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令」大限將至,你準備好了嗎?

2020-12-06 金臺資訊

老字號「永和魚丸」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改用瓷碗,已堅持了10年。

不少小店的塑膠袋可以隨意拿取,被過度使用。

環保組織「綠家園」在南后街就「禁塑令」開展問卷調查,受訪者在認真作答。

隨著新業態的興起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持續上升,塑料汙染成為當前最值得重視和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有人稱為「禁塑令」,有人稱為「限塑令」的升級版。

所謂「限塑令」,是指2008年實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與十多年前的「限塑令」相比,「禁塑令」不再只針對塑料購物袋,而是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其中,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包括: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禁塑令」第一階段大限將至,市民對此反應如何?作為塑膠袋使用量較大的餐飲店、商場超市,如何著手進行準備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限塑令」成了「賣塑令」

記者走訪發現,部分超市的收銀臺提供的手拎袋是可降解塑膠袋,但超市內售賣蔬菜、熟食等櫃檯使用的免費連卷袋質量參差不齊,有不少仍是聚乙烯塑膠袋。

許多顧客去超市買菜,會隨身攜帶購物袋,但還有不少人沒有這個意識。由於超市提供的平口連卷袋不要錢,一些人一扯就是好幾個。有的顧客買菜,每個品種都要套一個塑膠袋,買了多種菜品的,再一起套一個大塑膠袋。在果蔬生鮮區,幾乎每個顧客手裡拎著三四個裝有水果生鮮蔬菜的塑膠袋。

在福州一個農貿市場,記者看到攤主們提供的塑膠袋由顧客隨意拿取。一個蔬菜攤的攤主張大姐告訴記者,白色食品塑膠袋根據大小和厚度的不同,價格不一樣,小的還不到一分錢,加厚的紅色塑膠袋不到2分錢,加厚加大的大概6分錢左右。「這是環保塑膠袋,我一個月就用掉好幾十紮,將近100元。」張大姐說,賣菜賣肉時,均免費提供。

2008年6月1日起,我國開始施行「限塑令」,超市、商場等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而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限塑令」初期,超市商場等塑膠袋使用量的確出現減少,人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塑膠袋使用量又回到之前的水平。一位業內人士說:「在很多消費者看來,相比便攜的需求,塑膠袋幾毛錢的成本感受不明顯。倒是不少超市,每年僅出售塑膠袋竟能賺不少錢,『限塑令』實際成了『賣塑令』。」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快遞、外賣等新興行業成為塑料製品的重度使用領域,卻始終處於監管盲區。有媒體統計,按照每份訂單消耗1個塑膠袋和1個餐盒計,每日約有2400萬個塑料製品被消耗。

需要商家的積極參與

「永和魚丸」是福州市老字號,在其南后街總店,記者看到,「永和魚丸」減塑倡議的易拉寶豎立在店門口。

記者了解到,2009年春節福州南后街一修建好,就吸引一批老字號小吃和特色餐飲業入駐。當時商戶大都存在著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問題,街道兩旁的垃圾桶中充斥著大量的此類垃圾。

2011年初,一些商家在接受了綠家園環保組織「垃圾減量」的倡議,加入「減塑」行動,南后街一次性塑料垃圾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10年間,加入「減塑」行動的商戶慢慢增加。

街巷深處,「鏘鏘鏘……」瓷匙碰撞瓷碗,發出悅耳聲響。在福州,無須吆喝,人們只要聽到敲碗聲,就知道賣魚丸的來了。「瓷碗和魚丸的搭配,才有傳統悠遠的味道,接地氣。如果使用一次性餐具,就沒有這味了。」「永和魚丸」負責人陳宗基對記者說,「但在當時,大部分商家並沒有考慮到作為百年老字號所代表的企業文化形象,而只想降低成本,減少聘請洗碗工人所需的費用。」

為了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永和魚丸」定製了1000套瓷碗,配備了高溫消毒洗碗設施,將門店的電錶由原來的2相電改造為3相電。「我們配了2個人負責洗碗,成本雖然高一點,但是值得,有煙火氣。」陳宗基說。

「對於顧客來說,塑膠袋更便利,裝完商品還可以裝垃圾。用塑膠袋是一種習慣。」小洪是福州一家機構的數學老師,他認為,消費者經過引導,是比較容易接受禁塑的。關鍵在於商家,要有價格合適的替代品,因為商家首先考慮的是成本問題。

「市場監管的難點主要是一些自由市場、小店和小攤販。」省生態環境廳有關人員說,有的集貿市場推廣使用達標袋了,旁邊的小超市卻免費提供違規塑膠袋,促銷蔬菜爭客源。

分步驟消除「白色汙染」

「一次性吸管、塑膠袋用起來方便,使用量非常大,但回收利用率很低,一般採取掩埋的方式處理,很難降解,造成了大規模的『白色汙染』。」福建綠家園環保組織負責人林英談道。

10月11日,福建省綠家園環保組織在福州南后街開展「禁塑令」相關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55.13%的受訪者在新聞媒體上留意到「禁塑令」的消息;66.67%受訪者認為「禁塑令」對日常生活略有影響;62.82%受訪者表示,對國家頒布「禁塑令」非常樂觀,期待有好的效果;70.51%受訪者願意支持禁塑行動,不再使用塑膠袋、塑料吸管,但需要時間適應;58.97%受訪者表示,商家沒有停止生產使用違規塑膠袋,是禁塑令實施的障礙;70.51%受訪者認為要解決塑料汙染問題,應宣傳環保知識,倡導如何減少使用塑料製品。

「調查結果還是比較樂觀的,大部分市民都了解塑料製品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如果能從一次性日常塑料用品市場開始培養,加強大眾對生物可降解產品的認知、認可,將會反推行業和研發的發展,讓更多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加快進入我們的生活,從而加速『綠色生活』的進程。」林英談道。

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福建省將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建立健全塑料製品管理制度。到2020年底,率先在福州、廈門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計劃到2022年底,禁限範圍有序擴大,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有效推廣,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顯著提高,培育和推廣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塑料汙染防治典型模式。計劃到2025年,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福州、廈門等重點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關焦點

  • 「禁塑令」大限將至 產業鏈條上的企業又將走向何方?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點一杯熱乎的奶茶,店家已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在商場、藥店和書店購買商品,得到的是紙質購物袋而非塑料購物袋。隨著新業態的興起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持續上升,「白色垃圾」問題日益突出,治理塑料汙染問題也迫在眉睫。
  • 塑膠袋漲價、吸管變紙質……最嚴「禁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本報記者 焦莫寒超市塑膠袋漲價了、吸管變成紙質的了……元旦後,我國「史上最嚴禁塑令」正式生效,讓塑料製品退出生活,綠色環保理念蔚然成風。其實在去年6月,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加快白色汙染治理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今天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 你準備好迎接綠色的生活方式了嗎?
    「『禁塑』工作是海南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標誌性項目之一,是保持一流生態環境質量的現實需要。」省禁塑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自2018年開始,我省率先在全國開展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工作。
  • 12月1日起,海南全面「禁塑」!你準備好了嗎?
    海南將全面「禁塑」,你準備好了嗎?來源: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總策劃:韓潮光 羅建力監製:紀燕玲策劃:韓靜製作:王瑩海南首批「禁塑」名單《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以下簡稱《名錄》)將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類8小類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納入禁塑範圍,以負面清單的形式明確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種類
  • 擴大「禁塑令」朋友圈勢在必行
    1月11日《寧波日報》從「限塑令」到「禁塑令」,一字之差,充分顯示了國家對「白色汙染」說「不」的決心和信心。但是,在「禁塑令」之下,依然還有不少「禁塑盲區」。主要是在沿街餐飲攤位、農貿市場、外賣等領域,由於「禁塑令」的傳遞不到位,管理有欠缺,售賣者禁塑意識有待提高,再加上帶有明確可降解標誌的塑膠袋價格相對較高,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膠袋隨處可見,與「禁塑令」的具體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認真貫徹執行「禁塑令」,不是個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兩家企業的事情,而是要樹立長遠的目光,不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通過全社會發力,形成共識。
  • 史上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你準備好了嗎?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對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按照不同時間段、不同城市,不同領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規定。2020年底是限塑令實施的重要時間節點,零售、餐飲、外賣企業作為限塑令的監管對象,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相關產品的調整和替換。
  • 海南全面禁塑 並非可望不可及
    其理由是,2008年開始實施的「限塑令」,當初有著那麼大的聲勢,結果現實生活中,依然有著大量的塑膠袋。就拿海南來說,有志願者稱,三亞海岸線正在被塑料垃圾吞噬。確實,全面禁塑有難度。「限」改「禁」,一字之變,涇渭分明,意味著要從源頭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但也要看到,相對於過去,現在生態文明進入新境界,社會認識也達到了一個新層次。
  •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2020-12-04 05:32:44 責任編輯:張奧林 2020年12月04日 05:32 來源:法治日報參與互動   海南「禁塑令
  • 從「限塑」走向「禁塑」!新「限塑令」上線
    麥當勞不「管」了,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呼應升級的新「限塑令」。你我多年來用吸管「吸溜」飲料的習慣,或許也要改變了。中國自2008年起實施「限塑令」以來,12年過去了,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塑膠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3%以內。但增速一直為正也表明,塑膠袋的使用仍在持續增長。日常生活中,廉價便捷的塑膠袋依然大行其道。為了招徠顧客,農貿市場裡的塑膠袋仍以免費使用為主;而在塑膠袋有償使用的大型超市,不少人也願意花幾毛錢買個方便。「限塑令」也因此一度被稱為「賣塑令」。
  •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
    本文從國際、區域和國家層面上梳理了塑料管控政策,分析了已經實施的「禁/限塑令」管控政策的實施前景、實施效果和難點,認為存在實施成本高、宣傳不到位和替代品短期難以普及等問題,導致實施效果較差。在消費模式未發生根本轉變的背景下,「禁/限塑令」是推進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有效手段,但不是解決海洋垃圾問題的「治本」方法。
  • 專家解讀|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本文從國際、區域和國家層面上梳理了塑料管控政策,分析了已經實施的「禁/限塑令」管控政策的實施前景、實施效果和難點,認為存在實施成本高、宣傳不到位和替代品短期難以普及等問題,導致實施效果較差。在消費模式未發生根本轉變的背景下,「禁/限塑令」是推進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有效手段,但不是解決海洋垃圾問題的「治本」方法。
  • 武漢禁塑令元旦起生效 多數大型商超已完成禁塑「作業」
    記者採訪發現,多數大型連鎖超市對「禁塑令」落實得較好,但仍有部分超市在提供一次性塑膠袋。「現在超市統一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如果你實在嫌貴,裝菜的保鮮袋是免費提供的,可以代替用一下。」昨日,在武昌一家小型生鮮超市裡,工作人員這樣向一位買菜的婆婆建議。這位工作人員說,老年人生活節儉,捨不得花錢買可降解塑膠袋,只好這樣提建議。
  • 全鏈條多維度,打造「禁塑令」閉環
    《方案》是針對今年國家「禁塑令」的具體行動指南。2008年我國施行「限塑令」以來,經過10餘年的實踐,成果並不理想。《財新》雜誌根據2019年數據測算,僅快遞和外賣行業一年消耗的塑料就有230萬噸,而「限塑令」十年累計節約塑膠袋僅140萬噸。「減量」相對於「增量」,杯水車薪。7月份國家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被網友稱為「禁塑令」,「限塑令」的升級。
  • 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這份「黑名單」務必注意!
    12月1日起,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不同於今年8至11月的「禁塑」試點階段,開始將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號稱海南「最嚴禁塑令」,這份「黑名單」務必要注意!  海南首批「禁塑」名單  《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以下簡稱《名錄》)將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類8小類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納入禁塑範圍,以負面清單的形式明確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種類。
  • 「禁塑令」年底將迎第一階段大限 減塑、禁塑如何「換擋提速」?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號稱史上最嚴的「禁塑令」今年年底將迎來第一階段大限,包括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攪拌棒等一系列塑料製品將被禁止使用,減塑、禁塑有望「換擋提速」。如何有效推進塑料汙染治理,讓限塑從紙面走向行動?
  • 華訊投資:國家發改委下發「禁塑令」,塑製品恐遭退費危機
    華訊投資查詢資料顯示,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新版「禁塑令」,它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這份「禁塑令」釋放了一個信號:不可降解塑料將逐漸被全面禁止。如此一來,市面上的塑製品是否會面臨退費,看看專家怎麼說。
  • 塑料之鄉安徽桐城的禁塑令「前夜」:小作坊不打烊 大廠「訂單荒」
    來源:新京報網30多地「禁塑令」槍響,全國塑料之鄉——安徽桐城徘徊在了十字路口。從上世紀80年代涉足塑料製品,到坐擁千餘企業發跡,幾十年間這裡對限塑並不陌生。只是這一次,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大限將至,何時轉型成為小城的焦點。「當下轉肯定不行,轉了沒訂單就是等死,但不轉也沒單子做」。
  • 12月1日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
    來源標題:12月1日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 你準備好迎接綠色的生活方式了嗎?海南省禁塑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禁塑」工作是海南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標誌性項目之一,也是保持一流生態環境的現實需要。記者從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禁塑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 「禁塑」新起點,可降解塑料的春天來了嗎?
    「禁塑」新起點,可降解塑料的春天來了嗎?金羊網  作者:徐振天  2020-09-02 廣東「禁塑」第二天,批發市場反響平平。
  • 2020最嚴「禁塑令」,各省市禁塑行動一覽
    自2020年1月新版「禁塑令」出臺後,省級「禁塑」政策出臺明顯加快,多個省份地區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各省的禁塑節奏類似,均為2020年在幾個主要城市試點,2022年推廣全省,2025年達成全省禁塑的目標。根據中央及地方政策內容,未來2-5年內,禁塑政策即將在全國大範圍鋪開,可降解塑料行業有望實現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