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豬公寓」成仙居鄉村一道靚麗風景線

2020-12-08 浙江新聞

  橫溪鎮荷塘村養殖小區

  橫溪鎮猴山根村養殖小區

  穿過一片油菜花田,繞過村口池塘,仙居縣白塔鎮圳口村村民崔小仙,每天開著載飼料的電瓶三輪車到村裡的「仙豬公寓」,給自家兩頭豬「送餐」。一年多來,這2分多鐘的「送餐」路程,不僅沒有給他添麻煩,反而改變了他的生活。

  2014年,仙居縣借「五水共治」東風,在全省率先實施「全域人畜分離」,對全縣散落在門前屋後的豬舍進行拆除,集中建立養殖小區。以村委會為主體,統一設計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防疫管理、統一排洩物資源化利用,注重農牧結合種養結合、體現周邊環境協調,彰顯美麗鄉村特色。

  三年來,全縣共投資5200萬元,拆除散養豬舍6萬多個,涉及農戶1.2萬多戶,建成養殖小區310個、429幢,面積8萬多平方米,「仙豬公寓」成為仙居美麗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二師兄」住上「公寓」

  陳福娟是仙居縣白塔鎮上橫街村民,每天她要到村外一個名叫「仙豬公寓」的養豬區去餵豬。仙豬公寓裡住的30多頭豬,是村裡各家各戶湊在一起養的,一戶人家一兩頭,陳福娟家的也在其中。

  「仙豬公寓」白牆黑瓦,建在環境美好的綠林邊上,白牆上還有可愛的彩繪,若不是專人介紹,真的很難發現,這是「二師兄」的家。過去仙居農家有一句俗語:「家裡不養頭豬,兒子都不回家。」說的就是仙居家家戶戶有個習慣,春天養下一頭豬,年底等兒子回來殺豬過年。可是大家都在自家門前養豬,蒼蠅蚊子多,還有臭味,不衛生。

  怎樣才能在尊重村民生活傳統的同時,改善村居環境呢?

  仙居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白塔鎮推行「人畜分離」試點工作,上橫街村在村民會議上討論了這件事,大家同意實施「人畜分離」——把每家每戶的豬舍拆掉,在村外建立集中豬舍,作為農村養殖小區,還起了個好聽的名字「仙豬公寓」,此外,還配套建立治汙設施,把沼液肥料用來種菜。

  「仙豬公寓」內實行清潔化處理和糞汙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採取農牧結合,廢水截汙納管,建立柵格式沉澱池處理和配套建設沼氣工程等,實現汙水無害化處理和「零排放」,從根本上解決了原先農村散戶排洩物直排問題。

  「仙居縣委縣政府在白塔鎮的幾個村實施『人畜分離』試點之後,認為這個辦法很好,決定在全縣推廣,並按照每平方米400元的標準補助各村建立豬舍。」仙居縣縣委書記林虹說,此舉在全省屬首創,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如今的仙居農村,水溝變清了,欄舍變成了花壇。

  白塔鎮上橫街村養殖小區

  橫溪鎮猴山根村養殖小區

  土豬養殖產業成功轉型

  仙居農民的習慣是春天養下一頭豬,年底殺豬過年。現在門前屋後欄舍拆除後,建成養殖「小區」,解決了農民養土豬的需求。

  「土豬養殖產業是仙居縣傳統養殖產業,採用甘薯藤、玉米杆、玉米、甘薯等粗糧餵養,保持了原先家養豬的生態、味美的優點,價格比普通豬高30%,為農民帶來收入,在我們省內有一定知名度,實施人畜分離工程照顧了農民養土豬情結,使土豬養殖產業成功轉型,健康發展。」仙居縣畜牧獸醫局局長朱水星說。

  「不僅要讓小豬住公寓,更要讓小豬住得放心。」仙居縣農業局局長潘海濱說。為此,仙居給每村的養殖小區派駐指導員,負責疫情防禦、技術指導等工作。目前,已入村入場入戶指導3000多人次,平均每人每周下鄉不少於一次。「仙豬公寓」養殖模式實施以來,全縣疫情也比往年下降了。

  目前,《仙居縣生態養殖規劃》編制完成,對農村散養戶轉型起了引領作用。《規劃》明確在農村實施「人畜分離」工程,建農村生態養殖「小區」;在現代農業園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在低山緩坡新造地、高山移民空置地,建設生態家庭牧場;在果園、林園、茶園,養殖仙居雞,實施生態養殖。改變千年來農村人畜混居的狀況,實現「養殖產業仍在發展,環境衛生狀況大有改善,村容村貌徹底改變」的目標。

  人畜分離,是仙居縣建設美麗鄉村的主要內容之一。仙居縣以農村環境整治和「五水共治」為切入口,堅持「汙水要納管、人畜要分離、清水要長流、垃圾要分類、見縫要插綠、局部要改造、文化要傳承、產業要富民」等「八個要」發展模式,實施農村生活汙水納管處置懲罰、鋪設自來水管網等環境整治措施,成效顯著。

  養殖小區外的指路牌

  養殖小區內劃分出多間「公寓」,供小豬居住。

  「仙豬公寓」帶來的環保理念普及

  如何既滿足農戶養豬需求,又改善農村環境?這是仙居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於是,「人畜分離」的「仙豬公寓」應運而生。

  粉牆黛瓦的徽派「仙豬公寓」佇立在青山綠水間,牆上還繪有風景圖案,周邊種植常綠樹種或果樹,用綠籬把生活區分隔開。「仙豬公寓」不僅徹底改善了農村髒亂差的環境面貌,更是帶來了農村環保理念的普及,愛護環境成了一種自覺。

  「『仙豬公寓』出現後,環保衛生、資源利用的理念,開始在村裡普及。」站在綠蔭蒼翠的生態養殖小區院子裡,白塔鎮上橫街村生態養殖小區村級管理員許子文介紹,生態養殖飼養小區按現有農戶養殖數量確定,小區總佔地面積8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2平方米,欄舍20間,配套50立方米沼氣池1座,總投資40萬元,可飼養60—80頭家畜。

  「生態養殖小區建成後還實行五統一,村集體統一建設、專人統一管理、疫病統一防控、養殖廢水統一納入沼氣池處理、沼氣統一免費供給農戶使用。」許子文說。

  2014年,村民吳相甫和吳小玉把豬遷進了養殖小區,雖然每天都要走到養殖小區裡餵豬,但是夫妻倆十分樂意。因為家門口原先臭氣燻天的豬舍變成了小花園,臭氣沒了,環境也變好了。

  「原來家裡養豬太臭了,家門口都是蒼蠅蚊子。現在搬進『養殖小區』之後,房子空氣好,環境宜人,人舒暢。」吳小玉說。

  「50歲以上的村民,他們對家裡養豬有很深的情結。現在通過養殖小區的建設,把養土豬這個產業給農民都保留下來,同時又改善了農村環境,為美麗鄉村建設創造了條件。」朱水星說。

  仙居縣畜牧業 轉型升級路徑

  近年來,仙居致力於推進綠色化改革發展,以創建全省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為抓手,實施全域人畜分離,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2016年,全縣畜牧業總產值達4億元,佔全縣農業生產總值的17%;帶動農戶戶均增收1280元。榮獲省政府畜牧業轉型升級先進單位。

  實施「人畜分離」,建設仙豬公寓

  2014年,仙居縣借「五水共治」東風,在全省率先實施「全域人畜分離」,對全縣散落在門前屋後的豬舍進行拆除,集中建立養殖小區。具體操作為:以村委會為主體,統一設計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防疫管理、統一排洩物資源化利用,注重農牧結合種養結合、體現周邊環境協調,彰顯美麗鄉村特色。三年來,全縣共投資5200萬元,拆除散養豬舍6萬多個,涉及農戶1.2萬多戶,建成養殖小區310個、429幢,面積8萬多平方米,「仙豬公寓」成為仙居美麗鄉村嶄新的風景線。通過人畜分離,既較好促進了畜牧業穩定有序發展,又徹底改變了農村幾千年來人畜混居、髒亂差臭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還為鄉村旅遊、民宿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如白塔鎮上橫街村將老豬舍改造成咖啡館,引來不少遊客。

  推進專項整治,打造美麗牧場

  按照「五水共治」和美麗畜牧業要求,明確畜牧業規劃布局,嚴格按規劃條件選址建設;對不符合規劃和整治要求的,全部遷建或關停,共遷建10家、關停273家。對保留和新建的養殖場,全面實行規範化改造。完善汙水管網、沉澱池、沼氣池等基礎設施,提升綠化美化水平,共治理提升畜牧養殖場86家,水禽場35家;建設美麗牧場(養殖小區)25個,建成雨汙分離管網20公裡,儲肥池8000立方米,建成戶用沼氣池5600戶,池容4.5萬立方米。加強智慧監管,對所有規模養殖場配置電子監控,委託第三方監測,建立「縣-鄉-村-場戶」四級巡查機制,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監管。

  創新養殖模式,實現生態循環

  充分利用林果園資源,推進農牧結合示範園區建設,以林園、果園、茶園、竹園、藥園等五園為依託,推廣林園放養、高山放牧等養殖模式,建設林果園自然放養區30多個,高山放牧區5個,農民結合示範區2個。不斷完善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機制,養殖場排洩物全部實行當地消納和異地消納,實現100%資源化利用,既大量減少排洩物汙染,又有效增加有機肥資源,還減少化肥使用,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改良土壤肥力,增加農作物產量,提升農牧產品質量,提高農牧產品附加值,實現生態環境與農牧產業共贏發展。

  立足品質優勢,推動轉型升級

  重點發展仙居雞產業,仙居雞以其肉質優、產蛋好、抗性強等優勢,被譽為「中華第一雞」,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年銷售額1.6億元。立足這一品牌,我們整合資源,不斷促進產業做大做強,現有常年存欄仙居雞179萬羽、年出欄400萬羽;建有國家級保種場1家,常年存欄原祖代3萬套;省級仙居雞品種資源場1家,年飼養原祖代種1萬套;養殖專業合作社50家,重點基地17家。同時,我們依託仙居花豬這一優良地方品種,引進華統仙人谷農業綜合體項目,投資6億元,拉長產業鏈布局,年內將落地實施,屆時將極大提升畜牧業競爭優勢和整體實力。

  部分圖片由仙居縣畜牧局提供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美小鳥——藍喉蜂虎,鳥類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藍喉蜂虎在我國非常少見,其俏麗的身影與獨特的生存習慣被廣大愛鳥人士和拍鳥愛好者追捧,成為鳥類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藍喉蜂虎體型中等,體長26~28釐米。與常見的翠鳥屬於同一個目,是佛法僧目鳥類。藍喉蜂虎夏季繁殖於我國湖北及長江以南地區,常棲息於林緣疏林、灌叢、草坡等開闊地帶。
  • 新閱讀空間成鄉村風景線
    調研組實地走訪中驚喜不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閱讀空間開進鄉村,為村民遊客傳遞書香、播撒文化,已成為京郊鄉村文化一道風景線。「又見炊煙」是由村裡的老房子改造而成,既保留了民宅的古樸,又引入了時尚的設計理念。圖書館、劇場、茶室、食堂是遊客的好去處,更成為村民們充滿儀式感的文化場所。從2019年開始,雨楓書館在這裡開起了雨楓書棧,冬日的陽光灑在一本本圖書上,更讓這個山村裡的閱讀空間透著濃厚的書香。
  • 書寫美麗鄉村海島風景線
    近年來,舟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決策部署,以漁農村改革先行者、城鄉融合示範區和鄉村振興海島樣板地的行動自覺,實施美麗鄉村全域發展「3+1」創建行動,擦亮美麗小島、美麗鄉鎮、美麗風景帶「三大創建」品牌,打造浙東海洋風情區塊,書寫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在建設「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中精心繪就「
  • 特殊的主題黨日 靚麗的雪人風景
    參加活動的40餘名黨員在中興村主道兩側堆建了40多個形態各異、造型獨特的雪人,不僅清理了村內道路兩側的積雪,保障了遊客和居民的出行安全,更為中興村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雪人」風景線。活動中,許多在中興滑雪場滑雪的遊客也參與進來,設計堆建,樂在其中。活動結束後,遊客們紛紛與或呆萌、或霸氣、或可愛的雪人合影留念,沉浸在中興村冰雪旅遊的獨特魅力中。
  • 留在牆壁上的仙居往事
    仙居歷史悠久,一萬年前就有人類的活動,是台州地理和歷史的源頭。從古至今,為了保存記憶,人們往往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鑿在巖壁上,刻在石碑上,畫在牆壁上,刷成標語。
  • 《鄉村愛情》裡的李副總,現實生活中讓很多人羨慕
    《鄉村愛情》第10部結局了,一切是皆大歡喜,除了謝大腳和黃世友這對兩世冤家。當然了,也有兩個漂亮女人沒有交代結局,一個是山莊李副總,一個是學校李老師。李老師戲分不多,暫且放在一邊,下面主要說一下李副總。
  • 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舟山書寫美麗鄉村海島風景線_杭州網
    浙江日報初冬的舟山群島,雖不乏「天寒色青蒼,日短有冷光」的感覺,但走進海島鄉村,更有「綠樹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之收穫。漫步島城鄉村的尋常巷陌,屋舍儼然、村道整潔,遊人來來往往,稚童的笑聲在山水鄉野間蕩漾。
  • 人們發現「仙居」?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原來真的存在
    ​在一些電影情節中,我們經常能看到看有關神仙的橋段。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衍生出了無數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在這些故事當中,最讓人為之嚮往的,便是傳說中的「天庭」,也稱為「仙居」,是一處世外桃源,傳說中的神仙便居住在此地。而且,這裡的時間流逝和地球也有所不同,正所謂:「天上一天,地下一年」。
  • 滾動|實地探訪 仙居如何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仙居深入實施一系列生態型戰略體系,堅定不移朝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走下去,著力打造美麗中國樣板區,加快建設繁榮幸福的中國山水畫城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訪仙居的綠色化改革試點,探索它們的綠色發展之路。第一站:仙居國家公園今天晴空萬裡,風和日麗。
  • 今天,又有9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走進仙居,對接推動綠色農業產業發展!
    、仙居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中國(台州)農業綠色化發展院士專家論壇暨院士專家項目合作對接會在仙居召開。   9位中國工程院院士,50餘位專家、博士來仙居參會,共同探討農業綠色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探索未來農業綠色發展之路,助力台州現代農業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愛情公寓:諸葛大力的擇偶標準有多高?最後發現只有張偉合適
    愛情公寓:諸葛大力的擇偶標準有多高?最後發現只有張偉合適朋友們好啊,愛聊影視的小編又來了。今天要說的內容跟剛剛完結不久的電視劇《愛情公寓5》有關,一定能讓你們感興趣。這一位的出現可不得了,不僅讓公寓中又多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還讓一直打光棍的張偉有了cp。這位大力小姐姐的人設非常完美,學霸美少女,幾乎是無所不能。所以很多人都表示,她的擇偶標準也太低了,居然選擇了張偉。其實小編發現,諸葛大力的擇偶標準不僅非常明確,而且一般人還真的難以達到,想來想去公寓中只有張偉最合適。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感興趣的話就跟著小編去一探究竟吧!
  • 華鎣將建設竹林風景線,直抵大熊貓生態旅遊景區
    習總書記來四川視察時指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讓竹林成為四川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提升華鎣山旅遊品質,從去年10月開始,華鎣市著力打造華鎣山竹林風景線項目。「華鎣山擁有豐富的竹林資源,但在通往華鎣山旅遊區的沿線,竹林並未形成規模,所以我們實施華鎣山竹林風景線項目,高標準規劃建設華鎣山翠竹長廊。」華鎣山林業發展中心高級工程師杜宜建介紹說,華鎣山竹林風景線是廣安打造的三條竹林風景線之一。
  • 「紅色頭雁」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近日在安徽省廬江縣,經常能看到一群身著印有紅色黨徽馬甲、佩戴工作牌的匆忙身影走村入戶,察民情、解民憂、理民事……他們就是廬江縣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紅色頭雁」。2019年以來,該縣通過推行「頭雁領航·網格聚力」鄉村治理機制,搭建起黨群「連心橋」,激活了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 妙筆巧繪夢幻鄉野 仙居白塔鎮全域景區化建設紀事
    除了道路,覆蓋集鎮區的14.6公裡雨汙管網分離工程,原先日處理能力3000噸的汙水處理場擴容一倍工程,可服務白塔經濟協作區4個鄉鎮和臺創園、神仙居景區、仙居旅遊度假區、仙居國家公園和白塔經濟開發區五大平臺的一級消防站等工程,今年相繼開工,整個白塔鎮區儼然一個大工地。  「集鎮建設上我們安排了19個項目,總投資5.4億元,計劃三年完成。
  • 中國公寓標杆:深圳東海國際公寓
    東海國際公寓僅10餘套的珍藏產品——天墅,堪稱中國公寓標杆中的標杆,將地面的獨棟別墅升級為天墅,是作為 「中國樣板房」的深圳又一次行業創新和社會先行示範。
  • 衢州衢江區入選浙江省新時代美麗鄉村示範縣
    浙江是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發源地。自2003年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以來,全省上下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接著一年幹,使美麗鄉村成為浙江的一張金名片。2016年至今,全省已有34個縣(市、區)受到「美麗鄉村示範縣」表彰。
  • 美女選擇長款連衣裙,顯身材又婀娜多姿,成為夏天的一道風景線
    一些身高腿長的美女,選擇了長款連衣裙,既能顯身材又婀娜多姿,成為夏天的一道風景線。長款和短款連衣裙怎麼區分呢?主要是看裙子的長度,超過膝蓋的就是長款連衣裙,在膝蓋以上就是短款連衣裙。比如這個美女,她選擇了一條藍色格紋連衣裙,長度在小腿肚位置,非常明顯是一條長款連衣裙。裙子採用了襯衫裙的款式,經典的格紋元素在藍色的襯託下,顯得成熟穩重又大方。
  • 文化、山水、美食、鄉村 內江「四大旅」打出「甜城牌」
    作為我市以厚重牌坊文化為特色的旅遊景點,隆昌石牌坊景區總是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感受時光雕琢而成的歷史與能工巧匠打磨的精緻。今年,隆昌市南關石牌坊古鎮入選全省首批文旅特色小鎮,不僅讓「廉文化」成為一種時尚,也讓這座古鎮在內江現代旅遊業發展的號角聲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 仙居「兩山銀行」開門營業
    仙居縣發改局局長潘智文介紹,「兩山銀行」由生態資源收儲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生態運營中心組成,對全縣鄉村優質資源進行統一收儲、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開放,旨在通過資源收儲、資本賦能和市場化運作,構建「資源—資產—資本—資金」的轉化機制,做大生態產業,做強生態經濟。  「兩山銀行」成立後的首要任務是調查確權,建立生態資源清單、產權清單、項目清單和自然資源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