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才女顏寧落選國內院士,去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主要有3點

2020-12-05 騰訊網

2017年,分子生物領域的科學家顏寧辭去清華教授一職去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終身教授,這個消息一出,全網瞬間沸騰了。這樣一位顏值與才華兼備的女科學家在清華任教10年,為什麼突然選擇出走呢?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有人猜測她是工作不順利,也有人說是因為評院士落選,所以負氣出走,但更傳奇的是, 去美國兩年之後她就被評為了美國院士,這是為什麼呢?

顏寧,出生於1977年,是山東萊蕪人,她的求學經歷不用多說,自然是一路名列前茅、順順噹噹的參加高考,然後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清華,2000年從清華畢業後,顏寧到國外留學,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並在博士畢業後做博士後研究,而且她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的時候,跟隨的是著名的施一公教授。

施一公教授同樣是清華畢業,然後在美國研讀了博士、博士後,並在1998年到2008年期間擔任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後,他重新回到清華大學任教,很多人問他為什麼願意放棄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國,他回答說自己只有「中國夢」,沒有「美國夢」,所以學有所成之後,他選擇回國奉獻,這於他而言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

顏寧學有所成之後同樣選擇回清華做教授,但她是在2007年回來的,比老師施一公早一年,而且因為她卓越的研究成就,所以29歲入職清華時就是正教授職位,成為全民崇拜的科學界女神,但在清華任教十年後,她於2017年提出離職,然後前往另一所母校普林斯頓任教。

巧合的是那一年她參與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評選,而且恰巧落選,所以網友們紛紛猜測她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選擇出走美國,要知道如果當年她評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那麼她就會是中國最年輕的院士,但顏寧對此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她說很感謝清華提供給她的一切,她也並非落敗而逃,而是想換一個環境,踏出舒適圈,讓自己進一步成長。

但更傳奇的是,才剛去美國兩年,她就被評為了美國院士,一時間網友們更好奇了,心中那叫一個五味雜陳,為什麼在中國評不上,去美國兩年就評上了呢?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兩個國家對院士的評選標準不一樣。

首先是評選方法,中國需要自己提交申請表,並且還必須有老院士寫推薦信,這些老院士還不能全是同一個領域的,在比例上有一定的要求,而且中國講資歷,除了必備的實力之外,還必須看從業時長;而美國比較看重能力,只要能力過強,不用你填推薦表,他們相關機構的評委會直接將你推選為院士。

其次是院士性質不同,中國的國家科學院是國內級別最高的綜合研究中心,由國務院領導,屬於公立機構;而美國國家科學院則是私立的,他主要是評選出能力較強的人,然後便於大家交流討論,更像是一個俱樂部。

最後則是地位和待遇不同,要是能評上中國院士,那在國內的地位、待遇就會跟著水漲船高,而且這是終身頭銜;可美國不一樣,美國的院士只是一個榮譽頭銜,被評上後待遇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而且要向美國政府提供義務諮詢服務,此外還得繳納會費,最重要的是,美國院士頭銜並非終身制,要是你沒辦法繼續為科學做貢獻了,那麼頭銜也會相應的取消。

所以綜上所述,兩國院士的評選標準不一樣,以顏寧的能力,當選美國院士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過未來還長,她會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如果未來回到國內參評院士,也同樣有當選的可能。

相關焦點

  • 顏寧國內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主要是4點原因
    ,同年國內落選院士2017年對於顏寧而言是一個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2019年4月,距離顏寧出走美國過去了2年,這一年對於顏寧而言也算是很有意義的一年。因為她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也說明美國方面對於她科研學術能力的高度認可。比較戲劇性的是,顏寧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會當選,因為她並沒有提出申請。
  • 清華教授顏寧中國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為何?
    同時,2017年也有一位才華與顏值並存的中國籍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就是顏寧。說起顏寧大家或許並不陌生,顏寧曾是土生土長的清華人。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後,他便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7年,已經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博士後的她選擇回國,在清華大學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這一當,就是10年。
  • 師徒兩人相繼落選院士,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顏寧當選美國院士
    網絡上經常看到有人拿舒紅兵院士和施一公院士做比較,拿王延軼所長和顏寧教授做比較,筆者在這主要講的是施一公和顏寧。首先顏寧是施一公的弟子,兩人都是清華畢業的,施一公是在1984年高中畢業的時候獲得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河南省第一名),所以保送至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顏寧則是1996年考進的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師徒2人都曾落選院士
    院士的項目設置有3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院士評選的申報和審核程序複雜,能夠被選為院士的都是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專家和科學家等。顏寧教授和施一公教授是生物醫學領域的拔尖人才,顏寧是施一公門下學子,師徒2人都曾就讀於清華大學,這2位科學家也曾入選院士的候選名單,但是都在首次入選卻落實院士的評比。
  • 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我國科學院院士到底是如何評選的?
    顏寧在去年成為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引起轟動,有網友扒了她的歷史發現這位清華才女曾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下便在網絡上引起多番討論,其討論內容無非是顏寧是否夠格,或者是科學院院士的評判標準是否存在漏洞。那麼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呢?看看我國科學院院士是如何評選的或許就能得到答案了!
  • 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我國科學院院士到底是如何評選的?
    顏寧在去年成為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引起轟動,有網友扒了她的歷史發現這位清華才女曾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下便在網絡上引起多番討論,其討論內容無非是顏寧是否夠格,或者是科學院院士的評判標準是否存在漏洞。那麼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呢?
  • 兩位清華美女教授,國內評選院士落選,為何在美國能成功當選?
    在中國,對院士的選拔要求可以說非常之高,每年都有許多科研大咖爭相入選,可最終入選院士的卻很少。而有些著名的科學家在我國沒有取得院士的稱號,但卻在美國被授予院士稱號了。2016年11月,谷歌宣布李飛飛和李佳,兩個人工智慧領域的重量級專家加入谷歌人工智慧管理團隊。在谷歌擔任 VP訪問官期間,李飛飛利用美國大學教授們每六年獲得的一年學術假期,在谷歌擔任高級職位,這是目前谷歌華人的最高職位。李飛飛教授成為2020年度入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名單中唯一當選為中國籍教授。
  • 兩位清華美女教授,國內評選院士落選,為何在美國能成功當選?
    2016年11月,谷歌宣布李飛飛和李佳,兩個人工智慧領域的重量級專家加入谷歌人工智慧管理團隊。在谷歌擔任 VP訪問官期間,李飛飛利用美國大學教授們每六年獲得的一年學術假期,在谷歌擔任高級職位,這是目前谷歌華人的最高職位。李飛飛教授成為2020年度入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名單中唯一當選為中國籍教授。
  • 落選中國院士的顏寧兩年後當選美國外籍院士,是實力還是運氣?
    一、2007年歸國,成就斐然2007年,那時未滿30歲的顏寧即從普林斯頓博士畢業回到清華任教,成為「清華最年輕教授」。她1977年時出生在山東濟南市章丘區,6歲時和父母搬到了北京,19歲考入了清華大學生物系,2000年畢業後她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繼續攻讀博士學位,2007年入職清華,成為全中國最年輕的女性教授之一。二、2019年遺憾落選中國院士關於顏寧教授的落選,產生的爭議似乎要遠遠大於屠呦呦先生。
  • 被傳「3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離棄祖國」,顏寧:扯淡!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自從5月13日連發兩篇Nature的那一刻起,「顏寧」這個名字又雙叒成為了自媒體的「香餑餑」。連日來,網上流傳著多則講述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早年經歷的故事,稱其身為「清華才女」,卻在連續3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最終離棄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
  • 清華顏寧留學之後回國,落選中科院又出國,入選美國科學院
    顏寧在評選兩院院士的終審時沒有通過。同一年,顏寧選擇離開清華大學,離開祖國,前往美國自己攻讀博士學位的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2019年,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稱其身為「清華才女」,卻在連續3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最終離棄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
  • 施一公師徒兩人落選後,顏寧卻加入美國院士,師父辭去清華副校長
    院士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科研人員所追求的,幾乎所有的科研人員都會去競爭院士頭銜,院士頭銜不僅僅是物質的豐富更是在地位以及自己的研究受認可的標誌。在國內很多科研人員都以院士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但是在中國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優秀的人也非常多,可想而知院士能當上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
  • 施一公師徒兩人落選後,顏寧卻加入美國院士,師父辭去清華副校長
    院士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科研人員所追求的,幾乎所有的科研人員都會去競爭院士頭銜,院士頭銜不僅僅是物質的豐富更是在地位以及自己的研究受認可的標誌。在國內很多科研人員都以院士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但是在中國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優秀的人也非常多,可想而知院士能當上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而且院士的名額也不多,很多優秀的研究人員都削尖腦袋想被選中。
  • 她是施一公得意弟子,落選中科院院士,出走美國當選美國院士
    曾經他是清華大學副校長,他所取得的成就可謂是年少有為。憑藉著豐富的履歷以及突出的貢獻,當選中科院院士,後為了創建一流的新型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他選擇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專心擔任西湖大學校長,希望為中國高校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做出一些改變。
  • 顏寧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卻在中國院士評選中落選,終於知道原因了
    顏寧毫無疑問是頂級的科學家,她在2019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但她之前在中國的院士評選中卻遺憾地落選。李愛珍在2007年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在中國兩院院士評選中卻先後4次落選,且都在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
  • 當年落選中國院士,遠赴美國被選上外籍院士的清華才女,現狀如何
    今天我們就要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她作為清華大學的理科才女,憑藉出眾的科研成果讓不少人非常佩服,但比較可惜的就是,當年的她落選了中國院士卻被選上美國外籍院士,並且遠赴到美國執教和科研,那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她過得怎麼樣了呢?
  • 13年前毅然回國的超級博士顏寧落選院士「負氣出走」?顏寧:扯淡
    此後的10年清華的研究室一直有個忙碌的身影,顏寧把自己的青春揮灑在了研究室,獻給了科學。每天最少14個小時泡在實驗室,到了攻克階段忙到凌晨5、6點也是常有的事。2014年顏寧帶著自己的團隊,攻克人類50年都未解決的難題「膜蛋白」,這也為了收穫了眾多榮譽,2016年她被《Nature》雜誌評為「中國科學之星」,2017年她被評為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
  • 屠呦呦和顏寧為何不能當選中科院院士?
    來源:網絡 在國內兢兢業業十餘年的顏寧沒有獲得院士榮譽,到達美國後僅僅兩年,就獲得了美國科學院院士的頭銜。 中國科學院院士不認可屠呦呦和顏寧,說明院士評選制度真的"病了" 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價值或多或少都有許多困惑。中國有句古話道:「君子不受嗟來之食」。
  • 清華女神級教授,落選中科院赴美擔任教授,如今成美國院士
    ,高考結束後,顏寧非常順利地考上了清華生物系。2017年,顏寧就被提名為院士,參與了當年的院士評選活動,但是因為年齡和資歷無法讓人信服,顏寧最終落選院士。同樣在這一年,顏寧離開了清華大學,前往美國母校任教。
  • 清華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院士 曾落選中科院院士
    鄧興旺等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當地時間30日消息,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2013年該院外籍院士。但新科院士是由具有投票權的相關學部院士投票投出來的,一人一票,每個院士都是基於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作出的決定。所以,接受採訪的院士所列舉的看法,沒法代表其他院士通過投票作出抉擇所依據的理由。或許,這3位院士道出了兩位優秀科學家落選院士的一些因素。但要探究饒毅和施一公落選的真正原因,必須逐個採訪或抽樣調查那些沒有投贊成票的院士,而這是無法做到的。因此,他們為何落選院士永遠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