的當地居民少了些「方便」,斷了塑料生產銷售企業的生路,卻給肯亞農民帶來一個替代包裝產品的意外商機——劍麻種植。

劍麻原產於墨西哥,現主要在非洲、拉丁美洲、亞洲等地種植,是當今世界用量最大、範圍最廣的一種硬質纖維。劍麻硬質葉纖維可用來製成袋子,取代被禁用的塑膠袋。據全球天然纖維組織今年4月30日發布的報告,肯亞2017年共出口2.0144萬噸劍麻,此前一年的數據是2.1250萬噸。60%的肯亞劍麻出口至沙特、奈及利亞和中國。肯亞是繼巴西、坦尚尼亞後,世界第三大劍麻生產國,每年產量在2.3萬噸左右。

塑料禁令新法生效後,肯亞許多超級市場開始用布袋取代塑膠袋,促使劍麻等植物纖維的需求量大增。肯亞南部城鎮基布維茲的一名農夫慕加拉表示,過去劍麻每公斤售價只有30肯亞先令,但政府實施塑料禁令後,其價格飆升至每公斤100肯亞先令。他說,以前自己主要種豇豆和高粱,現改為大量種植劍麻。「種植前景很好,甚至有一些買家直接來我的田裡購買。」

儘管產量大,但肯亞劍麻的單產水平一直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目前約為850公斤每公頃,而肯亞只有800公斤不到)。與單產5000公斤每公頃級別的中國相比,更是相差很大。由於生產效率上的巨大差異,外加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劍麻纖維進口國,亟待跨過中間商以控制原料成本,越來越多的中企走入肯亞,將中國的種植技術與肯亞豐富的土地資源、廉價勞動力結合,逐漸形成「大資本、大機器、大種植園」的生產格局。據肯亞《民族日報》報導,一家來自中國南方的劍麻企業計劃在肯亞恩布郡投入大筆資金,最終形成約每公頃7萬噸的劍麻產能。目前,該項目處於租地協商的關鍵階段。

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間,曾有一家印度公司在肯亞做過類似嘗試,但大規模購地過程中,未能處理好與肯亞當地社區及農民個體之間的關係,被迫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關閉。肯亞目前土地共分國有土地、社區土地和私人土地。種植劍麻所需的農業用地一般為社區土地,涉及此種土地的交易一般需要徵得家族、社區的同意。由於當地現行政策規定,一般人(包括外國人和本國人)能購買的只有私人土地,生產劍麻的中企至多可以長期租賃土地。

在肯亞種劍麻,除土地租約風險外,另一大不確定因素來自劍麻自身。劍麻纖維與合成纖維的製造商間,長期存在較為激烈的競爭關係,且合成纖維常得到限制性貿易政策和補貼的支持。20世紀70年代, 世界劍麻和灰葉劍麻纖維年產量約為75萬噸。之後, 由於替代天然纖維產品的化纖產品問世, 世界劍麻纖維產量持續下滑,到1999年,年產量銳減為26.1萬噸。

此外,儘管劍麻纖維製成的袋子更環保,但和塑膠袋相比,價格也更高。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非洲區負責人比奧表示,這種環保袋的成本比塑膠袋要貴,而這對窮人來說,無疑加重了生活負擔。

相關焦點

  • 全球禁塑令來襲 塑膠袋及相關製品替代商機凸顯
    【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繼中國、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相繼推出禁用、部分禁止或管控塑膠袋使用的政策之後,2017年8月25日,肯亞法院判定該國政府「禁塑令」合法有效,自8月28日起強制實施,在肯亞境內禁止使用、製造和進口所有用於商業和家庭用途的手提塑膠袋和平底塑膠袋
  • "禁塑令"引新商機:自助取袋機一元溶解袋半分鐘到手
    "禁塑令"引新商機:自助取袋機一元溶解袋半分鐘到手 瀋陽晚報
  • 「禁塑令」下萬億環保風口,綠袋寶開啟空白智能商機
    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禁塑令」引起各方關注。到今年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禁塑令」下顯現多重環保業發展問題傳統的塑膠袋多是由不可再生材料生產的,塑料結構穩定,不容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幾百年都不會分解,不僅影響農業發展、對動物生存造成威脅,而且其高溫釋放出的有毒物質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
  • 擴大「禁塑令」朋友圈勢在必行
    鄭建鋼「今年1月1日起,國家『限塑令』正式升級為『禁塑令』。這兩天我們銷售的電話可以說天天被客戶催交貨。有存量客戶,也有通過網絡搜索、熟人介紹的新增客戶,都急著要全生物降解塑膠袋。」慈谿市和達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科傑告訴記者,目前該企業的訂單已排至春節前。
  • 海南最嚴禁塑令,可能帶來的巨大商機(從0開始的全新市場)
    禁塑範圍請看下圖, 這次海南如此嚴厲禁塑會帶來哪些商機呢? 關于禁塑令,以往有過很成功的商業典型案例,我寫出來供你參考。 禁用一次性塑料杯等禁塑令,不僅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環保商機。
  •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2020-12-04 05:32:44 責任編輯:張奧林 2020年12月04日 05:32 來源:法治日報參與互動   海南「禁塑令
  • 可降解塑膠袋2020限制塑令會成為環保降解新商機嗎?
    可降解塑膠袋在包裝行業所帶來的商機也是一時無兩,其實大家現在關心的環保袋就等同於可降解塑膠袋(全生物降解環保袋),那我們說的可降解塑膠袋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由安徽五九塑業為您細細說來。2020限塑令帶來的商機,可降解塑膠袋的魅力所在!第一:史上最強禁塑令來襲。
  • 韓國下達禁塑令帶來商機 可以吃的大米吸管單月產3億根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欄目)今年8月,韓國開始試行禁用一次性塑料杯等禁塑令,不僅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環保商機。有企業就利用亞洲盛產的大米,研製出了一款可以直接吃掉的大米吸管。
  • 全鏈條多維度,打造「禁塑令」閉環
    《方案》是針對今年國家「禁塑令」的具體行動指南。2008年我國施行「限塑令」以來,經過10餘年的實踐,成果並不理想。《財新》雜誌根據2019年數據測算,僅快遞和外賣行業一年消耗的塑料就有230萬噸,而「限塑令」十年累計節約塑膠袋僅140萬噸。「減量」相對於「增量」,杯水車薪。7月份國家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被網友稱為「禁塑令」,「限塑令」的升級。
  • 武漢禁塑令元旦起生效 多數大型商超已完成禁塑「作業」
    記者採訪發現,多數大型連鎖超市對「禁塑令」落實得較好,但仍有部分超市在提供一次性塑膠袋。「現在超市統一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如果你實在嫌貴,裝菜的保鮮袋是免費提供的,可以代替用一下。」昨日,在武昌一家小型生鮮超市裡,工作人員這樣向一位買菜的婆婆建議。這位工作人員說,老年人生活節儉,捨不得花錢買可降解塑膠袋,只好這樣提建議。
  • 2020最嚴「禁塑令」,各省市禁塑行動一覽
    自2020年1月新版「禁塑令」出臺後,省級「禁塑」政策出臺明顯加快,多個省份地區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各省的禁塑節奏類似,均為2020年在幾個主要城市試點,2022年推廣全省,2025年達成全省禁塑的目標。根據中央及地方政策內容,未來2-5年內,禁塑政策即將在全國大範圍鋪開,可降解塑料行業有望實現高速發展。
  • 「禁塑令」大限將至,你準備好了嗎?
    有人稱為「禁塑令」,有人稱為「限塑令」的升級版。所謂「限塑令」,是指2008年實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與十多年前的「限塑令」相比,「禁塑令」不再只針對塑料購物袋,而是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
  • 最嚴「禁塑令」帶來環保市場新機遇,智能力量推動武漢垃圾分類
    用玉米澱粉做成塑料供應全球「武漢最嚴『禁塑令』出爐後,最近幾天,我們接到電話不斷,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景象,以前大多是國外企業和南方的企業聯繫我們,現在湖北省內和武漢的和很多企業都找上門了」。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斌先生對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介紹。
  • 12月起海南率先禁塑,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20隻概念股飄紅
    財聯社11月30日訊,12月起海南在全國率先全面禁塑,隨著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將引爆可降解塑料需求。除此之外,金丹科技昨日發布丙交酯項目試車公告,機構表示,可降解PLA產業鏈將打破海外壟斷,有望加速國內PLA發展,快速提升可降解塑料滲透率。
  • 我省「禁塑令」 今起正式實施
    「『禁塑』工作是海南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標誌性項目之一,是保持一流生態環境質量的現實需要。」省禁塑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自2018年開始,我省率先在全國開展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工作。
  • 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生態環境部於1月16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
  • 華訊投資:國家發改委下發「禁塑令」,塑製品恐遭退費危機
    華訊投資查詢資料顯示,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新版「禁塑令」,它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這份「禁塑令」釋放了一個信號:不可降解塑料將逐漸被全面禁止。如此一來,市面上的塑製品是否會面臨退費,看看專家怎麼說。
  • 「限塑令」即將升級「禁塑令」,誰是下一個受益的6板莫高股份?
    意見提出,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我國將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相比於2008年「限塑令」,這份文件則被稱為「禁塑令」,力度更強。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 2019 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 400 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
  • 不少一次性塑料品將禁用 禁塑令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那麼,這輪禁塑令利好哪些上市公司呢?限塑令利好哪些股票 塑料,人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為了治理塑料汙染,各地禁限塑料製品力度不斷加大,這個禁塑令一旦正式執行,那將會利好環保和可降解塑料行業,在國家重點政策的影響下,這些相關企業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 時間表來了,湖州「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
    >限塑升級禁塑,真的來啦近日,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等9部門結合湖州實際,制定並印發《湖州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那麼問題來了禁塑後要用什麼進行替代呢《實施方案》也已經安排上啦《實施方案》指出,全市要大力推廣應用綠色替代產品。在商場、超市、集貿市場、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菜籃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