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女科學家祝學軍,克服世界性難題,使東風飛彈實現「打水漂」

2020-12-20 燕說歷史

「彎弓徵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唐 杜牧《題木蘭廟》

在古代的戰場上,有木蘭替父從軍,彰顯出巾幗英雄英姿颯爽的一面;現今,我們雖然迎來了和平年代,更是出現了巾幗不讓鬚眉的人物,她們在各個領域中都為國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提起飛彈事業,會讓人想起錢學森等前輩,然而卻有一位女子,她攻克了錢學森留下的大難題,並且生產出新型飛彈,這位女科學家名叫祝學軍,她克服了世界性的難題,並且使東方飛彈實現「打水漂」。

祝學軍出生於1962年的遼寧瀋陽,年少時她就是一名學霸,雖然祝學軍長得很標緻,卻偏偏不想靠臉吃飯,而是努力學習,在班級是一女神。與此同時,祝學軍還有一個愛好:喜歡研究飛彈,這與其他的女孩子完全不同。

祝學軍學習上很刻苦,因此很快趕超了其他人,之後,她考上了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後又攻讀了碩士學位,碩士畢業,祝學軍被分配到總體部工作室,在實踐中運用到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不斷的攻克各種難題,遇到問題時,祝學軍總是會迎難而上。

與此同時,祝學軍深知總體室中有很多前輩,她與前輩們相差甚遠,因此應該更加努力,即便已經碩士畢業,她依舊在自學,甚至休息的時間也在學習。在這麼多年的努力下,祝學軍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成為我國飛彈領域的專家。祝學軍還通過自己的努力,設計出飛彈武器系統,並且攻破錢學森先生留下來的飛彈難題,研製出最新型的飛彈,為我國飛彈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據悉,錢學森曾經提出,將彈道飛彈和飛航飛彈軌跡融合在一起,增加防禦能力和靈活性。從而使飛彈軌跡無法被別人跟蹤以及攔截。不過,因為當時技術落後的原因,錢學森一直沒有攻克這個難題。在此之後,就一直成為一個難以突破的事情。沒想到在21世紀,祝學軍卻攻克錢學森院士留下的難題,並且設計出飛彈東風17。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儀式上,出現東風飛彈17,這也是對於該項技術最大的肯定,隨後祝學軍也被眾人所熟知。

東風17飛彈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使其速度和威力的精準性都更快和更高,並且不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與此同時,東風飛彈17,還優先於世界上所有的防禦系統,並且軌跡無法被預測。

至此,目前沒有技術可以攔截到東風17飛彈。它是世界上唯一最新型的飛彈,這項技術讓其他國家都望塵莫及,如若想超趕,至少要用幾年的時間,由此可見,祝學軍為我們的軍事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幫助我國邁入科技強國的行列。

當時,很多人以為研製這項技術的是一位男科學家,卻沒想到祝學軍是一位女性,她更被稱為中國的「女版錢學森」,這項稱號也彰顯出人們對於祝學軍的肯定。此後,祝學軍也連續4年獲得國家多項大獎,成功的引領我國飛彈事業發展。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誰說女子不如男?在戰場上,有很多女子脫下紅裝,穿上了軍裝,在戰場中拼搏奮鬥,在21世紀,有不少女科學家在日復一日,為國家默默地做貢獻。以往,科技、軍事等是男性的天下,如今更多的女性也加入到其中,為我們國家地發展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這些優秀的科學家都在身體力行地用自己的行動,為國家添磚加瓦。

如今,我們國家能夠日益強盛,源於很多人背後的無私奉獻。無論是錢學森,還是祝學軍,以及其他的科學家,他們都在眾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耕耘,為國家地發展助力。有了這些科研人員的付出,才使得我們的國家愈加美好,發展的越發強大。中國未來的發展在於少年,年輕的我們也應當和這些前輩們一樣,為國家砥礪前行。

參考資料:

杜牧《題木蘭廟》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相關焦點

  • 中國女版錢學森,讓我國再攻克難題,讓國產裝備領先美國30年
    ,即使是被囚禁幾年,也沒有改變自己回國的意志,克服千難萬險回國之後,為國家的科技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幫助。這個女科學家名叫祝學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物,其主要研究領域是新型材料,是專門用在飛彈上的東西,可以為國家提供巨大的幫助。
  • 中國女科學家造出新飛彈,國家獎勵300萬,網友:只夠買個廁所
    在上世紀40年代,錢學森提出了一種新型的飛彈彈道的設想。採用這種彈道的飛彈在大氣層邊緣會像「打水漂」式飛行,突防速度可以達8馬赫。「錢學森彈道」原理的提出,對我國發展戰術以及反艦飛彈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助力中國飛彈技術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遙遙走在世界前列。
  • 我國東風17飛彈厲害?領先美俄10年,價值千億反導系統也無法對付
    去年我國的東風41洲際飛彈震撼亮相,雖然威力巨大,但是另外一款中程彈道飛彈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它就是東風17彈道飛彈。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東風17,它是號稱中國女武神之一的祝學軍教授,率領團隊研發數10年的成果,具備全天候、無依託、強突防的特點,可對中近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相比敵人重要反導防空系統的高超音速沉波級飛彈
  • 關於東風-41飛彈,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東風-41洲際飛彈在2019年閱兵時高調亮相,這讓東風飛彈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員。東風-41可以說是東風5和東風31飛彈的完美結合體,在此之前我國的洲際飛彈一直讓東風5和東風31苦苦支撐著。為何叫苦苦支撐著呢?因為這兩款飛彈都有各自的缺陷,但無法改變只好將就著用。
  • 魏詩卉:33歲解決飛彈性能50年難題,曾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因此,2019年4月29日,在第15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頒獎禮上,一位身著軍裝的青年女科學家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魏詩卉,是唯一獲此殊榮的火箭軍成員。隨後,魏詩卉又鑽研起我國飛彈的「關鍵組件在高性能狀態工作時間短,壽命短,無法達到最高戰鬥力」的問題。魏詩卉認真鑽研相關知識,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思考以及實踐,跳出固有傳統工藝模式,順利地找到了這個難題的方法。
  • 攻克世界難題,她研製出了美國都沒有的超級武器
    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戰術、戰役飛彈武器系列總設計師。 1 動於九天之上的東風17 說到祝學軍院士,就不得不提及一則舊聞:外媒報導稱,中國國寶級女院士祝學軍成功研製出一款全新飛彈。為此,中國獎勵她300萬人民幣,而且這筆獎金不需要繳納任何稅收。
  • 37歲祝學軍院士,昔日女學霸今日火箭女總師的院士之路
    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中,有一位女院士備受矚目,她就是被譽為女學霸、火箭女總師的祝學軍院士。1962年出生的祝學軍院士,是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型號系列總設計師、我國飛彈技術領域專家,擁有一連串的榮譽。
  • 中國突破飛彈核心技術,女院士獲創新大獎,直接獎勵300萬
    而每當我們在一個領域獲得了成就之後,最應該感謝的是在背後為這項成就付出了辛勤努力的科學家們,而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最應該感謝的是一位叫做祝學軍的女科學家。 其實對於高超音速武器技術方面之所以存在問題,也是科學家們一直困擾的難題
  • 中國研製出新型飛彈,領先西方國家20年,獎勵300萬元
    很快又要到國慶節了,相信去年的國慶節,無數的國人都異常激動,因為祖國的70華誕在這一天舉行隆重儀式,與之相呼應的就是我國精彩絕倫的閱兵儀式。儘管已經過去一年的時間了,但是很多人對當時閱兵儀式上展出的武器仍記憶猶新。比如東風-41飛彈,潛航器以及東風-17飛彈等等。
  • 艱苦攻關,土法上馬,代號「1059」,我國「東風一號」飛彈的故事
    我國地地戰略飛彈的研製,起步於「東風一號」,這款飛彈是我國在蘇聯P-2飛彈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它的研製成功具有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關於「東風一號」飛彈,曾經有一個神秘的代號,叫「1059」,這四個數字的具體含義是指「1959年的10月份」。
  • 我國東風飛彈的種類有多少,覆蓋範圍有多廣?
    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東風-31和東風41是我國新一代的陸基戰略飛彈,在射程上,東風-(目前我國戰略核潛艇裝備的巨浪-2潛射彈道飛彈就是根據東風-31改進而來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在「東風家族」的各類飛彈中,東風-21的改進型東風-21D彈道飛彈還可以對大洋上的航空母艦遞上有效的核材料快遞,因此東風-21D,有時也被稱為「反艦彈道飛彈」,該飛彈運用了末端制導技術,可以對移動目標發起打擊,射程達到2700公裡,可以搭載一枚25-3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或600公斤級的常規彈頭,該反艦彈道飛彈的意義在於,它可以將傳統的海岸炮兵數十公裡的海岸防禦線和普通岸艦飛彈百十公裡的海岸防禦線
  • 東風-17、東風-41有多強?中國擁有世界頂尖反導系統,也無法攔截
    這些年中國軍事實力提升的非常快,火箭軍當中有著好幾款大殺器,比如反艦彈道飛彈當中的東風-17,以及洲際彈道飛彈的東風-41等。這幾款飛彈的出現可是讓我國軍事實力大幅增強的不少。而目前我國的防飛彈系統是無法攔截東風-41、東風-17飛彈的。
  • 中國的防飛彈系統能攔截住東風17或者東風41嗎?
    1,東風17和東風41東風17在2019年國慶閱兵中首次亮相,根據現場的解說我們可以了解到,東風17是我國最新服役的彈道飛彈,具備全天候、無依託、強突防能力和對中近程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的能力。因為東風17採用了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彈頭設計,因此具有高超聲速武器飛行和機動變軌的能力,所以說就目前的反導系統來說,根本就沒有能力攔截東風17。東風41是我國戰略核力量的中心力量,屬於重要支撐,具有1.2萬公裡的射程,而且速度非常之快,突防能力很強。而且東風41是分飛彈頭,有很多的彈頭會發射出,其中也具備假的彈頭,所以說我國現在的反飛彈系統,如果想攔截東風41難度也是非常之大。
  • 我國東風41飛彈,從我國飛往美國需要多長時間?今天算漲知識了
    那麼以東風41洲際飛彈的速度計算,從中國飛到美國需要多久的時間呢?今天看了本文算是漲知識了!東風41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洲際飛彈,首次出現於國慶70周年閱兵上。其研發目的主要是取代綜合性能落後的東風31飛彈,據目前一直的數據中,東風41可攜帶10顆分飛彈頭,射程為1.4萬公裡,擁有在中國境內覆蓋全球目標的能力,當然其中就包括了美國。
  • 我國東風飛彈排名第幾?英:世界一流
    而最新研發的東風41-D更是成為我國的王牌武器,不僅擁有分離性彈頭,還安裝了精確制導的先進配置,再搭配上五倍超音速的打擊能力。中國要部署的下一代陸基彈道飛彈非東風-41莫屬,而東風41-D的誕生同時象徵著我國飛彈技術的新巔峰,進一步成為中國的核打擊力量核心。名義上東風-41將取代東風-5,為中國軍事力量的進步再添一筆。
  • 飛彈比子彈快,1.5馬赫貼海飛行,5馬赫打水漂,23馬赫穿越卡門線
    長劍-20空射亞音速巡航飛彈我們把飛行速度小於音速的飛彈成為亞音速飛彈,超過1倍音速的稱為超音速飛彈,超過5馬赫的稱為高超音速飛彈。如鷹擊12反艦飛彈,1.5馬赫10至15米高度貼海面巡航,末端加速到3馬赫進行攻擊。同樣道理,速度越高,阻力越大,提高速度的同時限制了射程。機載型號鷹擊12反艦飛彈的最遠射程也就約400公裡,比亞音速巡航飛彈小得多。
  • 可帶10枚核彈頭,我國東風-41飛彈破壞力有多大?一組數據告訴你
    直到後來,隨著中遠射程東風系列彈道飛彈的相繼問世,我國才暫時擺脫窘境,特別是隨著70年代後期,東風-5洲際彈道飛彈的問世,我國才真正具備能夠威脅北美、西歐的能力。東風-5作為一款陸基液體燃料推進飛彈,最大射程達10000公裡,可攜帶一枚百萬噸級別的核彈頭。
  • 震撼世界的東風飛彈家族,從此發源
    本期推出第3篇《代號1059:迎來「東風第一枝」》,講述研製東風一號飛彈的故事。本文約4200字,預計閱讀時長10分鐘。1956年年末的一天,在第二機械工業部二局擔任技術處組長的徐蘭如正在辦公室埋頭工作,二局幹部處處長推門走了進來:「你要調動工作了。」
  • 嫦娥5號上升器順利入軌,比東風17更難的無依託發射和水漂彈道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別小看了這簡簡單單的起飛動作,它可跟40多年前的阿波羅系列有所不同,是完完全全的自主無人起飛,也就是我國在19年閱兵上展出東風17時的解說詞:採用了「無依託發射」技術。但嫦娥5號這個「無依託發射」技術,要比東風17難度要大的多,嫦娥5號返回時為了保證月壤樣本的安全,還同時採用了「錢學森/桑格爾彈道」,也就是常說的「水漂彈道」。可以說,嫦娥5號的上升器和返回器就是升級版的東風17,本次嫦娥5號的順利精確返回,將為我國以後打造升級版的東風17,打造堅實的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