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行業:中國最嚴禁塑令下 塑代材料迎來最佳紅利期

2020-12-06 中投顧問

   塑料行業仍將高速發展,回收處置率提升緩慢

  全球塑料產量自1950年的150萬噸增長至2018年的3.59億噸,複合增速為8.39%,由於價格低廉,用途廣泛且堅韌可靠,目前尚無可媲美廉價替代材料的情況下,預計全球塑料產量仍會保持較快增長。我國近5年平均廢棄塑料回收量為1800萬噸,平均回收率為25.6%;歐盟2006-2018年廢棄塑料回收處置量複合增速為1.44%,提升緩慢,2018年歐盟廢棄塑料循環利用率僅為18.5%,已經是全球最好的水平;中國、印度等國家禁止進口廢塑料後,美國廢塑料回用率有可能下滑至4%以下。造成廢塑料回收處置量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再生塑料性能差價格低,回收行業利潤微薄並且規模難以擴大。據估計,未來每年約有1億噸管理失當的塑料垃圾直接排放至自然界形成汙染,塑料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提高回收率困難情況下,全球致力於尋找塑料替代品

  為對抗白色汙染,全球禁塑熱潮持續升溫,而從替代材料選擇上各國存在區別。自2011年開始實施禁塑令的義大利,將於2021年起對塑料的使用徵收每公斤45歐分的稅,由于禁塑時間早,義大利以第一代澱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替代為主,並擁有全球最大的澱粉基塑料企業Novarnont公司。2008年開始實施禁塑令的盧安達,由於人口及經濟體量有限,製造業不發達,選擇了紙質包裝進行塑料替代。美國沒有全國性的禁塑令,而以各州自行規定為主,先後有加州、緬因州、紐約州新澤西州等已經頒布或計劃頒布禁塑令,因發現歐洲重點發展的澱粉基塑料存在缺陷,轉而重點發展PLA,擁有全球最大的PLA生產企業NatureWorks。2020年1月,我國發布最嚴「禁塑令」,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使用,預計紙基材料及生物降解塑料都將成為行業新寵。我們暫且忽略其餘領域可降解塑料消費需求,光考慮快遞、外賣等4大領域143萬噸的替代需求量,如果按噸平均售價2.5萬元計算,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58億元,而2018年我國可降解塑料消費量僅為4.2萬噸,塑料替代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新興市場。

  禁塑令下的替代材料市場

  我國生物降解塑料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截至2018年產能約為45萬噸,產能利用率僅在30%左右,產品以出口歐洲為主,國內消費市場規模尚小。中國全澱粉塑料生產企業較少,主要以PBAT、PLA等新型技術路徑為主,企業紛紛看好禁塑令下的替代需求,進行相應項目的新建和擴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6月底,國內至少有128萬噸在建或擬建的PLA項目,81.4萬噸新增在建或擬  建的PBAT項目,其中涉及PLA項目的上市公司有3家,涉及PBAT項目的上市公司有7家。項目投產後,對於公司盈利彈性貢獻排前三的公司分別為莫高股份、瑞豐高材和彤程新材。以紙代塑產能擴建方面,仙鶴股份是國內大型高性能紙基功能材料研發和生產企業,目前正在實施可轉債募投項目「年產22萬噸高檔紙基新材料」,並計劃投資12億元用於建設年產30萬噸高檔紙基材料項目,以上2項募投項目投產後,公司的年生產能力將增長58%。

  行業受益標的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為進一步推進塑料汙染治理的工作落實,2020年7月,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確保如期完成2020年底塑料汙染治理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在政策利好和技術進步背景下,不可降解塑料替代材料將迎發展機會。生物降解塑料由於其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環保性,預計將成為首選替代材料,我們初略估計至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58億元,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新興市場。A股受益標的包括【莫高股份】、【瑞豐高材】和【彤程新材】,以及【金髮科技】、【金丹科技】、【中糧科技】和【華峰氨綸】。

  紙質包裝具備環保、輕量化且成本較低的優勢,有望對日用塑料製品和泡沫塑料進行替代,【仙鶴股份】待2項紙基代塑募投項目投產後,公司的紙制包裝品年生產能力將增長58%,未來將充分受益禁塑令下的「以紙代塑」市場。

相關焦點

  • 江蘇落實最強「限塑令」 國產塑代材料發展如何?
    對於餐飲、快遞和商超等相關行業,《意見》明確,到今年底前,將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政策已經「動起來」。最強「限塑令」之下,華西證券認為,塑代材料迎來了最佳紅利期。我國近5年平均廢棄塑料回收量為1800萬噸,平均回收率為25.6%;華西證券分析師晏溶認為,由於價格低廉,用途廣泛且堅韌可靠,在目前尚無可媲美廉價替代材料的情況下,預計全球塑料產量仍會保持較快增長。塑料汙染治理迫在眉睫。造成廢塑料回收處置量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再生塑料性能差價格低,回收行業利潤微薄並且規模難以擴大。
  • 秉今日之責,海南綠建生物與您共「塑」美好生活!
    以此,海南進入代塑綠色環保時代!秉今日責任之行,「塑」可持續美好明天!活動現場,學術界、企業界、創業者、媒體界就塑代材料、生物降解、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未來等主題進行系列主旨討論,力爭為海南省「全面禁塑」提供實質性的解決方案,打造海南全生物降解領域內高新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標杆。世界生態組織中國區姚月東副秘書長等知名專家學者出席活動。
  • 評論|期待最嚴禁塑令落地有聲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江城最嚴禁塑令出爐,到今年底,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將在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被禁止銷售和使用。大型商超內的塑膠袋銷量極好,限塑變成了「賣塑」,而在農貿市場或小商鋪,塑膠袋依然是想用就用;而隨著外賣、快遞、團購等業態興起,包括塑膠袋在內的一次性塑料用品更是用到飛起。老辦法不好使,就得有新辦法,白紙黑字,改限為禁,是邁出了關鍵一步,體現了治理決心。與舊政不同,新版「禁塑令」的亮點,不僅在於要求更為嚴格,而且更具有針對性和系統性。
  • 明日起禁塑!最嚴禁塑令,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製品!
    2020年即將結束,隨之而來的還有被成為「最嚴限塑令」的落地實施也進入倒計時階段。 政府和快遞行業不斷推行快遞包裝的行業標準,要求企業優先使用綠色循環包裝,鼓勵快遞物流公司和包裝企業加大對快遞包裝的回收力度,提高快遞包裝的再利用率。從電商、快遞企業、消費者入手推進綠色快遞包裝應用,從根源上實現快遞包裝變革。 各地跟進「史上最嚴限塑令」!
  • 多家紙企發布漲價函 禁塑令下以紙代塑成趨勢
    專業人士認為,在明年三季度之前,行業內新增產能難以就位,供應依然較緊張,紙價大概率會維持上漲態勢。同時原料紙漿價格近期出現波動,中國進口木漿價格指數延續上升態勢,對於紙價有進一步的支撐。最嚴限塑令下以紙代塑成趨勢2020年1月,我國發布最嚴「禁塑令」,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使用。
  • 龍頭強勢漲停:多家紙企發布漲價函 禁塑令下以紙代塑成趨勢
    多家紙企發布漲價函,禁塑令下以紙代塑成趨勢原創 劉俊伶 今日多隻造紙概念股不同程度上漲,晨鳴紙業A股收盤漲停,H股收盤報漲14.05%,百亞股份、仙鶴股份、華泰股份漲幅均超過4%。專業人士認為,在明年三季度之前,行業內新增產能難以就位,供應依然較緊張,紙價大概率會維持上漲態勢。同時原料紙漿價格近期出現波動,中國進口木漿價格指數延續上升態勢,對於紙價有進一步的支撐。最嚴限塑令下以紙代塑成趨勢2020年1月,我國發布最嚴「禁塑令」,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使用。
  • 最嚴禁塑令倒計時!千億風口下龍頭二次狂飆
    「史上最嚴限塑令」之下,受益的板塊不少。除了我們之前分析的白卡紙,更直接受益的就是可降解塑料。政策風口下,可降解塑料大概率成為長期趨勢。【事件爆發點】商務部發布重磅文件,「禁塑令」再升級!「限塑令」最早是從2007年開始,滿打滿算到今年已經是第十三個年頭。而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塑料製品行業也是如此。「限塑令」變成了「禁塑令」。
  • 被忽視的新材料龍頭!受益「禁塑令」,PLA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摘要:1、歐洲電動車供應鏈:疫情衝擊下下歐洲電動車市場展現「韌性」,5月銷量明顯增長,1-4月電動車銷量增速全球領先;在補貼以及碳排放的刺激下,2020年歐洲電動汽車迎來爆發元年2、金丹科技:國內乳酸行業龍頭,具備一體化、規模化優勢,供貨伊利、蒙牛、雙匯等知名食品飲料企業,積極發展可降解塑料PLA材料,PLA是壁壘極高、成長潛力大的好賽道,受益全球「禁塑令」推廣,國內潛在需求空間170萬噸,其中丙交酯是技術壁壘環節
  • 華訊投資:國家發改委下發「禁塑令」,塑製品恐遭退費危機
    華訊投資查詢資料顯示,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新版「禁塑令」,它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這份「禁塑令」釋放了一個信號:不可降解塑料將逐漸被全面禁止。如此一來,市面上的塑製品是否會面臨退費,看看專家怎麼說。
  • 最嚴「禁塑令」帶來環保市場新機遇,智能力量推動武漢垃圾分類
    用玉米澱粉做成塑料供應全球「武漢最嚴『禁塑令』出爐後,最近幾天,我們接到電話不斷,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景象,以前大多是國外企業和南方的企業聯繫我們,現在湖北省內和武漢的和很多企業都找上門了」。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斌先生對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介紹。
  • 「禁塑令」下 可降解發泡材料成新寵
    中國塑料製品生產總量約佔全球總量的25%,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和消費國。 「限塑令」已推廣十餘年,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相對現在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已然出現了一定的脫節滯後。《固廢法》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施行。「限制一次性塑料製品」成為亮點,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 限塑令升級! 「以紙代塑」成趨勢 這一產品年內已漲價三輪
    最近,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了新版的「限塑令」,「限塑令」再度升級。  繼菜市場、超市後,快遞行業成為又一塑料使用大戶。據新聞報導,我國塑料類快遞包裝有99%不能夠有效利用,而紙質類快遞包裝有著80%的有效利用率。
  • 限塑令升級!「以紙代塑」成趨勢這一產品年內已漲價三輪!
    最近,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了新版的「限塑令」,「限塑令」再度升級。繼菜市場、超市後,快遞行業成為又一塑料使用大戶。據新聞報導,我國塑料類快遞包裝有99%不能夠有效利用,而紙質類快遞包裝有著80%的有效利用率。
  • 中糧科技、梅花生物、莫高股份,禁塑令下,可降解材料哪家強?
    種種跡象表明,此次「禁塑令」來勢洶洶,從「限塑令」到「禁塑令」,可降解材料可能真的要迎來行業發展的巨大風口。資本市場的炒作早已開始而在資本市場,這種對於可降解材料未來發展的樂觀預期,早有表現。2020年7月,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確保如期完成2020年底塑料汙染治理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國家發改委聯合八部門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 最嚴「禁塑令」實施進入倒計時,A股受益個股匯總(附股)
    按照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等地區的商超、藥店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等領域將率先禁塑。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區市公布了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確保最嚴「禁塑令」嚴格落實。
  • 「最嚴禁塑令」下千億藍海起航
    全球可降解塑料產能主要分布於中國、西歐和北美,行業集中度不高。西歐和北美是最早開始可降解塑料研究生產並推廣應用的地區,產能合計佔全球的一半。我國雖然可降解塑料發展起步較晚,但是研發和工業化生產推進較快,2019年產能達到61.7萬噸,佔全球總產能的45.3%,領先歐美。
  • 「限塑令」即將升級「禁塑令」,誰是下一個受益的6板莫高股份?
    意見提出,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我國將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相比於2008年「限塑令」,這份文件則被稱為「禁塑令」,力度更強。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 2019 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 400 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
  • 海南最嚴禁塑令,可能帶來的巨大商機(從0開始的全新市場)
    禁塑範圍請看下圖, 這次海南如此嚴厲禁塑會帶來哪些商機呢? 關于禁塑令,以往有過很成功的商業典型案例,我寫出來供你參考。 禁用一次性塑料杯等禁塑令,不僅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環保商機。
  • 可降解塑料:「禁塑令」下的環保替代藍海
    通過對三類可降解塑料進行對比可發現生物降解塑料為可降解塑料中最為環保,降解程度最高的塑料。按照原材料劃分,可降解塑料又可分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和石油基可降解塑料。目前,應用最廣、產量最大的主要是PLA和PBAT兩類可降解塑料,從2019年可降解塑料的產能佔比來看,PLA佔比達到25%,PBAT達到了24%,二者合計佔比接近50%。
  • 「禁塑令」下萬億環保風口,綠袋寶開啟空白智能商機
    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禁塑令」引起各方關注。到今年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禁塑令」下顯現多重環保業發展問題傳統的塑膠袋多是由不可再生材料生產的,塑料結構穩定,不容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幾百年都不會分解,不僅影響農業發展、對動物生存造成威脅,而且其高溫釋放出的有毒物質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