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23日電(記者於俊)一種澱粉基生物全降解材料不僅能降解廢棄的塑料製品(袋),還可按需定製降解時間……由復命(上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該材料,為消除地球白色汙染提供了一種全新解決方案。
今天在滬舉行的「2020生物降解材料高峰論壇」傳出了上述消息。
多年來,由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包裝袋、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給生態環境和景觀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人類為消除此類白色汙染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
「2020生物降解材料高峰論壇」以「建設生態文明,活躍綠色經濟——在國家禁限塑令形勢下,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機遇」為主題,特邀部分高校、科研單位等發布、介紹重要創新成果,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促進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發展。
論壇主辦方同濟大學納米與生物高分子研究所相關人士介紹,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已兩次發文,提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目標。明確到2020年底,中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限塑令」正加速升級到「禁塑令」,為可降解材料行業營造了發展機遇。
此次論壇匯聚了來自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同濟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數十位業內頂尖知名專家教授出席,大家解讀最新生物降解技術和產業發展方向,深入交流相關技術的新進展、市場的新應用。
論壇期間,復命(上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澱粉基生物全降解材料引人矚目,受到了包括山東省供銷合作社、北京優包科技、中化現代農業公司新疆棉花種植基地、海南省農業廳等企事業單位的肯定與好評。
據介紹,該種生物全降解材料通過利用環境中的溫度、溼度、礦物質和微生物(如細菌、真菌、藻類等)將聚合物材料水解或酶解為低分子物質,再由微生物吞噬完全分解為水、二氧化碳、無機鹽、能量和新的生物質。其生化過程不產生汙染,且性能優異、降解充分、成本較低,市場應用量非常大。其材料強度,可做到0.06毫米厚度每釐米牽拉係數40N以上;薄至0.01毫米;熱穩定性高達230°C,傳統LDPE吹膜生產線上即可生產。已通過「GB/T 35795—2017全生物降解農用地面覆蓋薄膜」、「GB/T 20197—2006 降解塑料的定義、分類、標誌和降解性能要求」等在內的多項國家檢測。
除了優良的可加工性能、力學性能、熱封焊接性能、柔版印刷性能外,該材料的降解時間僅需60-180天,還可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對材料性能和降解時間進行專項定製。
復命(上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興廣表示,公司致力於環保新材料的研究,更注重科技力量的應用性和適應性,今後不僅要在全生物降解科技研發實力上不斷精進,更會幫助轉型受阻的企業打開合作通道,讓環保事業的梯隊不斷壯大,攜手共創生態家園,這才是能夠完美解決一次性塑料汙染問題的核心解碼。」(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於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