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格「禁塑令」正式生效。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目前,武漢市部分商超已開始投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那麼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等這些替代產品,未來是否能保障充足供應呢?
近日,湖北之聲記者走進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大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企業——位於武漢江夏區的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實地探訪。
公司生產車間,正全力生產
走進公司生產車間,吹膜、印刷、制袋、分揀...每天,將有40萬個可降解塑膠袋從這條生產線上產生。華麗環保銷售經理劉娜介紹,這段時間,公司正在趕製一批購物袋的訂單。
「周末都是不停機地生產,加班加點。比如像群光、可多這種連鎖超市的購物袋。因為主要是書店、藥店、超市這樣的公共場所,首批禁止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袋子。」
展示櫃裡,擺放著各式各樣可降解產品
走進公司辦公大樓,近10米長的展示櫃裡,擺放著各式各樣的一次性餐具、快遞包裝、垃圾袋...華麗環保總經理張立斌介紹,這些「塑料製品」的原材料都是木薯澱粉、紅薯澱粉、玉米澱粉等植物澱粉,生態環保可降解。「我們的技術是把這些澱粉做成一種改性澱粉,這種改性澱粉再跟其他的一些生物降解聚酯聚合之後,做成各種生物可降解的原材料,這些原材料就可以用來做成購物袋、吸管,還有一次性餐飲具等產品。」
成立於2000年的華麗環保,自2006年起公司產品先後獲得歐盟、美國、日本等多項國際安全標準檢測認證,產品遠銷義大利、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200餘萬套公司生產的生物塑料餐具,發往巴西,成為2016年巴西奧運會指定用品。
不過,製品生產只是公司副業,華麗環保總經理張立斌說,作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大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企業,公司原材料產品長年出口海外。目前,隨著國內「禁塑令」全面鋪開,可降解原材料市場需求呈井噴式增長。
「目前江蘇、浙江,包括遼寧、福建的都有,訂貨量比以前要大多了。一次的訂單都會超過100噸,以前可能5噸、10噸。但也不是所有的訂單都能接,會優先保證重點企業。」
華麗環保總經理張立斌向記者介紹如何分辨可降解塑膠袋
據了解,近三年來,隨著技術創新與規模化生產,可降解原料成本已大幅縮減,一噸的價格從三年前的42000元降到現在的25000元左右。即便如此,其價格仍舊是傳統塑料原材料的兩到三倍。不過,隨著「禁塑令」的持續推進,資本與技術的集中「入場」,張立斌有信心,未來兩到三年內,可降解塑料製品與普通塑料製品成本有望持平。
「目前比它還是貴2~3倍,以前是4~5倍的。目前其他的都不是問題,就是規模效應的問題,是因為使用量少,大家還沒有到非用不可,所以價格就成了唯一的障礙。」
車間工人抽檢產品質量
張立斌介紹,華麗環保可降解原材料年產能6萬餘噸,而武漢市目前年需求量在39000噸左右。公司正加緊設備採購,產線生產,在滿足出口與省外訂單需求的同時,也盡力滿足本地市場需求。「我們也針對湖北本地的市場需求,推出了專用的生物降解的吹膜料、吸管料,滿足本地的一些生產企業的原料的供應。同時我們也推出了購物袋、吸管、餐具等,來滿足本地市場的需求。」
除了是華麗環保的負責人,張立斌還是《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中國國家標準(GB/T38082-2019)主要起草人之一。
2008年6月1日起,我國規定在所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並且不得使用厚度低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膠袋。經過十餘年的實踐,「限塑令」升級成「禁塑令」。在張立斌看來,這一字之差,有著本質的區別。「我覺得這一次的『禁塑令』應該是最系統的、最先進的一個實施方案。它不是一禁了之,它是遵循的三個原則:第一減量,第二循環,第三是替代。它不是一個簡單的『禁塑令』,它是一個塑料汙染治理。」
記者:夏曉青
【來源:湖北之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