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科學家造出新飛彈,國家獎勵300萬,網友:只夠買個廁所

2020-11-22 騰訊網

在上世紀40年代,錢學森提出了一種新型的飛彈彈道的設想。採用這種彈道的飛彈在大氣層邊緣會像「打水漂」式飛行,突防速度可以達8馬赫。「錢學森彈道」原理的提出,對我國發展戰術以及反艦飛彈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助力中國飛彈技術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遙遙走在世界前列。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繼錢學森之後,我國國寶級女性科學家祝學軍站在前輩們的肩膀上,與科研團隊經過多年努力,研製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高超音速飛彈東風-17。據了解,作為世界最強飛彈,東風-17憑藉強大的突防速度以及獨特的彈道軌跡,可輕易突破現役的任何防空系統網,包括由美國宙斯盾、「愛國者-3」、陸基GMD組成的全方位反導網絡。由於其強悍的突防打擊能力,以至於外國人甚是羨慕,稱西方根本沒有這種先進的武器能夠與之匹敵。

作為我國的後起之秀,祝學軍畢業於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人處事十分低調,但這無法遮蓋這位科學家身上散發的光芒。在2012年,祝學軍獲得中國經濟女性年度創新人物,在公開場合首度被人們熟知。之後在2017年,祝學軍榮獲「年度航天功勳獎」,一時間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從媒體報導的資料來看,祝學軍先後主持研製五款新型飛彈武器,並提出了建立助推滑翔戰術飛彈設計理論方法體系。在2019年,祝學軍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

祝學軍對我國飛彈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據悉國家一次性獎勵了她300萬現金。對此有的網友認為,300萬獎金太少了,如果在北京只夠買個廁所。不過,作為國寶級科學家,國家在獎勵金錢的同時,肯定會為其提供良好的福利。畢竟,我國是一個十分尊重科學家的國家,相關福利也有能力提供。

總的來講,祝學軍以及科研團隊研發的新一代飛彈,極大的增強了我軍反介入拒止能力。尤其是在面對美國的航母艦隊時,我國腰板能挺得更直,心裡更有底氣對抗。從這一點來講,祝學軍對我軍的貢獻堪比錢學森。

編輯:嚶仔

相關焦點

  • 中國突破飛彈核心技術,女院士獲創新大獎,直接獎勵300萬
    近年來,通過中國科學家的辛勤努力,終於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其實對於高超音速武器來說,技術領域一直是各個國家難以突破的問題。而每當我們在一個領域獲得了成就之後,最應該感謝的是在背後為這項成就付出了辛勤努力的科學家們,而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最應該感謝的是一位叫做祝學軍的女科學家。
  • 中國研製出新型飛彈,領先西方國家20年,獎勵300萬元
    比如東風-41飛彈,潛航器以及東風-17飛彈等等。在這裡我們要著重講一下東風-17這款飛彈,這是我國首次對外亮相我國的高超音速飛彈。可以看得出,這回我們不再隱藏實力,而是大膽的對外秀肌肉。東風-17飛彈的出現,不僅出乎了國人的意料,就連世界其他很多國家都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 國寶級女院士立下大功,國家獎勵現金100萬,一舉反超美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祝學軍這個名字,她可以說是我國的國寶級女院士,一直從事彈道飛彈的研究,在相關領域多次取得突出成就,甚至讓我們一舉反超美國。也正是因為她立下了這樣的大功,國家直接對其獎勵現金100萬。據悉,祝學軍於1962年出生於瀋陽,2019年當選為中科院的院士,是我國系列飛彈的總設計師,2017年拿到了航天功勳獎並且獲得了100萬元的獎勵。
  • 國寶級女院士獲國家獎勵100萬,一舉反超美國
    相信很多人都不認同這個觀點,對社會甚至是對國家有貢獻的巾幗英雄,才是名副其實的女神。眾所周知,我國的軍事領域發展起步較慢,但是到目前為止,已經很大程度拉近了與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之間的差距,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國科技人才的付出。不過,說起軍事領域的功臣就不得不說起祝學軍。這位國寶級女院士因研發出一款新型飛彈一舉反超美國,還獲得了國家獎勵的100萬現金。不誇張的說,這樣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她,才是真正的女神!
  • 關注|年輕的中國女科學家,正在影響世界
    網友紛紛留言祝福,有的說:太牛了,28歲成教授,關鍵是頭髮那麼多,人又那麼甜美!也有人「酸溜溜」地說:比我美、比我年輕,還比我有才!以前每提起女科學家,大家腦中浮現的總是不苟言笑、表情嚴肅的女學霸。今天小編要帶大家認識咱中國才貌雙全的年輕女科學家!她們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雖為柔弱女子,卻擔得起「巾幗英雄」,她們取得了影響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科研成就。她們不光有超高智商,超凡能力,而且她們的容貌才氣,更是顛覆人們的想像:形容出塵,氣質不凡!
  • 了解一下全球最厲害的辣椒,辣度高達300萬,網友:瑟瑟發抖
    了解一下全球最厲害的辣椒,辣度高達300萬,網友:瑟瑟發抖。相信大多數吃貨朋友們都非常的喜歡吃辣食,而現在很多商家都會製作出各種各樣的辣食出來供應市場的需求。小愛非常的喜歡吃辣食,每天晚上吃米飯的時候都會舀上一點辣食放在米飯上面配著吃,要是少了辣椒的時候則是沒辦法吃下去。
  • 花35億買中國飛彈,又花150億請中國駐軍,保護國家安全30年
    美國在全世界的軍事基地是最多的,主要還是因為美國仗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就像很多國家提出了駐軍要求,表面上是為了保護他們,可實際上是想要在這些國家構建自己的軍事基地,而對於美國這樣的要求,大多數國家只能同意。
  • 中國女科學家黃令儀,84歲仍奮戰在科研一線,成功造出國產晶片
    有一位耋耄老人,她儘管已經是84歲的高齡,但仍然奮戰在科研一線,帶領團隊不斷研究新事物,最終成功造出國產晶片。她就是科學家黃令儀。黃令儀將無數個展覽臺一一端詳,仔細比對了各種晶片的不同,但令黃令儀遺憾的是,在眾多展覽臺中,沒有一個是屬於中國的。這讓黃令儀倍感羞愧,那時黃令儀才明白,儘管她和同事們日日夜夜的奮戰,卻始終沒有達到世界晶片技術的標準。
  • 專門對付F22,中國科學家造出新雷達,獲國家800萬獎金後全部捐獻
    圖為劉永坦院士自從隱身戰機誕生以來,各國領空安全都開始面臨嚴峻的壓力,為了專門對付F22戰機,中國科學家劉永坦院士率領的團隊通過多年努力為國家立下大功,這位中國科學家引領團隊造出了國產新型防空雷達,使得隱身戰機能夠輕鬆被雷達發現鎖定,從此F22再也別想靠近南海,而且在獲得國家800萬獎金後劉永坦院士全部捐獻,希望助力國家培養出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 國家特地派軍隊進行保護,為中國飛彈做出重要貢獻,他究竟是誰?
    圖為東風飛彈新中國成立後,非常重視國防工業的發展,尤其是要掌握自己的飛彈技術,但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更是缺乏自己的飛彈專業人才,當聽到國家需要飛彈方面的人才時,屠守鍔二話不說,立即決定投身中國飛彈事業,如果說錢學森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 夜店廁所女上男下打野炮 網友傳3分鐘視頻(圖)
    據傳影片是在蘭桂坊一家夜店廁所拍的。翻攝畫面  原標題:香港瘋傳直擊蘭桂坊廁所野炮  最近在香港社群網路中遭到瘋狂轉載的,非影片《LKF廁所實拍》(蘭桂坊廁所實拍)了。據傳出處是香港網友Jesse,上周六(11日)下午首先上傳到個人《臉書》(facebook)網頁上,原本分為上下兩集,全長3分多鐘。影片拍攝者據說是在香港中環蘭桂坊一家夜店的廁所裡,拿著手機居高臨下地偷拍,影片中清楚看到一名年約30歲、斯文白淨的「白色襯衫哥」,和一年約20多歲、濃妝豔抹的「黑色背心妹」,兩人全程赤裸下半身,並變換多個女上男下姿勢做愛。
  • 國寶級女專家一舉反超美國,拿下100萬國家獎勵
    國寶級女專家的研究成果一舉反超美國,成功拿下了100萬國家獎勵,除此之外也迎來了眾多人的點讚,這才是能夠讓我們追捧的大明星。其實現在提到明星多數人想到的都是一些經常出現在電視節目中的演員或者是小鮮肉,這些人因為優越的長相或者是其他特點就吸引了千萬粉絲的追捧,當然了,這裡並不是說他們不好的意思,只不過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都覺得民眾的目光應該往真正為國家做出奉獻的人身上集中一下,他們憑藉自身的才華還在不斷地努力一直都在攻克難題,為我們國家迎來了更多的榮譽,所以他們值得被大眾認可,也值得被冠上大明星的稱號。
  • 暨南女科學家造出中國「人工腎臟」,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尹良紅教授作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血液淨化分會主委,曾榮獲2016年第十二批 「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創業人才,多次獲得教育部科學技術獎勵技術進步一、二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技術進步獎,多次獲評暨南大學及華僑醫院科研之星,發表高質量論文百餘篇,出版及參編專業著作多部。
  • 暨南女科學家造出中國「人工腎臟」,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尹良紅教授作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血液淨化分會主委,曾榮獲2016年第十二批 「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創業人才,多次獲得教育部科學技術獎勵技術進步一、二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技術進步獎,多次獲評暨南大學及華僑醫院科研之星,發表高質量論文百餘篇,出版及參編專業著作多部。
  • 強國洲際飛彈速度對比,美國15馬赫,俄國20馬赫,中國是多少?
    核武器在今天更像是個護身符一樣的存在,只要我有這東西,其它國家想搞我之前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而核武在武器上的運用,最典型的就是洲際飛彈了。如同名字的含義,洲際飛彈的射程當然是能跨越大洲的,飛行幾千公裡一點問題也沒有,別看名字裡沒帶「核」字,實際上這種飛彈的頂部都是放了小型核彈頭的,在保證遠射程的同時,能發揮出最大威力打擊敵方目標,要做到這兩項要求,速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全世界有能力造洲際飛彈的國家,除了老牌軍工強國俄羅斯,和海對面的白頭鷹—美國,和我們中國外,還有同為聯合國五常的法國和英國。
  • 航母甲板特種鋼材,全球僅三個國家能造,中國突破封鎖成功造出
    遼寧艦是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也是中國歷史上服役的首艘航母。然而,遼寧艦在服役的背後,卻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往事。21世紀初「瓦良格」號被中國引進時,航母鏽跡斑斑艦上設備幾乎已經拆除。擱置了3年之後,中國正式啟動了對「瓦良格」號的修復工作。擺在人們眼前的問題異常嚴峻,修復航母甲板的特種鋼材球扁鋼國內無法造出。
  • 「東風飛彈」從中國到美國?需要多長時間?網友:僅需14分鐘!
    中國自建國之後便受到了來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封鎖,這就導致很多技術我們都只能向蘇聯學習,在上個世紀5、60年代我們也確實向蘇聯學到了不少科學技術,比如說目前我們引以為傲的東風系列飛彈。1958年4月,中國開始仿製蘇聯的P-2飛彈,並於兩年後研製出中國第一款東風彈道飛彈。
  • 華裔科學家林燁:國家公費培養出國,後為美國造飛彈放棄中國國籍
    、潛心研究,最終推動中國飛彈控制系統的快速發展。他為祖國和人民所奉獻的一切,都寫進歷史當中,國家和民族對他的感謝,從來沒有停止過。林燁則留在美國波音公司進行工作,並成為公司裡的首席科學家,甚至不惜放棄中國國籍。
  • 伊朗飛彈首次擊中沙特腹地,美制反導無反應,油霸:買S400!
    ,沙特裝備的美制反導竟然毫無反應,沒有及時發起攔截,這讓伊朗的新式飛彈刷新一記錄,首次突破美國反導系統,而美國對此卻徹底無奈了,這些襲擊將會讓美制武器的口碑遭到巨大打擊,甚至有消息稱沙特這個中東油霸已經做出決定:買S400。
  • 「父親和飛彈結緣於『竹蜻蜓』」「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來渝宣講
    9月1日,由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聯合重慶科技館共同舉辦的「百館千場萬人『紅色記憶:抗戰中的中國科學家』」宣講活動在重慶舉行,黃緯祿之女黃道群走進重慶大學,以現場報告及校內直播的形式與千餘名師生分享「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