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巧繪夢幻鄉野 仙居白塔鎮全域景區化建設紀事

2020-12-08 浙江在線

  近日,神仙居蓮荷文化園內上演了一場唯美旗袍秀,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看。王華斌攝

  神仙居入口前的200畝馬鞭草開得正盛,一片紫色花海美如畫;東鮑的300畝蓮荷文化園裡,白天可看荷花競相開放,晚上能賞五彩燈光秀;圳口村邊的韋羌溪段,水清流緩,正是一處得天獨厚的天然泳池……

  夏日的仙居縣白塔鎮,因其夢幻般的鄉野景色,散發出無窮魅力,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納涼避暑客。「這裡的生態田園感覺真好,我都不想回去了。」8月5日,上海遊客汪先生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白塔鎮黨委書記滕新生介紹,今年以來,鎮裡圍繞打造國際旅遊健康養生目的地這一目標,積極拉高標杆,進一步明確定位,全力彌補集鎮建設、項目發展短板,推進美麗鄉村與美麗產業融合,全域景區化建設一步一個腳印,整個白塔一天比一天迷人。

  拉高標杆找差距,全力以赴補短板

  4月15日,由厚仁至白塔鎮區的老35省道城市化改造提升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全長3.6公裡,改造完成後,從臺金高速白塔出口一下來,前往鎮區的遊客將找到與以往全然不同的感覺。

  不僅僅是老35省道,立足於彌補集鎮建設短板,今年以來,白塔集鎮區的十條主要道路全部在進行「白改黑」。

  作為旅遊重鎮,白塔的集鎮建設一直比較滯後,與境內的國家5A級景區神仙居嚴重不匹配。去年,圍繞建設全國生態發展型示範鎮這一目標,鎮裡組織人員去開化華埠鎮、永康古山鎮和義烏佛堂鎮考察,就生態發展、項目建設等方面尋找差距,認真「取經」。

  除了道路,覆蓋集鎮區的14.6公裡雨汙管網分離工程,原先日處理能力3000噸的汙水處理場擴容一倍工程,可服務白塔經濟協作區4個鄉鎮和臺創園、神仙居景區、仙居旅遊度假區、仙居國家公園和白塔經濟開發區五大平臺的一級消防站等工程,今年相繼開工,整個白塔鎮區儼然一個大工地。

  「集鎮建設上我們安排了19個項目,總投資5.4億元,計劃三年完成。我們的目標是通過三年努力,補足前十年發展短板,為今後十年更好發展打下基礎。」滕新生說。

  此外,對提升白塔城市服務能力和旅遊輻射能力有著重要意義的白塔文化與旅遊綜合體,受項目建設範圍內242穴遺留墳墓困擾多年,嚴重影響了建設進度。今年3月至5月底,鎮裡發動各種力量,想盡各種辦法,最終成功破難,完成所有遺留墳墓的和諧遷移。

  與集鎮建設同步的,還有其他重點項目的推進。

  神仙居遊客中心周邊的景觀二期工程基本完成,十七都港兩岸總面積200餘畝的櫻花林,明年3月將讓遊客陶醉在滿眼櫻花中;位於臺創園內的浙江楊梅研究院項目,已完成土地徵用,臺灣風情小鎮項目正在土地流轉中;為確保文化創意園、國家公園展示館項目落地,所涉及村莊的政策處理正在緊張進行……

  一個項目,一個鎮班子領導負責,一個相應的工作組,一套抓落實的方案——鎮裡建立的「四個一」工作機制,成了彌補短板、項目推進的「利器」。

  「全鎮所有幹部都奮戰在一線,『7+黑』是大家的工作常態。」滕新生說。

 

  美麗鄉村再提升,美麗產業現魅力

  8月5日晚,位於白塔鎮東鮑村的神仙居蓮荷文化園內,遊人如織。這裡的荷花池間,時光隧道、浪漫愛情路、瓜果長廊等五彩燈光秀,讓大家目不暇接,到處都是遊客拍照留影的場景。

  神仙居蓮荷文化園是白塔鎮今年5月份引進的項目,佔地300畝,共有200多個品種的荷花。除了賞荷花,投資方台州市荷塘月色鄉村旅遊有限公司還在園內設立了磨豆腐、農耕區、火車冰吧等內容,7月9日試開園以來,遊客絡繹不絕。

  推進美麗鄉村與美麗產業的融合,正是白塔鎮黨委、政府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經過兩年來的努力,白塔境內的上橫街—東鮑田園觀光、寺前—圳口休閒體驗、高遷—厚仁歷史文化三條美麗鄉村精品線已基本建成,耕讀上橫街、如意東潘、古窯東鮑等美麗鄉村精品村脫穎而出。點上出彩,線上成景,為白塔全域景區化建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一個大手筆,讓白塔的美麗鄉村更加靈動,那就是總投資3000萬元的神仙居生態田園綠道。該綠道總長60公裡,目前已建成40公裡,全部完工後將串起白塔境內33個行政村。綠道沿線,既有田園、山谷等自然風光,也有生態農業示範區和古窯、古瓷等傳統民俗體驗區。

  與綠道配套,白塔鎮還投入300萬元,在沿線設立了11個公共自行車驛站。「讓遊客在這兒能夠真正享受到舒適的鄉村休閒慢生活。」該鎮鎮長應杭平說。

  高遷、上橫街、景園……一個個農家樂特色村不斷湧現。今年以來,白塔新開的農家樂就有25家,新增床位488張,餐位1240個。

  「還是做旅遊有前途。」上橫街村的種糧大戶王新偉對記者說,他今年投入30餘萬元,裝修了十個標準房,生意還不錯,「鎮裡很支持,主動幫我們銜接信用社,為我們在貸款方面爭取便利。」

  6月17日開業的神仙居上橫街九品蓮莊農家樂主題酒店,有42個房間90張床位,但每到周末,還不得不勻一部分客人到別的農家樂去。「白塔的生態田園景色很有魅力,這也是我們當初選擇投資這裡的惟一理由。」總經理李福友說。

  學習取經不停步,分級培訓效果顯

  正值周末,白塔鎮景園村的四季紅農家樂裡,生意紅紅火火。這裡的鄉野土菜,讓從上海、江蘇等地遠道而來的遊客嘖嘖稱讚。

  這家農家樂的主人叫李天廣,他也是景園村的黨支部書記。他告訴記者,眼下,全村400戶人家開設的農家樂房間已達200間,一般都是「吃飯加住宿」的經營模式,年收入二三十萬元的村民比比皆是。

  「村民通過農家樂增收,得益於鎮裡的推動。」李天廣說,這兩年來,鎮裡不僅組織各村「兩委」主職幹部到安徽黃山、湖州德清等地學習考察,還有針對性地開設培訓班,「這讓我們開拓了視野,有了全新的農家樂發展理念和思路。」

  滕新生介紹,去年3月,鎮裡與浙江農林大學聯合開設美麗鄉村及農家樂發展專業研討班,全鎮各村80多名主職幹部均到杭州參加了為期一周的學習。今年3月,鎮裡又在浙江農林大學開設美麗鄉村轉型升級暨休閒觀光農業發展專題研討班,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開了腦洞、有了信心的村幹部,帶動著村民大力發展美麗產業。在這樣的情況下,著眼於提高農家樂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鎮裡又下足了功夫。

  去年下半年,白塔鎮與仙居電大聯辦農家樂經營戶學歷進修班,學制兩年半,學員59人。課程針對性很強,包括電子商務、服務禮儀、廚藝等等。主辦這樣的進修班,在仙居各鄉鎮中尚屬首次。

  此外,鎮裡組織的農民轉移就業和勞動技能培訓,每年都有五六期。這兩年來的總人次在2000以上,內容全部是結合當地產業特色和鄉村休閒旅遊需要的。

  「硬體軟體一起抓,有效推動了白塔全域景區化的健康發展。」滕新生說。

相關焦點

  • ​「仙豬公寓」成仙居鄉村一道靚麗風景線
    2014年,仙居縣借「五水共治」東風,在全省率先實施「全域人畜分離」,對全縣散落在門前屋後的豬舍進行拆除,集中建立養殖小區。以村委會為主體,統一設計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防疫管理、統一排洩物資源化利用,注重農牧結合種養結合、體現周邊環境協調,彰顯美麗鄉村特色。
  • 滾動|實地探訪 仙居如何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近年來,在中央、省、市的正確領導下,仙居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科學跨越為主題,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形成以「醫」「養」「健」為主的大健康產業,以全域旅遊休閒為主的大旅遊產業,以影視運動、工藝禮品為主的大文化產業。
  • 仙居白塔鎮:牢記總書記囑託 激發基層民主火花
    2006年8月28日,習近平來到仙居縣白塔鎮,主持召開鄉鎮幹部座談會,對我市的基層民主建設給予充分肯定,並鼓勵基層勇於探索,認真總結經驗。九年來,全市各地牢記囑託,積極探索創新,推動著基層民主在我市的實踐與完善。
  • 仙居: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記仙居縣白塔鎮圳口村黨...
    仙居縣白塔鎮圳口村黨支部書記王明奇:「這個事情,我們村裡今年年初組長以上幹部集體討論的,一戶一戶對過的。」   眼前這個不停忙著接聽電話的、看起來非常精幹的男子就是王明奇,電話中有村民前來諮詢婦檢問題的,有村民在問黃皮屋整治補貼的,有鎮幹部來了解村自來水管網建設情況的,我們的採訪還是在王明奇接聽電話的間隙中斷斷續續進行的。
  • 建設「詩畫浙江」大景區 打造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
    永嘉堅持全域化、產業化、精品化導向,高標準編制全域旅遊總體規劃,進一步深化旅遊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整合全縣旅遊資源,加快推進甌窯特色小鎮、景區綠道、嶼北古村落文化創意谷、蒼坡古村提升改造、九丈甸園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小若巖景群二期、石桅巖旅遊服務中心,建成楠溪雲嵐養生中心、石桅巖環山遊步道,爭取通過楠溪江5A創建國家評審和世界地質公園中期評估。
  • 鎮區景區化、景區全域化、全域特色化 常樂鎮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持續...
    去年,張謇文化旅遊景區升格為4A級景區;頤生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被確定為省級傳統保護村落;在海門市人居環境考評中,位列第一。 規劃中的南通新機場臨近常樂、將開工的北沿江高鐵穿境常樂,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南通全方位融入蘇南、對接上海,常樂怎麼幹?
  • 仙居:白塔鎮自備水 待規範
    今天我們來關注仙居縣白塔鎮的情況。  擰開水龍頭,就有白花花的自來水汩汩流出,這種場景對於如今的農村來說已經十分常見,在仙居縣白塔鎮感德村圳口自然村也是如此。  目前,圳口自然村的200多戶村民使用的是自備水,那情況是否真的如村民所認為的一樣,他們日常所用的都是「放心水」呢?
  • 萌娃妙筆繪校園 童心向善鑄品行
    「童心妙筆繪東風」2020年10月,東風小學美術組開展「童心妙筆繪東風」校園文化藝術角DIY活動。東風小學始建於1937年2月,三易校址,四次更名。和潤東風,一代代優秀的學子從這裡走出,也見證了馬坡嶺街道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 巨有科技深耕全域旅遊智慧化三年,推出「一機旅遊」
    巨有科技開發出「全域旅遊智慧化」「一機遊」,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在景點旅遊時代,我國基本上完成了旅遊產業要素體系建設。現在遊客對旅遊公共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大眾化旅遊時代的來臨,自由行散客成為主流的旅遊方式,對旅遊公共服務的需求顯著上升。
  • 達成仙居共識:打響天姥山文化旅遊品牌
    本次論壇邀請了何顯明、錢文忠、查屏球、王福和等知名文旅界大咖以及30多位省內外的專家學者共同研究、深入探討仙居天姥山文化,確立「神仙居就是天姥山」的文化旅遊品牌,加快打造浙東唐詩之路,建設詩畫浙江大花園。仙居縣領導林虹、酈森迪、應文彬、吳國超、李忠民、陳偉鷹等出席分論壇。
  • 聚焦《航拍中國·貴州篇》|韓清龍:百裡杜鵑景區正全力建設全域...
    貴州百裡杜鵑旅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清龍當知道紀錄片《航拍中國·貴州篇》中有百裡杜鵑景區的鏡頭後,5月23日晚,貴州百裡杜鵑旅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清龍便一直守在電視機旁,等待著杜鵑花海的精彩亮相。
  • 《繪真妙筆千山》最後一關精靈在哪裡 最後一關精靈位置詳解
    導 讀 繪真妙筆千山最後一關精靈位置在哪裡?繪真妙筆千山最後一關精靈在哪?精靈位置介紹。
  • 中國唯一以神仙命名的景區,遊客:早知神仙居,何必去黃山
    這是神仙居的觀光景點,正如名字所示,是神住的地方,在浙江台州仙居縣白塔鎮,神仙住在老名字的天姥山,另外,也被稱為韋卓識山,是古代名山之一,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火山流紋巖地形的典型,形成了「如來、觀音、天姥峰、雲海、蝌蚪文、飛瀑」六種奇觀。
  • 我國最絕美的景區,負氧離子平均2.1萬個每立方釐米,你知道嗎?
    天姥山自古就是名山,又名韋羌山,現在是國家5A級景區,還有一個很別致的名字—神仙居。神仙居位於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白塔鎮及淡竹鄉境內,距今約9000多年歷史。神仙居上有「蝌蚪文」,與夏禹書、紅巖天書、巴蜀符號和東巴文字等一起被稱為中國八大未破解的古文字。據說這和大禹治水有關。神仙居作為仙居山水文化集大成者,從夏禹時代開始就有一些相關的人文記錄。
  • 浙江全域旅遊現場會研討如何「比學趕超」:助力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
    浙江省2020年全域旅遊「比學趕超」現場會 全域旅遊是我國新階段旅遊發展戰略的再定位,是一種區域旅遊發展理念,也是一種旅遊發展價值追求和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變革。近年來,浙江省把全域旅遊作為「八八戰略」的重要實踐和全省大花園建設的重要載體,搶抓機遇、順勢而為、統籌推進,許多工作都走在全國前列。推進全域旅遊,浙江已經湧現出不少質量高、口碑好的「模範生」。
  • 留在牆壁上的仙居往事
    1、蝌蚪天書 在神仙居景區南大門附近的絕壁上,有一塊四方的形似黑板的巨型巖石,據台州地方史書記載,上面刻著中國十大未解文字之謎的蝌蚪文。傳說是夏帝踐歷所刻。宋代仙居縣令陳襄還在山下作了一首詩「去年曾覽韋羌圖,雲有仙人古篆書。
  • 仙居韋羌溪圳口大橋水域:「泳」士護航 連續兩年「零」溺亡
    入秋後,天氣轉涼,仙居白塔派出所副所長胡智鍔心頭卻熱乎乎的。今年以來,韋羌溪圳口大橋水域沒有發生一起溺水身亡的悲劇,實現連續兩年「零」溺亡。韋羌溪有著「江南九寨溝」的美譽,尤其是圳口大橋一帶近5公裡水域,溪水清澈見底。
  • 海南全域旅遊:日月同輝滿天星,全省處處是美景
    ,以及鐵路、公路等沿線旅遊化景觀化改造,初步建成了獨具海南特色的全域旅遊景觀帶和景觀走廊。」戰略思維和全域按照旅遊景區的發展標準,紮實推進全省旅遊軟硬環境建設。  一年多以來,海南省全力抓好全域旅遊「五網」建設、旅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廁所革命,有力推動「廁所革命」覆蓋城鄉全域,基本實現城鄉旅遊廁所全覆蓋;不斷加快旅遊標識標牌和旅遊集散諮詢服務體系建設,合理布局建立全域旅遊集散中心,設立多層級旅遊集散網絡,因地制宜在商業街區、交通樞紐、景區景點等遊客集散區設立旅遊諮詢服務中心;穩步推進旅遊信息與數據中心建設,全面提高全域旅遊信息化水平,推動涉旅場所實現無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