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海君
日暮之流在正式服已經出來很久了,從一開始的備受期待,到現在的近乎無人問津,日暮之流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光從屬性來看,日暮之流除了可以擁有240點的法術穿透屬性,還擁有不俗的法術強度(+180)和冷卻縮減屬性(+10%),怎麼就沒人出它呢?
01日暮之流沒人出的內在原因
日暮之流之所以沒人出,既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其它的影響,我們先來看一看日暮之流自己有什麼問題。
①被動觸發條件苛刻
⑴日暮的被動特性
日暮之流確實最多能提供240點法術穿透效果,但是要想完美的觸發這個被動確實有前提條件的。
日暮之流的使用者對每對敵對英雄造成一次傷害,就可以疊加一層被動每層被動能獲得的法術穿透效果和英雄等級有關,英雄等級越高,法穿效果越明顯每層被動的持續時間為4秒也就是說,要想完整的觸發240點的法術穿透效果,就需要一個15級的英雄持續的對敵對目標造成傷害。
但問題是日暮之流的被動是法術穿透效果,讓一個法師一直去近身輸出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就光這一點,能使用日暮之流的英雄就少了很多。
⑵完美搭配
日暮之流的被動如果是依靠普攻來疊加的話確實很費力,但是如果日暮之流+痛苦面具就完全不一樣了。
從上面的動圖我們可以看到,甄姬僅僅是使用了一個二技能就疊加了五層的日暮被動,而五層的日暮被動在後期就是120點法術穿透,效果已經挺不錯的了。
但即使痛苦面具和日暮之流的配合再好,也很少有人會同時使用它們兩個,原因相信大家也都明白。畢竟在日暮之流的法強只有180,痛苦面具的法強只有120的情況下,同時使用這兩件裝備的話整體輸出會明顯地降低。
小結:日暮之流的被動雖然很強,但是觸發條件較為苛刻是日暮之流冷門的一個原因。
②後期作用小
日暮之流自身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在後期的作用會比較小。
⑴後期作用小的原因一
到了後期,不管是有護盾的魔女鬥篷,還是有被動回血的永夜守護都有很強的法術傷害防禦能力。
面對這些強力的法抗裝備,在對面的血量疊加上來後,如果還想依靠日暮之流來慢慢的疊加被動打傷害,顯然是一件極其不合理的事情。
⑵後期作用小的原因二
為什麼法強只有100點,固定法穿也只有75點的痛苦面具(老版)即使到了後期還是有不少人出,屬性更為強力的日暮之流反而沒人出呢?
日暮之流法強是180,被動是疊加法穿,還有個屬性是+10%的技能冷卻縮減,這三個屬性到了後期對法師的提升都不明顯。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老版痛苦面具的折磨被動,這個被動是按照敵對目標的百分比來減血的,實戰意義十分明顯。
總結一下:日暮之流的被動疊加條件苛刻,後期的實戰作用也比較小,這兩個是它冷門的自身原因。
02日暮之流沒人出的外在原因
說完內在原因,我們再來說外在原因。
①冷門的外在原因一
大部分脆皮英雄的法抗到最後最多也就只有169,因為為了輸出他們是不會選擇出法抗裝的。
所以法師只要攜帶夢魘+心眼的88法穿銘文組合,就可以在前中期打出類似真傷的效果,即使有人出了抵抗之靴或者對面有增加防禦的光環,一個只需要710g,卻可以持續回藍和最高增加120點法穿的秘法之靴就完全可以應付了。
也就是說如果只是需要法穿以及冷卻縮減屬性的話,一個秘法之靴+一個冷靜之靴完全可以發揮出比日暮之流更好的作用。
小結:在前期大家魔抗都不高的時候,日暮之流的實戰作用可能還不如秘法之靴高。
②冷門的外在原因二
如果說在前期有88法穿銘文+秘法之靴就夠了的話,在後期虛無法杖的240點法強和45%的法術穿透效果,肯定會比不穩定的日暮之流來的好。前後期都不行的日暮之流有機會作為功能性裝備出場嗎?
做功能裝的話,日暮之流的優勢是它有10%的冷卻縮減屬性,它可以依賴這個屬性來獲得一席之地嗎?
夢魘之牙:+5%冷卻縮減輝月:+10%冷卻縮減痛苦面具:+5%冷卻縮減聖杯:+15%冷卻縮減噬神之書:+10%冷卻縮減夢魘之牙可以限制對手回血,輝月有無敵技能,痛苦面具有額外技能傷害,聖杯可以持續回血回藍,噬神之書有很強的續航能力,在法穿效果很一般的情況下,日暮之流是沒有辦法和上述裝備競爭功能裝的位置的。
小結:在法穿屬性失去競爭力後,日暮之流也不具備作為功能裝出場的機會。
不管是自身原因,還是競爭對手太強,目前的日暮之流只能作為一個備用裝備出現。
你們最近有出日暮之流嗎?你是因為什麼出它,又是因為什麼原因不出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