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連放利好大招 普及之路還有多遠?

2021-01-08 環保在線

  【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

】按照《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中所提出的目標,截至2020年,全國

海水淡化

總規模達到220萬噸/日以上。除了產能規模外,若將目光放至更為遠期的未來,海水淡化的成本劣勢將在未來隨著創新技術應用而逐步消解。

 

  水資源需求的不斷上漲和水環境治理的日益加強,讓淡化海水的推廣和應用已成必然趨勢。受限於用水總量的考核與環保監管趨嚴,多個沿海省市紛紛響應,眾多社會資本密切關注,發展多年卻一直未見起色的海水淡化產業能否「捲土重來」?
 

  目前我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另據公開資料,未來十五年內,即使南水北調中東線工程全部建成,且考慮部分海水利用後,國內沿海地區缺水量仍將接近200億立方米。值此背景,作為實現水資源利用開源增量的重要舉措,海水淡化被認為是破局水資源困局的關鑰。
 

  相對於傳統的水資源循環利用方式,海水淡化的優勢顯而易見。實際上,海水淡化的過程,是對大自然水循環的模擬。而經淡化後的海水,味道可實現普通飲用水一樣,並且由於其中的鈣、鎂離子含量少,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淡化海水更為純淨。「現在的淡化水各項水質指標達到了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相關規定。」國家海洋局科技司司長曲探宙指出。除了有利於推進水資源利用,對於眾多沿海地區來說,海水淡化項目的特點和優勢還可與重塑水清岸綠戰略緊密結合,作為打響「碧水保衛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海水淡化的概念在我國政策文件中早已提出:按照發改委、海洋局聯合印發的《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220萬噸/日以上,海水淡化裝備自主創新率達到80%及以上。另據《海島海水淡化工程實施方案》,包括遼寧、山東、浙江、福建、海南等在內的沿海省份將摁下「快進鍵」,重點推進100個左右海島的海水淡化工程建設及升級改造。而天津、河北、浙江等工業大省的海水淡化規劃目標匯總起來進超國家規劃。
 

  資本的流嚮往往是市場發展的風向標。市場規模巨大,多因素促使海淡市場加速釋放。在海水淡化從產能規模向提質增效轉移的大趨勢下,各路資本將為海水淡化項目注入更強的內生動力。在過去一年裡,淡化海水年產水規模超過125萬噸/日,相應設備市場投資規模達到近130億元。隨著海水淡化在工業生產中的推廣,10萬噸級大覎模海水淡化項目落地速度將明顯提升。遺憾的是,海水淡化卻遲遲未能「開花結果」,甚至被認為「飛不起來」。
 

  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我國海水淡化開發起步於產業鏈裝備製造,大型水處理服務商習慣於通過大規模投資進行集中式開發,單個海水淡化項目的規模小、投資成本相對較高,企業的積極性自然不高。其中,北方以大規模的工業用海水淡化工程為主,而南方則以民用海島海水淡化工程居多,這也決定了海水淡化工程量體裁衣的成長「基因」。但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海淡水相比自來水水價仍偏高,使海水淡化這一新興產業缺少競爭優勢。
 

  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有不少「坎」需要跨越。業內呼籲,海水淡化在技術研發、項目管理、商業利用還存在諸多瓶頸,亟須打破體制「玻璃門」。對於告別「野蠻生長」階段,亟需提升發展質量和優化布局的水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而言,發展海水淡化已成為提升淡水利用率,推動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創新的商業模式不僅有利於形成水處理領域交融共同的深度合作,還有望促進多個產業間的融合發展。未來依靠技術進步,加大商用規模,商用後海水淡化價格有望降低至少40%。

相關焦點

  • 海水淡化水距飲用還有多遠
    《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明確,海水淡化水可以作為飲用水源,要加強宣傳,消除公眾對海水淡化水作為飲用水源的疑慮。 現實中,海水淡化水要成為飲用水,卻面臨著多重關口: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對水源的規定未提及海洋。普通居民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 你喝的純淨水是「海水」 海水淡化技術將在天津市普及
    記者昨天從城市節水辦獲悉,本市目前每天可以生產海水淡化水16000噸,還有一部分被製成純淨水。近期本市將在全市範圍內普及這項技術。
  • 利好新政催暖上行周期 海水淡化仍需「多條腿走路」
    【中國環保在線 原創視點】2017年下半年以來,如何實現海水資源化引起了水處理業內和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隨著水處理產業向縱深挺進,海水淡化領域越來越受資本追捧。但在淡化海水不斷擴張的過程中,技術路徑、運營成本的問題則困擾著海水淡化的進一步發展。
  • 海水淡化前景分析:政策利好促進行業潛能加速釋放
    海水淡化有望成為補充優質水源的一大方向。我國海水淡化工業用途佔比2/3,截至2015年12月,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9個,工程規模102.65萬噸/日。2016年底《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引爆海水淡化市場大發展,而地方政府受限於用水總量的考核與環保監管趨嚴,對海水淡化的需求強度進超國家規劃。「十三五」期間國家海水淡化目標220萬噸,較2015年末增長113.59%,而天津、河北、浙江等工業大省的海水淡化規劃目標匯總起來進超國家規劃,海水淡化從國家到地方層面利益高度一致,行業邁入快速發展期。
  • 海水淡化本土化離我們有多遠?
    規劃的發布表明,在國內水資源短缺困局日漸嚴重的背景下,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淡水危機的替代方案之一。海水淡化原材料、技術設備廠商將成為政策利好的最大收益方。基本特點《中關村》:海水淡化在中國實現的基本條件有哪些?氣候狀況對海水淡化的影響有多大?張松建:首先是水資源的匱乏。海水淡化屬於非常規資源,不受環境、氣候的影響。如今,北京市已把海水淡化作為戰略儲備資源來看待。其次,我國工業企業用水大戶很多集中在沿海地區,這些區域的工業也最發達,海水淡化就近利用有其地域優勢。
  • 中新道布局海水淡化領域
    日前,中新道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就工程項目業務推廣、技術開發及金融資本領域的合作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新道在海水淡化領域的布局,引起業界的普遍關注。
  • 中新道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達成合作,共同布局海水淡化領域
    日前,中新道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就工程項目業務推廣、技術開發及金融資本領域的合作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神華集團推進海水淡化產業化進程
    「引來海水釀甘露」,來自渤海灣的海水,由黃驊港的港池經由兩根直徑0.8米的取水管道,被送入淡化裝置進行淡化處理,每天可生產出3.25萬噸淡水。   從引進國內單臺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海水淡化設備,到完全自主設計、建造我國第一個萬噸級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裝置,國華滄電把國內低溫多效海水淡化研究水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作為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於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提供飲用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3萬多座,海水淡化作為淡水資源的替代與增量技術,愈來愈受到世界上許多沿海國家的重視。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
  • Micro LED普及之路到底還有多遠?
    儘管前途是光明的,但Micro LED離真正的普及還尚有一大段路要走。就拿大名鼎鼎的蘋果來說吧,儘管力扛Micro LED顯示技術的大旗,但我們始終都看不到手機上應用Micro LED,反而是採用了OLED,難道蘋果這是真的要變心了嗎?
  • 山東大手筆布局海水淡化,青島被委以重任!
    但山東想要從根本上解決缺水的問題,大力發展海水淡化或許才是具有可持續性的戰略,擁有3345公里海岸線的山東有著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天然優勢,如何將豐富的海水資源轉化為極度緊缺的淡水資源,補齊發展的短板,成為當務之急。與此同時,對於海水淡化產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的青島來說,大力發展海水淡化不僅有利於青島緩解缺水的現狀,更有可能把海水淡化做成一個大產業,為全國探路,變短板為長板。
  • 發明狂人發明海水淡化技術 產量是現有技術3倍
    眾多紛繁複雜的評價背後,他的夢想離現實到底還有多遠?本報記者近日走進了孔令斌的發明世界。機緣:「發動機迷」迷上了海水淡化技術「利用新型海水淡化裝置,淡水產量將是現有海水淡化技術的三倍以上。」孔令斌說。11月11日,瀘州龍馬潭區魚塘鎮居民孔令斌又一次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寄出名為「一種固態燃料鍋爐」的專利申請材料。
  • 新能源海水淡化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在第十六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上,江蘇豐海新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經理王福家認為,發展海水淡化技術,向海洋索取淡水已成為現代社會的當務之急。對緩解我國沿海缺水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狀況,優化用水結構,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 碧水源在海水淡化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9月7日,從青島市董家口經濟區官網獲悉,創業板上市公司碧水源下屬企業,青島水務碧水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預中標山東省青島市董家口經濟區10萬噸/日海水淡化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海水淡化發展現狀分析
    海水淡化(又稱海水脫鹽)是分離海水中鹽和水的過程。從海水中取出水,或除去海水中的鹽,都可以達到淡化目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基本上也分為這兩大類。其中得到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是反滲透法、電滲析法和蒸餾法。
  • 海水淡化設備的淡化流程大全
    海水含鹽量高、硬度高,對設備腐蝕性大,而且水溫季節性變化較大,使得海水淡化系統比常規的苦鹹水脫鹽系統要複雜得多,工程投資和能耗也高得多。因此,萊特萊德通過精心的工藝設計生產出的海水淡化設備,利用合理的設備配置來為您降低工程投資和能耗,從而降低單位制水成本,並確保系統穩定運行就顯得格外重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海水淡化設備的淡化流程吧。1、海水預處理海水中存在大量微生物、細菌和藻類。
  • 海水淡化產能提升顯著 反滲透技術應用成熟,海水淡化,水處理-環保...
    海水淡化產業向好,大規模海水淡化廠推動了整體市場的增長。   近日,GWI聯手IDA發布全球脫鹽年鑑,梳理了全球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領域的項目開發商排名TOP 20——2009年到2020年,以及2019年到2020年,並得出了以上結論。
  • 海水淡化為何步履蹣跚?
    於是,像往年大旱季節一樣,位於天津的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又迎來了眾多前來「討教」海水淡化技術的調研隊伍。可接下來,一如過往,此次的海水淡化諮詢多數沒了下文。「一下雨,就不急了;或者,一問成本,就為難了」。類似的情況,海水淡化專家們遇到過多次,如今,已習以為常。  時冷時熱,冷多熱少,是當前我國海水淡化步履蹣跚的真實處境。
  • 納米木膜淡化海水 或可成為新一代海水淡化「神器」
    ,可淡化海水。」&nbsp&nbsp&nbsp&nbsp近期,國外一所大學的研究者們,成功地用木材製成了一種厚度為0.5毫米的超薄過濾膜——納米木膜,來淡化海水、淨化水質。相對於傳統的海水淡化技術,此法不僅節能環保,而且造價低廉,或可代替市場上廣泛使用的由石油衍生的塑料過濾膜,成為新一代海水淡化的「神器」。
  • 利用陽光淡化海水,科學家發明海水淡化新方法,節能還能循環利用
    地球的表面71%為海洋,29%為陸地,但是陸地上還有河流、湖泊等水域,還有冰川等固態水,說起來地球上的水還是很多的,數據統計顯示,地球上的水資源高達13.86億立方公裡,但是我們又知道地球上的水大部分為海水,佔到了96.5%左右,地球陸地上的水資源中很多湖泊又是鹹水湖,佔據了地球水資源的1%,這樣地球上的淡水就只剩下了2.5%左右,然而在這2.5%的淡水資源中,兩極和高原高山上的冰川以及深層地下水又佔據了一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