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深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2020-12-04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9日訊2020年9月19日,由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東省海洋發展研究會、山東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聯合主辦的「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行。

論壇以「共商海洋漁業科技新動能,謀劃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主題,聚焦山東海洋漁業,定位綠色高質量發展,以期為山東海洋漁業的發展尋求更多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等省內地方有關漁業管理單位領導,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黃海所等科研單位專家學者,地方漁業主管部門和知名涉漁企業代表等近100名代表前來參會。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在致辭中對山東海洋漁業發展給予了高度肯定,並強調,今年是「十三五」「十四五」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海洋漁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轉型升級,實現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已成為當前發展的重要任務。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方式調結構,向綠色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新時代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次論壇共商發展大計、探討發展之路,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崔鳳友在論壇上表示,海洋漁業發展要更加注重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同共治,推動海洋漁業生產方式、結構、布局綠色化,建設綠色漁業示範園區,打造綠色高質量漁業技術體系,充分把握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漁業經濟高速發展之間的協調性。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認為,在世界藍色浪潮的推動和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下,山東把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作為實現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構建海陸一體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必要手段,全面規劃、統籌推進、重點支持,海洋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敬東在論壇上對漁業科技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級科研單位要牢牢把握機遇,積極迎接挑戰,面向藍色經濟發展,面向漁業技術服務,大力開展科技自主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努力培養一流人才,創造一流業績,建設一流科研機構,在支撐和引領未來海洋與漁業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開拓進取,發奮圖強,進一步提升科研水平,為建設海上山東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論壇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和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共同為山東省海洋牧場苗種繁育保障基地建設揭牌,這也標誌著海洋牧場建設工作又增加了科技支撐新動能。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孫松、李乃勝,中國水產學會理事長王清印研究員和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李琪教授分別圍繞綠色漁業、海洋經濟、科技創新做了專題報告,引起與會領導和專家的共鳴,獲了得陣陣掌聲。

《走進深藍》是一檔全力聚焦海洋強省戰略、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的大型融媒海洋欄目。通過人物專訪與紀實短片相結合的節目形態,宣傳海洋科技發展進步,海洋文化傳承,海洋環境資源建設等,節目每周六21:10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播出。

相關焦點

  • 2020年深藍漁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青島順利召開
    12月19日,2020年度深藍漁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山東青島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由深藍漁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等四家單位承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黃海所趙法箴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院士、水科院院長王小虎、副院長劉英傑和漁機所所長徐皓等領導和專家出席論壇。
  • 「南海漁業高質量發展與融合創新論壇」在廣州召開
    2020年12月12日,「南海漁業高質量發展與融合創新論壇」在廣州召開。論壇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南海漁業科技創新聯盟、深藍漁業科技創新聯盟等主辦,農業農村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外海漁業開發重點實驗室、三沙美濟漁業開發有限公司協辦。
  • 走進深藍|2020年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青年科技論壇在山東東營開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12月3日上午,2020年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青年科技論壇在山東東營開幕,本次論壇為期兩天,以「全球變化下的海洋與湖泊——健康海洋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興偉等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的20餘名專家學者,分別就海洋衛星組網觀測,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黃河三角洲溼地和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等研究領域做了專題報告。本次論壇的召開將對促進海洋湖沼領域研究技術提高,促進海洋湖沼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都具有重要意義。《走進深藍》是一檔全力聚焦海洋強省戰略、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的大型融媒海洋欄目。
  • 中國—挪威漁業科技合作40周年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10月29日,為回顧中國-挪威漁業科技國際密切合作40年走過的歷程,全面系統總結中國-挪威在漁業科技領域長期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深入探討新時期中挪漁業科技合作的重點。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挪威海洋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中國-挪威漁業科技合作40周年學術論壇」以遠程視頻會議的形式成功舉辦。
  • 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長島成功舉辦
    9月19日-20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管委會、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承辦的「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長島綜合試驗區成功舉辦。
  • 「雙循環驅動,高質量發展」,第六屆現代漁業論壇在湛江舉行
    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導,  以「雙循環驅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現代漁業論壇在湛江舉行      11月30日,由湛江市農業農村局、廣東海洋大學共同主辦,湛江市水產學會承辦,湛江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碧沃豐生物技術(廣東)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以「雙循環驅動,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強國建設,對山東海洋事業發展寄予厚望。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指出,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要求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
  • 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和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在呼倫貝爾...
    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和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在呼倫貝爾成功召開 發布時間: 2020-09-01 09:32:35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李寬
  • 山東加快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漁業等五大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濟南報導  11月3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五場「『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經略海洋,向海圖強風帆勁——山東深入貫徹落實...
    3000多公裡綿長海岸線,16萬平方公裡蔚藍色國土,蘊藏著山東向海圖強的夢想!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 《走進深藍》2019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敬請關注
    自2010年起,我國於每年的6月8日舉辦「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2009年世界海洋日 「我們的海洋,我們的責任」2010年世界海洋日 「我們的海洋:機遇與挑戰」2011年世界海洋日 「Our Oceans:greening our future」2012年世界海洋日 「海洋與可持續發展」
  • 六大舉措助推福州海洋與漁業高質量發展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強國戰略」重要論述和建設「海上福州」戰略構想,要求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初心使命,主動擔當作為,增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通過六大舉措,推動福州海洋與漁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
  • 走進深藍丨我們對海洋的了解甚至不如月球表面!海洋大數據助力認識...
    齊魯網4月20日訊 《走進深藍》是一檔全力聚焦海洋強省戰略、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的大型融媒海洋節目。通過人物專訪與紀實短片相結合的節目形態,宣傳海洋科技發展進步,海洋文化傳承,海洋環境資源建設等,節目每周六晚9:10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首播。海洋大數據是深入探索海洋的基礎,也是智慧海洋建設的靈魂。隨著數據科學的迅猛發展,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超算被稱為帶動海洋科學發展的「新三駕馬車」,而海洋大數據也成為從認識海洋到經略海洋的必經之路。
  • 山東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12月3日,「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上,與會領導、專家學者與媒體代表圍繞山東高質量發展與新舊動能轉換這一議題進行了廣泛交流研討。1.9%增速創造5.2萬億GDP總量 未來將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作為國內第三大經濟體的山東,在加快未來轉型升級,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等方面被寄予厚望,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充當先鋒。
  • 設置七大板塊,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9月21日至22日舉辦
    ,以「開放融通、智享未來」為主題的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9月21日至22日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論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人民政府承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執行,以「一主、四分、一賽、一展」七大板塊內容展示。包括開幕式暨主論壇,國際健康海洋高端論壇、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東亞港口聯盟大會、國際海藻與健康產業大會等四個分論壇,新銳青島·2020全球海洋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和2020東亞海洋博覽會。
  • 高端訪談|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唐啟升:推動現代...
    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唐啟升▲訪談視頻見 大眾日報客戶端□本報記者薄克國 白曉「綠色發展是中國漁業的現在和未來,『十四五』期間,山東要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海洋強省戰略,讓山東在全國漁業綠色發展中走在前列,率先實現綠色低碳、環境友好、資源養護、質量安全的發展目標,讓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魚。」
  • 山東建設海洋強省,5類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藍鯨1號」「藍鯨2號」,成功承擔了我國南海可燃冰試採任務,將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帶入世界先進行列。「全省上下齊抓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6.3%。截至2019年底,山東省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鹽業、海洋電力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
  • 走進深藍|海洋溫差能除了發電,還能做化妝品、護膚品
    齊魯網5月15日訊 山東是一個能源消費大省,既面臨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的壓力,又擁有海洋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的巨大潛力。加強技術儲備、推動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不僅能夠促進海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也是實現社會經濟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選擇。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接收器。資料顯示,海洋表層水溫約為20℃,而在1000米深度的海水溫度會下降到5℃以下。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工程院總工程師劉偉民帶領團隊經過多年攻關,成功掌握了利用水溫差來驅動熱力發電機的技術。
  • 山東紮實推進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山東海域面積廣闊,海洋資源富集,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和海洋產業基礎好、潛力大。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要求山東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山東貢獻。
  • 煙臺駛入深藍:海洋的深處是什麼?
    「海洋對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海洋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由此,海洋經濟的新時代內涵被揭開:生態文明,開放,高質量發展。海洋之於山東半島,既是齊魯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抹藍色底蘊,亦是其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載體。如今,海洋再次被寄予厚望——「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