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博士都是天資聰穎,學富五車的天才,能夠成為博士就已經是一輩子要追逐的夢想,但如果把科研界比作一個金字塔,那麼博士就是金字塔的最底層,兩院院士就是金字塔的最高端。
兩院院士,就是科學家裡面最厲害的人物,也是我國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當然,我國對評選兩院院士的要求非常嚴格,除了本身科研實力強大外,還需要獲得兩院院士的認同才行。
因為兩院院士的評選非常嚴格,所以我國兩院院士的平均年齡都在50歲以上,對於很多年輕的科研人員來說,在兩院院士中落選是很正常的事情。
顏寧,清華大學最傑出的「天才」之一,清華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博導,女神級教授,她37歲就解決了世界生物學上的一大難題,在國際生物學界打響了自己的名氣。特別是在膜蛋白結構生物學領域,暫時還沒有哪一個生物學家可以超越顏寧教授。
顏寧教授的學霸之路是什麼樣的呢?
顏寧出生於山東省,從小就是一個學霸,各科成績在班級中一枝獨秀,老師經常把她作為「榜樣」教育其他學生,高考結束後,顏寧非常順利地考上了清華生物系。
從清華大學畢業後,顏寧像許多清華學子一樣選擇出國深造,她在美國著名的大學完成了自己的博士生涯,師從我國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2007年,顏寧30歲的時候,她離開了美國,決定回到祖國,回到自己的母校清華大學擔任教授。
顏寧回國後,打破了清華大學一項記錄,她成為了清華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博導。顏寧正值30歲,既有很高的顏值,又有很高的學術實力,因此深受學生們羨慕,被評為清華大學女神級教授。
在清華大學教書期間,顏寧不忘科研,除了教學之外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實驗室裡,不分晝夜,最終她在生物學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也獲得了國際上很多獎項。她帶領一群20多歲的學生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就攻破了世界生物學50年無解的大難題,令清華大學的眾多教授們非常震驚。
在大家的眼中,顏寧已經是即將升起的一顆科研新星,對於顏寧的光明未來沒有人會懷疑。
2017年,顏寧就被提名為院士,參與了當年的院士評選活動,但是因為年齡和資歷無法讓人信服,顏寧最終落選院士。同樣在這一年,顏寧離開了清華大學,前往美國母校任教。
顏寧的離開,意味著我國年輕一代的頂尖科學家又少了一位,但顏寧個人卻仿佛「時來運轉」,在美國把各種國際大獎拿到手軟,還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2020年5月份,顏寧一個月內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學術生涯的第33和第34篇CNS論文,再一次證明了學術實力。
可惜的是,顏寧離開中國後,反而獲得了很多祖國的獎項,比如2017年年底顏寧被評為「影響中國」的年度科技人物,2019年又獲得了「求是傑出科學家」的榮譽稱號。
顏寧離開中國的原因,很多人猜測跟她落選中科院有關,無法在國內科研界攀到最高峰,哪怕獲得了很多成就也會心有遺憾。所以選擇離開中國前往美國,去攀登美國科研界的最高峰。但也有句話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界。
顏寧前往美國,對她個人而言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對祖國而言,就少了一位很優秀很年輕的生物科學家。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