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禁塑令」帶來環保市場新機遇,智能力量推動武漢垃圾分類

2021-01-11 明日報

用玉米澱粉做成塑料供應全球

「武漢最嚴『禁塑令』出爐後,最近幾天,我們接到電話不斷,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景象,以前大多是國外企業和南方的企業聯繫我們,現在湖北省內和武漢的和很多企業都找上門了」。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斌先生對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介紹。

2020年12月18日,「大江大河大徵途」「美麗長江之歌」活動考察團、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來到武漢華麗環保公司調研,參加調研的還有中國綠髮會從武漢及外地趕來的企業志願者。

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來到武漢華麗環保公司調研

「生物基塑料中常用的原料有澱粉、秸稈粉、竹粉、木粉、甘蔗渣、植物油、海藻等,我們的生物降解塑料以非轉基因可食用玉米澱粉改性而來。」張立斌介紹。

現場做實驗,普通澱粉融於水,但改性澱粉不融於水

從事生物降解塑料科技研發,張立斌坐了十多年「冷板凳」,如今,隨著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禁塑令」,推進「垃圾分類」。張立斌和他的華麗環保公司迎來了自己高光時刻。華麗環保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業務面向全球,專注於研發、生產和銷售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高科技環保企業,為全球眾多優秀企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提供完善的環保塑料包裝解決方案,是2016年巴西奧運會指定用品。

在生產車間和產品展示廳,中國綠髮會工作組看到,這裡用生物降解塑料製作成了生物基購物袋、生物降解購物袋、生物基分類垃圾袋、生物降解垃圾袋、快遞包裝袋及緩衝包裝、農業地膜、一次性餐具及食品包裝、醫藥包裝瓶、防雨衣……甚至還有寵物專用垃圾袋,200餘種產品,這些外包裝最初的原料,是由秸稈、竹粉、植物澱粉等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經過化學反應,改性製成遇水不溶、耐高溫、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可替代普通石化塑料。

各種生物降解塑料製成品 少峰攝

走進生產車間,這裡正在為國外一家大型電商生產購物袋,張立斌介紹:華麗環保的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可以應用在其他塑料生產線,無需改造現有生產線,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

作為國內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行業的領軍企業,華麗環保是國家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化示範基地,生物降解材料中國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參與起草的 18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已頒布實施)。

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斌先生展示全生物降解購物袋 少峰攝

用於出口的生物降解購物袋 少峰攝

最嚴「禁塑令」影響有多大

12月1日,被稱為最嚴「禁塑令」的《武漢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出爐。對於華麗環保這樣的環保科技企業迎來了又一次發展機遇。

《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2020年底,武漢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2020年底,武漢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普遍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顯著提高;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塑料汙染防治典型模式。

《方案》提出,武漢將推廣科學合理使用農用地膜等農業投入品,在重點覆膜區域結合農藝措施規模化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

普通塑料地膜是以石油為原料製成的,埋在土壤中幾百年都不降解,若不能回收乾淨,殘留的地膜會板結土壤影響來年作物生長。華麗公司將生物塑料做成了生物可降解農用地膜,在馬鈴薯、花生、葉菜等作物種植中使用,不僅完全滿足普通地膜保溫、保溼、除雜草等功能,種植完畢後可直接翻耕不用再進行人工回收,「普通塑料地膜回收殘膜一畝地需要300元,生物可降解地膜價格一畝地要高260元,但農企一算帳,用生物可降解地膜省力划算。」同時經對比實驗檢測,連續三年使用生物降解地膜種植根莖類農作物,增產可達12%。

讓快遞更綠色環保,循環經濟的商機

中國已成全球第一快遞大國。2016年在全球約700億件的快遞量中,中國佔了300億件。國家郵政局相關報告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273.9億件,預計全年業務量將達到400億件。

天量快遞產生的包裝垃圾問題,越來越不容忽視。如何讓快遞行業綠起來,如何不被白色垃圾「圍城」?

這次武漢規定:到2022年底,中心城區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和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到2025年底,全市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上述用品。

張立斌介紹:該公司主要為菜鳥網絡、京東、亞馬遜等電商,以及玫琳凱、周黑鴨等化妝品、食品企業提供包裝解決方案。馬雲和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攜32家全球物流合作夥伴啟動「綠動計劃」,承諾到2020年替換50%的包裝材料,填充物為100%可降解綠色包材。

垃圾分類用上AI更方便有趣,智能垃圾分類箱採用多項黑科技

垃圾分類是華麗環保公司進軍城市環衛一體化的另一塊重要業務版圖,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來到位於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華師園北路的華麗環保公司進行了現場考察,目前公司已經為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洪山區、經開區、蔡甸區、東湖風景區等轄區的居民提供垃圾分類市場化運營服務。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智能垃圾分類設備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

華麗環保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投放了一批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工作人員演示了垃圾箱的「黑科技」——自動稱重、積分計算、箱滿報警……金屬、玻璃、廢紙、塑料只要是可回收物,就能通過智能垃圾回收箱分類回收,然後兌換相應商品獎勵。垃圾投遞起來也非常簡單,用戶可通過觸控螢幕進行採集註冊個人帳戶,也可通過下載小程序註冊,在後期分類投放垃圾時可直接通過掃二維碼驗證身份,並根據用戶的投遞需求自動開取相應的投放口;設備有實時測量容積和重量的功能,能夠實時在顯示屏上顯示重量信息,並通過物聯網,將數據發送到雲伺服器,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

針對一些老人小孩可能沒有手機或微信,該如何操作?工作人員介紹:「智能垃圾箱還有IC卡及人臉識別功能。居民通過刷卡或者刷臉就能成功打開垃圾箱進行投放,從而獲得積分兌換禮品。」目前東湖高新區已投入使用這種藉助「網際網路+垃圾分類」的智能垃圾分類箱159套,全區105個社區(251個小區)實現100%覆蓋,深受居民好評。

垃圾分類事業部市場總監任家慧介紹,智能垃圾分類箱還將增加更多有趣功能,比如AI人工智慧自動識別垃圾,告訴用戶這屬於什麼垃圾,鼓勵用戶正確對垃圾分類。

「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由新華網主辦,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行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湖北、安徽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活動主要圍繞沿江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人文自然、脫貧攻堅、大國工程、文化傳承等內容展開,形成一系列成果。

(李少峰 張大芊)

相關焦點

  • 武漢最嚴「禁塑令」出爐!商超餐飲今年底前禁塑,禁塑將納入誠信記錄
    武漢最嚴「禁塑令」出爐!12月1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武漢市發改委和生態環境局獲悉,武漢市制定的《武漢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出爐。  商超餐飲今年底前將禁塑外賣下降至3成比例  《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
  • 「禁塑令」下萬億環保風口,綠袋寶開啟空白智能商機
    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禁塑令」引起各方關注。到今年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禁塑令」下顯現多重環保業發展問題傳統的塑膠袋多是由不可再生材料生產的,塑料結構穩定,不容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幾百年都不會分解,不僅影響農業發展、對動物生存造成威脅,而且其高溫釋放出的有毒物質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
  • 「限塑令」即將升級「禁塑令」,誰是下一個受益的6板莫高股份?
    意見提出,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我國將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相比於2008年「限塑令」,這份文件則被稱為「禁塑令」,力度更強。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 2019 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 400 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
  • 最嚴「禁塑令」實施進入倒計時,A股受益個股匯總(附股)
    按照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等地區的商超、藥店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等領域將率先禁塑。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區市公布了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確保最嚴「禁塑令」嚴格落實。
  • 最嚴「禁塑令」實施進入倒計時,替代材料市場將迎高增長
    據發改委等聯合發布的意見,2021年起直轄市、省會等地區商超、藥店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等領域將率先禁塑。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區市公布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業內認為,隨著最嚴「禁塑令」實施,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環保紙等替代材料市場將迎高增長。金丹科技乳酸及乳酸鹽年產能國內第一,聚乳酸是主流的生物降解塑料;仙鶴股份是高性能紙基功能材料企業。
  • 武漢最嚴「禁塑令」出爐:今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快遞包裝全面禁塑有了時間表《方案》規定,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加強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的全流程監管,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
  • 武漢禁塑令元旦起生效 多數大型商超已完成禁塑「作業」
    楚天都市報記者 石倩去年12月1日,武漢發布最嚴禁塑令,要求到2020年底,武漢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武漢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2020最嚴「禁塑令」,各省市禁塑行動一覽
    自2020年1月新版「禁塑令」出臺後,省級「禁塑」政策出臺明顯加快,多個省份地區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各省的禁塑節奏類似,均為2020年在幾個主要城市試點,2022年推廣全省,2025年達成全省禁塑的目標。根據中央及地方政策內容,未來2-5年內,禁塑政策即將在全國大範圍鋪開,可降解塑料行業有望實現高速發展。
  • 12月起海南率先禁塑,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20隻概念股飄紅
    財聯社11月30日訊,12月起海南在全國率先全面禁塑,隨著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將引爆可降解塑料需求。除此之外,金丹科技昨日發布丙交酯項目試車公告,機構表示,可降解PLA產業鏈將打破海外壟斷,有望加速國內PLA發展,快速提升可降解塑料滲透率。
  • 「最嚴」禁塑令落地,企業擴產可降解塑料搶佔千億市場
    這份「史上最嚴」的禁塑令,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城市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釋放千億可降解塑料市場據央視報導,目前很多大型餐飲企業,包括各品牌奶茶店、咖啡店都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部分換成了紙質吸管,也有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還有一部分用可直接飲用的杯蓋來代替。這一禁塑令的落地實施,以及即將到來的2022年冬奧會也宣布採用生物可降解餐具,將加速釋放可降解塑料行業的利好。
  • 華訊投資:國家發改委下發「禁塑令」,塑製品恐遭退費危機
    華訊投資查詢資料顯示,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新版「禁塑令」,它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這份「禁塑令」釋放了一個信號:不可降解塑料將逐漸被全面禁止。如此一來,市面上的塑製品是否會面臨退費,看看專家怎麼說。
  • 環保行業:中國最嚴禁塑令下 塑代材料迎來最佳紅利期
    據估計,未來每年約有1億噸管理失當的塑料垃圾直接排放至自然界形成汙染,塑料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提高回收率困難情況下,全球致力於尋找塑料替代品  為對抗白色汙染,全球禁塑熱潮持續升溫,而從替代材料選擇上各國存在區別。
  • 明日起禁塑!最嚴禁塑令,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製品!
    2020年即將結束,隨之而來的還有被成為「最嚴限塑令」的落地實施也進入倒計時階段。 各地跟進「史上最嚴限塑令」! 其實早在2020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就已經被業界譽為「史上最嚴限塑令」。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
  • 12月1日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
    來源標題:12月1日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 你準備好迎接綠色的生活方式了嗎?省生態環境廳也呼籲廣大企業、公眾多渠道多方位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積極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積極響應「禁塑令」,拒絕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使用可重複使用製品、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紙製品、布製品等替代品,共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人人參與環保的實際行動,共同呵護海南的綠水青山。
  • 「禁塑令」大限將至,你準備好了嗎?
    環保組織「綠家園」在南后街就「禁塑令」開展問卷調查,受訪者在認真作答。隨著新業態的興起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持續上升,塑料汙染成為當前最值得重視和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今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 史上最嚴「禁塑令」拍馬趕到 可降解塑料千億藍海市場即將啟航
    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對於塑料汙染問題的重視,為對抗白色汙染,全球禁塑熱潮持續升溫。今年一月我國發布了史上最嚴「禁塑令」,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時至今日,全國各省市已經紛紛響應,密集發布了自己的新版「禁塑令」。新華社指出,「生物降解塑料將成為替代材料,預計至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58億元。」而據數據顯示,在2018年我國可降解塑料消費量僅為4.2萬噸,所以塑料替代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新興市場。
  • 2020全球禁塑政策和降解塑料生產現狀分析
    各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結合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加大塑料廢棄物分類收集和處理力度,推動將分揀成本高、不宜資源化利用的低值塑料廢棄物進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能源化利用,減少塑料垃圾的填埋量。  (5)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各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按時完成已排查出的規模較大的生活垃圾非正規堆放點整治任務。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組織開展農田殘留地膜清理整治。
  • 「禁塑令」來了,記者探訪我國最大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企業
    從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格「禁塑令」正式生效。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目前,武漢市部分商超已開始投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那麼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等這些替代產品,未來是否能保障充足供應呢?
  • ...嚴「限塑令」:六大領域「減塑」,快遞、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這一《行動計劃》是北京提出的最嚴「限塑令」,將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向自然環境洩露。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北京嚴控塑料廢棄物向環境洩露實現的概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