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海水淡化應用全國領先

2020-11-24 中國水網

  目前,山東省利用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解決沿海水資源短缺問題走在了全國前列。

  海水淡化產業在經歷了初期的飛速發展和產業擴張之後,卻遭遇了「成本瓶頸」。

  海水淡化亟需具體的扶持政策,資金投入也需轉向產業領域。

  煙臺將建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廠,清華大學和山東省日產淡水16萬噸核能海水淡化項目即將啟動,海水淡化技術在青島全面推進,華能威海電廠海水淡化工程、長島縣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向大海要水喝」有望實現——種種跡象表明:目前,山東省海水淡化利用的進程在不斷加快,繼續保持著「領頭羊」的角色。

  山東省是一個工業大省,同時又是淡水資源較缺的省份之一,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全國平均佔有量的六分之一。前幾年,由於黃河客水來源不穩定,給全省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相應的壓力,這在膠東沿海地區尤為明顯,向海水淡化產業發力,已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目前,山東省利用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解決沿海水資源短缺問題已走在了全國前列。資料顯示,山東省海水淡化裝置日產淡水佔全國總量的50%多,設備裝置總量和技術水平也居全國前列。

  榮成市石島萬噸級海水淡化項目的投產,表明我國反滲透海水淡化的工程技術水平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青島市的海水淡化走在全國前列,在科技部、國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下,黃島發電廠近年與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合作,啟動了低溫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生產出高標準的鍋爐用水和優質的純淨飲用水,邁出了「向大海要水喝」的堅實一步。黃島發電廠生產的瓶裝飲用水是海水淡化後的純淨水,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是我國首項低溫多效海水淡化工程,目前日產純淨水60噸,各項指標均通過生活飲用水、瓶裝飲用純淨水、飲用天然礦泉水等國家標準,氯化物、含鹽量等14項檢測項目全部合格。同時,黃島發電廠建成一條日產3000噸的海水淡化生產線,並開始進入產業化生產。

  在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財政部聯合印發的《海水利用專項規劃》中,青島市被確定為國家級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範城市和產業化基地。《規劃》提出,青島市2010年海水淡化規模要達到日產18萬立方米~20萬立方米,到2020年達到日產35萬立方米~40萬立方米;2010年海水直接利用量15億立方米/年,到2020年達到25億立方米/年。為加快海水淡化,由山東省與清華大學共同建設的核能海水淡化處理項目也在煙臺啟動,項目計劃總投資16億元,預計生產規模為年產淡水5200萬噸。核能海水淡化處理廠的建設,不僅能為煙臺市提供足夠的備用水源,而且將促進整個山東半島生物醫藥、食品、化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使半島的缺水狀況得到較大改觀。

  但是記者也發現,海水淡化目前仍然沒有形成良好的政策環境,亟需具體的扶持政策,資金投入也需要從科研機關為主轉向產業領域。

  「現在,受資金、還有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項目的具體進展情況不好預測。」前段時間,山東省威海新力熱電廠生產技術部負責人張叔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威海市海水淡化踏上產業化之旅,緣於6年前的那場大旱。2000年,威海遭遇了百年罕見的大旱,市政府甚至出臺措施,在全市限時限量供水。同時在用水大戶中廣泛開展節水活動。2003年,威海市曾作出規定:居民生活用水每人每月2立方米,超出2立方米時,每立方米水費40元。

  作為當時威海的第一用水大戶,華能威海電廠的日用水量為12000噸,佔到市區日用水總量的十分之一。在嚴峻形勢的逼迫下,2000年9月,華能威海電廠籌資1980萬元,建造了日產2500噸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2001年3月,華能威海電廠的海水淡化工程正式運行。該工程建成後,效益顯著。據統計,其每年可在用水方面為華能威海電廠節約550萬元。

  在隨後一兩年的時間裡,華能威海電廠海水淡化工程所展示出的巨大經濟效益和企業經濟安全保障優勢,讓不少威海企業動了建海水淡化工程的念頭。

  2003年11月21日,由石島水產集團投資4000萬元建設的大型反滲透技術的海水淡化工程成功建成並投入試運行。該工程可日產5000噸淡水,是當時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機組,並開始試水民用領域。

  2004年11月,新力熱電廠萬噸海水淡化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國債項目立項,更是將威海的海水淡化建設推向一個新階段。

  截至2005年7月劉公島海水淡化項目投產,威海在建和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總處理能力可達到1.8萬噸/天,接近目前市區日用水量的1/5。威海市的海水淡化應用範圍已經從工業領域擴展到民用領域,初步形成了產業化。

  然而,看似風帆正勁的海水淡化產業,在經歷了初期的飛速發展和產業擴張之後,卻遭遇了「成本瓶頸」。

  據了解,目前威海市四大海水淡化工程的運營情況並不理想。劉公島海水淡化工程,是為解決島上飲水問題,採取財政補貼的形式,才得以堅持運行。

  此外,只有華能威海電廠的海水淡化工程,因為技術原因,其用水成本比到水務集團買水成本低,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石島水產集團海水淡化工程在試運行結束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未正式運行。而新力熱電的海水淡化項目資金來源問題至今還未能妥善解決。石島水產集團的淡化成本是5元/噸,但因為也超出市場價格,不得不在剛建成還未正式運行就被迫停產。同時,原定的第二臺機組建設計劃也被迫擱淺。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海水淡化的成本將有望進一步降低。

  還有一個問題讓海水淡化產業前景不太好把握,那就是當前用水政策的某些轉向。據石島水產集團副總經理邵新強介紹,該工程在計劃建設時,曾與有關部門達成0.35元/度的用電價格,但在後來的實際運作中,他們並沒有獲得優惠,用電價格仍然是0.7元/度,這成為導致淡化水高成本的直接因素。而劉公島海水淡化工程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也在於有政策的支持——財政對每噸水予以3.15元的補貼。

  但是,面對著目前的水資源供需形勢,即調水已經可以滿足城市發展需求、海水淡化的建設和運行成本仍然過高,政府能否在城市自來水供應模式上,打開一個缺口,來推動海水淡化產業化步伐,也是一個問題。

  為促進海水利用產業形成與發展,衝破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資源短缺瓶頸,國家海洋局原局長王曙光則表示:海水淡化產業要採取「政府(資金、政策)引導、啟動培育市場」,逐步向「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過渡的發展模式,設立專項資金,啟動海水利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運作,進行產業相關技術的規模示範,增強企業採用新技術的動力和信心,降低經濟運行風險。

  實施國家「海水開源」戰略,針對沿海地區工業及生活用水需求,採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建立萬噸級和10萬噸級示範工程,積累工程經驗,逐步建設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大連、天津、煙臺、威海、青島、舟山等)「國家海水利用示範城市」和「國家級海水資源開發利用綜合示範區」,推動我國海水利用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馬學信 仵德建 郭智生)

編輯:全新麗

相關焦點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時代匯通的膜產品及技術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行業、醫療製藥、市供水處理、工業用高純水、鍋爐補水、海水淡化、電子行業超純水、廢水的處理與回用、物料濃縮提純及農業灌溉等多種行業。  深圳惠程(002168):聚醯亞胺合成技術全國領先,反滲透膜核心材料。
  • 青島水務集團推動規模化海水淡化應用 打破國外壟斷
    在座談會上,中國旅遊報山東記者站站長馮維國表示,2020年8月15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本次媒體團採風活動將緊緊圍繞海水淡化規劃和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解和宣傳,不僅是響應山東省海洋局對宣傳推廣海水淡化的號召,更是向普通大眾深入介紹山東嚴重缺水情況,並為海水淡化提升接受度的良好契機。
  • 海水淡化應用天津全國第一
    華夏經緯網3月18日訊:據天津日報報導,記者從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獲悉,該所承擔的四項「十五」科技攻關課題已於日前全部通過科技部的年度檢查。天津市在海水利用技術方面繼續居於領跑地位。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是國家海洋局下屬的專門從事海水淡化以及海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專業性研究所。
  • 全文|《2019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發布 去年新建海水淡化工程17個
    海水直流冷卻、海水循環冷卻應用規模持續增長,年利用海水作為冷卻水量1486.13億噸,新增94.57億噸/年。  據悉,2019年,海水淡化在石化、核電、鋼鐵等行業推廣應用取得成效,自主設計建設工程規模快速增長,海水利用標準體系進一步健全,我國企業承攬大型國際海水淡化工程取得突破。
  • 山東大手筆布局海水淡化,青島被委以重任!
    與此同時,對於海水淡化產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的青島來說,大力發展海水淡化不僅有利於青島緩解缺水的現狀,更有可能把海水淡化做成一個大產業,為全國探路,變短板為長板。1山東喊「渴」即便是放在全世界,山東也屬於嚴重缺水地區。
  • 中國海水淡化簡史與現狀
    1965年,山東海洋學院在國內最先進行反滲透CA不對稱膜的研究。1970年,海水淡化會戰主力匯集杭州,組織了全國第一個海水淡化研究室。1981年,第一個日產200噸的電滲析海水淡化站在西沙群島建成。1982年,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經中科協學會部批准在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成立。
  • 領跑全國!國內最大膜法海水淡化項目在青開工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吳婧2020年12月30日,由青島水務集團投資建設的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7.07億元,設計日產淡化海水10萬立方米,建設周期約1年,採用國際領先的雙膜法工藝。
  • 缺水的中國與海水淡化歷程
    1997年,我國第一套500m³/d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在浙江舟山嵊山縣投產建成,開創了國內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的歷史先河。2000年,河北滄州建設18000m3/d反滲透苦鹹水淡化廠。2003年,山東榮成建成萬噸級反滲透海水淡化示範工程;同年,河北黃燁發電廠引進20000m³/d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裝置。
  • 山東舉行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發布會
    《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於8月15日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實施。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意見》出臺的相關情況。  一、背景及意義  山東作為北方嚴重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佔有率僅為315噸,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6,屬北方嚴重缺水地區之一。水資源短缺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也是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 青島水務集團百發海水淡化廠生產能耗降低19% 居全國領先水平
    半島網7月30日訊  記者從青島水務海淡科技公司獲悉,青島水務海淡科技百發海水淡化廠對原有設備設施進行節能技改,海水淡化生產噸水能耗由4.18降至3.40千瓦時/立方米,較設計標準能耗4.09千瓦時/立方米大幅降低,居全國領先水平。
  • 海水淡化產能提升顯著 反滲透技術應用成熟,海水淡化,水處理-環保...
    海水淡化產業向好,大規模海水淡化廠推動了整體市場的增長。   近日,GWI聯手IDA發布全球脫鹽年鑑,梳理了全球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領域的項目開發商排名TOP 20——2009年到2020年,以及2019年到2020年,並得出了以上結論。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其應用
    從海水中取出水,或除去海水中的鹽,都可以達到淡化目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基本上也分為這兩大類。  其中得到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是反滲透法、電滲析法和蒸餾法。海水淡化過程無論採用哪種淡化方法,都存在著能量的優化利用與回收,設備防垢和防腐,以及濃鹽水的正確排放等問題。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與工業應用,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在此期間形成了以多級閃蒸、反滲透和多效蒸發為主要代表的工業技術。專家普遍認為,今後三、四十年在工業應用上,仍將是這三項技術「唱主角」,但反滲透的比重將越來越大。
  • 海水淡化能否解濱海缺水城市之渴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楊守勇 楊文  ◇山東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1%左右,人均佔有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1/6;正常年份,黃河水、長江水佔全省總供水量40%左右;2014年以來青島市對黃河水、長江水的依賴程度高達95%以上
  • 青島海水淡化能力全國領先再生水利用率為35.3%
    原標題:5年內,日「淡」海水60萬立方米昨日,在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局局長郭繼山發布了《創新城市精細管理 持續提升公用事業保障供給品質》的報告
  • 與國際持平,山東海水淡化成本降至4.25元/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張阿鳳8月17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作為北方嚴重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佔有率僅為315噸,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6,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是破解水資源短缺的一劑良方。
  • 35張圖「揭密」海水淡化產業的現實與未來
    根據中國水利企業協會脫鹽分會統計,截至2015年12月,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9個,工程規模102.65萬噸/日。其中,2015年全國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個,新增海水淡化工程產水規模10.77萬噸/日。
  • MVR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研究
    通過利用MVR技術能夠有效地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獲得無機鹽,同時獲取的淡水能夠達到生活飲用水的標準。應用MVR技術進行海水淡化具有工藝簡單、設備使用周期長等的優勢,在現代的海水淡化工程當中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本文將對MVR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研究,進行進一步地分析和闡述。
  • 水處理技術簡史 | 海水淡化
    反滲透膜元件卷式結構和界面聚合制膜工藝的發明,大大促進了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由於此時的中東地區對多級閃蒸情有獨鍾,反滲透海水淡化最先在歐洲得到應用,隨後才進入中東地區。1982年,馬爾他建造了一個20,000噸/天反滲透海水淡化工廠,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反滲透海水淡化廠之一。
  • 2016年我國海水淡化市場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截至2014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2個,產水規模92.69萬噸/日。其中,2014年,全國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9個,新增海水淡化工程產水規模2.61萬噸/日。全國已建成萬噸級以上海水淡化工程27個;千噸級以上、萬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34個;千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1個。全國已建成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20萬噸/日。
  • 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
    而世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所以從海水中獲得乾淨的飲用水具有非常大的意義。這種特製的石墨烯如同篩子一樣能快速地濾掉海水中的鹽,而只留下水分子,從而實現淡化海水,如圖所示。該項研究成果在成本上也遠低於現有的其他技術,讓人們在海水淡化上又多了一種選擇。中國科學家在利用石墨烯淡化海水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石墨烯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現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