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升級了!環保降解材料誰家強

2020-12-01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4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根據《徵求意見稿》,快遞塑料包裝中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等被列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名單。

  圖片來源:國家發改委官網

  據悉,此次《徵求意見稿》是對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補充,將細化各領域塑料製品禁限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政策界限和執行標準。

  《意見》提出,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

  就《徵求意見稿》提到的具體類別,西南證券表示,塑料包裝及一次性餐具市場體量巨大,未來有望逐步被環保降解材料替代。

  金髮科技:生物可降解塑料龍頭

  多家研報指出,有「生物可降解塑料龍頭」 「亞太最大改性塑料生產企業」之稱的金髮科技(600143)有望受益。

  金髮科技是廣州一家土生土長的民營創新型企業,從1993年創立以來,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改性塑料企業,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3000多項。

  金髮科技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具備6萬噸PBAT(註:聚乙二酸,屬於熱塑性生物降解塑料)裝置,佔全國產能的約40%,另有1.1萬噸PBSA(註: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聚酯)產能。PBAT相對柔性,主要用於替代PE相關用途;PBSA可用於替代PS等硬質產品。

  金髮科技近一年的市場表現 圖片來源:華創證券研報

  金髮科技披露的2019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顯示,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加5.3億元至6.68億元,同比增加85%至107%;扣非淨利潤增加6.25億元至7.63億元,同比增加189%至231%。

  公司稱,2019年公司改性塑料板塊產品毛利率穩步提升,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板塊產品銷量加速增長、經營利潤顯著提升。

  金髮科技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華創證券認為,金髮科技2019年可降解塑料銷售規模大幅增長,主要受益於歐洲多個國家禁塑令的實施。此外,亞洲、南美洲多個國家針對一次性塑料製品(購物袋、垃圾袋和一次性餐具)也起了禁塑令。國內對可降解塑料需求空間可至千萬噸級別,市場極其廣闊。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產能6萬噸並計劃繼續擴產,該業務板塊銷售有望繼續高增長。

  華西證券(002926)的研報也認為,隨著限塑令政策的不斷實施落實,未來公司可降解塑料板塊有望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三聯虹普:可提供食品級rPET「一站式」解決方案

  三聯虹普(300384)子公司Polymetrix可提供食品級rPET「一站式」解決方案。rPET,即可回收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用於生產購物袋、手提袋、禮品袋、箱包裡料以及服裝和家紡產品,應用廣泛。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三聯虹普2019年業績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1.15%;營業利潤2.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1.53%;淨利潤1.8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3.06%。公司稱,公司控股子公司 Polymetrix在PET工業絲及瓶級切片領域業務穩定增長,在食品級PET回收業務領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4月8日,三聯虹普披露的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一季度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5058萬元至5563萬元,同比增長0%-10%。

  三聯虹普稱,公司及瑞士子公司Polymetrix受疫情影響均較小,在手訂單穩定實施,業績保持增長趨勢。截至目前,行業客戶持續復工,公司在執行項目均已恢復正常,整體經營情況穩定。

  三聯虹普在互動易平臺上答投資者問 圖片來源:深交所互動易

  西南證券研報顯示,未來三年國內己內醯胺+聚醯胺擴產超過 300 萬噸,EPC 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三聯虹普作為行業龍頭充分受益;子公司Polymetrix是固相增粘與rPET技術龍頭,受益於全球禁塑限塑政策推進,rPET訂單有望超預期。

  億帆醫藥:在建2萬噸可降解塑料產能

  據華泰證券研報,億帆醫藥(002019)全資子公司杭州鑫富在建2萬噸可降解塑料產能,包括PBAT及PBSA,已投產1萬噸,將受益於限塑令的出臺。

  億帆醫藥2019年就鑫富科技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答投資者問

  資料顯示,杭州鑫富科技有限公司於2011年11月成立,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主要承接原上市公司經營的D-泛酸系列產品等原料藥業務及降解材料業務。

  億帆醫藥高分子業務近年來的收入情況 圖片來源:財通證券研報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高分子業務在億帆醫藥營業總收入中的比例分別為5.7%、4.3%、6.2%。其中,2018年高分子業務收入明顯增加。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sz

相關焦點

  • 浙江「限塑令」升級 台州塑料行業波瀾四起
    近期,浙江省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宣布浙江的「限塑令」升級——到2020年底,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將被禁止、限制。「限塑令」升級,無疑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影響。那麼台州現狀如何?一紙文件,又會在台州這個「塑料製品王國」掀起怎樣的波瀾?日前,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台州:「限塑令」升級 部分菜場超市提供可降解塑膠袋
    然而舊版「限塑令」執行十餘年,困難重重,效果也打了折扣。近期,浙江省加強了塑料汙染治理力度,「限塑令」升級,無疑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影響。   在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的門口,設置了可降解塑膠袋購買點,提供4種規格的降解環保袋,售價從1毛到5毛錢不等。在旁邊,還放置著「禁塑令」的宣傳牌。   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管理員 唐成驍:現在這個塑膠袋的購買情況怎麼樣?
  • 「限塑令」倒逼塑料企業轉型升級 可降解材料「火」了
    隨著我國禁塑工作全面實施,每年國內生物降解聚酯PBAT需求量有望突破1000萬~1500萬噸。有關專家認為,循環經濟是塑料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限塑令』的實施為塑料用品生產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重慶市晟世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劉星言表示。近日,該公司與重慶長壽經開區籤約,投資化工新材料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超百億。
  • 「限塑令」升級,可降解塑料能成為最終的解決之道嗎?
    01、步步緊逼的「限塑令」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及相關部門發布了一項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這是繼13年前的「限塑令」以來的第一次升級,保證到2025年底,全國塑料製品的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等各個環節均建立起基本制度。
  • 「禁塑令」下 可降解發泡材料成新寵
    「限塑令」已推廣十餘年,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相對現在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已然出現了一定的脫節滯後。《固廢法》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施行。「限制一次性塑料製品」成為亮點,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發改委《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從明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多地升級「限塑令」,生物可降解材料迎風口,這些上市公司已布局
    近期,海南、北京、山東、河南等省(市)紛紛出臺升級版「限塑令」,制定了詳細的限定範圍和限定時間。業內人士表示,巨大的市場需求將為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看來要用碗喝奶茶了」、「你可能要用勺子吃奶茶裡的『珍珠』!」 山東6月1日出臺升級版「限塑令」後,有網友這樣調侃道。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升級版的「限塑令」要來了,其實,南京部分超市已經在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不過比起兩三毛一隻的普通塑膠袋,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略高,每隻從5毛到1.7元不等。在新街口一家大型超市,現代快報記者看到,超市收銀處提供的已經是生物降解塑膠袋,大的每隻8毛,小的5毛,袋上印有「生物降解塑膠袋」字樣以及可循環標誌,並標明材料為「PBAT+PLA」。「為了環保,我們從1年前就開始用可降解塑膠袋,雖然比普通塑膠袋要貴幾毛錢,但買的人還比較多。」工作人員表示。市民劉先生和朋友來新街口逛街,「買的東西比較多,又沒帶塑膠袋。」
  • 「限塑令」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緊俏,生產機器也供不應求
    本月16日,成都市出臺《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限塑令」進入倒計時,市場上,商家正採取替換措施。傳導到生產端,「限塑令」也給產業鏈帶來影響。紅星新聞記者採訪發現,市場上,不僅可降解塑膠袋供不應求,生產可降解塑膠袋的機器也已經供不應求。
  • 限塑令實施11年 「塑戰速決」不能只靠可降解塑料
    據外媒報導,印度總理莫迪近日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締約方會議上表示,印度將在幾年內向一次性塑料「說再見」,並將致力於開發環保的替代品以及高效的塑料收集和處理方法。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我國執行11年之久的「限塑令」,以及某些行業至今難改的我行我「塑」。目前,包括我國在內,全球共有近90個國家和地區採取了不同措施限塑,包括我國在內的15個國家和地區已明令限塑。
  • 「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不過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
  • 限塑令倒計時!記者實探商超餐飲動向,除了可降解塑料,這個板塊也受益
    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禁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隨著限塑令的推進,可降解塑料概念大漲。由於紙袋、紙杯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重要替代物,造紙板塊也受益。1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家商場超市、餐飲門店,並採訪了限塑令涉及的重點行業企業,了解塑料使用大戶們的現狀和應對計劃。
  • 海南「限塑」變「禁塑」 專家:大部分生物降解與技術已成熟
    近日,海南省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並解讀《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宣布海南自今年起分種類逐步推進全面禁塑。  將「限塑」升級為「禁塑」,海南此番行動可謂卯足了勁。專家提醒,要「禁塑」,應總結以往實施「限塑」中存在的弊端,做好可替代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推廣。
  • 最嚴限塑令來了 不可降解塑膠袋你還在用嗎?
    他說,一方面是因為可降解的袋子不便宜,這樣可以省點錢;另一方面,也是為環保貢獻一份力量,一舉兩得。 「限塑令說了好多年,這次推行的升級版限塑令,其力度明顯大了很多,我們全家人都擁護這一新規,從我做起,告別塑膠袋。」石家莊市民張先生說,他已經使用布袋好幾年了,他認為,此前的普通塑膠袋價格相對較低,所以不利於消費者養成節約、減塑的習慣。
  • 時間表來了,湖州「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
    >限塑升級禁塑,真的來啦近日,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等9部門結合湖州實際,制定並印發《湖州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在商場、超市、集貿市場、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菜籃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同時,推廣運用綠色物流和配送模式,以連鎖商超、大型集貿市場、物流倉儲、電商快遞等為重點,推動企業通過設備租賃、融資融合等方式,積極推廣可循環、可摺疊包裝產品和物流配送器具。
  •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不過,也有消費者向新快報記者反映,「限塑令」實施後有餐飲商家的外賣包裝已悄然「升級」。市民林女士告訴記者,她常點的某家麵食連鎖餐飲品牌,以往小食炸雞排是用塑膠袋包裝好,放在面盒上。而最近一周點外賣,發現塑膠袋改成了紙袋。「雖然紙袋一悶容易有股味道,而且容易滲油,但這樣更環保些,也不錯。」
  • 2021國考面試熱點:全新限塑令正式實施
    模擬試題新版G省限塑令已經於9月1日實施,規定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2年底,G省全省快遞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
  • 最強限塑令: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新版限塑令限塑令前後大致歷經了三個階段,政策執行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爭議。  1986年,鐵路上首次使用塑料快餐盒,因為便利性和價格低廉等特點而受到青睞。但大量的白色餐盒被丟棄於鐵路沿線,帶來了嚴重的「白色汙染」。
  • 湖南升級版「限塑令」來了!塑膠袋還能用嗎?
    在這份《方案》中,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和酒店一次性塑料製品、電商快遞塑料包裝,都有了分區域分階段實施「限塑」或「禁塑」的時間表。 那麼,湖南發布的《方案》,對湖南人網購有什麼影響?
  • 「限塑令」即將升級「禁塑令」,誰是下一個受益的6板莫高股份?
    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此前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對於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塑膠袋等塑料製品將實行禁限管理。 意見提出,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我國將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
  • 「最強限塑令」落地後 尚無「國標」的可降解吸管好用嗎?
    「最強限塑令」落地後  尚無「國標」的可降解吸管 好用嗎?  2021年伊始,成都實施「最強限塑令」,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以紙質吸管為主的各類可降解吸管逐漸佔據了成都快餐店、奶茶店的櫃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