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花鳥島
初冬的舟山群島,雖不乏「天寒色青蒼,日短有冷光」的感覺,但走進海島鄉村,更有「綠樹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之收穫。漫步島城鄉村的尋常巷陌,屋舍儼然、村道整潔,遊人來來往往,稚童的笑聲在山水鄉野間蕩漾。
近年來,舟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決策部署,以漁農村改革先行者、城鄉融合示範區和鄉村振興海島樣板地的行動自覺,實施美麗鄉村全域發展「3+1」創建行動,擦亮美麗小島、美麗鄉鎮、美麗風景帶「三大創建」品牌,打造浙東海洋風情區塊,書寫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在建設「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中精心繪就「島島是花園、村村見美景」的美麗畫卷。
「全市已建成省市美麗鄉村精品村145個、啟動建設美麗小島10個。」舟山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介紹,到2022年全市實現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A級景區村莊全覆蓋;到2025年新時代美麗鄉村精品村覆蓋率達到80%以上,「島島是花園,村村見美景」的海島鄉村大花園全面呈現。
義診活動
全域共美
在海島鄉村鋪展
5200畝的普陀展茅田園綜合體,原本是一片非常普通的農田,依託自然生態田園風光,開設農耕體驗、兒童玩樂、特色生鮮農產品等新業態。經過4年時間的打造,如今這裡已成為集休閒、觀光、養生、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農旅產業共生體,季季有花海,時時見遊客。
如今的展茅街道,以幹施岙、路下徐為龍頭,以田園綜合體為核心,鄉村景觀全域提升。率先在普陀區實現景區村莊全覆蓋,重點打造路下徐—曉輝最美公路線景觀帶,推進海上玫瑰園項目建設;突出全域一體,打造「一村一品、一步一景」的美麗鄉村體系。
建成2萬平方米的生態停車場,投運日處理量達200噸的汙水處理站,重新改造巷弄路面,拓寬村道……在定海新建村,全域生態化、景區化的容顏「一年一個樣,五年大變樣」。與此同步推進的是,文化禮堂建設、美術館展陳、兒童遊樂園建造、生存拓展訓練基地打造。
岱山上船跳,昔日雜草叢生的村莊,借美麗鄉村建設東風脫胎換骨,窯洞酒吧、不老泉、方言牆、紅藻溼地園、百畝花海等一批網紅打卡地應運而生,繁花裡生態農業觀光餐廳、胡同裡民宿、「海上花開」民宿等一批產業項目相繼入駐,當地村集體經濟收入隨之大幅增長。
昔日以打漁為生的嵊泗「東海五漁村」——田岙村、黃沙村、會城村、邊礁村、峙岙村,經過幾年抱團發展,從「一處美」邁向「一片美」,鋪開了「離島·微城·慢生活」的精緻畫卷。
如今走進田岙村,各具特色的漁家民宿拔地而起,民房外牆上的漁民畫色彩豔麗,中央廣場上的一組雕塑訴說著田岙村源遠流長的漁家故事……原先少人問津的漁村,成了人居環境優越、遊人紛至沓來的熱門景區。住在田岙、會城,吃在黃沙,賞在邊礁,玩在峙岙的「東海五漁村」產業發展布局日趨成熟。
書寫「繪底色」文章,夯實新時代美麗鄉村基礎。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五水共治」等環境綜合整治舉措,對標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要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243個村莊完成集中整治,國家級、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比例分列全省第一、第二。
寫好「增顏值」文章,打響新時代美麗鄉村品牌。編制全省市級鄉村振興與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戰略規劃,以「個十百千萬」工程為抓手,全力打造「千萬工程」的海島樣板。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計建成省市美麗鄉村精品村、歷史文化村落,分別比2015年增加40%和25%。累計建成定海雙谷生態風景線等美麗鄉村主題風景線17條。
做好「強動力」文章,豐富新時代美麗鄉村業態。「三產」融合做優做精農家樂、民宿等美麗產業。立足村莊優勢資源,打造一批康養遊、騎行遊、海防遊、美食遊、研學遊、古村文化遊等個性產品。2019年成功舉辦全市鄉村振興產業招商大會,現場籤約20個項目,投資額超過42億元。
目前,全市共創建3A級景區村莊24個,漁農家樂集聚村43個、休閒旅遊村點58個。截至2019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總收入5.57億元,村均收入196.13萬元,位列全省第六位。舟山已連續十年獲得生態省、美麗浙江建設考核優秀。
蝦峙碧海藍天閒置農房激活
閒置農房 在海島村落「涅槃」
碧海青山、一灣沙灘,民宿庭院別致,村民笑臉迎客。普陀區蝦峙鎮東曉村河泥漕民宿群,曾經的「岙跺底」,如今成為遊客紛至沓來的休閒地。這裡是蝦峙鎮盤活利用閒置農房改革試點。如今,該區域已發展民宿10家,其中7家由閒置農房盤活而來,村民流轉宅基地後可拿到年租金近兩萬元。
燕窩變鳳巢,舊房煥新顏。近年來,舟山各地通過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著手開展閒置農房激活工作,目前已盤活閒置農房1500餘套。
盤活閒置農房的參與主體,既有回鄉創業的外出村民、下鄉創業的外來青年,又有進鄉投資的工商資本;在資產類型上,既有閒置農民住房,又有閒置村集體房產和閒置在農村的國有房產;在盤活形態上,既有發展民宿,又有發展旅遊綜合體,還有開設店鋪、餐館等其他用途。
部分鄉鎮探索出了獨具特色的盤活利用模式,比如嵊泗縣花鳥鄉,形成了盤活閒置農房、發展海島民宿的花鳥模式;岱山縣岱西鎮專門成立了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統一收儲、開發閒置農房,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
白牆黑瓦、綠樹紅花、古樸的石頭牆……坐落於定海區馬岙街道馬岙村林家巷的「歡庭·未見海」,是舟山市閒置農房集中盤活利用的示範項目,由浙江聯眾集團租賃該村的閒置老宅院,並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而來。
「這些房子大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我們接手後,修舊如舊,打造成了現在的樣子。」項目負責人告訴筆者,兩期工程共投入建設資金約500萬元。
「閒置農房出租後,為村民增加了不少收入,引來了許多遊客,也激發了村民發展鄉村旅遊業的熱情。」馬岙村黨支部副書記林凱華說,目前村裡已盤活了14處閒置農房,不僅給這些舊房老宅注入了新生機,也為村級經濟增添了新動能。
舟山市委、市政府對閒置農房盤活利用工作高度重視,出臺系列政策,劃定重點區域,推介重點項目。作為主管部門,舟山市農業農村局已委託第三方專業公司展開調查,精準摸清全市閒置農房底數,形成農房信息「一戶一檔、一村一冊、一鄉一庫」,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聯網的閒置宅基地和農房基礎資料庫,實現動態更新。
閒置農房盤活利用已成為舟山市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和抓手。今年,舟山各縣(區)已申報了15個示範區,下步將實行分類指導、分步推進。「力爭通過三年時間,打造12個覆蓋全市、有典型帶動意義的閒置農房盤活利用示範區,深度喚醒『沉睡』資產,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該局相關負責人說。
普陀區-展茅海上田園綜合體
清廉村居 在群島次第「開花」
「阿拉老大好足嘞!『風風』回來鈔票都算得清清爽爽。阿拉船正規,專門有人負責記帳和付鈔票。」前陣子,拿著捕撈利潤分紅的浙普漁68077船股東張海偉十分開心。在舟山東極鎮廟子湖漁船管理服務站,像這樣「風風」回來算帳的漁船還有很多,這是東極鎮組織開展「海上築廉」活動取得的成效,也是舟山市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的一個實例。
在岱山縣東沙鎮橋頭村,一張小小的村務卡,開啟了村集體資金使用的「無現金支付」時代。「以前村裡支出都使用現金,還要提前申請備用金,操作很繁瑣。後來工作人員用個人微信、支付寶先墊付,再報銷,很不規範。」橋頭村黨委書記王志海說,「去年8月開始有了村務卡,可以像銀行卡一樣直接刷,也可以網上轉帳,而且每一筆支出都可查詢和追溯,對村幹部來說,也是一種監督和約束。」
去年以來,舟山市確定各縣區和功能區的45個村為清廉村居建設示範點。各示範點在標準化建設基礎上,結合實際選特色創亮點,如新建村組建「阿紅書記工作室」團隊,東風村突出「五廉」建設主線,橫街村採用小微工程監管新模式,橋頭村建立廉潔保證金廉政風險幹預機制,黃沙村推行網上審批網銀支付。
經過市、縣、鄉、村共同努力,示範點工作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黨建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廉潔機製得到進一步健全,「三資」管理得到進一步規範,清廉文化得到進一步宣揚。試點村開展廉政文化進村活動,設置有廉政文化牆或廉政文化宣傳欄。制定了村規民約,並在醒目位置加強宣傳。利用漁農村文化大禮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風更加文明,大操大辦、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因勢而動砥礪奮進,順勢而為瓜熟蒂落。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質量推進「四個舟山」建設的進程中,大抓美麗鄉村、美麗經濟、農房盤活、清廉村居,舟山農業農村系統幹部職工用心書寫高分報表,助力舟山建設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的海島風景線。
(本版圖片由舟山市農業農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