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說丨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交通強國使通航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2021-01-08 上遊新聞

11月9日下午,首屆國際綠色航空科技(重慶)論壇正式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做了首場主題報告。在他看來,《交通強國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發布,使通航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而綠色環保通航是世界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劉大響

通用航空已列入「綱要」

「9月14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印發《交通強國發展綱要》,這代表著通用航空也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主題報告一開場,劉大響院士就直接「點題」。

按照《交通強國發展綱要》的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到2050年,全面建成交通強國,以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實現「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交通強國的目標。

根據「綱要」要求,要建成「三個網」:即由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組成發達的快速網;由普速鐵路、普通國道、航道、油管道組成完善的幹線網;由普通省道、農村公路、支線鐵路、支線航道、通用航空組成廣泛的基礎網。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交通強國綱要》對通航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在廣泛的基礎網中列入了通用航空項目,其中包括:在有條件的地區推進具備旅遊、農業作業、應急救援等功能的通用機場建設;完善民用飛機產品譜系,在大型民用飛機、重型直升機、通用航空器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大力發展支線航空,推進幹支有效銜接,提高航空服務能力和品質,完善航空物流網絡;提升航空貨運效率 ,開展低空飛行旅遊等。這一系列的要求,代表著通航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綠色環保通航將是世界未來的發展方向

隨著全球航空運輸量的迅猛增長,航空業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有數據表明,目前全球航空業每年排放5億噸二氧化碳,約佔人類產生二氧化碳總量的2%到3%,國際民用航空組織預計2050年飛機燃油帶來的碳排放量將達到目前水平的3倍。在劉院士看來,採用傳統燃油動力的通航飛機,將逐步退出市場已成為必然趨勢,綠色環保通航將是世界未來通航的重要發展方向。

「化石能源總有用完的一天,未來清潔能源通航飛機必將取代傳統燃油動力通航飛機。劉院士表示,在各種清潔能源通航飛機中,採用氫燃料電池動力的氫能源通航飛機具有明顯的優勢,氫可以再生,對環境無汙染,安全可靠。總之,綠色通用航空產業必將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劉院士表示:「要實現兩個100年的宏偉目標,實現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我覺得重慶舉行英才大會很好,很必要、很及時。通過大會可以吸引全世界精英人才聚集在此,共創重慶經濟發展新機遇,希望2019重慶英才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黎靜 攝影 李野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發展無人機 規劃要先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發展無人機 規劃要先行 2020-10-16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劉大響院士:發展「飛機心臟」 人才培養是關鍵
    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動力專家劉大響日前參加「暑期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時表達出的他對我國航空發動機未來發展的信心。本期「暑期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的主題是「探秘國產大飛機的創新『進化史』」,談到國產大飛機,發動機是公眾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劉大響表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發展民用飛機,必須重視發動機的研製。
  •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我國飛機「心臟病」問題必須自主解決
    作為我國航空動力界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發動機專家劉大響在航空動力行業已辛勤耕耘了56年。近日,81歲高齡的劉大響在國家工程技術圖書館作了題為「國之重器,跨越發展」的航空科技報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近300名學生現場聆聽。報告會後,劉大響接受了南都記者專訪。
  •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無人機技術將成智能社會創新風向標
    文|界面重慶 於燈燈6月28日,西部國際無人機發展論壇在重慶九龍坡區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大響等無人機行業專家,以及無人機企業代表出席論壇,探討無人機與人工智慧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和應用。
  • 報告顯示中國通用航空各項主要數據持續增長
    16日在長春發布的《中國通用航空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中國通用航空處於穩步發展階段,各項主要數據均在持續增長中。(資料圖) 李軍俊 攝當天,第二屆中國(長春)通用航空發展大會暨無人機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開幕,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發布了這份報告。報告顯示,中國通用航空飛行總量持續增長。
  • 院士說丨周守為院士:中國海洋能源開發未來的主攻方向及建議
    院士說丨周守為院士:中國海洋能源開發未來的主攻方向及建議 2020-11-03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國際無人機發展峰會在無錫舉行
    今天(8月21日)下午,2020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國際無人機發展峰會正式拉開帷幕。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活動雖然規模略有縮減,但分量十足,邀請到了中國工程院劉大響院士、陳志傑院士等業內頂尖大咖參加。記者了解到,今年峰會以「互聯共享 讓夢飛翔」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現場分享了
  • 2020中國(太原)無人機發展高峰論壇順利舉行
    華艦體育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曉春,歐洲科學院陳俊龍院士,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吳強副總師,中國信息協會通航分會副會長程泊霖歐洲科學院陳俊龍院士主題報告《群體智能在無人系統編隊及隊形變換的探討》中國工程院劉大響院士因故未能出席此次論壇
  • 論道「龍城」,2020中國(太原)無人機發展高峰論壇開幕
    在「科技賦能 智匯太原」作為本次高峰論壇的格調和主旨精神下,中國航空航天領域頂級專家、院士以及通航和無人機業界大咖紛紛發言,為中國無人機建言獻策。(2020中國(太原)無人機發展高峰論壇現場)歐洲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俊龍作題為《群體智能在無人系統編隊及隊形變換的探討》演講,他闡述有人飛機到無人機的歷史,以專業角度向參會嘉賓分析群體智能的無限可能性
  • 2020堯城國際通用航空飛行大會暨無人機發展高峰論壇舉行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吳強副總師,中國信息協會通航分會副會長程泊霖,中國(AOPA)中國飛行器擁有者與飛行員協會理事長張峰,珠海市無人系統協會會長楊佐等三十多位知名專家出席了此次論壇。中國信息協會通航分會程泊霖副會長主題報告《無人機迎來歷史性發展的新機遇》
  • 雁城大家·情懷 劉大響:奮戰中國航空事業的「爭氣臺」
    作為我國航空動力界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在航空動力行業已辛勤耕耘了58年。他在四川山溝裡待了30年,與數千名職工共同奮鬥,建成了我國第一座「高空模擬試車臺」,為自主研發國產航空發動機打下堅實基礎。81歲的他至今仍奮鬥在航空科研戰線,為國產飛機裝備強勁的「中國心」繼續努力奔波。聯播今起推出「雁城大家·情懷」系列報導,帶您走近一批衡陽籍的共和國功勳。
  • 2020堯城國際通用航空飛行大會暨無人機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行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吳強副總師,中國信息協會通航分會副會長程泊霖,中國(AOPA)中國飛行器擁有者與飛行員協會理事長張峰,珠海市無人系統協會會長楊佐等三十多位知名專家出席了此次論壇。中國工程院劉大響院士因故未能出席此次論壇,通過視頻為論壇做簡短演講並委託中國信息協會通航分會程泊霖副會長作了主題報告《無人機迎來歷史性發展的新機遇》。
  • 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
    ,朋友們:  今天,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隆重開幕了。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任務,描繪了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開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具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 根治中國飛機「心臟病」! 劉大響院士談航空發動機
    劉大響院士談航空發動機 2020-12-15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3位院士作學術報告,華東交通大學交通強省研究院揭牌成立
    建設交通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1月9日,「交通強國戰略暨江西省交通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高峰論壇在江西南昌舉行。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劉強會議期間親切看望與會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嚴新平分別作學術報告《淺議我國智能交通的發展和問題》《高速鐵路技術發展方向研究》《建設江西綠色智能交通體系的有關思考》。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王愛和、省社聯副主席湯水清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華東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高鐵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萬明教授作《發揮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勢,加快建設高鐵經濟帶》學術報告。
  • 大咖雲集國際無人機發展峰會
    峰會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志傑、歐洲科學院院士陳俊龍、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舒振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機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黃大慶等無人機專家進行主題演講。現場討論了《無人機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新機遇》、《對無人機產業與低空經濟發展的思考與認識》、《源於仿生的群體智能在無人系統編隊及隊形變換的探討》、《無人機行業管理及法規標準現狀》、《將無人機產業更好地融入國民經濟的發展進程》等內容。
  • 院士專家為江西航空產業發展把脈
    10月30日晚,「智薈贛鄱——江西航空產業發展院士專家諮詢會」在南昌舉行,會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劉大響、甘曉華、尤政與省市和航空工業洪都領導共聚一堂,謀劃推動江西航空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特邀報告丨國務院參事、CAAI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
    10月16日,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主辦,重慶郵電大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暨人工智慧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之信息科技前沿論壇」在重慶郵電大學成功召開。國務院參事、CAAI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戴瓊海教授作題為「從失敗做起」大會特邀報告。報告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長江學者、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王國胤教授主持。
  • 無人機技術發展路向何方?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10月2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迎來68周年校慶,當天下午「『十四五』無人機技術發展趨勢研討會」在北航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北航校友通用航空協會主辦、北航校友通用航空協會無人機專委會承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校長沈士團、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等來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通用航空相關企事業單位的60餘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