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塑」加速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走強
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非常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限塑令」中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從2008年開始,我國一直在執行「限塑令」,12年間,國家及地方政府先後共出臺了14項法案、規劃,加速推進限塑政策落地。今年以來,20多個省份又相繼密集發布了新的升級版「限塑令」,堪稱史上最嚴,「限塑令」的涉及範圍將會進一步擴展。
-
最嚴「限塑令」落地 可降解塑料發展未來可期
「『限塑令』這麼嚴嗎?就連農村那邊的超市也要用?」記者問。「那可不,太嚴了,不用就罰款,如果你買塑膠袋,我給你的不是可降解的,我們這裡發現一次罰款一萬。」 「那監管部門怎麼知道你給我的是不是可降解的塑膠袋。」記者再次問道。「他們會派人來暗訪,一旦發現,就罰款,所以我們也犯不上,上面的政策還是要遵守的。
-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貴嗎?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貴嗎?
-
北京超市限塑亮招,可降解塑膠袋、可租賃購物筐上崗
「限塑令」實施,北京各大超市限塑情況如何?日前,新京報記者來到盒馬西直門店,在自助結帳機旁看見一則購物袋價格調整的提醒通知,顯示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中號和大號價格分別是0.6元和1元,與之前不可降解塑膠袋價格相比有所提升。
-
「限塑令」升級,可降解塑料能成為最終的解決之道嗎?
這就像是一場「回收革命」的開展,只有當商家和企業帶頭使用可回收材料時,才能引起消費者的重視,並激勵供應商積極開發和研究全新的可降解塑料,從而控制這一類環保材料的成本價,推動商家繼續使用。這也是一種良性循環。2. 可降解塑料和再生塑料針對市面上的一次性塑料替代物,最火熱的兩種分別是可降解塑料和再生塑料。
-
台州:「限塑令」升級 部分菜場超市提供可降解塑膠袋
「白色汙染」的危害眾人皆知,塑料汙染治理也早已提上日程。然而舊版「限塑令」執行十餘年,困難重重,效果也打了折扣。近期,浙江省加強了塑料汙染治理力度,「限塑令」升級,無疑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影響。 在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的門口,設置了可降解塑膠袋購買點,提供4種規格的降解環保袋,售價從1毛到5毛錢不等。
-
限塑令實施11年 「塑戰速決」不能只靠可降解塑料
零廢棄聯盟政策研究員謝新源說:「這意味著大型超市和便利店在很大程度上用其他塑料膜類包裝替代了受『限塑令』約束的提攜式塑料購物袋,這並不符合『限塑令』制定的初衷,即減少白色汙染。」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工程塑料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季君暉指出,2018年,我國消耗掉的外賣包裝可能達231萬噸。而普通塑料餐盒、餐具及其包裝袋,大多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
-
「限塑令」催生可降解塑料行業巨大紅利 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
來源:第一財經「限塑令」催生行業巨大紅利,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限塑令」的接連升級,將改變一次性製品的消費業態,給市場帶來了一股生態綠流,可降解塑料行業更將風起雲湧。以海南為例,截至今年7月,已有46家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生產企業註冊。但在群雄逐鹿時,最重要的還是看準市場,「限塑令」到底限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為此,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了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工商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翁雲宣教授。第一財經:現在塑料行業最熱的一個詞就是「可降解」,到底什麼是可降解?
-
可降解塑料並不等於環保
「另外,可降解塑料也是一次性材質,不能跟環保畫等號,使用起來需要謹慎。」 「限塑10條」還需明確的激勵機制 新京報:你什麼時候開始關注塑料汙染問題,開始關注北京的限塑行動? 謝新源:2008年「限塑令」頒布前後,我對塑料汙染關注過一段時間,但不夠系統。
-
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公司瞅準機會擴產
來源:e公司原標題:最嚴限塑令來襲 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上市公司瞅準機會忙擴產時隔十二年,限塑令捲土重來。相比上一輪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打了折扣,新版限塑令還未正式實施就被冠以了「史上最嚴」的稱號。
-
限塑令引發可降解塑料原料價格大漲
黃易透露,從今年年初開始,PLA的價格就一直居高不下,「Nature Works的貨也一直比較緊張,它一年的產能有限,但它的全生物降解效果也是頂尖的。」作為生產可降解塑料產品的主流原材料,PLA在市面上的紅火與2020年以來越發嚴格的「限塑令」有關。
-
「限塑令」密集出臺 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
原標題:「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風口 近日,商務部的一則消息引爆可降解塑料板塊行情。
-
「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不過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
-
可降解塑料不是「萬靈藥」,各地減塑限塑還有什麼靈丹妙藥?
「可降解」是高頻詞,但不是「萬靈藥」加強版「限塑令」來了,「可降解」一時成為各地出臺文件中的高頻詞。什麼是可降解材料?可降解塑料是指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物質的材料。這類可降解材料是在熱力學和動力學意義上均可降解的材料。按降解的外因因素來分,可分為光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等。
-
最嚴限塑令來了 不可降解塑膠袋你還在用嗎?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春煒 文/圖 進入2021年,升級版「限塑令」落地實施,不可降解塑膠袋和一次性塑料吸管還在使用嗎?記者走訪發現,石家莊大部分商超和餐飲門店的購物袋、塑料吸管已然「換新」,不少市民已經開始自帶購物袋逛超市。
-
限塑令倒計時!記者實探商超餐飲動向,除了可降解塑料,這個板塊也受益
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隨著限塑令的推進,可降解塑料概念大漲。由於紙袋、紙杯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重要替代物,造紙板塊也受益。1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家商場超市、餐飲門店,並採訪了限塑令涉及的重點行業企業,了解塑料使用大戶們的現狀和應對計劃。
-
可降解塑料概念板塊拉升 「限塑」加速 行業滲透率有望提升
格隆匯11月30日丨可降解塑料概念板塊拉升,美聯新材盤中觸及漲停,現漲近16%;金丹科技漲8%,瑞豐高材、長鴻高科等跟漲。 今年以來,20多個省份相繼密集發布了新的升級版「限塑令」,堪稱史上最嚴,「限塑令」的涉及範圍將會進一步擴展
-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廣東省發改委提到,廣東省塑料產業的產量、產值約佔全國的16%和26%,位居全國首位,但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塑料技術和產能方面存在明顯短板。為此,廣東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該「限塑令」自今年9月1日起開始實施,被稱為廣東版最嚴「限塑令」。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升級版的「限塑令」要來了,其實,南京部分超市已經在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不過比起兩三毛一隻的普通塑膠袋,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略高,每隻從5毛到1.7元不等。在新街口一家大型超市,現代快報記者看到,超市收銀處提供的已經是生物降解塑膠袋,大的每隻8毛,小的5毛,袋上印有「生物降解塑膠袋」字樣以及可循環標誌,並標明材料為「PBAT+PLA」。「為了環保,我們從1年前就開始用可降解塑膠袋,雖然比普通塑膠袋要貴幾毛錢,但買的人還比較多。」工作人員表示。市民劉先生和朋友來新街口逛街,「買的東西比較多,又沒帶塑膠袋。」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限塑令已執行數日。新京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6家烘焙門店發現,多數企業已明示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帶包裝使用紙質手提袋或可降解塑膠袋。有的門店還將飲品塑料封膜更換為紙質封膜,提前將塑料咖啡棒更換為木質材料。儘管整體執行情況較為理想,但也有個別門店存在違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