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升級,可降解塑料能成為最終的解決之道嗎?

2020-11-28 界面新聞

文|Foodaily每日食品 Moria Yin

近日,來自《科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未來全球塑料排放量可能達到5300萬噸,這是聯合國標準(800萬噸)的6.6倍。而新冠疫情期間產生的一次性醫療防護用品(PPE)廢料更加劇了目前的汙染情況。研究人員認為,全球塑料產業的轉型是達到塑料清理目標的唯一途徑。

此前2018年IHS的一項統計也顯示,全球塑料有40%應用在包裝領域,而塑料汙染中又有59%都源於包裝領域。塑料包裝因其一次性、難回收、性能低、雜質多的特點而成為白色汙染問題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消費者排斥和抵制的原因所在。

因此,很多公司都在呼籲不使用雙酚A和鄰苯二甲酸鹽等不受歡迎的化合物,並且在包裝上聲明其對於可持續發展的承諾,譬如「可回收、可生物降解、可堆肥、環境友好和廢物最小化」等用語。

2019年,Innova Market Insights發布了一項調查結果,是關於其跟蹤的全球食品和飲料新品中使用某種清潔標語(如不含添加劑、天然、有機等)的比重,在北美地區高達37%,而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地區甚至達到了46%。並且,這一份額還在持續生長,從2015年到2019年的年平均增長率可達7%。

此外,在今年年初,我國也出臺了一部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文書,預計在2020年底,全國範圍內的餐飲行業將不再出現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可見,塑料運用在全球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重視,而相關的可降解塑料、再生塑料等新型環保型塑料產業也隨之迎來了春天。

01、步步緊逼的「限塑令」

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及相關部門發布了一項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這是繼13年前的「限塑令」以來的第一次升級,保證到2025年底,全國塑料製品的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等各個環節均建立起基本制度。

7月中旬,為了進一步落實相關政策,國家發改委聯合其他八部門又發起了一個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具體到時間、涉及範圍、相關行業等,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甚至還被稱為「禁塑令」。

再加上,某些著名餐飲企業像麥當勞,為了落實政策,於6月份宣布將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還有些商家利用自帶飲嘴的蓋子來替代吸管的消耗。

當政策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時,大家才開始有了反應。

有些人擔心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替代物譬如紙吸管會對小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比如紙爛掉後和著飲料一起進肚子,或者就著蓋子喝導致飲品灑一身等意外情況,所以家長早早地在網上囤起了塑料吸管。

有人認為菜市場的包裝袋除了裝蔬菜以外,還能帶回家當垃圾袋二次使用;平時自帶帆布袋購物,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但有些人就反駁:難道我即興去購個物,還要專門買個帆布包嗎?

還有人嘲笑:這是有多窮,才會捨不得扔掉一個裝菜的塑膠袋。

其中,有一個網友直擊痛點:這不是窮不窮酸的問題,而是人心中的觀念的問題,思想不改,再多的政策都只是一句宣傳話。

就像這13年來,「限塑令」起到的效果似乎只是超市塑膠袋收費,一次性塑料製品依舊隨處可見。

當然,這一次的升級整改,從行政和技術兩方面開展,較之前也有了更細節的準則和規劃,或許真的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未可知。

02、「循環經濟」的興起,在包裝領域掀起的可持續革命浪潮

1. 回收革命

國家發改委曾經給「循環經濟」下了定義:這是一種高效利用資源並循環使用的經濟模式,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

目前這一經濟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都受到了廣泛重視,越來越多的行業聯合起來開展了消費後回收和化學循環的供應合作活動。

有很多飲料瓶子、託盤、碗、杯子等都朝著百分之百再生塑料的目標前進。隨著供應商提供更多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方案,很多客戶都將戰略方向轉到了清潔或可再生能源。

像紐約布克林的Aripack公司表示,他們設計的NEO包裝中含有有機添加劑,一旦被填埋在土裡,就會加速土壤中天然微生物分解塑料包裝的速度和效率,同時會釋放出沼氣——一種可以被收集並轉化為清潔的、可再生的能源。

這就像是一場「回收革命」的開展,只有當商家和企業帶頭使用可回收材料時,才能引起消費者的重視,並激勵供應商積極開發和研究全新的可降解塑料,從而控制這一類環保材料的成本價,推動商家繼續使用。

這也是一種良性循環。

2. 可降解塑料和再生塑料

針對市面上的一次性塑料替代物,最火熱的兩種分別是可降解塑料和再生塑料。

前者的基本性能和一次性塑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使用之後可在自然環境的條件下被微生物分解為對環境無害的物質。

而後者是針對被廢棄的舊塑料進行預處理、熔爐鍛造等物理或化學方法來加工改造。這最大的優點就是可選擇性,根據不同的性能需求,單獨加工舊塑料的某方面屬性,就能製造出滿足需求的產品。

因此,其成本價會比可降解塑料低很多。但同時,它的可循環次數也有所下降,只有在某些對衛生性能要求不高的領域,才適合。

而可降解塑料主要有生物降解、光降解、水降解、光和生物降解四種方式,也包括生物基和石油基兩大原材料。

圖源:華安證券研究所

目前已有PLA(聚乳酸)、PHA(聚羥基烷酸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

相較於傳統塑料,可降解塑料幾乎可以涵蓋其所有的優勢甚至有過之,唯一不足的就是生產成本太高,阻礙了這類商品的發展和普及。

3. 塑料包裝實現百分百可回收指日可待

2019年8月,可口可樂旗下的Dasani瓶裝水推出了混合瓶——由50%的植物瓶子(Plant Bottle)和可再生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組成,這是可口可樂在美國市場的第一個包裝,預計在今年中旬實現全國範圍內的推廣。

可口可樂公司早在2018年就提出「世界無廢物」倡議,計劃在2030年將產品包裝的平均使用率提升到50%,到2050年實現所有包裝都是可回收材料。

而它的競爭對手百事可樂也不甘示弱,到今年6月份,該公司表示旗下的Lifewtr純淨水的包裝材料正在向100%的可再生PET靠近,並預計在2025年之前完成進度。

還有很多其他的知名品牌譬如雀巢、達能等,都計劃在包裝中摻入可再生塑料,並逐步實現百分百可回收的目的。

在去年秋天,可口可樂、百事可樂、Keuring Dr Pepper公司與美國飲料協會(ABA)共同發起了Every Bottle Back計劃,這項耗資1億美元的計劃邀請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作為戰略科學合作夥伴,還招募了回收合作夥伴,協助部署資金、支持計劃實施。

圖源:Google

ABA總裁兼執行長KatherineLugar表示:「我們的行業都認識到了減少環境中廢舊塑料的迫切需求,我們也希望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引領、創新解決方案。」

各大公司也致力於重新設計瓶子,讓其生產、使用、回收和再造形成一個循環系統,每一個被回收的塑料瓶都能被翻新。

這是建立在對保護子孫後代環境的可持續承諾的基礎上的。

03、可降解塑料會成為白色汙染的終極解決方案嗎?

1. 社會認知普遍不足,成本代價不願承受

其實,「限塑令」的提出,對於可降解塑料的市場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自從21世紀初國外推出「限塑令」以來,國內也緊跟步伐,全球對於塑料的使用限制也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步升級,從最初的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到後來給塑料垃圾限量,並加設截止時間、細化到具體物品。

早在第一次政策的頒布,美國就立法推廣了可降解塑料,如今,歐美國家發展可降解塑料已達18年。

圖源:華安證券研究所,世界可降解塑料消費量分布圖

華安證券根據國內各省市「禁塑令」的執行時間和力度,估算出到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達到238萬噸,市場規模可達477億元。但是,在這麼好的市場前景下,成本卻制約了可降解塑料發展的腳步。

因為生產工藝的複雜、原始材料的昂貴,在無形之中拉高了產品的成本價,根據華安證券的調查顯示,PLA的完全成本相當於玉米含稅價格的7倍,而PBAT的完全成本則相對低一點,但也要達到玉米含稅價格的6倍。

再加上消費者們對於節省塑膠袋的不理解,便不願意和廠家共同分擔新塑料的成本,這也是導致廠家不願意使用新型材料的原因之一。

2. 品牌們的探索之路

01 Wallaroo Foods

該產品是由世代相傳的家族世家人工種植,手工切割水果後將其置於可持續太陽能設備中進行乾燥,在乾燥過程中不再添加任何防腐劑或添加劑。

秉持著純天然的原則,其包裝也採取的是TSC認證的包裝紙——由甘蔗纖維、桉樹紙漿等可持續材料製成,在長達26周的低溫下可分解成水、CO2和其他生物質。

也就是說,這種包裝紙可以直接填埋在花園中,也可以和食物垃圾一起處理。

這種包裝紙甚至被英國提名為「年度最佳資源節約包裝」。

圖源:Google

02 Planet Organic

這是一家一站式商店,提供所有的健康食品,包括有機蔬果、魚蝦、肉類和麵包,不含有麩質,沒有乳製品,也不銷售生食。

可回收包裝行業的領導者Parkside為其創建了一種全新包裝,不僅可反覆利用,還具有阻隔氧氣的效果,使紅米、蘋果片、燕麥等產品的保質期得到延長。

Planet Organic的採購總監Overton說:「我們的新型可堆肥包裝產品系列是我們在可持續發展方面處於市場的最前沿,這種方案不僅對環境有利,而且對環保意識強的消費者而言,是一種強大的營銷工具。」

圖源:Google

03 Lavazza

作為咖啡巨頭,Lavazza和TerraCycle聯合推出了一款咖啡膠囊,這個產品的環保瓶蓋也是採用可堆肥的材料製作而成,如果正確處理,就可成為富含營養的工業堆肥。

同時,由於地方當局向堆肥地點運送食物的數量有限,Lavazza聯合TerraCycle在英國各地設計了線下回收點,方便消費者處置膠囊。另外,每個據點還能根據所存放的膠囊數量賺取TerraCycle積分,這些積分可兌換成對某些慈善機構的資金捐贈。

Lavazza的總經理DavidRogers表示:「我們集團的可持續發展已完全融入到業務戰略中,用新型生態瓶蓋取代英國所有的家用膠囊,而且沒有任何價格差異。我們堅持這項重大投資,印證了我們對卓越、品質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圖源:Google

04 Jacobs Douwe Egberts

JDE在2018年設定了到2025年實現100%可回收或可堆肥產品包裝的目標,去年時,JDE就實現了87%的進度,而且包裝中有28%的成分來自回收的材料。

該品牌旨在增加可回收材料的數量來支持循環經濟,並致力於研發創新性解決方案來重複使用產品包裝。

經過獨立驗證的生命周期分析,JDE發現Senseo咖啡器具是所有器具中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所以他們計劃在這系列產品包裝中實施可堆肥材料,以最大效益保護環境。

圖源:Google

04、小結

總之,隨著「禁塑令」的步步加強,可降解塑料在市場上的需求只多不減,尤其是某些具有獨特眼光的小型公司正在大力探查可降解塑料之路,將反塑料情緒向社會傳播。

Innova的消費者研究也表明,消費者對可持續性的期望也在呈現上升趨勢,這也促使著各個公司將食品和包裝的生態效率放在首位。根據其2020年全球食品飲料十大趨勢中的主要趨勢「講故事:用言語取勝」,我們也期待各大公司能夠通過宣傳可持續性方面的努力和故事來與消費者建立牢固的聯繫和共鳴,從而培養品牌和公司的忠誠度。

這種雙向的促進在政策的助力下實現了良性循環,為可降解或可回收材料的市場規模奠定了良好的動力基礎,在未來,或許我們將不會看見白色汙染的可怕情景。

相關焦點

  • 台州:「限塑令」升級 部分菜場超市提供可降解塑膠袋
    「白色汙染」的危害眾人皆知,塑料汙染治理也早已提上日程。然而舊版「限塑令」執行十餘年,困難重重,效果也打了折扣。近期,浙江省加強了塑料汙染治理力度,「限塑令」升級,無疑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影響。   在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的門口,設置了可降解塑膠袋購買點,提供4種規格的降解環保袋,售價從1毛到5毛錢不等。
  • 限塑令實施11年 「塑戰速決」不能只靠可降解塑料
    據外媒報導,印度總理莫迪近日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締約方會議上表示,印度將在幾年內向一次性塑料「說再見」,並將致力於開發環保的替代品以及高效的塑料收集和處理方法。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我國執行11年之久的「限塑令」,以及某些行業至今難改的我行我「塑」。目前,包括我國在內,全球共有近90個國家和地區採取了不同措施限塑,包括我國在內的15個國家和地區已明令限塑。
  • 浙江「限塑令」升級 台州塑料行業波瀾四起
    「限塑令」升級,無疑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影響。那麼台州現狀如何?一紙文件,又會在台州這個「塑料製品王國」掀起怎樣的波瀾?日前,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歐尚超市東海大道店,消費者在使用超市提供的塑料購物袋市場:可降解塑膠袋供應提上議程「白色汙染」的危害眾人皆知,塑料汙染治理也早已提上日程。
  • 最嚴「限塑令」落地 可降解塑料發展未來可期
    「『限塑令』這麼嚴嗎?就連農村那邊的超市也要用?」記者問。「那可不,太嚴了,不用就罰款,如果你買塑膠袋,我給你的不是可降解的,我們這裡發現一次罰款一萬。」 「那監管部門怎麼知道你給我的是不是可降解的塑膠袋。」記者再次問道。「他們會派人來暗訪,一旦發現,就罰款,所以我們也犯不上,上面的政策還是要遵守的。
  • 「限塑令」倒逼塑料企業轉型升級 可降解材料「火」了
    隨著我國禁塑工作全面實施,每年國內生物降解聚酯PBAT需求量有望突破1000萬~1500萬噸。有關專家認為,循環經濟是塑料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限塑令』的實施為塑料用品生產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重慶市晟世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劉星言表示。近日,該公司與重慶長壽經開區籤約,投資化工新材料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超百億。
  • 湖南升級版「限塑令」來了!塑膠袋還能用嗎?
    在湖南《方案》中提到的具體實施目標任務中,電商快遞塑料包裝的「限塑」目標是,到2025年底,全省電商平臺企業和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減少寄遞環節二次包裝。 這個時間點,和全國目標時間一致,也是因為,當前「限塑令」推進的最大難點領域就在電商。
  • 限塑令升級了!環保降解材料誰家強
    金髮科技:生物可降解塑料龍頭  多家研報指出,有「生物可降解塑料龍頭」 「亞太最大改性塑料生產企業」之稱的金髮科技(600143)有望受益。  金髮科技是廣州一家土生土長的民營創新型企業,從1993年創立以來,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改性塑料企業,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3000多項。
  • 「限塑令」催生可降解塑料行業巨大紅利 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
    來源:第一財經「限塑令」催生行業巨大紅利,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限塑令」的接連升級,將改變一次性製品的消費業態,給市場帶來了一股生態綠流,可降解塑料行業更將風起雲湧。以海南為例,截至今年7月,已有46家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生產企業註冊。但在群雄逐鹿時,最重要的還是看準市場,「限塑令」到底限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為此,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了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工商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翁雲宣教授。第一財經:現在塑料行業最熱的一個詞就是「可降解」,到底什麼是可降解?
  • 「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不過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
  • 「限塑令」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緊俏,生產機器也供不應求
    本月16日,成都市出臺《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限塑令」進入倒計時,市場上,商家正採取替換措施。傳導到生產端,「限塑令」也給產業鏈帶來影響。紅星新聞記者採訪發現,市場上,不僅可降解塑膠袋供不應求,生產可降解塑膠袋的機器也已經供不應求。
  • 限塑令倒計時!記者實探商超餐飲動向,除了可降解塑料,這個板塊也受益
    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要求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外賣企業報告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情況;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三十日後施行。
  •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廣東省發改委提到,廣東省塑料產業的產量、產值約佔全國的16%和26%,位居全國首位,但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塑料技術和產能方面存在明顯短板。為此,廣東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該「限塑令」自今年9月1日起開始實施,被稱為廣東版最嚴「限塑令」。
  • 「限塑」加速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走強
    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非常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限塑令」中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從2008年開始,我國一直在執行「限塑令」,12年間,國家及地方政府先後共出臺了14項法案、規劃,加速推進限塑政策落地。今年以來,20多個省份又相繼密集發布了新的升級版「限塑令」,堪稱史上最嚴,「限塑令」的涉及範圍將會進一步擴展。
  • 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公司瞅準機會擴產
    來源:e公司原標題:最嚴限塑令來襲 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上市公司瞅準機會忙擴產時隔十二年,限塑令捲土重來。相比上一輪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打了折扣,新版限塑令還未正式實施就被冠以了「史上最嚴」的稱號。
  • 限塑令升級,2020年塑料行業還值得投嗎?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在2020年1月19號發布,《意見》指出,實施新版限塑令的主要目標在於,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限塑令」密集出臺 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
    原標題:「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風口   近日,商務部的一則消息引爆可降解塑料板塊行情。
  • 限塑| 可降解塑料是什麼?貴嗎?
    限塑 | 可降解塑料是什麼?貴嗎?>來源:環保科普365點分享點點讚原標題:《限塑 | 可降解塑料是什麼?貴嗎?》
  • 最嚴「限塑令」實施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發現了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記者調查發現,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
  • 多地升級「限塑令」,生物可降解材料迎風口,這些上市公司已布局
    到今年年底,多種塑料製品將迎來它們的「大限」。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以2020年、2022年、2025年為節點,明確了控制「白色汙染」的時間表及限用、禁用範圍。近期,海南、北京、山東、河南等省(市)紛紛出臺升級版「限塑令」,制定了詳細的限定範圍和限定時間。
  • 武漢市「限塑令」再升級:今年底,禁產禁售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
    武漢市"限塑令"再升級!12月1日,《武漢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後簡稱《方案》)出爐。重點區域年底前將禁售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一次性餐具《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全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