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2020-12-04 金臺資訊

人民網濟南12月1日電 11月30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期間海洋經濟(海洋產業)主要成就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發布會現場(攝影:許瑾)

山東省水產品產量、產值等主要統計指標連續20餘年位居全國首位。「十三五」期間,掀起海洋牧場建設的熱潮。海洋牧場,即在一定海域內,基於生態學原理營造多營養層級的海洋生態環境,充分利用自然生產力,開展生物資源養護和海水增養殖生產的漁場。是將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構建起的科學、生態、高效的漁業發展新模式。

山東省是國家唯一的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省份,目前,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項目)達到105處,其中,國家級44處,佔到全國的40%,穩居全國首位。海洋牧場的建設,將山東省以往在沿海-5米以下範圍的傳統養殖,推到-15米以下範圍的近遠海區域,日照市在黃海冷水團海域養殖三文魚,將山東省的海洋生態牧場拓展至離岸130海裡。

海洋牧場利用海洋的自然營養進行生產,是綠色生態的;同時,海洋牧場也是海洋漁業發展新六產的綜合載體,比如今年7月份煙臺投入運營的「耕海1號」,為全國首制智能化大型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採用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運營思路,可以實現漁業養殖、智慧漁業、休閒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功能,年可接待遊客5萬人次以上,綜合效益可觀。在遠洋漁業方面,截止2019年底,山東省擁有農業部遠洋漁業資格企業達到42家,投入作業的專業遠洋漁船487艘,漁船總功率66萬千瓦,實現產量41.4萬噸,產值50億元。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表示: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對於推進海洋漁業的高質量、高效益、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規劃發展五個綠色發展帶。山東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按照生態優先、海陸統籌、持續利用的原則,將全省漁業從遠洋到內陸劃分為五個綠色發展帶,科學引領全省養殖水域灘涂利用總體布局。二是示範推廣五大生態養殖模式在建設五個綠色發展帶的具體推進中,堅持以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為抓手,示範推廣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水產種業質量提升、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用藥減量行動等五大生態健康養殖模式。三是打造「海工 」聯動發展新模式。山東省海工裝備製造的快速發展,為傳統漁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全省湧現出了「海工 」聯動發展模式。目前山東省已建成海上增養殖多功能管護平臺48座,為發展深遠海漁業提供了「海上空間站」。(實習生 許瑾)

相關焦點

  • 山東建設海洋強省,5類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全省上下齊抓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6.3%。截至2019年底,山東省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鹽業、海洋電力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在11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上,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表示。五年來,山東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繼續穩居全國前列。
  • 【輝煌「十三五」新聞發布】山東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輝煌「十三五」新聞發布】山東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2020-12-01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乘風破浪建設海洋強省 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全省上下齊抓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6.3%。截至2019年底,山東省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鹽業、海洋電力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在11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上,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表示。   五年來,山東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繼續穩居全國前列。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強國建設,對山東海洋事業發展寄予厚望。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指出,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要求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
  • 山東十強產業巡禮·現代海洋篇|山東海洋產業加速崛起:佔全國海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之年。這一年,山東努力跑出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度」,「三年初見成效」的質量和底色更加堅實與厚重,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 山東紮實推進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山東海域面積廣闊,海洋資源富集,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和海洋產業基礎好、潛力大。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要求山東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山東貢獻。
  • 山東加快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漁業等五大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濟南報導  11月3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五場「『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
  • 煙臺:到2025年建成30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原標題:煙臺:到2025年建成30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據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消息,「十四五」期間,煙臺市將全力打造全國領先、世界一流的海洋牧場示範之城
  • 「海工+牧場」,煙臺全力建設「四個之城」
    11月29日上午,來自全國海洋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業內人士齊聚煙臺,參加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共商海洋經濟發展大計。這一全國性的海洋經濟大會為何選中煙臺?煙臺又是如何打好「海洋牌」?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從「四個之城」出發給出了答案。
  • 農業部關於印發《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規劃(2017-2025年)》的...
    為貫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海洋強國戰略的有關要求,落實《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國務院關於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關於發展海洋牧場的部署安排,更好地發揮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的綜合效益和示範帶動作用,推動全國海洋牧場在未來一個時期建設取得新突破,發展再上新臺階,我部組織編制了《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規劃(2017-2025年)》。
  • ...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全國政協「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作主題發言  我國是海洋大國。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海洋事業發展,把建設海洋強國融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為在「十四五」期間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推進海洋強國建設,提出五方面建議。
  • 新動能·新山東|煙臺:在海洋經濟戰略中崛起的藍色之都
    為此,國家領導人多次對山東提出具體要求,希望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建設海洋強省是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的使命擔當,而為海洋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對煙臺來說,責無旁貸。在被劃定為「三核引領」和獲批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後,煙臺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努力爭當海洋強省發展的排頭兵。
  • 「海洋牧場生態系統研究工作站」獲批建設—新聞—科學網
    近日,農業農村部海洋牧場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科技團隊工作站授牌儀式在遼寧大連舉行。
  • 行走海岸線|海洋牧場的「煙臺模式」,為何被全國推廣
    該網箱年產成魚800噸,產值達到4000多萬元,同時可帶動休閒垂釣、旅遊觀光等產業,促進漁業三產融合,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其實,「長鯨一號」等海工裝備的投用,是煙臺海洋牧場發展的典型縮影。海工裝備+牧場,儼然成為煙臺海洋牧場發展的一個重要模式。
  •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
    在深圳大鵬海洋牧場種珊瑚,陽江啟動「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戰略合作,全國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遊平臺「澎湖號」投入運營,成為省內首個「可遊玩的海洋牧場」……近年來,廣東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高度重視海洋牧場建設,堅持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保護海洋生物資源、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提高漁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大力打造藍色糧倉
  • 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
    來源:中國網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近年來,煙臺市累積投入海洋牧場專項建設資金1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00億元,海洋牧場建設總面積達到110萬畝,居全國首位。煙臺是全國優質水產品主產區。全市有大小島嶼230個,沿岸分布有萊州灣、龍口灣、芝罘灣、丁字灣等7處較大海灣,是眾多海洋生物重要的產卵場、索餌場和洄遊通道。近海漁業生物品種有200多個,如海參、鮑魚、扇貝、對蝦、名優海水魚類、海帶等。
  • 山東再增兩座海洋牧場平臺 全國總數達到三座
    2017年4月14日上午,由中集來福士建造的兩座自升式海洋牧場平臺在煙臺龍口基地順利交付。據了解,H381和H382這兩座平臺是我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二和第三座自升式海洋牧場平臺,中集來福士在吸取首座海洋牧場的研發建造經驗基礎上,在設計理念和建造工藝方面進行了多項優化和改良後
  • 海洋牧場海底有纜在線觀測系統成功記錄煙臺地震過程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6日16時46分在山東煙臺市蓬萊區海域(北緯37.99度,東經120.41度)發生3.8級地震。設立在浙江大學舟山校區的山東省海洋牧場觀測網成功記錄了此次地震全過程,並及時獲得了地震期間震源附近海域海洋要素數據變化的一手資料。
  • 走進深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論壇以「共商海洋漁業科技新動能,謀劃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主題,聚焦山東海洋漁業,定位綠色高質量發展,以期為山東海洋漁業的發展尋求更多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在致辭中對山東海洋漁業發展給予了高度肯定,並強調,今年是「十三五」「十四五」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海洋漁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轉型升級,實現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已成為當前發展的重要任務。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方式調結構,向綠色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新時代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 青島鼓勵打造海洋牧場綜合體,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旅遊「打卡地」
    據了解,青島自2009年開始建設人工魚礁並發展海洋牧場,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場21處,總面積11360公頃,共投放礁體超過300萬空方。目前有13處海洋牧場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居全國第三,佔全國總量的1/9。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深入研究了海洋牧場發展優勢及濱海旅遊城市優勢,認為兩者具有很好的鍥合度,能夠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