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年輕科學家,攻克世界超導物理學難題,卻放棄美籍毅然回國

2020-09-16 BOSS說財經

在冷兵器時代,千裡馬是一名戰將所夢寐以求的。因為如果能夠有了一匹驍勇善戰的千裡馬,那在戰場上就會如虎添翼。而當今社會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各種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層出不窮,馬已失去了以往的意義,不再是人們出行的工具。而「千裡馬」也成為了當今社會「人才」的象徵。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的天才少年——曹原。曹原,不僅是一個外表普普通通的年輕人,更是一個震驚世界的年輕科學家!

1996年出生於四川成都的曹原,3歲便隨著一家人遷往改革開放的窗口和創客之城——深圳, 在這個充滿機遇的大城市裡,曹原也一直在不斷成長著。

梁啓超曾說「少年人如朝陽」、「少年人如乳虎」、「少年人如俠」。自幼聰穎的曹原,從小就對物理領域的知識充滿了好奇和興趣,不僅酷愛研讀各類科技類的課外書,而且還熱愛搗鼓各種電子產品。

2010年,年僅十四歲的他,考入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而這位求知慾爆棚的少年在這所有著「超常教育」傳言的學校裡,同樣很好地發揮了他超常的求知慾和學習能力。

因其卓越超常的智商和能力,他被舉薦進入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在高手比比皆是的天才少年班裡,他依然脫穎而出,別人花6年時間學習的中學課程,他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曹原還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而且還是該校最有希望的「嚴濟慈物理英才班"。

而在大學的生活中,曹原無論是在生活裡還是在學業上,都始終保持非常謙虛、低調的性格。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濃鬱的學術氛圍裡,很好地滿足了曹原求知若渴的心,他時常會提出一些古怪刁鑽的問題和老師一起探討。

在這所學校裡,有一位整個物理學院都「聞風喪膽」的丁澤軍教授,人稱「丁老怪」,很多學生看到他都會避而遠之。但曹原卻截然相反,主動申請加入「丁老怪」的實驗室,而他出色的表現也使「丁老怪」對他讚賞有加。

由於曹原卓越的研究能力和難能可貴的學術精神,在2012年,他以首批交流生的身份被中國科技大學派去美國密西根大學。而天資卓越的他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不僅獲得了中國科技大學「頂尖海外交流獎學金」和中國科技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獎:郭沫若獎學金,還被導師推薦到麻省理工學院深造,開啟攻讀博士學位的學業徵途。

在麻省理工,曹原參與了關於石墨烯導電方面的難題研究。研究愈深,興趣愈濃,天資卓越的他很快就在2018年的時候,攻克了這個困擾全球物理學界100多年的世界超導物理學難題,震驚全世界!

曹原和他團隊的研究成果也成功登上《Nature》雜誌,要知道《Nature》是科學界享有盛名的科學刊物,很多科學家都以登上該雜誌為榮。而截至到目前,《Nature》這本雜誌已經創辦了近149年,無數有名的科學家都曾出現在這本雜誌上。但是曹原不僅是中國以第一作者身份刊登學術論文的最年輕的學術研究者,也是獲此殊榮的年齡最小的科學家。

曹原和他團隊的這個研究成果,也開闢出了物理學的一個全新的疆域,有利於進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為整個世界的能源行業節省大量的費用。而這也將對人類持續了107年的「高溫超導體」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而在「石墨烯」的研究成果公布後,世界各國都對曹原提出了邀請,包括美國。但是曹原只說了一句簡單的話:「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學成以後要回到中國的。」

不得不說,曹原的研究成果為全世界所震驚!但是他的那顆拳拳愛國之心,更令人動容!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才曹原:破世紀難題放棄美籍,有望成為最年輕的諾獎得主
    這其中,有一位24歲科學家名叫曹原,他因成功實現了石墨烯「超導試驗」而聞名世界,他的研究成果攻克了困擾人類107年的世紀難題,全世界為之震驚!他被預言是最有望拿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如今,無數科研工作者正試圖重複拓展他的研究。天才中的天才1996年,曹原出生在中國十大古都之一的成都。在他3歲的時候,父母為了能給他更好教育和未來,居家遷往深圳。
  • 95後天才少年,22歲破解世界百年難題,放棄美籍回國立下大功
    相信你絕對想像不到,一位來自中國的22歲少年,憑藉著自己的科研發現,一舉解決了坤然世界107年的難題,榮登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年度10大科學家之首。而他雜誌該雜誌創辦149年來,獲此殊榮年齡最小的科學家,是中國最小在該雜誌以第一作者刊登學術論文的科研工作者。
  • 美女科學家毅然拒絕美國國籍,攻克世界難題,首創AR技術報效祖國
    又一美女科學家回到國內,攻克世界難題,首創「AR技術」報效祖國我國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是從一無所有,一步一個腳印獲得了如今的地位,我國如今的成就,離不開那些在國外學有所成,隨後回國效力的科學家們。
  • 60歲美籍博士毅然回國,赤手空拳發明中國專利半導體,打破壟斷
    看到祖國這個情況,一位老科學家挺身而出,帶領自己的團隊回到了中國,為中國衝破技術壟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尹志堯,正因為他當時義無反顧之舉,中國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專利技術!而他的父親,也在祖父的培養下曾去國外留學,畢業後放棄國外的高薪毅然選擇回到中國成了一名教授,為祖國效力。
  • 頂尖女專家婉拒美國,堅持回國攻克世界難題,讓中國技術領先世界
    如今我國又出現一位頂尖女專家,不斷婉拒美國的請求,堅持回國後攻克了世界性難題,讓中國技術再次領先了全世界!,幾十年前的中國在國際上根本沒有辦法立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的不是特別迅速,甚至說有點緩慢。
  • 姚期智:71歲放棄美籍,辭去美國終身教授,毅然回國發展
    引言 科學家們放棄外國的高薪待遇,毅然決然地返回中國,在國人看來,他們身上有著一種令人欽佩的氣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國人學習。 在美國生活得如魚得水的姚期智,為何在71歲時選擇放棄美國的國籍、辭去終身教授,告別學生,重入中國國籍、投身中國的科學事業呢?
  • 獲得圖靈獎,捨棄美籍回國創「清華姚班」的姚期智先生現狀如何?
    姚期智先生出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因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2000年獲得了計算機領域最高榮譽獎項「圖靈獎」,是唯一獲得該獎的華人學者,該獎項其實比諾貝爾獎還要難得。姚期智先生在美國哈佛大學學成後,曾在史丹福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3所大學的計算機系擔任教授,並加入了美國國籍。
  • 清華女教授放棄中國投奔美國,攻克世界難題,能否得到國人祝福?
    但是,她放棄了自己的祖國,去了美國,為美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功地徵服了世界上50年來沒有人攻克的難題。「知識改變命運」和「為中國的崛起而讀書」是我們自小就知道的原則。在這個非常現代的時代,人才在國家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也有許多才華橫溢的人才為其他國家做出了貢獻。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顏寧。以前,這位生物學家拋棄他的祖國去美國的消息在全球學術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 中國天才科學家攻克百年世界難題:美國綠卡算什麼,我要回國
    中國面對美國霸權行為迅速做出相關反應,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此舉無疑讓世界很多國家欽佩,昔日那個「東方雄獅」已經崛起,大家看到中國力量的強大。這個過程離不開科研工作者努力,各行各業科學家為新中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在大環境下,很多學子為了提高知識水平,選擇出國留學。有一部分人為了榮華富貴,選擇留在海外,不過大部分人身懷愛國思想,為新中國建設做出貢獻。
  • 中國天才科學家攻克百年世界難題:美國綠卡算什麼,我要回國
    引言中國面對美國霸權行為迅速做出相關反應,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此舉無疑讓世界很多國家欽佩,昔日那個「東方雄獅」已經崛起,大家看到中國力量的強大。這個過程離不開科研工作者努力,各行各業科學家為新中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在大環境下,很多學子為了提高知識水平,選擇出國留學。
  • 「美國綠卡算什麼,中國人就要回國」?中國天才堅持棄美籍回國
    自從《自然》雜誌創刊以來,始終堅持報導全世界最頂尖最前沿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在這期的科學人物中,1996年出生的四川小夥子曹園位居榜首。2018年,曹園再接再厲,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誌上發布了兩篇高水平的文章,一舉攻克了困擾物理學界107年的大難題---他發現了使石墨烯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導電的方法。
  • 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放棄美籍戶口,堅持中國籍:我是中國人
    面對美國拋出的橄欖枝——美籍戶口,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霸氣回應:我是中國人,我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裡。曹原此舉可謂是當今留學生中的一股清流,堪稱當代的「錢學森」,與此同時,也贏得了網友的大力支持和點讚。
  • 美國大學終身教授,放棄美籍,宣布回歸中國:誰不愛自己的母親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要想強大,就需要培養很多人才,而在當今世界,所謂的人才也就是那些學識淵博的讀書人。中國地大物博,人才也是數不勝數,他們遍布世界各地,不斷地為世界,為中國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我們要說一個人,他的名字叫施一公,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家,雖然獲得了諸多的榮譽,可初心不忘,永遠記得當初在國旗下的承諾,在他聲名成就之時,他毅然放棄那個一呼百應的地位,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 評院士落選,去美國卻當上終身教授,攻克世界難題,她在報復?
    評院士落選,去美國卻當上終身教授,攻克世界難題,她在報復?都說「科教興國」,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誰的綜合實力強誰就有話語權。當初日本之所以敢堂而皇之地入侵東山省,還不是那會的中國貧弱,實力落後。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又越過三八線,也是仗著自己手裡的武器裝備,有原子彈這樣的威懾,而我們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
  • 放棄美國事業毅然回國,江蘇這個男人創造多個國際首次,立志做好"中國芯"
    於是,他回到母校南京大學,成為物理學院教授,紮根祖國做"中國芯"。2019年,正當研究做得蒸蒸日上時,他毅然選擇回國,回到母校南京大學。回國是杜靈傑的初心,尤其在看到中美晶片之爭時,"這個時候怎麼能留在美國呢?"杜靈傑說。
  • 大名鼎鼎的女科學家顏寧,13年前毅然回國,如今卻為何又棄國歸美
    ,13年前毅然棄美回國,年僅30歲就成為了清華的特聘教授,之後更帶領著清華團隊解決了困擾生物學界50年的難題。在2017年她更是成為了中科院院士的候選人,如果當選,她將刷新最年輕中國院士的記錄。但事與願違,她落選了。並且在同一年,她選擇離開了清華,回到普林斯頓。有人說,她這是「負氣出走」。在她回到美國之後,不僅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還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在美國獲得了在中國從未有過的榮譽與地位,有人說,她這是「追名逐利」。
  • 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
    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每一個人也都是希望自己能夠一夜成名,而成名的方式有很多種,依靠著自己的科研實力去成名,這也是一個異常艱辛的過程,可能努力了一輩子,也未必會完成這個夢想,但是中國的一個年輕的科學家曹原就做到了。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
  • 三位科學家受施一公邀約毅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任教
    施一公畢業於清華大學,之後,又去霍普金斯大學深造,並於2008年婉拒美國聘請,毅然回國在清華大學全職任教,又於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如果說有那麼些中國學子在國外學業有成,卻又心繫祖國發展,放棄國外更加豐厚的報酬和更加完善的科研條件而回國效力,那施一公便是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
  • 放棄名校教授身份,毅然改回中國國籍,美國悔恨不已
    據了解,美國所擁有的的科學家最多,但是其中有絕大部分都是中國科學家,因為美國用非常豐厚的待遇以及先進的技術吸引這些科學家到美國發展,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其實有很多著名的科學家,但是回國的卻很少。不過,值得高興的是又一位科學家放棄名校教授身份,毅然改回中國國籍,選擇回國為國家培養科技人才,美國對此卻悔恨不已。
  • 她是中國天才女科學家,32歲獲德國1300萬大獎後,毅然回國效力!
    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期,出國留學之風吹得人「東倒西歪」,諸如「國外的月亮圓又圓」、「美國的空氣最香甜」、「外國小孩從小就會講英語」等,即使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也要與國外的「優越」扯上關係。時間再倒退到20年前,只要提起科學家,人們想起的總是白髮蒼蒼戴著眼鏡的老學究形象。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我們國家在教育、科研、人才引進方面投入了巨量資金,隨之湧現了越來越多的年輕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