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乘風破浪建設海洋強省 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2020-12-02 中國山東網

  海洋強省建設,山東乘風破浪

  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16.3%,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等5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在深海技術裝備領域,蛟龍號、向陽紅01、科學號以及海龍、潛龍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遠海裝備投入使用,有效拓展了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的廣度和深度。

  ●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藍鯨1號」「藍鯨2號」,成功承擔了我國南海可燃冰試採任務,將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帶入世界先進行列。

  「全省上下齊抓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6.3%。截至2019年底,山東省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鹽業、海洋電力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在11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上,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表示。

  五年來,山東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繼續穩居全國前列。2019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46萬億元,繼續居全國第二位,同比增長9%,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9.7%提高到2019年的20.5%,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6.3%。海洋經濟增速均跑贏同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海洋三次產業持續優化,比重由2015年的6.8:44.5:48.7優化調整為2019年的4.2:38.7:57.1,第三產業比重顯著提升。

  漁業養殖更深更遠更綠色

  「海洋牧場的建設,將山東省以往在沿海-5米以下範圍的傳統養殖,推到-15米以下範圍的近遠海區域;日照市在黃海冷水團海域養殖三文魚,將山東省的海洋生態牧場拓展至離岸130海裡,更深、更遠、更綠色!」張建東說,作為國家唯一的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省份,目前山東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項目)105處,其中國家級44處,佔到全國的40%,穩居全國首位。

  同時,海洋牧場正在成為海洋漁業發展新六產的綜合載體。「今年7月煙臺投入運營的『耕海1號』,是全國首制智能化大型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採用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運營思路,可以實現漁業養殖、智慧漁業、休閒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功能,年可接待遊客5萬人次以上,綜合效益很可觀。」張建東說。

  「長島弘祥海珍品有限公司深水智能『長鯨1號』網箱僅需4個工作人員就能養殖1000噸成品魚,全省湧現出的『海工+』聯動發展模式,為傳統漁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表示。據悉,目前全省已建成海上增養殖多功能管護平臺48座。

  港口一體化改革產生強勁動能

  「今年1-10月份,依託一體化改革優勢,省港口集團克服疫情衝擊影響,在全國港口行業中異軍突起、逆勢上揚,完成貨物吞吐量11.9億噸,同比增長7.7%,其中外貿吞吐量7.4億噸,貨櫃吞吐量2577萬標箱,吞吐量增速比全國沿海港口平均增速高4.8個百分點。」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高立平表示。

  山東港口發展邁進全新階段,全省港口吞吐量居全國第二,海洋交通運輸業產值規模超過1200億元。「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沿海港口一體化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組建了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產生了融合發展的豐厚紅利和強勁動能。「『十三五』期間,全省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年均增速比同期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平均水平分別高2.5和0.6個百分點。其中,礦石、原油、木材等貨種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省份第一位,外貿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省份第一位,貨櫃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省份第四位。」高立平說。

  山東陸海雙向開放格局不斷拓展。累計布局中西部地區內陸港18個,開通海鐵聯運班列線路69條,基本形成國際多式聯運物流大通道,今年前10個月,完成海鐵聯運箱量175萬標箱,同比增長19%,位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山東港口國際友好港達到34個,已開通貨櫃航線300餘條,其中外貿航線超過200條,航線數量和密度均穩居我國北方港口第一位。

  海工裝備製造業邁向千億層級

  「夢想號」大洋鑽探船、蛟龍號和後來的「三龍探海」「藍鯨1號」「藍鯨2號」「深藍1號」……一連串山東造「大國重器」,正在成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的閃亮名片。「作為山東省海洋產業體系的新興戰略產業,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產業規模正在走向1000億元層級。」張建東表示。

  「十三五」期間,山東加快發展高端海工裝備製造業,助力海洋開發邁向深遠海,已初步建成船舶修造、海洋重工、海洋石油裝備製造等三大海洋製造業基地。

  在深海技術裝備領域,蛟龍號、向陽紅01、科學號以及海龍、潛龍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遠海裝備投入使用,有效拓展了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的廣度和深度。實施第七代超深水鑽井平臺等關鍵裝備製造工程,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藍鯨1號」「藍鯨2號」,成功承擔了我國南海可燃冰試採任務,將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帶入世界先進行列。煙臺船舶及海工裝備基地已成為全球四大深水半潛式平臺建造基地之一、全國五大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基地之一,國內交付的半潛式鑽井平臺80%在煙臺製造。

  「藍色藥庫」蓄勢待發

  「管華詩院士團隊自主研發的國產治療阿爾茨海默症新藥GV971獲批上市,成為全球第14個(中國第2個)海洋藥物;『藍色藥庫』重點新藥項目抗腫瘤藥物BG136即將進行臨床申報;一批海洋候選藥物處於系統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階段。」張建東說。

  海洋蘊含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基因資源等,山東是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大省,產值超過200億元,約佔全國半壁江山。「十三五」期間,山東加大海洋創新藥物研發攻關力度,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中國藍色藥庫開發基金」,創建山東省海洋藥物製造業創新中心。青島市打造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藻生物製品產業基地,海藻酸鹽產能全球第一;正大海爾製藥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海洋藥物中試基地;煙臺東誠藥業成為全球最大的硫酸軟骨素原料生產企業,同時也是國內唯一的注射劑硫酸軟骨素供應商。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山東建設海洋強省,5類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海洋強省建設,山東乘風破浪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16.3%,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等5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在深海技術裝備領域,蛟龍號、向陽紅01、科學號以及海龍、潛龍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遠海裝備投入使用,有效拓展了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的廣度和深度
  • 山東加快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漁業等五大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濟南報導  11月3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五場「『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
  • 山東十強產業巡禮·現代海洋篇|山東海洋產業加速崛起:佔全國海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濟南報導山東海洋產業產值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0%,佔全國海洋總產值的近20%;山東成為全國唯一具有3個超過4億噸吞吐量大港的省份,也是全國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唯一綜合試點省份;海洋科技創新不斷突破,國之重器-超級計算機升級項目成功落戶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很多創新成果走在世界前列……海洋蘊藏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
  • 山東紮實推進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山東海域面積廣闊,海洋資源富集,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和海洋產業基礎好、潛力大。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要求山東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山東貢獻。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到2019年底,山東省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鹽業、海洋電力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  一、全省上下齊抓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6.3%。近五年來,省委、省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海洋強省建設。2018年5月,召開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工作會議,深入實施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加快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輝煌「十三五」新聞發布】山東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11月30日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海洋強省建設發展成就。
  • 《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印發,主要內容有這些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海洋蘊藏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山東有條件把海洋開發這篇大文章做深做大;希望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
  • 海報時評丨智慧先行,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跑出「加速度」
    □海報評論員 朱延魯海洋強省,智慧先行。在剛剛舉辦的第十二屆濟南國際信息技術博覽會暨2019中國(濟南)數字經濟高端峰會上,山東省海洋局精心打造的「智慧海洋」展區,展出了一系列海洋高科技成果,智慧化、 智能化的海洋高科技讓人震撼。
  • 溴系列阻燃劑產銷量居全國首位
    □記 者 宋昊陽    通訊員 徐 強 報導   本報濰坊訊 日前,記者從濱海區獲悉,該區依託強大的海洋化工生產和研發優勢,開發系列下遊高端產品,提升資源附加值,其中溴系阻燃劑系列產品產銷兩旺,產銷量居全國首位。
  • 山東發布《海岸線調查技術規範》標準 為建設海洋強省提供支撐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26日訊(記者 劉自銳)記者從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中了解到,《海岸線調查技術規範》山東省地方標準已於2019年5月29日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去年以來,山東省以獲批建設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省為契機,全面啟動實施海洋強省標準創新工程,推動建立覆蓋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綜合管理的標準體系,著力培育一批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為積聚培育海洋新動能,建設海洋強省提供標準支撐。海岸線具有獨特的地理、形態和動態特徵,是描述海陸分界的最重要的地理要素。
  • 「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人民網濟南12月1日電 11月30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期間海洋經濟(海洋產業)主要成就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發布會現場(攝影:許瑾)山東省水產品產量、產值等主要統計指標連續20餘年位居全國首位。「十三五」期間,掀起海洋牧場建設的熱潮。海洋牧場,即在一定海域內,基於生態學原理營造多營養層級的海洋生態環境,充分利用自然生產力,開展生物資源養護和海水增養殖生產的漁場。
  •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海洋事業的34個全國之「最」
    先後共召開七次全省海洋工作會議並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相繼出臺《關於加快發展海洋漁業的決定》《關於推進海洋綜合開發的意見》《關於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的決定》《關於促進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決定》《關於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決定》,對海洋開發作出部署,為廣東海洋事業快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山東「海洋強省」重點提案落實如何?一瓶海水淡化飲用水回答了
    原來,今年以來,山東省海洋局參與承辦了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關於加快海洋強省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重點提案。提案落實情況怎麼樣?省海洋局局長宋繼寶說,這瓶飲用水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省海洋局局長宋繼寶在介紹提案辦理和建議採納落實情況時表示,在未來二到三年裡,山東的海水淡化產業將有巨大發展。除此之外,宋繼寶介紹說,經過認真學習梳理,重點提案的17個提案中,涉及省海洋局工作職能的具體建議有18條,目前已採納應用12條,正在研究推進的6條。
  • 山東舉行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發布會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海洋蘊藏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山東有條件把海洋開發這篇大文章做深做大;希望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
  • 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關於加快福建省海洋強省的對策建議已出
    原文如下: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關於加快福建省海洋強省的對策建議已出吳崇伯委員:《關於加快福建省海洋強省的對策建議》(20201026號)收悉。感謝您對福建省海洋產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現結合我廳職能,將有關辦理意見答覆如下:一、加快海洋強省的有關工作情況近年來,我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和加快海洋經濟發展的部署要求,積極採取措施,著力培育發展臨海產業,在海工裝備、海洋生物、海產品加工、冷鏈物流和港口物流等領域,加大招商引資和技術改造力度,形成產業集聚、技術先進、布局合理、競爭力強的現代藍色產業體系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經略海洋,向海圖強風帆勁——山東深入貫徹落實...
    3000多公裡綿長海岸線,16萬平方公裡蔚藍色國土,蘊藏著山東向海圖強的夢想!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 答記者問丨目前山東增殖放流規模、增殖技術、管理水平和增殖效益...
    目前,我省增殖放流規模、增殖技術、管理水平和增殖效益等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是全國增殖放流工作的領頭羊和排頭兵,增殖站定點供苗制度、標準化增殖放流等成功經驗已在全國複製推廣。一是增殖放流規模居全國首位。「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公益增殖放流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等海水物種,鰱、鱅、草魚等淡水物種以及多鱗白甲魚、松江鱸等瀕危物種共28個,水產苗種共計312億單位,年度增殖放流規模約佔全國的20%以上,居全國首位。在公益型增殖放流的輻射帶動下,群眾型底播增殖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沿海群眾型底播增殖面積達10萬公頃,每年底播增殖貝類、海珍品等水產苗種約1500億粒(頭)。
  • 經略海洋,乘風破浪!這些精彩觀點不容錯過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觀點1:海洋興則山東興,海洋強則山東強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書堅:近年來,山東全省上下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髓要義,堅持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陸海統籌,堅持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海洋強省「十大行動」,加快推進海洋高端產業項目建設,積極開展海洋科技創新行動
  • 第一風口丨穩居15個攻勢13條產業鏈之首 青島海洋產業迸發澎湃新動能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 青島依海而生、向海而興,海洋是這座城市最大的優勢和潛力所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奮力經略海洋,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青島發揮海洋強省龍頭引領作用、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支點的核心支撐。
  • 山東海洋生物醫藥產值約佔全國一半
    記者11月30日下午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建設「藍色藥庫」,海藻酸鹽產能全球第一。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介紹,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最具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其複合增速是海洋生產總值增速的2倍。山東是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大省,產值超過200億元,約佔全國比重的一半。「十三五」期間,山東加大海洋創新藥物研發攻關力度,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中國藍色藥庫開發基金」,創建山東省海洋藥物製造業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