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機的成功問世掀起了世界科技浪潮,自此科技成為各國綜合國力評判的主要標準,而人才作為實現科技的基礎,也成為了各國爭搶以及培養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教育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不僅是對於本科及以上的高等教育,對於高中以及以下的基礎教育也成為重點抓手。
在幾十年的努力中,我國也培養出了眾多人才,他們有的可能會選擇再度出國深造,從而回來更好地為祖國做貢獻,但有的卻選擇永遠留在異國他鄉。當然,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未來的權利,有的人只不過是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罷了。前段時間一則因為著名學者「棄國歸美」事件引起熱議。
顏寧,清華最年輕的女教授,也可以說是中國最年輕的女教授,在生物學領域有著超高的造詣。但如今的她,確實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眾人更是給她貼上的「棄國歸美」的標籤,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顏寧吧。顏寧的童年時代可謂是極其出彩的,尤其是在生物學領域。據悉,在小學時便掀起了對細胞探索的熱潮。當然了,雖然精彩,但也沒有過於妖孽,她幾乎如同他人一樣,到了該上大學的年紀再上大學,沒有接連跳級,成為最年輕本科生之一。19歲的顏寧以優異的成績成功進入清華大學深造。在這座中國最高的學府之一,顏寧完全釋放了研究的本性,大三期間便成功獲得了出國訪學機會,此後更是繼續在普林斯頓大學深造,拿下博士學位後成功歸國。
所以從這點來看,顏寧無疑是愛國的。因為在當時普林斯頓大學等美國高等研究機構就向其拋出了橄欖枝,但顏寧並沒有接受毅然選擇回國。回國十年間,顏寧致力於研究與教學,在清華獲得了自己的實驗室,為中國成功培養了數名頂尖科研人才,更是獲得了中國2017年年度科技人物獎,可見其對中國生物學界的貢獻。要知道,生物學作為近幾年來發展的重點項目,與生命休戚相關,被譽為是21世紀最為重要的學科。但我國在此有著明顯的不足,顏寧十年的耕耘,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這一差距。
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順風順水的,在2018年顏寧申請中科院院士的時候,遭到了拒絕。不過在不久之後,顏寧就接受了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成為了其終身教授,赴美研究。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許多人認為其「棄國歸美」。
著名清華女教授「棄國歸美」引發熱議,在美立新功,成輿論中心。
而顏寧在《低pH依賴的溶酶體膽固醇外向運輸的結構基礎》一文中對細胞運載機製做出了充分解答,成功解決了困擾生物學年長達50年的難題。但正是因為這一貢獻,使得顏寧「棄國歸美」再度成為輿論熱點。有人說:「棄國回美」清華女教授,攻克世界性難題,為美國添磚加瓦。
因此,顏寧親自表示,自己之所以選擇前來美國,只是因為美國研究條件更好,更能滿足自己的研究條件,自己永遠保持著一個中國人的本心。
其實個人認為也確實這樣的,否則顏寧不可能選擇學成歸國後第一時間回到祖國。而此次再次赴美深造,可能只是為了解決自己學術上遇到的難題,為生物學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對此,你有著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