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燃燒法的常見安全問題及防範措施

2021-01-15 只愛環保

在催化燃燒法處理VOCs的過程中,存在幾種潛在的安全隱患: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具有活性炭著火,催化氧化爐爆炸以及整個催化器爆炸的現象。下面明晟環保小編為您介紹一下這幾種安全隱患和其預防措施:

1.活性炭著火現象及預防措施

在早期VOCs富集過程中,由於著火點低,活性炭的脫吸溫度過高。當對飽和活性炭進行脫附時,由於脫附箱中的溫度過高,活性炭會著火。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採用高燃點的活性炭。二是嚴格控制脫附溫度,使其遠低於活性炭的著火點。因此,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嚴格控制脫附溫度,選擇優質的脫附溫度傳感器,並儘可能在活性炭吸附箱的適當位置安裝兩個溫度傳感器。將解吸溫度添加到PLC編程中,以在溫度超過溫度時停止脫附過程;同時,為防患於未然,請在活性炭吸附箱上方增加消防水管,並連接煙霧報警器和自動灑水裝置以防止意外火災。

2.催化氧化爐爆炸及預防措施

當處理高濃度VOCs時,由於爐子中含有大量的氧氣,當廢氣濃度達到廢氣中大多數有機廢氣成分的爆炸極限時,就有爆炸的危險。因此,有必要一直監測爐中VOC的濃度,並在進入催化氧化爐的排氣管道上安裝濃度稀釋裝置,以將高濃度排氣稀釋到爆炸極限以下。同時,在催化氧化爐上的增加壓力排氣閥,並在壓力過高時自動打開閥進行減壓和排氣,以防止因爐內溫度和壓力過高而引起爆炸(排氣會迅速釋放出在熱氧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熱量,這會導致爐子內部的熱空氣壓力過高。

3.整個催化燃燒處理裝置的著火和爆炸及預防措施

整個催化燃燒處理裝置的著火和爆炸大多發生在只有一套吸附裝置的系統中。由於在管壁和設備中大量的高濃度有機廢氣顆粒的積累,管道風閥閉會間隙過大,並且脫附催化燃燒過程沒有停止生產。在生產中,車間的進氣閥沒有關閉,並且整個管道是全通的。此時,脫附催化燃燒很可能導致整個系統著火併在高溫的作用下爆炸。鑑於上述情況,應採取以下措施:安裝高質量的空氣閥,經常檢查空氣洩漏,並在單套吸附裝置系統中的解吸催化燃燒過程中停止生產。

相關焦點

  • 催化燃燒設備——燃燒法控制VOCs
    利用燃燒法將有害氣體、蒸汽、液體或煙霧轉化成無害物質的過程稱為燃燒淨化法,也稱為焚燒法。燃燒法適用於高濃度VOCs廢氣的處理,在正常情況下,去除率可達95%以上。燃燒淨化法的化學反應主要是燃燒氧化和高溫熱分解,所以該方法只適用於純化那些在高溫下可以分解的可燃或有害物質。
  • 東莞催化燃燒設備供應
    東莞催化燃燒設備供應,揮發性有機廢氣治理政策發展及技術運用摘要:現如今,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隨之而來的環境汙染問題也原來越嚴重,針對各種汙染狀況也出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揮發性有機廢氣因其汙染源較多、傳播半徑廣、對環境汙染危害性大,已成為大氣環境治理重點。
  • 環保技術之廢氣篇②關於有機廢氣催化燃燒法工藝介紹、運行維護...
    經過預熱的廢氣,通過催化劑層使之燃燒。由於催化劑的作用,催化燃燒法廢氣燃燒的起始溫度約為250~300攝氏度,大大低於直接燃燒法的燃燒溫度650~800攝氏度,高溫氣體再次進入熱交換器,經換熱冷卻,終以較低的溫度經風機排入大氣。
  • 催化燃燒的原理及特點
    有機廢氣是石化,輕工,塑料,印刷,塗料和其他行業常見的排放汙染物。有機廢氣包含烴類化合物,含氧有機化合物,氮,硫,滷素和含磷有機化合物。如果不對這些廢氣處理,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將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並危害人體健康。傳統的有機廢氣淨化方法包括吸附,冷凝和直接燃燒。
  • 15個問題解答VOCs催化燃燒的催化劑原理、應用及常見問題
    北極星VOCs在線訊:催化燃燒技術作為VOCs廢氣處理工藝之一,因為其淨化率高,燃燒溫度低(一般低於350℃),燃燒沒有明火,不會有NOx等二次汙染物的生成,安全節能環保等特點,在環保市場應用有了很好的發展前景。催化劑作為催化燃燒系統的關鍵技術環節,催化劑的合成技術及應用規則就顯得尤為重要。
  • 定製廠房捲簾門湛江工廠常見故障,安全防範措施
    定製廠房捲簾門湛江工廠常見故障,安全防範措施 ,「hbrgo」  定製廠房捲簾門湛江工廠常見故障,安全防範措施    定門框門體所選用的配件符合標準的配套產品,安裝時應用木螺絲固定在適宜位置。出口通道樓梯井和走廊等處裝設防火吊頂天花板,能確保火警時人們寧靜疏散,並掩護人們免受伸張火勢的侵襲。
  • 催化燃燒一體機之催化燃燒技術
    催化燃燒可以在低溫下製造燃料達到完全燃燒,提高燃燒過程,降低反應溫度,促進完全燃燒,抑制有毒、有害物質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種環境友好過程,擴大其應用領域,已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
  • 進氣濃度、催化溫度等對催化燃燒法處理有機廢氣的影響
    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本文依託某噴漆企業有機廢氣治理工程,以非甲烷總烴為例,運行單因素試驗法,探討了進氣濃度、催化溫度和空速對催化性能的影響,為催化燃燒法處理有機廢氣的工藝設計和應用奠定基礎。催化燃燒法是熱破壞法處理VOCs的其中一種方法,其在遠低於直接燃燒溫度條件下處理低濃度的VOCs氣體,具有淨化效率高、無二次汙染、能耗低的特點,是商業上處理VOCs應用最有效的處理方法之一。
  • 催化燃燒設備-有機廢氣催化燃燒
    催化燃燒法處理工業有機廢氣是20世紀40年代末出現的一項技術。1949年,美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套催化燃燒裝置,這項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油漆、橡膠加工、塑料加工、樹脂加工、皮革加工、食品工業和鑄造工業等部門,還應用於汽車尾氣淨化等方面。1973年,我國開始採用催化燃燒法處理漆包線烘乾爐產生的有機廢氣。後來催化燃燒法被廣泛應用於絕緣材料、印刷等行業。
  • co催化燃燒設備
    但目前我國軌道交通車輛塗裝還是以溶劑型塗料為主,隨著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相應生產塗裝過程帶來的環境問題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國家對大氣汙染防治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對軌道車輛塗裝噴漆室、烘乾室廢氣排放的治理迫在眉睫。
  • 淺析四種常用的有機廢氣物燃燒法
    燃燒法是將有機廢氣燃燒氧化,然後將其轉化為對CO2和H2O無害的物質,以達到淨化廢氣的目的。燃燒法可以分為直接燃燒方法,熱力燃燒方法,催化燃燒方法和再生燃燒方法。下面,明晟環保帶您了解這四種方法:1.直接燃燒法。高濃度可燃有機廢氣宜採用直接燃燒法。
  • 落實安全防範和整改措施 確保安全工作萬無一失
    宋文在檢查宗教活動場所安全工作時強調落實安全防範和整改措施  確保安全工作萬無一失永川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張 玲)為確保宗教領域的安全穩定,12月21日下午,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宋文率區委統戰部、區公安局、區民宗委、區消防救援支隊、區城市管理局、區應急管理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前往福音堂
  • 有機廢氣處理之活性炭吸附與催化燃燒淺談
    結合以往的實際工作經驗和案例,此次淺談就活性炭處理工藝與催化燃燒處理工藝,在設計與實際使用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點進行探討。1有機廢氣處理工藝比選要素常見的有機廢氣處理工藝有:活性炭/棉吸附、生物洗滌吸收、等離子、光催化氧化、冷凝回收、催化燃燒、熱力焚燒等。但選擇哪種合適有效的處理工藝,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工藝比選。
  • 嘉特維德推薦:吸附催化燃燒原理
    吸附催化燃燒淨化是利用工業廢氣中汙染物可以燃燒的特性,將汙染物中含碳氫的化合物,經活性炭吸附濃縮後,在催化劑和較低溫度(250~450℃)下進行氧化分解,使其轉化為二氧化碳與水蒸汽;或者將分子結構中含有滷素及其他元素的有機物轉化成滷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或其它金屬氧化物,再經過吸收等淨化措施
  • 蓄熱式催化燃燒爐
    蓄熱式催化燃燒爐,處理塗布廢氣工程 摘要:對江蘇某材料包裝生產企業實際採取的有機廢氣治理方法進行可行性分析,重點探討了RTO(蓄熱式廢氣氧化裝置)結合煙氣餘熱利用綜合節能技術治理揮發性有機廢氣實際運行效果
  • 蓄熱燃燒(RTO)與催化燃燒(CO)的異同點,看完果斷收藏了!
    01 熱分解工藝簡述熱分解工藝一般分為直燃(TO)、蓄熱燃燒(RTO)、催化燃燒(CO)、蓄熱催化燃燒(RCO)4種,只是燃燒方式和換熱方式的兩兩不同組合,主要可以用於處理吸附濃縮氣,也可以用於直接處理廢氣濃度>3.5g/m3的中高濃度廢氣。
  • 冬季防範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識
    在安全問題上我們容不得半點麻痺和僥倖必須防範在先、警惕在前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科普一下冬季一氧化碳中毒的預防和處置方法使用自燒爐子取暖的居民,一定要做好爐具等的安全防範措施。▶ 夜晚中毒危險最大爐具切忌安在臥室,在發生的一氧化碳中毒過程中,有80%的案例都是因為爐具安裝在臥室裡,使人在夜晚睡眠狀態中中毒。
  • 「安全生產」氧化鋁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其防範措施
    關於氧化鋁粉體本身的安全性問題,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由此,我們又系統學習了氧化鋁粉體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3、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針對上述氧化鋁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在設計時應採取如下安全措施。
  • 橡膠廠vocs催化燃燒昆明批發廠家常用分類及安裝作用
    橡膠廠vocs催化燃燒昆明批發廠家常用分類及安裝作用   這種鍋爐中的圓筒形鍋殼遂改名為鍋筒,或稱為汽包。燃燒器分為擴散式燃燒器部分預混大氣式燃燒器動力式燃燒器其中大氣式燃燒又分為自然引射式和鼓風式一。
  • 【拓展科普】關於化工企業安全風險、常見隱患、防範措施,你應該...
    2018年1月對江蘇省鹽城等5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督查,其中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含隱患13項,包括生產裝置操作規程不完善,缺少苯罐區操作規程和工藝技術指標;無巡迴檢查制度,對巡檢沒有具體要求;苯、甲醇裝卸現場無防洩漏應急處置措施、充裝點距離泵區近,現場洗眼器損壞且無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