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加快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漁業等五大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

2020-12-05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濟南報導

  11月3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五場「『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記者獲悉,到2019年底,山東省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等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6.3%。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說,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是山東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政治任務,也是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必由之路。「十三五」以來,全省堅持陸海統籌,科學推進海洋資源開發,加快構建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海洋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到2019年底,山東省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鹽業、海洋電力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

  「全省上下齊抓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6.3%。」張建東說,近五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海洋強省建設。2018年5月,召開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工作會議,深入實施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加快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年來,山東省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繼續穩居全國前列。2019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46萬億元,繼續居全國第二位,同比增長9%,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9.7%提高到2019年的20.5%,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6.3%。2015-2017年,山東省海洋經濟年均增速為6.88%;2018年,國家開展了第四次經濟普查,省政府對地區生產總值進行數據修訂,海洋經濟數據也相應調整,前後數據不具可比性,但海洋經濟的增速均跑贏同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海洋三次產業持續優化,比重由2015年的6.8:44.5:48.7優化調整為2019年的4.2:38.7:57.1,第三產業比重進一步提升。

相關焦點

  • 山東建設海洋強省,5類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海洋強省建設,山東乘風破浪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16.3%,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等5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在深海技術裝備領域,蛟龍號、向陽紅01、科學號以及海龍、潛龍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遠海裝備投入使用,有效拓展了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的廣度和深度
  • 山東乘風破浪建設海洋強省 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海洋強省建設,山東乘風破浪   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16.3%,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等5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在深海技術裝備領域,蛟龍號、向陽紅01、科學號以及海龍、潛龍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遠海裝備投入使用,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強國建設,對山東海洋事業發展寄予厚望。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指出,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要求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
  • 煙臺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重點抓好六大項目建設———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水母網6月4日訊(YMG記者 徐睿 通訊員 王洪崴)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光盯著海岸線可不夠,必須要轉變發展理念,推動漁業與海工、旅遊等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最大程度發展海洋優勢。在這方面,萊山的「涉海」企業為海洋強市建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在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牧場是發展的重心所在。
  •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談加快「海上糧倉」建設 實現漁業...
    今年以來,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省海洋與漁業系統按照「三個五」(五大產業、五大工程、五大體系)的工作架構,邊規劃、邊建設,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海上糧倉」建設有了較大進展。  今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同志視察我省海洋漁業時,對我省建設「海上糧倉」和海洋牧場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    山東省政府網:推進「海上糧倉」建設確定的五大主導產業發展具體做了哪些工作,進展情況如何?  王守信:五大主導產業全面推進,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具體情況是:  水產養殖業。
  • 中國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及產業規劃思路
    從產出規模來開,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區為主力的海洋經濟產出規模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從產業結構來看,目前海洋三次產業結構初步實現三二一的格局,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前景不斷向好;從產業空間布局看,三大經濟區產業發展參差不齊,但海洋經濟發展單一、粗放的模式等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成為各地區所共同面臨的問題;從國際空間格局看,沿海地區海洋經濟政策力度大、速度加快,我國海洋經濟和國際涉海企業競爭力都相對偏弱。
  • 煙臺牟平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區域布局、發展海洋經濟 傳統海洋產業...
    近年來,牟平區著力推動海洋漁業經濟向規模化、生態化、現代化發展,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優勢,推進漁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調整,向「海洋漁業﹢」轉型,使得傳統海洋產業鏈走上了升級之路。  海洋牧場開啟牟平「海上糧倉」  向海而生的牟平,因漁而興。
  • 山東十強產業巡禮·現代海洋篇|山東海洋產業加速崛起:佔全國海洋...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醫養健康等五個新興產業,快成長、上規模;綠色化工、現代高效工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等五個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三年轉換圖破壁,新動能開闢新局面,山東經濟從質量結構,到體制機制,到發展環境,正在發生脫胎換骨的系統重塑。
  • 國務院關於印發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為科學規劃海洋經濟發展,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有關精神,編制《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作為「十二五」時期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行動綱領。
  •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書記王中丙調研深圳市海洋產業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書記王中丙調研深圳市海洋產業2017-10-14 09:4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        瀏覽量: 4022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在隨後召開的海洋高端裝備企業座談會上,王中丙聽取了深圳市經信委、招商局重工(友聯船廠)、惠爾海工、海油工程、清華大學研究院等單位和企業的情況匯報。近年來,深圳市海洋經濟平穩發展,2016年海洋生產總值為1480億元,是全國第二批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
  • 海南全省海洋總值612億元 形成海洋經濟四大產業
    海洋經濟快速發展有力帶動了沿海市縣的經濟增長  蔣定之說,海南省是全國管轄海域面積最為廣闊的省份,歷屆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海洋工作。2005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的決定》,明確了「十一五」期間海南省海洋工作發展的重點和方向,海南海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2011年,海南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612億元,比2005年增加334億元,增長120%;海洋生產總值佔全省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從2005年的16%提高到2011年的24.3%。同時,海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 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助推海洋強國建設
    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書堅在致辭時表示,近年來,山東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陸海統籌,加快推進海洋高端產業項目建設,積極開展海洋科技創新行動,海洋新舊動能轉換初顯成效,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這次大會為政產學研等各方搭建了高層次交流合作平臺,對於推動新時代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人民網濟南12月1日電 11月30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期間海洋經濟(海洋產業)主要成就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是將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構建起的科學、生態、高效的漁業發展新模式。山東省是國家唯一的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省份,目前,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項目)達到105處,其中,國家級44處,佔到全國的40%,穩居全國首位。
  • 山東舉行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發布會
    原標題:8月17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  8月17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副局長王仁堂、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處處長段建文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並回答記者提問。
  • 呵護藍色家園 海南海洋經濟發展空間巨大
    四面環海的海南,是全國最大的海洋省,海洋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寶庫。     海洋經濟已成為海南強有力的經濟增長點。但我省海洋資源開發仍處於初級階段,新興產業發展滯後,打造海洋經濟強省亟待破題。
  • 高端訪談|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唐啟升:推動現代...
    薄克國 白曉「綠色發展是中國漁業的現在和未來,『十四五』期間,山東要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海洋強省戰略,讓山東在全國漁業綠色發展中走在前列,率先實現綠色低碳、環境友好、資源養護、質量安全的發展目標,讓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魚。」
  • 煙臺初步形成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海洋經濟增長10.7%
    正在舉行的山東「兩會」上,來自煙臺市的省人大代表、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重點實驗室主任秦松表示,2019年,煙臺市初步形成了支撐力強、特色鮮明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預計2019年全市海洋經濟增長率10.7%。1月19日上午,在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煙臺代表團團組會議接受集中採訪。
  • 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在青開建
    ,標誌著我國漁業生物資源保存體系正式啟動建設,建成後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世界先進水平的的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預計2020年投入啟用。   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資源庫效果圖   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在青開建   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將重點實現收集與保藏、產業與生態服務、種質保存技術研發、交流與共享和科普展示五大功能。
  • 走進深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9日訊2020年9月19日,由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東省海洋發展研究會、山東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聯合主辦的「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行。論壇以「共商海洋漁業科技新動能,謀劃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主題,聚焦山東海洋漁業,定位綠色高質量發展,以期為山東海洋漁業的發展尋求更多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海洋事業的34個全國之「最」
    先後共召開七次全省海洋工作會議並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相繼出臺《關於加快發展海洋漁業的決定》《關於推進海洋綜合開發的意見》《關於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的決定》《關於促進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決定》《關於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決定》,對海洋開發作出部署,為廣東海洋事業快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