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新起點,可降解塑料的春天來了嗎?

2020-11-25 金羊網

「禁塑」新起點,可降解塑料的春天來了嗎?

金羊網  作者:徐振天  2020-09-02

廣東「禁塑」第二天,批發市場反響平平。「可降解」原材料火了,但因產能有限價格飛漲。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振天

9月2日,廣東「禁塑」新政實施第二天。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4個省份相繼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記者注意到,除了禁止和限制塑料製品的使用,各地新政也著重提出加快推廣可替代產品和模式的應用。

新政背景下,可降解塑料市場似乎前景可期。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仍新增了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1.8萬家,同比增長了12%。站在國內「禁塑」的新起點,產業鏈上的經銷商、工廠如何適應新政環境?

記者走訪發現,伴隨新政實施,國內可降解塑料原材料價格已出現上揚,有原材料生產商的產品供不應求。不過,在批發市場端,成本高、儲存難等缺點較為突出,使得各經銷商對可降解塑料反響平平。

廣東「禁塑」第二天,批發市場反響平平

早上9點,廣州市南泰百貨食品批發中心忙碌的一天開始了。這裡集中了十餘家塑膠袋的經銷大戶,它們大多面向商超企業等客戶。商戶劉斯正忙著將數十種大小、厚薄、色彩各異的塑膠袋樣品擺放到店鋪門口,記者以採購的名義諮詢是否出售可降解塑膠袋。「暫時沒做這個業務,已經很久沒人來問這類塑膠袋了。」劉斯頭也不抬,繼續擺弄手裡的常規塑膠袋樣品。

記者走訪該批發中心8家經銷商發現,市場對廣東施行「禁塑」新政的反響平平。不止是劉斯的店鋪,其他的店鋪也均未售賣可降解塑膠袋現貨。記者了解到,實際上,在廣東施行「禁塑」新政之前,國內其他省份陸續升級「限塑令」的消息早已在店鋪主中流傳開。不過,就經銷商的角度而言,他們並不看好可降解塑膠袋的市場空間。

可降解塑膠袋在批發市場並不多見

可降解塑膠袋在批發市場並不多見

「一方面,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太貴。以我在佛山南海區工廠的拿貨價,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是普通塑膠袋的兩三倍,平均每個達三毛錢以上,發貨到商場、醫院等消費場所,價格又翻一番,消費者會不會買帳?另一方面,可降解塑膠袋的材質不穩定,保質期不長,產品運輸、存儲的便利性不佳,成本也會提高。」劉斯告訴記者,因為這些原因,經銷商對可降解塑膠袋的反響並不熱烈,目前市場內仍以銷售普通塑膠袋為主。

該批發中心另一位店鋪老闆透露,他曾在去年銷售過可降解塑膠袋一段時間,不過,據客戶反映意見,可降解塑膠袋的質地太軟,使用體驗遠遠比不上普通塑膠袋。9月1日廣東的「禁塑」新政正式實施後,這位店鋪老闆計劃根據客戶需求,10月份向廠家提出新訂單。還有一家店鋪老闆向記者表示,目前已和上遊廠家聯繫,半個月後會有可降解塑膠袋樣品到店。

廣東於9月1日實施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指出,到2020年底,廣州、深圳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對此,劉斯笑言:這不是還有三個月嗎,暫時能用幾個月算幾個月咯。

站在風口上的PLA,產能有限價格飛漲

廣東升級「限塑令」不是突如其來的。早在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並在其中突出「禁塑」的目標。此後,全國各省陸續出臺實施辦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4個省份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禁塑令」不僅要求禁產、禁售、禁(限)用對環境汙染較大的塑料製品,還提出了加快推廣可替代產品和模式的應用的目標。可以預見的是,未來5年內,禁塑政策將在全國範圍內落地開花,對可替代產品和模式應用的討論逐漸成為熱門話題。新政推動下,聚光燈緩緩打在了替代產品之一的可降解塑料身上。

「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分為生物基生物降解塑料和石化基生物降解塑料兩種。」專業從事環保技術開發與應用的廣東卓勵高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止是可降解塑膠袋,這類生物降解材料可以廣泛應用於清潔、服裝、商超、醫療、保鮮、日用品等不同細分行業領域。

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的市場似乎前景可期。9月2日,記者致電山東的一家環保科技公司,銷售經理劉先生告訴記者,進入今年下半年後,他接聽客戶電話的次數漸漸多了起來,訂單量也隨之上漲。這家以銷售可降解塑料材料及其產品為主的公司,目前備貨較足,「對於十幾噸的單量,都可提供現貨」。

可降解塑料原材料價格出現飛漲

政策推動需求量上漲,用於環保塑料製品的可降解原材料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聚乳酸(PLA)是生物基降解塑料的主要原材料,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PLA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之一,據其工作人員透露,「根據不同型號目前每噸價格約為3萬至4萬元,今年已經漲了50%。每年的產能有限,現在下單無法提供現貨,要排隊等到今年底開闢新生產線時才能供貨」。

「可降解」火了,企業也在做出改變

政策產生的蝴蝶效應下,企業也在做出改變。「我們關注到國家的環保政策,目前生產線正逐步轉化成可降解生產工藝,也正在籌建一個生產降解原料的車間。」東莞愷進塑膠製品有限公司此前的業務範圍以生產、銷售保鮮袋、環保袋等塑料製品為主,公司總經理蔡佳君感嘆,「一個需求的增加必會帶來一個行業的革命,就像今年的口罩機一樣,之前誰也想不到可以從每分鐘45個突破到每分鐘100個,並且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

也有企業將目光重新投到環保產業領域。廣州新鍍越貿易有限公司主營汽車塗料、噴膜產品,其總經理林長浩告訴記者,環保產業的發展是政策環境帶來的大趨勢,去年,公司開闢了可降解原材料業務線,「目前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團隊和工廠,現正在著力洽談客戶」。

從全國範圍來看,可降解塑料市場早已對此做出了反應。據天眼查關於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年度註冊數量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27日,我國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的註冊總量已由2008年的4萬家增長到如今的17萬家,增長近4倍。今年以來,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仍新增了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1.8萬家,同比增長了12%。

大浪淘沙,濤聲依舊。記者在走訪前述企業中同時了解到,這些加入到可降解塑料生產、銷售鏈條中的參與者,也注意到目前可降解塑料成本高、存儲難等痛點。蔡佳君向記者表示,「原材料的可降解性質和儲存運輸之間本就是一個矛盾關係,其影響因素很多,條件不同,降解的速度也各有不同。我們成立了專項技術研究小組,正在針對性地攻堅克難。」

編輯:空明

相關焦點

  • 12月起海南全島禁塑! 「替代品」可降解塑料你會採用嗎?
    從12月1日開始,海南全省將在全國率先全面禁止銷售和使用10個類型的塑料膜袋、餐具等一次性塑料製品。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從2018年起就率先開展禁塑工作,現在禁塑準備工作進展怎麼樣呢?一起來看記者在海南的調查。
  • 可降解塑料:「禁塑令」下的環保替代藍海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受全球「限塑」、「禁塑」法令影響,全球部分地區開始大規模限塑以及國內禁塑政策逐步實施,可降解塑料需求持續增長。根據IHSMarkit的統計數據,2019年全球可降解塑料產量為117.4萬噸,預計2024年可達133.4萬噸。
  • 「禁塑令」來了,記者探訪我國最大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企業
    從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格「禁塑令」正式生效。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目前,武漢市部分商超已開始投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那麼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等這些替代產品,未來是否能保障充足供應呢?
  • 2020全球禁塑政策和降解塑料生產現狀分析
    不規範生產、使用、處理塑料帶來的資源浪費該如何應對?禁塑令是否會帶動國內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全面爆發,甚至取代傳統塑料?可降解塑料的供需結構將如何變化?  可降解塑料佔比不足1%,全面替代不可行!  由於我國煤炭資源相對較為豐富,煤基合成PGA技術如果成熟,將有效降低可降解塑料的成本。但是另一方面,由於PGA的可降解性較好,在醫用場合較為適用,而在包裝領域暫時存在著性能不足的問題。  禁塑令趨嚴,需求和產能競速!
  • 「禁塑令」下 可降解發泡材料成新寵
    「限制一次性塑料製品」成為亮點,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發改委《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從明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是時候從「限塑令」升級到「禁塑令」了!
  •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禁塑令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截至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攪拌棒;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本市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新版限塑令三步走,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最嚴「禁塑令」發布後,省級政策出臺相關政策明顯加快。  市場預計禁塑令下的替代材料市場有望進一步放大。
  • 史上最嚴「禁塑令」拍馬趕到 可降解塑料千億藍海市場即將啟航
    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對於塑料汙染問題的重視,為對抗白色汙染,全球禁塑熱潮持續升溫。今年一月我國發布了史上最嚴「禁塑令」,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僅就中國市場而言,可降解塑料就是一個百億級別的風口,並有千億級的潛在空間,這個巨大的市場即將爆發,大小玩家已準備起跑。可降解塑料成為行業新寵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主要集中於包裝領域,軟包裝和硬包裝佔比合計達到53%。
  • 三亞開展禁塑執法行動 超市市場下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對於「禁塑」,不少市民表示非常支持。12月1日,商販在三亞市第一農貿市場使用可降解塑膠袋裝菜。記者 沙曉峰 攝部門執法:檢查市場經營主體198家12月1日,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開展「禁塑」聯合執法行動。
  • 「最嚴」禁塑令落地,企業擴產可降解塑料搶佔千億市場
    進入2021年,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正式落地實施。這份「史上最嚴」的禁塑令,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城市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最嚴」禁塑令落地 企業擴產可降解塑料搶佔千億市場
    這份「史上最嚴」的禁塑令,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城市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釋放千億可降解塑料市場  據央視報導,目前很多大型餐飲企業,包括各品牌奶茶店、咖啡店都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部分換成了紙質吸管,也有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還有一部分用可直接飲用的杯蓋來代替。  這一禁塑令的落地實施,以及即將到來的2022年冬奧會也宣布採用生物可降解餐具,將加速釋放可降解塑料行業的利好。
  • 可降解塑料爆發!「最嚴禁塑令」下千億藍海起航
    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對於塑料汙染問題的重視,為對抗白色汙染,全球禁塑熱潮持續升溫。根據歐洲生物塑料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產能達到117.4萬噸,較2018年增長10萬噸,同比增速達9.01%。預計2024年將達到133.4萬噸,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59%。
  • 和塑料說再見 禁塑令落地掀起風暴 紙質和可降解哪種替代更得你心
    但隨著快遞、外賣的迅速發展普及,塑料包裝製品的需求又被抬上了一層樓。進入2021年,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正式落地實施。這份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禁塑令,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城市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中糧科技、梅花生物、莫高股份,禁塑令下,可降解材料哪家強?
    種種跡象表明,此次「禁塑令」來勢洶洶,從「限塑令」到「禁塑令」,可降解材料可能真的要迎來行業發展的巨大風口。資本市場的炒作早已開始而在資本市場,這種對於可降解材料未來發展的樂觀預期,早有表現。2020年7月,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確保如期完成2020年底塑料汙染治理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國家發改委聯合八部門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 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生態環境部於1月16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
  • 瓊海積極落實禁塑 全面推廣全生物降解製品
    自12月1日《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實施起,瓊海市積極落實,在全市範圍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為鞏固和改善該市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保障。瓊海市人民醫院辦公室主任李敏表示,下一步,該院將以禁塑活動為契機,在全院範圍內推廣使用全生物降解塑膠袋,進一步增強醫務工作者和廣大患者的環境保護意識。在瓊海嘉積城區的大型超市裡,平日裡方便購物的傳統塑膠袋退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全生物降解塑膠袋,餐具用品貨架上也擺放了不同品牌、價格不一的可降解餐具,貨品齊全。
  • 深度剖析|「可降解塑料」真的環保嗎?
    每年還有2萬噸塑料微粒排放至遙遠的冰雪覆蓋地區,相信你們也一定看到過很多海洋動物體內充滿了塑料產品痛苦死去的畫面。針對這些問題,歐美和我國都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來制約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我們稱其為限塑令或禁塑令。進入今年,我國在禁塑方面的舉措明顯提速。
  •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企業和公眾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企業和公眾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 2020-12-04 08:30:53 來源:法治日報 《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自12月
  • 漲姿勢,可降解塑料真的是「白色汙染」剋星嗎
    ▲環保可降解塑膠袋。圖/視覺中國近日,一則關於「海南省將全面禁塑」的報導,成了輿論熱點。海南省全面禁塑的相關《方案》指出,自今年起將分種類逐步推進全面禁塑,到2020年底前,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2025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試行)》的塑料製品。
  • 可降解塑膠袋2020限制塑令會成為環保降解新商機嗎?
    2020限塑令帶來的商機,可降解塑膠袋的魅力所在!第一:史上最強禁塑令來襲。國家對未來環保問題看的很重,每年使用的包裝袋不可計數,從當下塑膠袋行業目前的整體趨勢來看:傳統塑膠袋已不能滿足當下節能環保的發展要求,而可降解塑膠袋正代替傳統塑膠袋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同時也因為最嚴「禁塑令」,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正式走進人們的生活,目前已有各類商場來投入使用。
  • 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PART-2限塑令和禁塑令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7月14日發布的最新環境報告估計,每年有52000噸塑料微粒最後落到了海洋裡。每年還有2萬噸塑料微粒排放至遙遠的冰雪覆蓋地區,相信你們也一定看到過很多海洋動物體內充滿了塑料產品痛苦死去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