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脫除硫酸純化及濃縮難題攻克

2021-01-08 騰訊網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納米材料,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

由於石墨烯的性能優良、功能眾多而被廣泛應用到鋰電子電池、超級電容、導電油墨、觸控螢幕、軟性電子、散熱、塗料、傳感器等領域,此外,在高頻電子、環保、光電、聚合物、海水淡化、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催化劑、建築材料等領域,也能發現石墨烯的身影。有專家預計,未來幾年內,石墨烯將主要用於「導電油墨」、「 防腐塗料」、「 散熱材料」、「 鋰電池」、「 超級電容」等五大領域。

石墨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單層或多層石墨烯構成的石墨烯薄膜,另一類是由10層以下的多層石墨烯構成的石墨烯微片。目前,石墨烯的主要製備方法有:機械剝離法、溶劑剝離法、化學氣相沉積法、晶體外延生長法和氧化還原法等。採用機械剝離法和溶劑剝離法的生產效率較低;化學氣相沉積法和晶體外延生長法成本高、操作複雜且無法生產大面積石墨烯;氧化還原法是通過使用硫酸、硝酸等化學試劑及高錳酸鉀、雙氧水等氧化劑將天然石墨氧化,增大石墨層之間的間距,在石墨層與層之間插入氧化物,製得氧化石墨。然後將反應物進行水洗,並對洗淨後的固體進行低溫乾燥,製得氧化石墨粉體。通過物理剝離、高溫膨脹等方法對氧化石墨粉體進行剝離,製得氧化石墨烯。最後通過化學法將氧化石墨烯還原,得到石墨烯。

目前氧化原法中,由於石墨烯的製備是以石墨、濃硫酸、高錳酸鉀、雙氧水為主要原料,製備過程中殘留的硫酸、高錳酸鉀、過錳酸鉀、雙氧水等成分的脫除及石墨烯的濃縮是全球性技術難題。

據悉國初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根據多年在新型分離技術領域的經驗,把新型分離技術應用到石墨烯製備過程中的脫酸、除雜、純化、濃縮,可高效快速的對石墨烯進行高效提純,去除石墨烯溶液中的濃硫酸以及鉀、錳離子雜質,得到高純度及高濃度的石墨烯。

新型分離技術在製備高純度石墨烯中的主要應用工藝:

在石墨烯製備過程中採用創新開發的離心膜技術進行濃硫酸/鹽酸的高效快速脫除,脫酸的同時可有效去除錳離子和鉀離子,通過加入純水的洗滌,可獲得高純度的石墨烯溶液。不僅如此,離心膜還能對脫酸後的石墨烯溶液進行有效濃縮。除此以外,國初科技的酸回收技術還能有效回收利用洗脫過程中產生的廢酸。

國初科技已成功將該項技術應用於高純度、高濃度石墨烯溶液的製備。

國初科技(廈門)有限公司不斷致力於新型膜分離技術的應用推廣,在醫藥、化工、食品、飲料、石油、石化、核能等行業有豐富特種膜應用經驗,可根據客戶的工藝要求研究開發適合其特定分離要求的技術與裝備。

相關焦點

  • 曹原——攻克石墨烯超導世紀難題的中國年輕人
    攻克世紀難題2018年3月5日,《自然》發表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石墨烯重磅論文,《自然》雜誌在論述曹原入選年度人物的理由時表示:「在他的論文當中,他發現了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讓無數科研學者展開了研究與探索。」
  • 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
    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我們國內的科學技術,很多時候在國外看來就像過家家一樣的存在,也是因為我們的科技水平限制。作為一個科學家,需要的就是最新的技術支撐,同時也需要最先進的設備,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所以,很多中國的科學家選擇去美國進行深造,說到底,這還是因為國內的環境不夠優秀,所以很多國內的科學家最終也變成了華人科學家。
  • 他的「黑金」攻克世界百年難題,節省千億美金,他會留在外國嗎?
    2018年3月5日,《自然》在同一天連發兩篇文章報導石墨烯超導的重大發現。連發兩篇報導是《自然》149年以來的第一次,再次之前從未有過如此的報導方式。然而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都是來自中國的曹原。2018年12月18日,曹原榮登《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任務榜首。「開創了一個全新研究領域的傑出科學家,他的科研成果震驚了全世界」這是《自然》在年度文章中對他的介紹。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氯離子脫除技術研究進展
    摘 要:燃煤電廠脫硫廢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 Cl-,過量的 Cl-會影響脫硫效率、降低石膏品質、導致設備的腐蝕加劇,因此,Cl-的脫除是制約燃煤電廠廢水零排放的關鍵因素。文章介紹了脫硫廢水的組成特性,綜述了化學沉澱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電解法、氧化法和萃取法等脫硫廢水除氯技術的最新進展。
  • 中科院攻克石墨烯關鍵技術,延遲降低了1000倍,半導體領域迎突破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科院再次傳來好消息,石墨烯關鍵材料被攻克,延遲足足降低了1000倍,那這有什麼意義呢?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2020年開局雖然不順,但是依然沒能阻擋住我們前進的步伐,科技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因此這這方面我們一直以來都是下足了功夫,而2020年我們的科技突破還要從一種新型的石墨烯材料開始
  • 我國再次攻克世界難題
    我們國家再次攻克世界難題,我國的各項領域實現了突破!這次是繼美俄後第三個掌握此技術的國家。隨著我國家的經濟發展,我們國家在很多領域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在中國剛成立不久的時候,在發展的過程中是極為艱苦的。在很多西方國家為了技術打壓制我國,西方國家他們就對我國實行了技術封鎖導致我們國家在技術的過程中吃了不少苦頭走了不少的彎路。
  • 中國最年輕科學家,攻克世界超導物理學難題,卻放棄美籍毅然回國
    在麻省理工,曹原參與了關於石墨烯導電方面的難題研究。研究愈深,興趣愈濃,天資卓越的他很快就在2018年的時候,攻克了這個困擾全球物理學界100多年的世界超導物理學難題,震驚全世界!曹原和他團隊的研究成果也成功登上《Nature》雜誌,要知道《Nature》是科學界享有盛名的科學刊物,很多科學家都以登上該雜誌為榮。而截至到目前,《Nature》這本雜誌已經創辦了近149年,無數有名的科學家都曾出現在這本雜誌上。
  • 解析:石墨烯的缺陷及其形成原因
    面外碳原子缺陷的存在,無疑破壞了石墨烯整體的二維空間晶型。特別是有些缺陷(如圖1-6b),改變了碳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使得石墨烯內部出現sp3雜化軌道碳,這樣的缺陷勢必影響石墨烯電學特性,利用這樣缺陷的可行性研究目前正在開展。當然,如何使這樣的缺陷具有可控性,對研究人員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 奧林帕斯懸紅:攻克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的詩與遠方
    在攻克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上,華為是極為認真和有卓越追求的。 去年底,華為發布了針對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的奧林帕斯懸紅,聚焦實現『自動駕駛的數據全生命周期治理』和構建『每比特極致性價比的數據存儲』,鼓勵全球科研工作者攻克數據基礎設施難題。
  • 哈工大突破世界性難題:「解鎖」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
    哈爾濱工業大學供圖單層石墨烯與BCM分子間光致環加成反應示意圖。哈爾濱工業大學供圖中新網哈爾濱10月27日電 (記者 王琳 史軼夫)哈爾濱工業大學於27日發布消息,該校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 難倒各國的難題,卻被中國攻克
    眾所周知,中國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多傑出的成就,雖然早期的時候,西方各國採取技術壟斷的方式,也讓我們遇到了很多的難題,隨著我國不斷努力之後,也陸續打破了很多技術壟斷,也讓世界各國對我國刮目相看。而在這次,美國斥資6400億來攻克一個技術,儘管研究了多年依舊沒有進展,經過多年的時間積累,難道世界各國的難題,卻被中國攻克了。核電站的重要性如今,電力對一個國家而言十分重要,一旦電力無法得到保障,居民的生活和很多工廠都會受到影響,甚至也會降低降級發展。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國家都在研發一些高效率的發電方式,其中核電站就是如此。
  • 小米10 至尊紀念版官方科普:石墨烯在電池技術上的應用突破
    IT之家10月22日消息 今日上午,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曾學忠解讀了石墨烯在電池技術上的應用突破。IT之家了解到,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內置 4500mAh 電池,支持 120W 有線充電。談及石墨烯在電池技術上的應用時,曾學忠表示:設計方案上,經過多應用方向探索,他們發現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上應用具有較大的收益,特別是其二維片層結構可以和活性物質實現 「面接觸」,能夠構築整個電極上的 「長程導電」,同時石墨烯電子高度離域,形成較好的能帶結構,導電率高達 >10°S/m(石墨烯粉末)。
  • 中學教師「十六字口訣」攻克數學難題九宮格
    原標題:河北臨漳教師"十六字口訣"攻克數學難題九宮格燕趙都市網訊(通訊員王俊平蘇海坤記者陳正)日前,記者從河北省臨漳縣獲悉,該縣教師秦衛東用創新法免運算巧填方陣圖,成功攻克「方陣圖」這一數學歷史難題。秦衛東今年50多歲,現在該縣柳園鎮中學教數學。
  • 中國這家企業僅25天攻克關鍵材料,研製出石墨烯口罩!
    中國這家企業僅25天攻克關鍵材料,研製出石墨烯口罩!由於疫情的原因,現在口罩已經成了人們生活當中的必須品,在疫情發展初期,想要買口罩也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由於我國生產力發展也讓現在這樣的需求達到了一個相對平衡的模式。
  • 菏澤啟動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 破太陽能發電難題
    菏澤啟動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 破太陽能發電難題 2018郝學娟 攝   菏澤啟動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 破解太陽能發電難題  中新網菏澤3月31日電 (郝學娟)中國首條全自動量產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31日在菏澤啟動,該項目主要生產可在弱光下發電的石墨烯有機太陽能電池(以下簡稱「石墨烯OPV」),破解了應用局限、對角度敏感、不易造型這三大太陽能發電難題
  • 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二維/三維石墨烯材料與光電器件的可控...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光學和電學性質,其高光學透過率和超高載流子遷移率等特性及在新型光電器件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近日,由重慶墨希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萊寶科技有限公司和重慶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863計劃「二維/三維石墨烯材料與光電器件的可控制備及示範應用(2015AA034801)」課題通過技術驗收。
  • 什麼是石墨烯晶圓?性能提高十倍以上,晶片行業或將不需要光刻機
    但是在最新的石墨烯創新大會上,中國似乎找到了應對的方式。在這一次會議上,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展示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了8英寸石墨烯晶圓。就石墨烯在晶圓領域的應用而言,中國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領先優勢。如果中國的科研工作者繼續在該領域加把力,那麼我相信應該很快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避開光刻機技術的不足。通過大力的研發石墨烯基的晶片,從而代替原有的碳基晶片。
  • 世界首條石墨烯混凝土道路在鶴崗市建成
    日前,世界首條石墨烯混凝土道路在我市華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建成,這標誌著石墨烯混凝土研發成果完成中試。記者唐琳:在我身後,工人們正在鋪設的是世界首條石墨烯混凝土路面,跟普通的路面相比,石墨烯混凝土路面它的抗壓性和抗滲性都要更強一些,我們普通的混凝土路面鋪設之後,需要一天左右的時間才能使用,而這條石墨烯混凝土路面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投入使用了。而在我身邊剛剛鋪設完的來看,路面已經逐漸泛白,出現乾爽的情況。
  • 氧化石墨烯材料成功解決海水淡化難題
    南京大學的科學家運用氧化石墨烯材料,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儘管海水熱脫鹽的成本尚未可知,但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去除海水雜質,從而從海洋中得到源源不斷的淡水。用這一方法生產每兆升淡水需要大約80千瓦時的能量,能量消耗巨大,只適用於石油豐富而淡水稀缺的海灣地區。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就是太陽能電池熱脫鹽法,這一方法在偏遠地區和發展中國家也同樣適用。
  • 蘭州軌道交通建設攻克世界級「紅砂巖地質」難題
    14日,隨著最後一環管片拼裝到位和同步注漿完畢,由中鐵一局項目部負責施工的1號線一期工程盤旋路至五里舖盾構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這也是全線施工過程中首條成功攻克蘭州紅砂巖地質難題的區間隧道。14日,隨著最後一環管片拼裝到位和同步注漿完畢,由中鐵一局項目部負責施工的1號線一期工程盤旋路至五里舖盾構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這也是全線施工過程中首條成功攻克蘭州紅砂巖地質難題的區間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