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之父:氧化石墨烯薄膜用於淡化海水已具備商業化條件

2020-12-03 澎湃新聞

石墨烯之父:氧化石墨烯薄膜用於淡化海水已具備商業化條件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2017-09-26 18:47 來源:澎湃新聞

「把氧化石墨烯的薄膜應用到海水淡化當中,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實現商業化的例子。在未來海水淡化中,由於使用了氧化石墨烯,我認為它的成本將會越來越低,所以這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化的例子。」石墨烯之父、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表示。

海姆是在9月24日於江蘇南京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第四屆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由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GIA)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南京開發區、北京現代華清材料科技發展中心、上海際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市貿促會承辦。

海姆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被稱為是「石墨烯之父」。2004年,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成功地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證實石墨烯可單獨存在。兩人也因此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石墨烯因具有優良的光、電、力學等性能,石墨烯被稱為「新材料之王」、「超級材料」等。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衍生物,其能夠在實驗室通過簡單的氧化生產出來。考慮到氧化石墨烯的靈活性和成本,氧化石墨烯比單層石墨烯更具有潛在優勢。

海姆在大會上表示,氧化石墨烯氧化物分層取得進展後,現在可得到100納米的厚度,形成石墨烯氧化膜。

海姆稱,實驗表明,不管是哪一種海水,經過氧化石墨烯薄膜時,水流速度都非常快,且可以非常精確地把鹽份都過濾出來。氧化石墨烯薄膜應用在海水淡化中時,只要進行一定的加壓,過濾出來的海水甚至可以直接飲用。「如在水流速度保持0.5升/平方米的情況下,薄膜對於氯化鈉的過濾度高達97%,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滿意的實驗結果。」

事實上,這也是海姆團隊的最近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成果已於今年4月發表在國際學術雜誌《Nature Nanotechnology》上。海姆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方法能夠精確控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孔徑大小,這能夠有效地阻擋不需要的離子。實驗證實,用他們的方法能夠使氧化石墨烯薄膜對氯化鈉的離子的過濾率高達97%,這意味著該膜系統能夠很好地進行過濾常見的鹽離子。

海姆稱,相較於目前海水淡化的工藝來說,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應用成本大大降低。「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應用,我認為已經是準備好實現商業化了。」

海姆還表示,「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未來我們能不能生產出可攜帶、易攜帶的淡化海水的設備呢?比如說我們把海水放到設備裡面,拿到這個小的設備來進行過濾,變成一個飲用水,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方向,也許未來我們可以製備出這種可攜式的海水淡化設備。」

對於石墨烯有可能在哪個領域商業化應用,海姆提到了核工業領域。

海姆稱,「這個行業是數十億美金的產業」。氚是在核反應堆中的一個重要的汙染因素,目前還找不到去除氚這種汙染源的有效方法,對核工業造成很大的困擾。

對於氫核聚變而言,氫的同位素——氘(又稱重氫)是用作熱核反應的重要能源,在分析和化學追蹤技術中也被廣泛使用。氘的氧化物即重水,在鈾核裂變中可做為減速劑,由此在核電站運行中需要成千上萬噸重水。氚是氫最重的同位素,其原子含有1個質子和兩個中子,具有放射性,在核裂變工廠作為發電副產品須被安全去除。

海姆的研究團隊發現,採用石墨烯制膜濾出不同的氫同位素——氘和氚,大大簡化重水的生產過程,並有助於清理核廢料,有望製備節能、高效和價廉的理想過濾器。該團隊曾測試了氘的原子核,可以通過石墨烯及其姊妹材料氮化硼的膜。

該團隊還發現,氘不僅能夠被一個原子厚的膜有效篩選分離,而且這一過程效率很高。這一發現使得單層石墨烯和氮化硼作為分離膜,對氘和氚混合物進行分離具有應用價值。該研究成果已於2016年初在國際期刊Science雜誌上發表。

海姆在大會上稱,目前通過CVD(化學氣相澱積)方法製備的石墨烯質量不錯,但還是存在一些瑕疵。針對目前多種多樣的「石墨烯」產品,海姆也強調稱,「還有一點,我們需要記得的就是,我們不可能用石墨烯解決所有的問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34)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2017-10-13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 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可更好淡化海水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3日在《自然·納米技術》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的一種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能更高效地過濾海水中的鹽,未來在海水淡化產業中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氧化石墨烯薄膜在氣體分離和水處理方面已經展示了很大的應用潛力,但現有的這類薄膜還無法適應海水淡化工藝要求。
  • 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
    這種特製的石墨烯如同篩子一樣能快速地濾掉海水中的鹽,而只留下水分子,從而實現淡化海水,如圖所示。該項研究成果在成本上也遠低於現有的其他技術,讓人們在海水淡化上又多了一種選擇。中國科學家在利用石墨烯淡化海水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石墨烯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現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
  • 科學網—發現氧化石墨烯薄膜離子篩選效應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吳恆安與諾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安德烈·海姆合作,發現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
  • Science子刊:石墨烯再顯神通!海水淡化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儘管有豐富的海水作為替代水資源,海水淡化通常受到生產率低、能耗相對高的限制。膜基海水淡化技術包括最先進的反滲透(RO)技術,已被證明比熱脫鹽方法更有效。傳統的聚合反滲透膜仍然存在這樣的缺陷,如汙垢阻力低,選擇性差,抗汙穩定性低,抗化學/熱降解差。因此,尋找和探索具有更好的滲透性,選擇性,化學穩定性,並能同時抗汙的新材料一直是科學家們不斷努力的方向。
  • 氧化石墨烯材料成功解決海水淡化難題
    海水脫鹽一直被用於製備淡水,但長期以來,這一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南京大學的科學家運用氧化石墨烯材料,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
  • 澳洲發布新型石墨烯太陽能加熱超材料 可用於儲熱、光熱發電、海水...
    該薄膜的擬議應用包括熱能收集和儲存、光熱發電和海水淡化。CTAM創始董事賈寶華教授表示,在吸收太陽光的同時抑制熱輻射損失(也稱為黑體輻射)對於高效的太陽能熱吸收器至關重要,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卻極為困難。她解釋說:「這是因為,根據吸收的熱量和吸收體的特性,發射溫度不同,導致其波長有顯著差異。
  • 中國科學家用石墨烯實現太陽能高效海水淡化,轉化率80%
    為此,朱嘉課題組提出一種新思路,它有兩大創新之處:一是利用石墨烯製成可摺疊而且輕便的薄膜,用來吸收太陽能蒸餾海水,大大增加了便攜性;二是讓石墨烯吸收體與海水分隔開,降低熱導損耗。 此外,由於在過去絕大部分工作中,吸收體與水直接接觸,造成能量通過水本身的導熱而耗散掉,所以需要光學聚焦、隔熱等手段維持熱平衡。
  •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面對如此巨大的水資源儲量,科學家們也動過腦筋——因為濃度過高以及雜質不少,海水無法被直接利用。但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一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薄膜快速篩選離子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現了其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這一成果有望在海水淡化領域獲得應用。
  •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新型石墨烯薄膜,可吸收90%以上的太陽光
    該薄膜的擬議應用包括熱能收集和儲存、光熱發電和海水淡化。CTAM創始董事賈寶華教授表示,在吸收太陽光的同時抑制熱輻射損失(也稱為黑體輻射)對於高效的太陽能熱吸收器至關重要,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卻極為困難。她解釋說:「這是因為,根據吸收的熱量和吸收體的特性,發射溫度不同,導致其波長有顯著差異。
  • 石墨烯最全面分析——人類將從矽時代邁向石墨烯時代
    ,可製備透明導電薄膜,替代 ITO,用於觸摸面板、柔性液晶面板、太陽能電池及 LED 照明等。,應用於環保、海水淡化等領域,還能充當儲能材料負載。石墨烯製備 在製備技術層面,氧化還原法與物理剝離法常被用作製備石墨烯粉體,而化學氣相沉積法與外延生長法常被用作製備石墨烯薄膜。
  • 2025年全球石墨烯市場發展展望
    與碳納米管相比,石墨烯同樣是一種理想的生物傳感材料,它擁有碳納米管的廉價、環境友好、生物兼容性以及活性基團均勻分布等優點,同時,由於含有大量的羧基、羥基等官能團,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這是碳納米管所不具備的。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石墨烯和金屬薄膜傳感器。由於石墨烯可使生物分子緊密結合,從而增強傳感器的靈敏度。石墨烯結合得越緊密,傳感器的電磁屏蔽效應越小。
  • 一文帶你了解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
    石墨烯作為一種有著特殊性能的材料,目前已應用於透明導電電極、觸控屏、太陽能電池、鋰電池
  • 金屬所提出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化學還原新方法
    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對氧化石墨烯(GO)表面含氧官能團的組成、氫滷酸與GO反應原理以及滷素原子與碳原子之間成鍵時的鍵能等進行了系統分析,提出了利用氫碘酸、氫溴酸等滷化物還原GO的方法,實現了GO在較低的溫度下(≤100°C)的快速、高效還原,所得石墨烯的碳氧比可達12以上。
  • 這種石墨烯膜能將海水過濾成淡水
    ,研製出來的石墨烯膜可以將海水過濾成淡水。」讓石墨烯材料用於水處理近10多年來,作為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一直是材料界的當紅「炸子雞」,而石墨烯膜用於離子篩分和海水淡化一直面臨巨大挑戰:對像紙一樣的石墨烯納米片,要精確「裝訂」成石墨烯膜,保證其層間距固定並精確到十分之一納米,非常困難。「更具挑戰的是,石墨烯膜在水溶液中還會發生溶脹,導致分離性能嚴重衰減。」
  • 不完美石墨烯實現「華麗轉身」 環保領域大顯身手
    製備優質的石墨烯材料如同編織布匹,科研人員要在這種由六角形蜂窩狀排列的碳原子組成的單原子薄膜上「精工細作」,同時還要保證高質量實屬不易。石墨烯的優異性能源於其完美的結構,一旦結構遭到破壞,哪怕是非常小的破壞,也會導致其各項性能大幅下降。因此,有缺陷的石墨烯很難用於製備電晶體等高端精密產品。
  • 技術商業化的源頭就是這個,能源技術化,石墨烯技術
    新能源電池也是石墨烯技術最早商用的一大重要領域,是公眾了解和認知石墨烯及石墨烯電池的重要媒介之一。美國電動汽車之父費爾南·吉梅諾維奇曾經在他的車輛上安裝了由石墨烯薄膜經過3道工序精製而成的動力蓄電池。通過對多種實驗性研究成果的分析,他認為,石墨烯薄膜在加熱和冷卻的作用下具有平穩的極化極性,能為移動電源,使鋰離子存在,能極大地降低移動電源在速度降低至600m/s以下時候的電池循環能量耗儘速度;在冷卻的情況下,石墨烯薄膜能達到一定的平穩極性,但因疏水性質而使它與鋰離子接觸的面積受到擠壓,通過移動電源冷卻起來性能大大降低。
  • 氧化石墨烯原理獲新發現
    自英國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發現石墨烯在201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石墨烯特別是氧化石墨烯(GO)在新能源電池、快速充電、生物醫學、海水淡化等諸多應用方面都得到了廣泛的發展。然而,幾個原理方面的問題長期困擾著研究人員。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官能團分布有什麼規律呢?
  • 石墨烯在節能環保領域應用論壇成功召開
    》報告,當前淡水資源緊缺和水汙染嚴重,全球面臨著巨大挑戰,通過納濾淡化海水可緩解這一問題。原子層厚的納米多孔二維材料具有最小的傳輸阻力和最大的滲透率,是高性能納濾膜的理想材料,但實際製備的超薄二維薄膜存在機械強度弱、面積小的問題。袁荃團隊將石墨烯納米篩與碳納米管結合,製備的大面積、高強度的石墨烯納米篩/碳納米管複合薄膜具有高的水滲透率、截鹽率,以及優異的機械柔性,可應用在納濾中實現海水淡化。
  • 石墨烯脫除硫酸純化及濃縮難題攻克
    由於石墨烯的性能優良、功能眾多而被廣泛應用到鋰電子電池、超級電容、導電油墨、觸控螢幕、軟性電子、散熱、塗料、傳感器等領域,此外,在高頻電子、環保、光電、聚合物、海水淡化、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催化劑、建築材料等領域,也能發現石墨烯的身影。有專家預計,未來幾年內,石墨烯將主要用於「導電油墨」、「 防腐塗料」、「 散熱材料」、「 鋰電池」、「 超級電容」等五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