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米澱粉做成塑料供應全球
「武漢最嚴『禁塑令』出爐後,最近幾天,我們接到電話不斷,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景象,以前大多是國外企業和南方的企業聯繫我們,現在湖北省內和武漢的和很多企業都找上門了」。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斌先生對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介紹。
2020年12月18日,「大江大河大徵途」「美麗長江之歌」活動考察團、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來到武漢華麗環保公司調研,參加調研的還有中國綠髮會從武漢及外地趕來的企業志願者。
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來到武漢華麗環保公司調研
「生物基塑料中常用的原料有澱粉、秸稈粉、竹粉、木粉、甘蔗渣、植物油、海藻等,我們的生物降解塑料以非轉基因可食用玉米澱粉改性而來。」張立斌介紹。
現場做實驗,普通澱粉融於水,但改性澱粉不融於水
從事生物降解塑料科技研發,張立斌坐了十多年「冷板凳」,如今,隨著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禁塑令」,推進「垃圾分類」。張立斌和他的華麗環保公司迎來了自己高光時刻。華麗環保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業務面向全球,專注於研發、生產和銷售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高科技環保企業,為全球眾多優秀企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提供完善的環保塑料包裝解決方案,是2016年巴西奧運會指定用品。
在生產車間和產品展示廳,中國綠髮會工作組看到,這裡用生物降解塑料製作成了生物基購物袋、生物降解購物袋、生物基分類垃圾袋、生物降解垃圾袋、快遞包裝袋及緩衝包裝、農業地膜、一次性餐具及食品包裝、醫藥包裝瓶、防雨衣……甚至還有寵物專用垃圾袋,200餘種產品,這些外包裝最初的原料,是由秸稈、竹粉、植物澱粉等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經過化學反應,改性製成遇水不溶、耐高溫、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可替代普通石化塑料。
各種生物降解塑料製成品 少峰攝
走進生產車間,這裡正在為國外一家大型電商生產購物袋,張立斌介紹:華麗環保的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可以應用在其他塑料生產線,無需改造現有生產線,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
作為國內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行業的領軍企業,華麗環保是國家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化示範基地,生物降解材料中國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參與起草的 18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已頒布實施)。
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斌先生展示全生物降解購物袋 少峰攝
用於出口的生物降解購物袋 少峰攝
最嚴「禁塑令」影響有多大
12月1日,被稱為最嚴「禁塑令」的《武漢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出爐。對於華麗環保這樣的環保科技企業迎來了又一次發展機遇。
《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2020年底,武漢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2020年底,武漢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普遍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顯著提高;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塑料汙染防治典型模式。
《方案》提出,武漢將推廣科學合理使用農用地膜等農業投入品,在重點覆膜區域結合農藝措施規模化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
普通塑料地膜是以石油為原料製成的,埋在土壤中幾百年都不降解,若不能回收乾淨,殘留的地膜會板結土壤影響來年作物生長。華麗公司將生物塑料做成了生物可降解農用地膜,在馬鈴薯、花生、葉菜等作物種植中使用,不僅完全滿足普通地膜保溫、保溼、除雜草等功能,種植完畢後可直接翻耕不用再進行人工回收,「普通塑料地膜回收殘膜一畝地需要300元,生物可降解地膜價格一畝地要高260元,但農企一算帳,用生物可降解地膜省力划算。」同時經對比實驗檢測,連續三年使用生物降解地膜種植根莖類農作物,增產可達12%。
讓快遞更綠色環保,循環經濟的商機
中國已成全球第一快遞大國。2016年在全球約700億件的快遞量中,中國佔了300億件。國家郵政局相關報告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273.9億件,預計全年業務量將達到400億件。
天量快遞產生的包裝垃圾問題,越來越不容忽視。如何讓快遞行業綠起來,如何不被白色垃圾「圍城」?
這次武漢規定:到2022年底,中心城區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和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到2025年底,全市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上述用品。
張立斌介紹:該公司主要為菜鳥網絡、京東、亞馬遜等電商,以及玫琳凱、周黑鴨等化妝品、食品企業提供包裝解決方案。馬雲和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攜32家全球物流合作夥伴啟動「綠動計劃」,承諾到2020年替換50%的包裝材料,填充物為100%可降解綠色包材。
垃圾分類用上AI更方便有趣,智能垃圾分類箱採用多項黑科技
垃圾分類是華麗環保公司進軍城市環衛一體化的另一塊重要業務版圖,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來到位於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華師園北路的華麗環保公司進行了現場考察,目前公司已經為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洪山區、經開區、蔡甸區、東湖風景區等轄區的居民提供垃圾分類市場化運營服務。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智能垃圾分類設備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
華麗環保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投放了一批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工作人員演示了垃圾箱的「黑科技」——自動稱重、積分計算、箱滿報警……金屬、玻璃、廢紙、塑料只要是可回收物,就能通過智能垃圾回收箱分類回收,然後兌換相應商品獎勵。垃圾投遞起來也非常簡單,用戶可通過觸控螢幕進行採集註冊個人帳戶,也可通過下載小程序註冊,在後期分類投放垃圾時可直接通過掃二維碼驗證身份,並根據用戶的投遞需求自動開取相應的投放口;設備有實時測量容積和重量的功能,能夠實時在顯示屏上顯示重量信息,並通過物聯網,將數據發送到雲伺服器,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
針對一些老人小孩可能沒有手機或微信,該如何操作?工作人員介紹:「智能垃圾箱還有IC卡及人臉識別功能。居民通過刷卡或者刷臉就能成功打開垃圾箱進行投放,從而獲得積分兌換禮品。」目前東湖高新區已投入使用這種藉助「網際網路+垃圾分類」的智能垃圾分類箱159套,全區105個社區(251個小區)實現100%覆蓋,深受居民好評。
垃圾分類事業部市場總監任家慧介紹,智能垃圾分類箱還將增加更多有趣功能,比如AI人工智慧自動識別垃圾,告訴用戶這屬於什麼垃圾,鼓勵用戶正確對垃圾分類。
「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由新華網主辦,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行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湖北、安徽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活動主要圍繞沿江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人文自然、脫貧攻堅、大國工程、文化傳承等內容展開,形成一系列成果。
(李少峰 張大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