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有9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走進仙居,對接推動綠色農業產業發展!

2020-12-02 浙江在線

2020-11-29 22:42 |仙居發布

  11月29日,由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貴州大學主辦,中共台州市委人才辦、台州市農業農村局、台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共仙居縣委、仙居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中國(台州)農業綠色化發展院士專家論壇暨院士專家項目合作對接會在仙居召開。

  9位中國工程院院士,50餘位專家、博士來仙居參會,共同探討農業綠色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探索未來農業綠色發展之路,助力台州現代農業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中國工程院二局副局長左家和,台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芮宏,仙居縣委書記顏海榮出席會議並致辭。

  本次會議以「聚焦綠色農業 推進鄉村振興」為主題,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精神,探索當前形勢下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新模式和新方向,著力解決台州市和仙居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全國農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提供實踐樣板。

  精彩現場 搶先看

  ▲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致辭

  ▲中國工程院二局副局長左家和致辭

  ▲台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芮宏致辭

  ▲縣委書記顏海榮致辭

  顏海榮在致辭中介紹,仙居有仙山、有仙氣、有仙水、有仙果、有仙蘊,是中國山水畫城市,被譽為「仙人居住的地方」。近年來,仙居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立足仙居生態優勢,以打造中國高端農業為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產業興旺發展。仙居將全力發揮「院士之家」等平臺作用,竭盡所能優化創業環境,提供一對一專人服務,打造「一次都不用跑」的服務模式,迎接各位院士專家成為我們的「智囊團」,為仙居綠色農業發展把脈問診、傳經送寶,為全國農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提供「仙居樣板」。

  活動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中國工程院院士、瀋陽農業大學教授陳溫福,中國工程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寧波大學教授陳劍平,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學教授陳學庚,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中國工程院院士、瀋陽農業大學教授李天來,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康振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胡培松等9位院士進駐「台州院士之家」。

  會上還舉行了院士專家合作籤約儀式,共有7位院士和我縣7家企業進行了現場籤約,收穫滿滿,成效顯著。

  此次論壇共安排了5位重量級嘉賓作主旨演講。

  ▲羅錫文院士作《智能農機與無人農場》主旨演講。

  ▲陳劍平院士作《浙江鄉村振興新觀察》主旨演講。

  ▲陳學庚院士作《5G技術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主旨演講。

  ▲張洪程院士作《全面推進水稻生產綠色發展,把長江經濟帶建成高水平的「綠色大糧倉」》主旨演講。

  ▲康振生院士作《我國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發展趨勢》主旨演講。

  中國農業農村部、中國工程院有關領導,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有關領導,台州市委組織部有關領導,台州市農業農村局、台州市科學技術協會領導,台州市部分農技專家代表、部分農業企業代表,仙居縣四套班子領導及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領導共150餘人參加此次會議。

  院士一行還實地走訪考察了新農化工、臺創園等地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

  圖文:周瑩瑩 張宇 張福華 李堅強等

  編輯:荊歡

  審核:鄭俊

  END

  ....................✁....................

  傳遞「政」能量 講好仙居故事

  ▼

  仙居發布

  投稿 xj7816971@163.com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1606660968000

相關焦點

  • 滾動|實地探訪 仙居如何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近年來,在中央、省、市的正確領導下,仙居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科學跨越為主題,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形成以「醫」「養」「健」為主的大健康產業,以全域旅遊休閒為主的大旅遊產業,以影視運動、工藝禮品為主的大文化產業。
  • 「左腦」產業「右腦」人才 提供智力支持 17位院士任職科技顧問
    17位院士擔任政府科技顧問,13位院士擔任山東(淄博)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發展戰略指導委員會委員,提供專家諮詢服務。未來,更多高層次人才將走進淄博,而這裡創新創業的土壤恰好適合科技種子生根發芽。
  • 推動北江航運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傑,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嚴新平,副校長吳超仲出席大會,市委書記王瑞軍致辭,廣東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周木堂、市政協主席王青西出席大會。市委、市政府將全力為研究院做好服務保障工作,以研究院的成立為契機,立足韶關水運優勢,科學系統謀劃內河航運與綜合交通、產業布局的協調發展,不斷推動北江航運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努力把韶關逐步建成通江達海、對接湘贛航運的樞紐城市。希望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要堅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系統發展,推動形成綠色航道、綠色港口、綠色船舶、清潔運輸良性循環的綠色發展方式,促進航運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 安慶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開啟戰略合作推動鄉村振興
    201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與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共建望江綜合實驗基地,開展油料作物新品種選育與示範推廣、油料加工示範推廣等工作。短短一年時間,一條現代化純物理壓榨菜籽油示範推廣生產線已經建成。望江油更是被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漢中評價為 「全球最健康的食用油」。
  •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農業院士專家呼籲,用科技讓農民富起來
    2020數字農業50人論壇「現代農業是多元產業融合、多功能拓展。怎麼做到?要靠科技創新,要靠全社會協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劍平在近日舉行的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上表示。該論壇聚集了國內數十位農業科研領域的領軍人物和首席科學家,他們來自於動植物遺傳育種、植物保護、土壤肥料、農業工程等多個研究領域。
  • 高端訪談|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唐啟升:推動現代...
    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唐啟升▲訪談視頻見 大眾日報客戶端□本報記者薄克國 白曉「綠色發展是中國漁業的現在和未來,『十四五』期間,山東要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海洋強省戰略,讓山東在全國漁業綠色發展中走在前列,率先實現綠色低碳、環境友好、資源養護、質量安全的發展目標,讓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魚。」
  • 院士蔣亦元逝世,中國今年已痛失9位院士,近2天3位大師離世
    他創造性地進行穀物割前脫粒收穫機的研究,並率先取得成功,推動了我國穀物收穫機的創新和發展;在機械設計相似理論與模型實驗方法方面,對傳統理論作了重大修改,使相似準則的應用更易推廣;推動農業工程教育體系改革,培養了大批專門人才。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走進深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9日訊2020年9月19日,由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東省海洋發展研究會、山東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聯合主辦的「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行。本次論壇共商發展大計、探討發展之路,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崔鳳友在論壇上表示,海洋漁業發展要更加注重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同共治,推動海洋漁業生產方式、結構、布局綠色化,建設綠色漁業示範園區,打造綠色高質量漁業技術體系,充分把握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漁業經濟高速發展之間的協調性。
  •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中國人工智慧要「勇探無人區」
    7月11日下午,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全球人工智慧的傳承與發展」論壇作為大會特色活動,匯聚了4位中外院士、23位AI學術界和產業界資深學者和青年科學家「雲端」連線,共話全球人工智慧的人才傳承、產研趨勢和可持續發展。
  • ———中國工程院院士獻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
    搶佔能源新技術戰略制高點應該在三個層次上下功夫:一是基礎性研究,包括新材料、新工藝、新概念等的創新;二是新技術的創新,以解決目前發展的技術瓶頸;三是對智能電網等重大工程項目和戰略性產業的支持。  今年新當選工程院院士王安認為,如今我國遇到了能源問題的剛性約束和發展之間的矛盾,而且這種矛盾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 這個9月,又有2位院士走了
    回顧2020年已度過的這9個月,已有28位院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據光明網9月22日報導,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李東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
  • 智慧可循環農業生態系統即將走進城市引領綠色生活
    11月22日上午,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汪懋華率團來到位於成都市雙流區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四川科道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考察,一個破題世界性城市難題的智慧可循環農業生態系統,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院士說丨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交通強國使通航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11月9日下午,首屆國際綠色航空科技(重慶)論壇正式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做了首場主題報告。在他看來,《交通強國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發布,使通航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而綠色環保通航是世界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月13日電(李楠) 1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主糧種業基本情況、「十三五」時期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主糧育種領域的科學進展以及「十四五」時期中國農科院科學院在科技支撐種業翻身仗的部署情況。
  • 130位院士為四川高質量發展獻智
    9月17日~9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指導,省委、省政府主辦的「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以下簡稱「院士四川行」)活動成功舉行。130餘位川籍、在川或與四川有合作項目、合作意願的兩院院士,齊聚蓉城行走市州,為四川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獻計出力。
  •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發展無人機 規劃要先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發展無人機 規劃要先行 2020-10-16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和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在呼倫貝爾...
    8月28日-29日,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2020中國綠色礦山建設高峰論壇暨生態修復與儲備林項目研討會在呼倫貝爾成功召開。會議由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綠色礦山推進委員會、北京中青年改革與創新論壇(莫幹山研究院)和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共同主辦。
  • 「中科院專家走進海安」活動現場,為啥來了多名工程院院士?
    翻看與會嘉賓名單,交匯點記者發現,除了6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中科院59家院所的上百名專家外,還有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來自國內27所高校的專家教授參會。吸引這麼多院士專家齊聚一堂,海安憑什麼?「其實從第六屆『中科院專家走進海安』開始,參加活動的就不局限於中科院的專家了。」海安市市長於立忠介紹,2014年海安牽手中科院舉辦首屆「中科院專家走進海安」活動,6年來,先後有70個中科院項目紮根海安,為該市解決數百個技術難題。
  • 中國工程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 18位外籍專家當選院士
    經濟日報北京11月27日訊 記者常理報導:中國工程院27日公布了2017年新增院士名單,有67位院士當選。此外,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產生,比爾·蓋茨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據悉,此次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人,佔94%;女性4人,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