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

2021-02-20 石墨烯聯盟

   地球上有七億四千八百萬人無法飲用到乾淨的飲用水,而與此同時全球飲用水需求日益增加,聯合國公布數據顯示,全球用水量在20世紀增加了6倍,其增速是人口增速的兩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雖然目前地球上淡水資源總體充足,但由於區域分布不均、管理不善、環境變化及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約有五分之一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我國雖然是水資源大國,但是水體汙染嚴重,可供直接飲用的也越來越少。而世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所以從海水中獲得乾淨的飲用水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聚合物反滲透膜的機理是溶劑的溶解擴散機理——水分子選擇性的吸收到薄膜的表面,然後選擇性的擴散到另一面。聚合物薄膜可以阻止鹽的滲透,可以允許水分子緩慢的通過聚合物。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堅硬的、氣孔尺寸嚴格控制具有納米結構的薄膜來增加水的產量,如使用碳納米管或沸石。這些薄膜很難被製成可伸縮、低成本的薄膜。然而,最小的碳納米管制成的薄膜在有效的排除鹽離子的時候還是太大。而製造連續的且薄的沸石片層挑戰性更大。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Grossman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石墨烯由於具有強的機械性能、原子厚度以及可以提供納米氣穴,因此被認為很有潛能解決這些問題。該研究通過精確控制多孔石墨烯的孔徑並向其中添加其他材料的方法,改變石墨烯小孔邊緣的性質,使其能夠排斥或吸引水分子。這種特製的石墨烯如同篩子一樣能快速地濾掉海水中的鹽,而只留下水分子,從而實現淡化海水,如圖所示。該項研究成果在成本上也遠低於現有的其他技術,讓人們在海水淡化上又多了一種選擇。中國科學家在利用石墨烯淡化海水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石墨烯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現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

 
石墨烯淡化海水示意圖

  研究表明,水環境中的氧化石墨烯薄膜與水相互作用後,形成約0.9納米寬的毛細通道,允許直徑小於0.9納米的離子或分子快速通過,而直徑大於0.9納米的離子被完全阻隔。該篩選效應不僅對離子尺寸要求非常精準,而且比傳統的濃度擴散快上千倍,如圖所示。專家稱,如果通過機械手段進一步壓縮薄膜中的毛細通道尺寸,將能高效率地過濾海水中的鹽分。這意味著製造一個在幾分鐘內即可將一杯海水淡化成飲用水的過濾裝置,已不再是科幻小說場景。


石墨烯薄膜篩選小分子示意圖

  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一直備受關注,為此,2016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特設「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分會,由朱宏偉教授擔任中方分會場主席,並邀請到中外石墨烯行業大咖,就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應用研究進展及技術難題進行探討。 

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分會

時間:9月22-24日

地點:青島國際會展中心

規模:150人

分會主席:朱宏偉教授(清華大學)


報名方式:

大會官網:www.grapchina.org(大會官網在線報名為參會唯一指定路徑)

諮詢電話:400-110-3655

PS:首期報名優惠截止日期到7月11日~

  大咖雲集,豈能錯過。如果你想近距離與大咖交流,你還在等什麼,快快報名參加2016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吧。屆時大咖會為我們帶來哪些震撼,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2017-10-13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 石墨烯之父:氧化石墨烯薄膜用於淡化海水已具備商業化條件
    「把氧化石墨烯的薄膜應用到海水淡化當中,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實現商業化的例子。
  • 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可更好淡化海水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3日在《自然·納米技術》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的一種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能更高效地過濾海水中的鹽,未來在海水淡化產業中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氧化石墨烯薄膜在氣體分離和水處理方面已經展示了很大的應用潛力,但現有的這類薄膜還無法適應海水淡化工藝要求。
  • 中國科學家用石墨烯實現太陽能高效海水淡化,轉化率80%
    轉化率高達80% 負責研究的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朱嘉介紹,他們使用的是一種太陽能海水淡化利用光蒸餾原理的技術,無需其他能量即可產生淡水,因此為理想的海水淡化方案,但由於能量轉換效率較低,一直無法大規模應用。
  •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面對如此巨大的水資源儲量,科學家們也動過腦筋——因為濃度過高以及雜質不少,海水無法被直接利用。但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一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薄膜快速篩選離子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現了其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這一成果有望在海水淡化領域獲得應用。
  • 海水淡化的三五年 這幾個關鍵要素成重點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海水淡化技術日益成熟,相關裝備研發和生產有了長足進步。從長遠來看,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有重大戰略意義。就目前來看,反滲透技術、膜設備、石墨烯材料,以及海島建設是業界普遍看好的重點。
  • Science子刊:石墨烯再顯神通!海水淡化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儘管有豐富的海水作為替代水資源,海水淡化通常受到生產率低、能耗相對高的限制。膜基海水淡化技術包括最先進的反滲透(RO)技術,已被證明比熱脫鹽方法更有效。傳統的聚合反滲透膜仍然存在這樣的缺陷,如汙垢阻力低,選擇性差,抗汙穩定性低,抗化學/熱降解差。因此,尋找和探索具有更好的滲透性,選擇性,化學穩定性,並能同時抗汙的新材料一直是科學家們不斷努力的方向。
  • 石墨烯在節能環保領域應用論壇成功召開
    論壇由孫立濤主持,圍繞節能環保發展需求,就石墨烯在節能環保領域的共性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進展進行討論,研判石墨烯在節能環保領域的應用前景。       孫立濤作《石墨烯基KN95口罩的防護機理》報告,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口罩是通過熔噴布阻隔大顆粒,靜電吸附小顆粒,但呼吸的水汽會讓靜電消失,配戴1-2小時吸附作用就會失效。
  • 中新道布局海水淡化領域
    日前,中新道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就工程項目業務推廣、技術開發及金融資本領域的合作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新道在海水淡化領域的布局,引起業界的普遍關注。
  • 海水淡化產能提升顯著 反滲透技術應用成熟,海水淡化,水處理-環保...
    海水淡化產業向好,大規模海水淡化廠推動了整體市場的增長。   近日,GWI聯手IDA發布全球脫鹽年鑑,梳理了全球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領域的項目開發商排名TOP 20——2009年到2020年,以及2019年到2020年,並得出了以上結論。
  • MVR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研究
    通過利用MVR技術能夠有效地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獲得無機鹽,同時獲取的淡水能夠達到生活飲用水的標準。應用MVR技術進行海水淡化具有工藝簡單、設備使用周期長等的優勢,在現代的海水淡化工程當中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本文將對MVR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研究,進行進一步地分析和闡述。
  • 山東海水淡化應用全國領先
    海水淡化產業在經歷了初期的飛速發展和產業擴張之後,卻遭遇了「成本瓶頸」。  海水淡化亟需具體的扶持政策,資金投入也需轉向產業領域。  煙臺將建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廠,清華大學和山東省日產淡水16萬噸核能海水淡化項目即將啟動,海水淡化技術在青島全面推進,華能威海電廠海水淡化工程、長島縣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向大海要水喝」有望實現——種種跡象表明:目前,山東省海水淡化利用的進程在不斷加快,繼續保持著「領頭羊」的角色。
  • 海水淡化新技術的應用和展望
    在「2011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元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安屹立總經理為大家介紹了海水淡化新技術的應用並對海水淡化應用前景做出了展望。海水淡化與傳統的依賴地表水方式相比具有可靠性、不受氣候乾旱影響;獨立性,與跨區域調水相比控制性較強等顯著特點。
  • 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
    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海水淡化膜分離技術作為一項高新技術,已成為新世紀解決水資源、能源和環境等領域重大問題的共性技術之一。文章介紹了膜分離技術及其特點,分析了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具體應用,探討了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應用的開發前景。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作為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於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提供飲用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3萬多座,海水淡化作為淡水資源的替代與增量技術,愈來愈受到世界上許多沿海國家的重視。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
  • 海水淡化將成水處理領域新藍海?
    直到近期,國內的幾家知名公司相繼布局海水淡化領域,謀求迅速突擊海水淡化市場,引起了業內外人士的高度注意。那麼,我國目前的海水淡化市場究竟如何,是否能夠成為水處理領域新藍海呢?資料顯示,IDE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同時提供熱法和膜法兩種不同海水淡化工藝技術及設備的供應商,在海水淡化行業規模最大、市場佔有率最高。此外,IDE已經將業務拓展到了中國、印度、澳大利亞等40個多個國家。如果中交建能夠順利收購IDE,將獲得最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和大型海水淡化工廠建設與管理運行經驗,可以迅速提升自身在海水淡化領域的市場地位。
  • 青島科大董立峰教授團隊在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已達到6530萬噸左右,解決了2億多人的飲水問題。此外,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的總量每年約7000億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寶貴的淡水資源。膜技術應用於海水淡化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的,此後逐漸得到了大規模應用。現在膜法海水淡化已經佔領了淡化水60%以上的市場。
  • 中新道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達成合作,共同布局海水淡化領域
    日前,中新道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就工程項目業務推廣、技術開發及金融資本領域的合作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離子交換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
    離子交換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當前淡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海水淡化被認為是一種最具前景的解決方法. 目前已開發出了海水淡化技術,離子交換法淡化海水具有處理徹底、成本低、可再生等優勢,已在海水淡化預處理、後處理、濃海水中提取化學元素等方面得到應用,具有廣闊前景。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其應用
    從海水中取出水,或除去海水中的鹽,都可以達到淡化目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基本上也分為這兩大類。  其中得到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是反滲透法、電滲析法和蒸餾法。海水淡化過程無論採用哪種淡化方法,都存在著能量的優化利用與回收,設備防垢和防腐,以及濃鹽水的正確排放等問題。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與工業應用,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在此期間形成了以多級閃蒸、反滲透和多效蒸發為主要代表的工業技術。專家普遍認為,今後三、四十年在工業應用上,仍將是這三項技術「唱主角」,但反滲透的比重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