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20日訊,近日,江蘇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對於餐飲、快遞和商超等相關行業,《意見》明確,到今年底前,將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
政策已經「動起來」。最強「限塑令」之下,華西證券認為,塑代材料迎來了最佳紅利期。
我國近5年平均廢棄塑料回收量為1800萬噸,平均回收率為25.6%;華西證券分析師晏溶認為,由於價格低廉,用途廣泛且堅韌可靠,在目前尚無可媲美廉價替代材料的情況下,預計全球塑料產量仍會保持較快增長。塑料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造成廢塑料回收處置量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再生塑料性能差價格低,回收行業利潤微薄並且規模難以擴大。其認為,提高回收率困難情況下,全球對尋找塑料替代品的探索不會停止。
目前替代材料選擇上,各國存在區別。2011年開始實施禁塑令的義大利以第一代澱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替代為主,並擁有全球最大的澱粉基塑料企業Novarnont公司。美國部分州發現澱粉基塑料存在缺陷,轉而重點發展PLA,擁有全球最大的PLA生產企業NatureWorks。
在我國,華西證券預計紙基材料及生物降解塑料都將成為行業新寵。忽略其餘領域可降解塑料消費需求,僅考慮快遞、外賣等4大領域143萬噸的替代需求量,如果按噸平均售價2.5萬元計算,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58億元。
我國生物降解塑料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全澱粉塑料生產企業較少,主要以PBAT、PLA等新型技術路徑為主,企業紛紛看好禁塑令下的替代需求,進行相應項目的新建和擴產。項目投產後,對於公司盈利彈性貢獻排前三的公司分別為莫高股份(600543,股吧)、瑞豐高材(300243,股吧)和彤程新材(603650,股吧)。以紙代塑產能擴建方面,仙鶴股份(603733,股吧)是國內大型高性能紙基功能材料研發和生產企業。
華西證券認為,生物降解塑料由於其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環保性,預計將成為首選替代材料,除了以上標的,還建議關注金髮科技(600143,股吧)、金丹科技、中糧科技和華峰氨綸(002064,股吧)。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