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熱」,這一詞在10年前甚至更早時是網絡熱詞,因為當時中國的教育、科學發展都遠遠達不到今天的成就,而去國外發展,似乎成了這些「懷揣夢想」的人群的「鍍金之旅」,一批又一批的中國頂尖大學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但本是希望他們學有所成後回報祖國,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則選擇留在國外,追求他們所想要的生活,而社會上對他們的批判也是非常犀利的,但可能在小編看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搜圖
編輯
今天要講述的是一名清華的女教授叫作顏寧,顏寧完對得起學霸的稱呼,她的成就是非常可觀的,她在生物學的造詣是無人能抵的。2019年顏寧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名單,她大學時期在清華大學學習生物學,她在30歲時就已經當選了清華大學的最年輕的博導,她率領自己的團隊花費了六個月的時間就就攻克了困擾了50年的膜蛋白難題,這個難題被破解在世界科學界引發了強烈的反響。她還獲得了國際蛋白質學會的「青年科學家獎」,因為她在蛋白質領域的突出貢獻被評為「科學之星」。
搜圖
編輯
圖片不夠清晰更換圖片
在她大學畢業後,她選擇繼續深造,選擇前往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但是她博士生涯結束後就回到了中國,在清華大學做了博導,有了國家資金的支持,她辦了實驗室,並帶領自己的研究團隊位生物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她唯一做的引起爭議的決定可能就是後來她選擇回到美國,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而她的這一做法無疑給自己招來了部分中國網友的罵聲,人們對她又再次前往美國的事實表示了不理解,表達了憤怒,於是各種抨擊聲便開始了。
搜圖
編輯
但是顏寧真的是我們所以為的「叛國者」麼?小編認為,並不是,這樣說太過於片面,因為顏寧在中國清華當博導,開辦研究院進行研究,培養生物領域的人才這是真實的,她後來選擇去美國,並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的位置,我們為何不能把這些看作是她在追求夢想,顏寧是熱愛國家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對於她的行為很容易出現誤解,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根據事實真相進行分析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