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湧現出許多人才。顏寧是我國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但是,她放棄了自己的祖國,去了美國,為美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功地徵服了世界上50年來沒有人攻克的難題。
「知識改變命運」和「為中國的崛起而讀書」是我們自小就知道的原則。在這個非常現代的時代,人才在國家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也有許多才華橫溢的人才為其他國家做出了貢獻。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顏寧。以前,這位生物學家拋棄他的祖國去美國的消息在全球學術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嚴寧,女,1977年11月生於山東章丘,結構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國成員,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第一位「國際青年科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他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兼職教授。 】
我國許多人都去過美國學習,嚴寧也不例外。到達美國後,嚴寧表現出色,並取得了許多傑出成就。她獲得了北美「青年科學家獎」的稱號。就在最近,嚴寧為美國做出了巨大貢獻。有專家直言不諱地說:顏寧的成就徹底攻克了生物界50年來的世界難題。
嚴寧的偉大成就50年的困惑
據有關人士介紹,嚴寧主要從事與疾病,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的結構和作用機理的研究,以及調節膽固醇代謝途徑的膜蛋白的分子機制。不久前,她和她的團隊在《細胞在線》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低pH依賴性溶酶體膽固醇輸出的結構基礎》的論文,該論文克服了困擾生物界長達50年的難題。
從小到大,閆寧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用現在的網民的話說,嚴寧是「別人家的孩子」。今天,嚴寧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國會員。關於嚴寧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國成員的事件,她成功地上了熱搜。實際上,在此之前,嚴寧就曾因各種「學霸行為而受到熱烈追捧。當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該名單時,她再次按預期成為流量人物。
許多網民在網際網路上評論了嚴寧的人生是否「開掛」。她在30歲時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在37歲的時候,她帶領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克服了困擾結構生物學界長達半個世紀的科學問題。 2016年,嚴寧因對蛋白質結構的傑出貢獻而被《自然》雜誌評選為「中國科學之星」。
顏寧如果你能看到,我代表祖國說兩句,排擠打擊你,嫉賢妒能的畢竟是少數人,儘管他們掌握了一定權力,但他們終究不能一手遮天,如果你能回來為祖國的強大作出貢獻,相信中國人會為你自豪的。科學的確沒有國界,但當前美國政客為了壓制中國的發展,卑鄙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你在美國應該有自己的清醒認識,要清楚美國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