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令」下萬億環保風口,綠袋寶開啟空白智能商機

2020-12-05 綠兜生活

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禁塑令」引起各方關注。到今年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禁塑令」下顯現多重環保業發展問題

傳統的塑膠袋多是由不可再生材料生產的,塑料結構穩定,不容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幾百年都不會分解,不僅影響農業發展、對動物生存造成威脅,而且其高溫釋放出的有毒物質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

「禁塑令」

所以,塑料汙染問題亟待解決,「禁塑令」勢在必行。

早在北京奧運會舉辦時,我國就下達過「限塑令」,鼓勵百姓選擇環保袋而少用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的塑膠袋,對生產環保袋的企業也採取財政上的幫扶政策。但即便如此,環保袋在我國還是不夠流行,其推廣難度仍然很大。

一是普通民眾環保意識不強;在面臨環保袋和傳統塑膠袋時,人們通常都會選擇價格更低、外形更為美觀的塑膠袋;

二是環保袋的成本高;除了生產成本本身較高之外,環保袋的市場需求量也沒有達到一定規模,企業很難獲得可觀的規模收益;

這就導致目前環保袋無法完全走進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可降解環保袋

綠袋寶開啟智能環保新商機

作為一家公共智能硬軟體公司,綠兜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減少白色垃圾,解決環保袋推廣問題,已經研發出幾款智能共享環保袋發放產品。

其中,綠袋寶自助售袋機將智能科技與綠色環保結合起來,在符合國家政策要求的同時也完美滿足了用戶的需要,具有極其廣闊的發展空間。

綠袋寶自動售袋機

早在自助售袋機出現之前,國內例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自助售貨機等無人值守、自主購買取用的消費行為已經非常普遍,共享經濟已經非常流行。只是自助取袋機與普通的自助售貨機在工作原理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相對於後者,自助取袋機需要更加先進且成熟的技術條件。

綠兜研發出來的綠袋寶取袋機具有智能、便捷、靈活的特點。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款機器便利、環保;對於經營者來說,綠袋寶售袋機智能、運營簡單且利潤增長空間大;對於放置機器的場景方來說,不僅節省了本身在塑膠袋上的消耗,也有助於為自己營造一個先進、環保的形象。

在強調「青山綠水」、注重環境保護的今天,把環保理念融入到智能科技中,將會是未來相關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相關焦點

  • "禁塑令"引新商機:自助取袋機一元溶解袋半分鐘到手
    "禁塑令"引新商機:自助取袋機一元溶解袋半分鐘到手 瀋陽晚報
  • 全球禁塑令來襲 塑膠袋及相關製品替代商機凸顯
    【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繼中國、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相繼推出禁用、部分禁止或管控塑膠袋使用的政策之後,2017年8月25日,肯亞法院判定該國政府「禁塑令」合法有效,自8月28日起強制實施,在肯亞境內禁止使用、製造和進口所有用於商業和家庭用途的手提塑膠袋和平底塑膠袋
  • 最嚴「禁塑令」帶來環保市場新機遇,智能力量推動武漢垃圾分類
    用玉米澱粉做成塑料供應全球「武漢最嚴『禁塑令』出爐後,最近幾天,我們接到電話不斷,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景象,以前大多是國外企業和南方的企業聯繫我們,現在湖北省內和武漢的和很多企業都找上門了」。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斌先生對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介紹。
  • 可降解塑膠袋2020限制塑令會成為環保降解新商機嗎?
    國家在2020年要求不可想商戶提供不可降解塑膠袋,環保降解袋將成為2020年環保袋的代名詞。可降解塑膠袋在包裝行業所帶來的商機也是一時無兩,其實大家現在關心的環保袋就等同於可降解塑膠袋(全生物降解環保袋),那我們說的可降解塑膠袋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由安徽五九塑業為您細細說來。
  • 肯亞禁塑令讓劍麻種植現商機
    禁塑令的出臺雖然讓長期使用免費塑膠袋的當地居民少了些「方便」,斷了塑料生產銷售企業的生路,卻給肯亞農民帶來一個替代包裝產品的意外商機——劍麻種植。劍麻原產於墨西哥,現主要在非洲、拉丁美洲、亞洲等地種植,是當今世界用量最大、範圍最廣的一種硬質纖維。劍麻硬質葉纖維可用來製成袋子,取代被禁用的塑膠袋。
  • 海南最嚴禁塑令,可能帶來的巨大商機(從0開始的全新市場)
    禁塑範圍請看下圖, 這次海南如此嚴厲禁塑會帶來哪些商機呢? 關于禁塑令,以往有過很成功的商業典型案例,我寫出來供你參考。 禁用一次性塑料杯等禁塑令,不僅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環保商機。
  • 擴大「禁塑令」朋友圈勢在必行
    鄭建鋼「今年1月1日起,國家『限塑令』正式升級為『禁塑令』。這兩天我們銷售的電話可以說天天被客戶催交貨。有存量客戶,也有通過網絡搜索、熟人介紹的新增客戶,都急著要全生物降解塑膠袋。」慈谿市和達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科傑告訴記者,目前該企業的訂單已排至春節前。
  • 韓國下達禁塑令帶來商機 可以吃的大米吸管單月產3億根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欄目)今年8月,韓國開始試行禁用一次性塑料杯等禁塑令,不僅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環保商機。有企業就利用亞洲盛產的大米,研製出了一款可以直接吃掉的大米吸管。記者注意到,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在韓國有部分企業則利用水溶性塗層技術,開發出可以100%分解再利用的一次性紙杯,這也給韓國的造紙業帶來了新的轉機。
  •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2020-12-04 05:32:44 責任編輯:張奧林 2020年12月04日 05:32 來源:法治日報參與互動   海南「禁塑令
  • 最嚴禁塑令倒計時!千億風口下龍頭二次狂飆
    「史上最嚴限塑令」之下,受益的板塊不少。除了我們之前分析的白卡紙,更直接受益的就是可降解塑料。政策風口下,可降解塑料大概率成為長期趨勢。【事件爆發點】商務部發布重磅文件,「禁塑令」再升級!「限塑令」最早是從2007年開始,滿打滿算到今年已經是第十三個年頭。而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塑料製品行業也是如此。「限塑令」變成了「禁塑令」。
  • 武漢禁塑令元旦起生效 多數大型商超已完成禁塑「作業」
    部分藥店菜場暫未禁塑去年底推出的「禁塑令」的實施範圍不僅限於商超,對書店、藥店、農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也做了相應要求。在武昌一家新華書店裡,店內提供的塑膠袋並沒有「可降解」字樣,也沒有「jj」環保標識。記者詢問是不是可降解塑膠袋,工作人員回復,這是普通塑膠袋,目前並未收到更換通知。
  • 2020最嚴「禁塑令」,各省市禁塑行動一覽
    自2020年1月新版「禁塑令」出臺後,省級「禁塑」政策出臺明顯加快,多個省份地區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各省的禁塑節奏類似,均為2020年在幾個主要城市試點,2022年推廣全省,2025年達成全省禁塑的目標。根據中央及地方政策內容,未來2-5年內,禁塑政策即將在全國大範圍鋪開,可降解塑料行業有望實現高速發展。
  • 「禁塑令」大限將至,你準備好了嗎?
    有人稱為「禁塑令」,有人稱為「限塑令」的升級版。所謂「限塑令」,是指2008年實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與十多年前的「限塑令」相比,「禁塑令」不再只針對塑料購物袋,而是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
  • 秉今日之責,海南綠建生物與您共「塑」美好生活!
    12月6日,一場以「推動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產業發展"的環保盛會在聞名遐邇的濱海國際都市三亞徐徐拉開序幕,「2020海南新限塑令下的綠色財富商機沙龍會暨海南綠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業慶典」隆重開啟,大會共同聚焦生物降解新材料現狀及前景、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產業機遇......
  • 不少一次性塑料品將禁用 禁塑令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那麼,這輪禁塑令利好哪些上市公司呢?限塑令利好哪些股票 塑料,人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為了治理塑料汙染,各地禁限塑料製品力度不斷加大,這個禁塑令一旦正式執行,那將會利好環保和可降解塑料行業,在國家重點政策的影響下,這些相關企業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 可降解塑料:「禁塑令」下的環保替代藍海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受全球「限塑」、「禁塑」法令影響,全球部分地區開始大規模限塑以及國內禁塑政策逐步實施,可降解塑料需求持續增長。根據IHSMarkit的統計數據,2019年全球可降解塑料產量為117.4萬噸,預計2024年可達133.4萬噸。
  • 我省「禁塑令」 今起正式實施
    「『禁塑』工作是海南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標誌性項目之一,是保持一流生態環境質量的現實需要。」省禁塑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自2018年開始,我省率先在全國開展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工作。
  • 「禁塑令」 嘉善「硬核」出招 管住「白色汙染」
    在此次出臺的方案中,商場、超市等場所的塑膠袋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了「禁止使用」,「限塑令」正逐步升級為「禁塑令」,這無疑對市民生活帶來影響。為此,記者前往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餐飲店、飯店等地了解情況。
  • 華訊投資:國家發改委下發「禁塑令」,塑製品恐遭退費危機
    華訊投資查詢資料顯示,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新版「禁塑令」,它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這份「禁塑令」釋放了一個信號:不可降解塑料將逐漸被全面禁止。如此一來,市面上的塑製品是否會面臨退費,看看專家怎麼說。
  • 「限塑令」即將升級「禁塑令」,誰是下一個受益的6板莫高股份?
    意見提出,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我國將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相比於2008年「限塑令」,這份文件則被稱為「禁塑令」,力度更強。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 2019 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 400 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