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海洋強省」重點提案落實如何?一瓶海水淡化飲用水回答了

2020-12-04 齊魯壹點

10月31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每個記者的桌子上都特意放置了一瓶海水淡化飲用水。原來,今年以來,山東省海洋局參與承辦了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關於加快海洋強省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重點提案。提案落實情況怎麼樣?省海洋局局長宋繼寶說,這瓶飲用水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圍繞落實重點提案的意見建議,自今年3月份以來,省海洋局相繼召開了海水淡化企業座談會、全省海洋科技與對外合作工作座談會等會議,邀請有關涉海企業、科研院所等參加,了解企業實際困難和政策需求,破解海洋新興產業發展難題,研究部署全省海洋科技與企業對接活動。」省海洋局局長宋繼寶在介紹提案辦理和建議採納落實情況時表示,在未來二到三年裡,山東的海水淡化產業將有巨大發展。

除此之外,宋繼寶介紹說,經過認真學習梳理,重點提案的17個提案中,涉及省海洋局工作職能的具體建議有18條,目前已採納應用12條,正在研究推進的6條。比如,民盟山東省委提出的「加快建成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建議,省海洋局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關於聚焦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突破「四個一批」的實施意見》,省委海洋辦8月17日印發實施,聚焦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發展短板和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23項具體政策措施,其中包括2019年篩選60個新項目納入海洋強省建設項目庫,評審認定10個左右省級海洋特色產業園區等。比如,陳立波委員提出的「關於加快促進山東省海洋生物產業發展的建議」,《實施意見》中明確「對獲得國家一類海洋新藥證書並在山東實現產業化的,最高給予3000萬元補助」。

記者了解到,目前,省海洋局正在組織編制全省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力爭年底前形成初稿,明年上半年印發實施。比如,九三學社山東省委、致公黨山東省委提出的「加強圍海治理,推動河口、海灣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建議」「強化對圍填海活動的嚴格管理」的建議等,省海洋局代擬了《關於加強濱海溼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實施方案》,已於6月27日由省政府印發實施。組織開展了全省圍填海現狀調查,確定了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清單。目前,全省已批未完成海域類填海項目處置工作已經基本完成,處置意見已向自然資源部匯報,並根據自然資源部審查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經省政府同意後報自然資源部備案。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53起已結案違法圍填海案件整改全面完成,對2012年以來未結案違法圍填海案件進行集中攻堅,除涉及法院訴訟的案件外,全部完成整改任務。國家海洋督察反饋的95個整改事項,已完成80項,15項達到序時進度,長期以來存在的違法違規用海多發勢頭基本得到遏制。比如,九三學社山東省委提出的「關於加強我省海岸線生態保護的建議」,省海洋局積極推進全國海岸帶規劃編制試點工作,已完成全部海岸線外業調查任務,10月底前可在全國率先完成海岸線修測。組織上報了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項目87個,正在推動立項工作。2019年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已報自然資源部,申報工作正有序推進。再比如,農工黨山東省委、劉澤銘委員提出的「加強海洋生物多樣性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強化海洋災害和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等建議,省海洋局積極組織滸苔應急處置,今年全省打撈處理滸苔180多萬噸,為歷年最多。實施「清滸保沙」行動,加強岸灘滸苔清理過程管控,禁止使用容易帶出海沙的鏟車清理岸灘滸苔,保護沙灘資源。省海洋局主要負責同志專門向青島市政協楊軍主席匯報滸苔放開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崔巖

相關焦點

  • 山東舉行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發布會
    原標題:8月17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  8月17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副局長王仁堂、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處處長段建文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並回答記者提問。
  • 《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印發,主要內容有這些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面對如此巨大的水資源儲量,科學家們也動過腦筋——因為濃度過高以及雜質不少,海水無法被直接利用。但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一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薄膜快速篩選離子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現了其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這一成果有望在海水淡化領域獲得應用。
  • 少年與海|李珂:敢為人先突破技術難關,探索海水淡化成本「極限」
    兩年來,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全省上下擔當作為、狠抓落實,齊魯兒女勇當弄潮兒、奮進者、挑山工,以一往無前的姿態、永不停息的腳步,奮力書寫新時代山東答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新時代,山東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苦幹實幹,不斷突破,鄉村振興和海洋強省等重點工作紮實推進。
  • 山東大手筆布局海水淡化,青島被委以重任!
    南水北調、引黃濟青等跨流域調水工程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山東缺水問題。但山東想要從根本上解決缺水的問題,大力發展海水淡化或許才是具有可持續性的戰略,擁有3345公里海岸線的山東有著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天然優勢,如何將豐富的海水資源轉化為極度緊缺的淡水資源,補齊發展的短板,成為當務之急。
  • 山東紮實推進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這是總書記交給山東的重大政治任務,標註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的目標定位,為山東建設海洋強省指明了方向。以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為指引,山東省委、省政府將建設「海洋強省」作為八大發展戰略之一,堅持高位推動、系統謀劃、陸海統籌,制定實施《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出臺一系列創新性政策舉措,全面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
  • 新能源海水淡化:或可解決未來缺水難題
    江蘇豐海新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經理王福家帶著自家產品—— 海洋純淨水參與了這場盛會。  作為大會的唯一指定用水,海露飲用純淨水區別於其他品牌飲用水,是利用世界先進的新能源海淡技術生產出的高端飲用水。在採訪中,王福家告訴記者,「海水淡化是高能耗產業,豐海公司致力於利用新能源進行海水淡化生產的智能微電網海水淡化成套設備的研發和製造以及工程總承包」。
  • 山東海水淡化應用全國領先
    煙臺將建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廠,清華大學和山東省日產淡水16萬噸核能海水淡化項目即將啟動,海水淡化技術在青島全面推進,華能威海電廠海水淡化工程、長島縣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向大海要水喝」有望實現——種種跡象表明:目前,山東省海水淡化利用的進程在不斷加快,繼續保持著「領頭羊」的角色。
  • 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水屬於高品質飲用水,可作缺水城市水源
    三是在沿海產業園區,依託電力、化工、石化、鋼鐵等重點行業規劃建設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配套建設輸送管網,實施「點對點」分質供水,向區內企業供應不同品質的淡化水,如青島西海岸新區董家口循環經濟區,計劃建設30萬噸/日海水淡化項目,為臨港產業園區內的石化、鋼鐵、裝備製造等高耗水企業定向供水。同時,推進海水循環冷卻技術在電力、化工、石化、鋼鐵等重點行業新建、改擴建項目中的應用。
  • 海報時評丨智慧先行,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跑出「加速度」
    □海報評論員 朱延魯海洋強省,智慧先行。在剛剛舉辦的第十二屆濟南國際信息技術博覽會暨2019中國(濟南)數字經濟高端峰會上,山東省海洋局精心打造的「智慧海洋」展區,展出了一系列海洋高科技成果,智慧化、 智能化的海洋高科技讓人震撼。
  • 海水淡化能否解濱海缺水城市之渴
    作為補水之策,近年來山東積極探索將海水淡化作為增量水源,實施了一批海水淡化項目,目前全省海水淡化工程規模37.6萬噸/日,居全國首位,緩解了沿海新城區和工業區用水之急。  以山東為例,目前的海水淡化水僅能彌補大約1/3的用水缺口。向海洋要水,還有巨大的空間。
  • 新能源海水淡化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在第十六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上,江蘇豐海新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經理王福家認為,發展海水淡化技術,向海洋索取淡水已成為現代社會的當務之急。對緩解我國沿海缺水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狀況,優化用水結構,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 三沙漁民喝上江蘇海淡水 淡化海水將成新藍海
    國家海洋局前不久發布的全國海水利用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1個,日產「海淡水」規模超百萬噸。豐海公司總經理楊宏勳說,傳統淡化海水都採用常規能源,是高能耗產業,每淡化1萬噸海水需耗電4.66萬度,折合標煤18.8噸,排放二氧化碳46.4噸。「風光互補與淡化海水原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項目,我們將二者融合,自主產電產水。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作為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於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提供飲用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3萬多座,海水淡化作為淡水資源的替代與增量技術,愈來愈受到世界上許多沿海國家的重視。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
  • 海水淡化連放利好大招 普及之路還有多遠?
    而經淡化後的海水,味道可實現普通飲用水一樣,並且由於其中的鈣、鎂離子含量少,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淡化海水更為純淨。「現在的淡化水各項水質指標達到了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相關規定。」國家海洋局科技司司長曲探宙指出。除了有利於推進水資源利用,對於眾多沿海地區來說,海水淡化項目的特點和優勢還可與重塑水清岸綠戰略緊密結合,作為打響「碧水保衛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 向大海要水喝 我國海水淡化咋樣
    本報記者 陳 瑜  國家海洋局7月19日發布的《2016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1個,產水規模118.81萬噸/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為20萬噸/日。淡化的海水能不能喝?與國際相比,我國海水淡化技術處於什麼水平?圍繞這些問題,相關負責人做出了回答。
  • 缺水的中國與海水淡化歷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小夥伴們在地理課上可能都學到過,地球上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水總體積約有13億8600萬立方千米,海洋約佔地球總水量的96.53%,湖泊鹹水和地下鹹水佔0.94%,而淡水資源只佔總水量的2.53%,再除去無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冰冠中的水,陸地上可利用的淡水湖、地下水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總水量的1%。
  • 中國國海水淡化工程:水質已達標 成本是瓶頸
    國家海洋局7月19日發布的《2016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1個,產水規模118.81萬噸/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為20萬噸/日。淡化的海水能不能喝?與國際相比,我國海水淡化技術處於什麼水平?圍繞這些問題,相關負責人做出了回答。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經略海洋,向海圖強風帆勁——山東深入貫徹落實...
    抗擊疫情就像一場大考,山東港口的漂亮答卷,得益於整合後邁向一體化發展帶來的能力提升。山東是港口大省,如何由大向強?在總書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重要指示指引下,山東分步推進,實現了全省港口整合。
  • 中國海水淡化簡史與現狀
    1965年,山東海洋學院在國內最先進行反滲透CA不對稱膜的研究。1970年,海水淡化會戰主力匯集杭州,組織了全國第一個海水淡化研究室。1981年,第一個日產200噸的電滲析海水淡化站在西沙群島建成。1982年,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經中科協學會部批准在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