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師徒兩人落選後,顏寧卻加入美國院士,師父辭去清華副校長

2021-01-13 大學有趣事

院士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科研人員所追求的,幾乎所有的科研人員都會去競爭院士頭銜,院士頭銜不僅僅是物質的豐富更是在地位以及自己的研究受認可的標誌。在國內很多科研人員都以院士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但是在中國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優秀的人也非常多,可想而知院士能當上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而且院士的名額也不多,很多優秀的研究人員都削尖腦袋想被選中。

在這裡就包括顏寧和施一公,這兩個師徒倆。他們兩人先後獲得了院士候選資格,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們二人都紛紛被落選。

說到他們二人想必大家也不陌生,顏寧曾是清華大學最美博導的稱呼,而施一公曾是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不過落選之後顏寧到了美國加入了普林斯普大學教授,而師傅施一公現在是西湖大學的校長。

施一公從小便是學霸的存在,在高中時參加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第一名,這也讓他獲得了保送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在清華大學,他依舊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甚至提前一年從清華畢業了,畢業後去往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物理博士學位,在國外的求學經歷和工作經驗,讓他的專業能力很強。

在之後放棄了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到祖國發展,在回國的第三年,他就獲得了院士的曾選資格,但是在第二輪就遺憾落選,兩年後他又一次參選,最終當選中科院士,當年他還獲得了美國科學院的院士,隨後憑藉著這些成績成為了清華大學的副校長。本以為他能一直在清華大學擔任校長一職,沒想到在2018年的時候他主動請辭了清華大學副校長的職位,回到了西湖大學,他想用自己的能力把洗護大學打造成一所國際化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

而顏寧最為施一公的徒弟,能力一點也不比師父差,在眾多的女科學家中,也是脫穎而出,在清華大學擔任博導的時也被稱為是最美博導,其實在畢業後他也面臨著多種選擇,是繼續在國外發展,還是回到祖國,最後他選擇了美國的普林斯頓攻讀博士,同在普林斯頓的施一公便成了顏寧的導師。作為一個女科學家,顏寧的求學經歷並不是很順利,她的壓力也來自於方方面面。不服輸的她一直嚴格要求自己,想要人上人,便要吃得苦中苦。這段經歷也讓顏寧的收穫頗豐。但是她參選院士並沒有通過,落選後選擇去了美國。

不管怎麼說,他們二人在科研方向還是很出色的,也不論在哪裡就職,都是自己的選擇。但是不得不說在他們的背後會有一些人的冷嘲熱諷,但是不管怎樣,作為傑出的人才一定要為自己的祖國謀發展做貢獻。

相關焦點

  • 施一公師徒兩人落選後,顏寧卻加入美國院士,師父辭去清華副校長
    他們兩人先後獲得了院士候選資格,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們二人都紛紛被落選。說到他們二人想必大家也不陌生,顏寧曾是清華大學最美博導的稱呼,而施一公曾是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不過落選之後顏寧到了美國加入了普林斯普大學教授,而師傅施一公現在是西湖大學的校長。
  • 師徒兩人相繼落選院士,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顏寧當選美國院士
    網絡上經常看到有人拿舒紅兵院士和施一公院士做比較,拿王延軼所長和顏寧教授做比較,筆者在這主要講的是施一公和顏寧。首先顏寧是施一公的弟子,兩人都是清華畢業的,施一公是在1984年高中畢業的時候獲得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河南省第一名),所以保送至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顏寧則是1996年考進的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師徒2人都曾落選院士
    院士的項目設置有3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院士評選的申報和審核程序複雜,能夠被選為院士的都是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專家和科學家等。顏寧教授和施一公教授是生物醫學領域的拔尖人才,顏寧是施一公門下學子,師徒2人都曾就讀於清華大學,這2位科學家也曾入選院士的候選名單,但是都在首次入選卻落實院士的評比。
  • 她是施一公得意弟子,落選中科院院士,出走美國當選美國院士
    說起施一公,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曾經他是清華大學副校長,他所取得的成就可謂是年少有為。憑藉著豐富的履歷以及突出的貢獻,當選中科院院士,後為了創建一流的新型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他選擇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專心擔任西湖大學校長,希望為中國高校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做出一些改變。
  • 清華才女顏寧落選國內院士,去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主要有3點
    2017年,分子生物領域的科學家顏寧辭去清華教授一職去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終身教授,這個消息一出,全網瞬間沸騰了。這樣一位顏值與才華兼備的女科學家在清華任教10年,為什麼突然選擇出走呢?
  • 饒毅和施一公的若干個人生相似點:比如都曾經落選過院士
    2007年,時年45歲的饒毅從美國西北大學歸國;2008年,剛過不惑之年的施一公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歸國。回國前,兩人都已在美國的頂級大學任教十多年了。當時,兩人的回國在國內學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技界吸引力增強的標誌之一。 2019年12月,施一公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入選理由是「牽頭創辦中國第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翻開中國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新篇章」。
  • 顏寧與施一公是什麼關係?為什麼顏寧回清華大學十年後出走美國?
    顏寧,一個才貌讓人羨慕的才女,成為清華大學教授不是很正常嗎?明明是單身,怎麼就變成了施一公的老婆了?真的太八卦了。說實話,顏寧的學術之路確實也跟施一公是有很大的聯繫的,施一公可以說是顏寧學術道路上的引路人。
  • 施一公請辭清華副校長任職西湖大學 施一公照片簡歷
    經多方渠道證實,中科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已於近日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此消息已經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證實,但他表示,在辭去副校長之後,他將繼續保留在清華的教授職務。他同時表示,這是為了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籌建中的西湖大學,「腳踏兩隻船」也不符合他一貫的做事風格。
  • 落選中國院士的顏寧兩年後當選美國外籍院士,是實力還是運氣?
    一談起顏寧,大家的腦中就會浮現「清華大學最年輕教授」的這個稱號,而我想很多人認識顏寧也正是從2007年清華大學發布的一則「最年輕教授」的新聞中了解到的。作為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的弟子,顏寧教授的成就依然是不遜色於老師的,在許多方面上還猶有過之。
  • 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院士,如今兩個校長,一個副校長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9年前2011年年初的時候,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過院士,不過到年底的時候只有舒紅兵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而饒毅和施一公都紛紛落選了。落選之後的饒毅表示以後不再候選院士。
  • 施一公請辭清華副校長 擔任西湖大學院長(附簡歷)
    攝影|張沫  獨家|施一公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  全職執掌西湖大學  經多方渠道證實,中科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已於近日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此消息已經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證實,但他表示,在辭去副校長之後,他將繼續保留在清華的教授職務。
  • 施一公的學生顏寧和白蕊就是最好的例證
    一、施一公的弟子大放異彩。施一公是保送進入清華大學的,大學畢業後到美國美國的世界名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醫學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從助理教授做起,一步步穩紮穩打,兼顧科研與人才培養,職稱不斷提升,最終到講席教授。
  • 施一公請辭清華副校長:「腳踏兩隻船」不符我風格
    攝影|張沫獨家|施一公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  全職執掌西湖大學  本刊記者/錢煒  經多方渠道證實,中科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已於近日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此消息已經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證實,但他表示,在辭去副校長之後,他將繼續保留在清華的教授職務。
  • 清華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院士 曾落選中科院院士
    )【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外籍院士 鄧興旺等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當地時間30日消息,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2013年該院外籍院士。但新科院士是由具有投票權的相關學部院士投票投出來的,一人一票,每個院士都是基於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作出的決定。所以,接受採訪的院士所列舉的看法,沒法代表其他院士通過投票作出抉擇所依據的理由。或許,這3位院士道出了兩位優秀科學家落選院士的一些因素。但要探究饒毅和施一公落選的真正原因,必須逐個採訪或抽樣調查那些沒有投贊成票的院士,而這是無法做到的。因此,他們為何落選院士永遠是一個謎。
  • 作為清華最年輕的教授,顏寧赴美任職,真的是院士落選負氣出走?
    就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西湖大學施一公院士、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等。我們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也是一位能為大家所熟知的科研人員,其熱度甚至不低於一些娛樂明星。當然她之所以有這麼高的熱度,除了個人能力強以外,還與她赴美任職有著極大的關係。說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猜出了她的名字,正是施一公院士的弟子顏寧。
  • 被傳「3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離棄祖國」,顏寧:扯淡!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自從5月13日連發兩篇Nature的那一刻起,「顏寧」這個名字又雙叒成為了自媒體的「香餑餑」。連日來,網上流傳著多則講述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早年經歷的故事,稱其身為「清華才女」,卻在連續3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最終離棄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
  • 施一公:培養了三個美女學霸,一個美國院士,還有兩個90後科學家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世界上最牛的不是當了將軍的士兵,而是當了將軍後還能開軍校、成批地把士兵培養成將軍的人,施一公就是這樣的牛人。施一公本人就是清華大學的學霸,名頭非常響——著名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曾經的清華大學副校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
  • 顏寧國內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主要是4點原因
    在普林斯頓留學期間,施一公教授正在該校任教,而顏寧也恰好成為施一公教授的學生。在施一公教授的教導下,顏寧的學術科研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為她今後選擇走科研學術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年國內落選院士2017年對於顏寧而言是一個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
  • 年薪僅10萬、落選院士,是清華教授顏寧「棄國歸美」的原因嗎?
    顏寧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並沒有選擇留在美國,而是回到了中國發展。回國後,顏寧被其母校聘為醫學院相關專業教授,從而成為了全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帶著這種光環的她並沒有絲毫的驕傲,而是繼續沉溺於自己的研究中,從而在膜蛋白方向更近一步,並且這一耕耘就是十幾年的時間。
  • 中國的"科學之星":在清華任教10年,落選院士後,卻選擇出走美國
    ,顏寧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顏寧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到普林頓大學後,顏寧的自薦信引起了施一公的注意,之後她成功加入了施一公的實驗室。但她卻曾經有1年半的時間,做什麼什麼也做不出來,而當時有一個來自復旦比她早實驗室幾個月的同學,一年後,他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細胞》雜誌上發表論文。這件事情了她很大的挫敗感,但是她並沒有放棄,終於在不懈努力下,她得到了導師的認可,從那之後,她沒有在失敗過任何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