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留不住清華的精英人才?是什麼原因令他們跑去美國了?

2020-08-21 權威專家解讀賽事

中國清華美女科學家顏寧「棄國歸美」,為美再立大功,引起全球熱議。

科學是有國界的,事實證明,當大家真正面對科學成果時其實都會非常在意這些科學家的國籍。

2017年,作為清華美女教授的顏寧竟然突然選擇棄國赴美,並且還在生物學上做出了一項令全球震驚的科學成果,一時間引起了全球學術界的熱議。

可能很多人會對顏寧的行為表示不解,甚至覺得這是她背叛祖國的舉動,還有人會表示顏寧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那麼,顏寧究竟是誰?為何會引起全球性的關注和討論呢?

顏寧這個人,其實並不簡單。

因為她的出身就和普通人家來比要好出很多,雖然不是什麼達官貴人家的後代,但也能算是不錯的家庭。先天的優越家境讓她有了發展的基礎和優勢。

其實,她的成功最終還是要歸功於自身的天賦和努力。

顏寧從小就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突出的成績更是從沒讓大人操心過,靠著天資聰穎和勤奮刻苦,19歲就憑藉自己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生物學與科技學錄取。

大學畢業後,很多優秀的公司向顏寧拋來橄欖枝,但顏寧卻做出了令眾人意想不到的選擇,那就是拒絕。

她選擇前往美國繼續發展,向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寫自薦信後通過考試成功被錄取,後來又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當顏寧在2007年完成美國學業之後,和新中國成立初期時的很多科學家一樣,首先想到的還是回到祖國的懷抱。

比如,廣為人知的錢學森、鄧稼先,都是充滿愛國情懷的海外學子,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選擇回來為祖國做貢獻。

顏寧回到自己曾經的母校清華大學任教後,成立了專屬自己的研究室,並且還擁有了團隊進行學術研究,成為了當時最年輕的美女博士生導師和教授。

結果,沒想到2016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甄選名單,顏寧卻意外落榜。

對此,可能很多人會提出質疑,顏寧憑藉自己的本事,更是一個「海歸」,理所當然是熱門的競選者,也還給她一個院士的榮譽。

但結果令人失望,就在第二年,顏寧放棄了清華大學的工作,毅然選擇前往普林斯頓大學任職終身教授。

沒想到,就在今年,一篇有全球影響力的論文在《細胞在線》的刊物上發表後引起了廣泛熱議,攻克了困擾整個生物界長達50年的難題,而這篇論文就是出自顏寧所在的團隊。

並且,顏寧在膜蛋白領域也為美國做出了突出貢獻,美國對她大為讚賞。

有人會說,我們國家太欺負人了!又把千裡迢迢回到祖國的優秀科學家逼走了。

但也有人說,顏寧雖然在美國取得的學術成就不錯,但對於我們國家來說,畢竟沒有實質性的貢獻,所以難以服眾。

總之,顏寧絕對可以算得上我國最出名的女性科學家之一,並且出眾的外表形象也被大家稱為「美女科學家」。

顏寧聲稱「去到國外,反而令她更愛中國了。」

總之,顏寧首選的是回到祖國,而後不知什麼因素選擇離開。

現如今仍然身在美利堅,雖然身為中國人,但目前做出的成績都會被冠以「美國學術」的標籤。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清華留學生81%都不回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有話說
    清華留學生81%都留在了美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這樣說。相信所有人都曾有過一個夢想,那就是考入清華大學,從小家長和老師也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入名校,而清華北大則是我們的目標,從小老師也向我們灌輸這樣的思想,考入清華將來報效祖國,但是當我們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清華大學的學生有很多都會選擇出國留學,而且出國的學生有81%將會留在發達國家繼續工作,而不會選擇回國,那麼每年有這麼多的人才選擇留在了國外,我國人才流失為何會如此嚴重呢
  • 清華留學生81%都留在了美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這樣說
    清華大學是所有中學生最嚮往的學術殿堂之一,這裡齊聚我國最優秀的學術人才,擁有我國最雄厚的師資力量和最先進的教學設備。除此之外,清華大學的校園環境裝扮得十分漂亮,走在校園的林蔭小道上,整個人都神清氣爽。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清華大學都是我們學生最理想的校園選擇。
  •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我們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內最高學府,而每一年清華、北大都有一批優秀的學生往美國跑呢?現在就有部分人嘲諷清華、北大是美國大學的學前班,專門為美國大學培養人才。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 顏寧、許晨陽等中國青年科學家回國之後又離開,為何留不住人才?
    這是一個比拼競爭力的時代,多行業的迅速發展使得對於人才的培養成了重中之重,尤其是青年科學家的培養更是十分重要,他們本身就代表著更多的創造力,青年人發散的思維也能夠讓他們更容易取得一些科學實驗上的突破,因此可以說這是一個籠絡人才的時代。
  • 數學天才許晨陽坦言,中國留不住人才的原因!有一點比不上美國
    比如著名生物學家顏寧,在回國待了10年之後,再次選擇去到了美國。再比如說,曾經北大著名的青年數學家許晨陽,在回國待了6年之後,還是選擇去到了美國。而除了這兩個人之外,還有很多也是如此。那麼為什麼中國留不住這一類科技人才?有的網友說,無非就是因為錢。
  • 天才學霸尹希入籍美國:是什麼原因留不住他們?網友:不愛國
    或者又有什麼其他原因呢?01 如果他留在國內,還會取得巨大成績嗎?首先這一點就非常令人懷疑。雖然國內的科研條件已經有了巨大改善,但是相比於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尤其在基礎科學方面,差距明顯。
  • 1萬多清華畢業生留在美國矽谷,熱血愛國的清華精神,時間會證明
    然而,一則報導來襲,在這等殊榮之下,清華大學卻引來了一些人的質疑,甚至背負起了「為美國培養人才」的帽子。 據悉,截止2015年,清華在舊金山灣區的校友保守估計超過1萬人,更有專家指出美國矽谷清華生有接近2萬人,而在矽谷的清華畢業生絕大部分技術出色,是中國拔尖的精英所在。
  • 為什麼中國「留不住」人才?別急著反思,這件事情先想清楚
    而曾經高高在上的博士博士後也更多流傳出消息,讓人很疑惑一件事情,為什麼中國「留不住」人才?其實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留不住」這個概念,究竟是怎麼衡量才算是留不住?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難以衡量的假命題,是按照加入外國國籍的人數計算,還是按照每年留在外國工作的人數計算?
  • 國內人才爭相赴美發展,他卻全職回國任教清華,連美國國籍都不要
    高級精英人才更改國籍奔赴他國,是大家最不願見到的事,所以每每有此類消息曝出,人們便會義憤填膺地咒罵對方是無恥白眼狼,以此發洩心中的不滿。不可否認,現今確實有很多精英會因為國內物質條件不夠優越,或是自我追求與現實情況相衝突等原因,而選擇出國發展。
  • 前有清華顏寧,後有北大許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後,又跑了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許多人才會因為各種原因被埋沒,他們的治世理想與才能被現實逐漸磨滅。 在人人平等的現代社會,人才是決計不會被輕易埋沒的,只要有能力,有才幹,便總會在特定領域大展拳腳。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我們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越來越多人才出國留學,為自己的知識儲備添磚加瓦。
  • 清華北大成為「歐美人才基地」,究竟錯在何處?
    據2019年5月數據顯示,12.8萬清華校友裡,有67%都在建設別的國家。其中56280人在國外發展從事重要行業,14784人在海外定居。光美國矽谷一地,就有超過兩萬清華學子在那裡供職。清華大學一度被諷刺為「西方人才的搖籃」。北京大學15.5萬的北大校友裡,23405人留在了美國工作和生活。也就是說,北大、清華給美國送去了94469位中國人才!
  • 清華當教授年薪僅10萬?顏寧透露自己「棄華留美」真實原因
    那個「棄華赴美」的清華女教授終於吐露原因!網友:不願原諒。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作為清華大學的教學者,作為領頭羊,會有什麼樣待遇呢?或許她可以給我們答案,曾被稱為清華最年輕的美女教授-顏寧。談起顏寧,也是在大眾視野出入次數比較多的。他出生於山東章丘,中國結構生物學家,200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07年-至今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淺談印度教育的人才流失:印度留學生在美國矽谷,比清華畢業生多
    和中國的清華北大一樣,印度教育也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 我國著名教授金燦榮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提到,美國一直在全球將近76億人中大量收割人才,根據加州教育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5年,光加州矽谷就收割了將近2萬名清華大學畢業生,小小一個矽谷就吸引這麼多精英,整個美國豈不是更多,真的是令人無法想像。
  • 清北人才大量外流:國內怎麼就留不住人才?
    據統計,中國科技大學本科生出國深造率高達30%,其中很大一部分選擇前往美國求學深造。而我國著名的高校,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每年也都有超過20%以上的本科畢業生出國留學。但這些高端的留學人才,在學成之後,大部分還是選擇留在國外發展。如此以來就造成了國內高端人才的嚴重流失。
  •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清華北大始終甩不掉「歐美人才基地」的帽子呢
    教育出來的大量留學生,學成不歸國,為美國服務,真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忘不了為建校提供資金的美國佬?清北大學錄取了是全國最出色的高考狀元,花費了國家大量經費,最後卻是培養出來的人才大量出走他國,不能服務於自己國家的建設。2019年5月數據顯示,12.8萬清華校友裡,有67%都在建設別的國家。其中56280人在國外發展從事重要行業,14784人在海外定居。
  • 清華北大專門「給美國培養人才」?真實數據「打臉」謠言
    這種種謠言之下,讓不少人都對清華、北大形成一種偏見,難道清華、北大專門「給美國提供人才」?,2017年仍然留在美國的為62%,其中中國留美的博士就佔到92%;2、清華、北大這樣頂尖名校出國留學的學生中,真正回國的人數不到20%。
  • 許晨陽、顏寧出走美國的真相是什麼?中國教育沒有人才戰略眼光!
    而其中有69.5%的畢業生選擇深造目的地是美國。在這些赴美留學中,有超過80%的清北畢業生,選擇直接留美工作,返回國內的寥寥無幾。根據粗略計算,近十年左右,這一部分流失的人才達到近30萬人,僅僅矽谷一處就至少有2萬名。位置決定立場,他們研製了多少高精尖武器對準了祖國人民。
  • 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
    類似於這樣曾經在國外留學的人才,最後還是選擇留在國外發展,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然而,如果從2018年留美博士回國發展的數據來看,有將近80%的博士生選擇留在美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通過分析這兩個人的經歷就能明白一些了。
  • 清華大學「最美」教授顏寧,並非負氣出走清華,真正的原因很直接
    顏寧教授在清華大學任教長達10年之久,對於她選擇離開清華,令許多人感到不解,在清華大學辛苦從教多年,並且在生物科研領域取得顯著成果的顏寧,如果能繼續留在清華大學發展,也能有非常不錯的前途。在網上曾有人說「清華大學是為國外培養人才的一所大學」,人才流失率高,清華學子畢業出國留學,學有所成而不歸,對於這樣的現象,確實讓人感到可惜,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才,最終卻沒有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 中科院近百名科研人員離職,中美科技博弈之際,為何留不住人才?
    近日據媒體報導,中科院合肥物質科技研究院近百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不管任何單位人員流動算作正常現象,可是一下近百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就顯然有些不正常了,在這中美科技博弈的特殊時期下,為何留不住人才呢?提到中科院,在小編眼裡非常的高大上,中科院全稱為中國科學院,可以說是中國科技領域的最高殿堂,根據2018年中科院官網顯示,中科院擁有12個院,100多家科學院所以及3所科技大學。而合肥物質科技研究院算作其中之一。在天下無賊的電影中有句話說得好,21世紀什麼最貴?那就是人才。那麼為什麼中科院會出現這種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