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天才許晨陽坦言,中國留不住人才的原因!有一點比不上美國

2020-12-05 網際網路小見識

導語:

任正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未來的國家和國家之間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這句話由一個專門搞研發的華為任正非說出,其分量之大。事實上,我們也很明白,國內的科技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要的就是更多的科技人才。可似乎,我們國內好像留不住人才。

頂尖科學家相繼離開

雖說,我們國內近年來有很多的科學家回國。但在曾經也有一些科學家在回國待了幾年之後,最後相繼離開了中國。比如著名生物學家顏寧,在回國待了10年之後,再次選擇去到了美國。再比如說,曾經北大著名的青年數學家許晨陽,在回國待了6年之後,還是選擇去到了美國。而除了這兩個人之外,還有很多也是如此。那麼為什麼中國留不住這一類科技人才?

有的網友說,無非就是因為錢。因為美國開出的薪資條件可要比中國高很多,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反正都是工作肯定會去選擇一個高薪的地方。誠然,小編覺得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但是否全然是呢?看看許晨陽曾經出國前說的3句話,或許你們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許晨陽坦言離開中國原因

許晨陽在離開中國之前,說了這樣三句話。「中國學術方面造假情況嚴重,而這是因為造假所需要的成本太低」。「學風有問題,在中國做科技的人不是想著做貢獻,而是想著賺錢還有出名。」「論資歷來排輩分的情況非常嚴重。」

除此之外,許晨陽還說過,我們中國有一個點完全比不上美國。其表示他所在的普林斯頓,那裡每一個為了科技搞研發的人都是專門為了學術而生,氛圍非常的好。而在中國,他找不到這樣的學術討論環境。所以他在最後才會選擇離開中國。

從他的這些言論中,我們大概可以看到中國的一個學術環境的「腐敗」。那就是很多的人其實最後為的都是名和利,他們並不在意科技研發的本身,所以可能出現「造假」的存在。同時,「論資歷來排輩分」這個情況很是嚴重,也就是說可能對於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靠什麼來留住人才?

當然,這三句話我們不能偏聽偏信,畢竟有很多時候為了離開找藉口也是正常的事情。但也確實值得深思,畢竟在我們中國這樣的現狀並不少見,不只是在科學研究上,在其他圈子都存在這個問題。而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反思的地方。

寫在最後

中國留不住人才,可能是人才自己有自己的抉擇,但也一定要反思我們國家存在的問題。如果能夠絕對的保證自己沒有問題,我們才能說,這全然是別人的問題。到那個時候開始指責也不晚不是嗎?而且就個人認為,其實他們現在出國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從學習的角度來說,國外能學習到的東西的確要比國內多,一味的故步自封,最後害的也是我們自己。當然,只要他們願意在自己成長的更多之後選擇回國那就最好不過了。

討論:你們來說說中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才回了又走呢?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數學天才許晨陽:回中國任教6年,為何又回美國?臨行前說出原因
    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放棄高額獎勵回美國任教!臨行前留下3句話。中國北京大學自成立以來,出過不少數學天才,尤其在培育人才方面。北大更是盡心盡力,通常只要有學子在初中或高中暴露出過人的數學天賦跟優越成績的話,都會被北大「鎖定」從而保送他入讀大學。
  • 2012年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任教六年後,義無反顧去了美國
    成為世界級的頂尖人才,一直是莘莘學子追逐的目標,但有一天真的實現了這個目標,你還會義無反顧的回國效力嗎?近年來,各行各業有數不清的科學家最終選擇留在異國他鄉,這著實令人惋惜,引人思考。回國後,他也並沒有閒著,繼續專攻數學,短短幾年,他獲得了"秋詩傑出青年獎"和"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學技術獎"等高金獎。第二年,他被授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會,並被任命為北京大學長江專科學校教授。許晨陽當時只有33歲。
  • 遺憾的是,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6年後去了美國
    完成博士後研究後,許晨陽回到國內,再次回到北大,加入北大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所以人才回流是我們國家的一大幸事,也是一筆不小的技術財富。回國後,許晨陽並沒有閒著,他繼續在數學領域鑽研,短短幾年,就獲得了"求是傑出青年獎""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等含金量極高的獎項。
  • 顏寧、許晨陽等中國青年科學家回國之後又離開,為何留不住人才?
    而如今,卻也有不少的青年學者們,遠渡重洋,奔向了他國的土地,有人說他們是為了追尋所謂的學術,希望能夠有好的科研環境,也有人認為他們就是為了好的生活條件,其中原因也是眾說紛紜。 2017年,回國10年的清華大學著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選擇再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不再擔任清華大學的全職教授,這也讓他陷入了長時間的爭議當中,畢竟這樣的舉動讓任何人覺著都有點深意。
  • 數學天才許晨陽:博士畢業毅然回國,卻在六年後離開,原因有三個
    雖然近些年我國國內的科研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吸引了一些專家學者回到國內從事研究工作,但很多國內高材生在出國深造之後卻甘願留在他國,為外國做貢獻也不願回國發展報效祖國,這使得國內人民感到很痛心,更令人不滿的是,他們大多數還都是清華北大等國內頂尖高校的畢業生。
  • 80後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獲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
    1998年,他參加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冬令營,獲得金牌,併入選國家數學集訓隊,第二年保送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習。 在北京大學獲得數學方面的本科和碩士學位後,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 華人首次,80後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獲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
    、北大校友網等 編輯:SF 【新智元導讀】美國數學會官網顯示,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2021年科爾代數獎授予中國代數幾何學家許晨陽,這是該獎項首次頒給華人。
  • 80後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獲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
    許晨陽是誰?北大學霸,中國數學天才,出國留學回國任教六年後卻又返回美國,2年後獲柯爾代數獎,是首位中國人榮獲此獎,可喜又有點可悲。80後人中,有4位數學天才我們不得不提,他們是許晨陽、張偉、朱文歆、惲之瑋,分別在2000年前後入讀北大數學系,被稱為「北大數學黃金一代」。
  • 顏寧、許晨陽等中國頂尖青年科學家回國又離開,為何留不住?
    ,努力吸引優秀人才回國效力的同時,為何留不住? 北大是國內數學專業翹楚,擁有大批數學天才,2000年前後更是湧現了像許晨陽、張偉、惲之瑋和朱歆文四位「黃金一代」。 許晨陽在這樣的環境中對數學更加痴迷,在他看來,數學是一種自由的藝術,和音樂一樣是精神上的追求。數學帶給他的快樂和享受是其他事情代替不了的。 他設想自己未來的工作應該與數學有關。
  • 我國80後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打破傳統,獲得美國代數最高獎項!
    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的最高獎項,有史以來第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美國數學會官方報導,將明年的科爾代數獎授予許晨陽,肯定他在對Kˉ穩定性法諾簇的模理論中的貢獻。早知道,許晨陽可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打破了國人在這個領域的零貢獻。為什麼這麼說呢?科爾代數獎是世界代數方面的最高獎項,其含金量不言而喻。許晨陽的導師此前也獲得該獎項。
  •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一心在搞科研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多數人從事科研項目都是為了名和利。但我國就有這麼一位女科學家,不在乎名利的重要性,曾4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最終成為了美國院士後,但依舊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祖國的發展,她就是李愛珍。
  • 他是北大數學天才,博士畢業歸國,6年後出走美國,留下了3句話
    中國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尤其是中國的高校,培養了眾多青年才俊。今天,小編想向大家介紹的這位青年才俊,曾經是一名北大學霸,同時又是一名數學天才,他在北大畢業之後,到美國攻讀博士。博士畢業之後,又回國任教,本想將自己所學的一身本領,用於提升北大的數學研究水平。
  • 數學天才許晨陽:學成歸國6年後再次赴美,留下的三句話讓人深思
    2004年,23歲的許晨陽取得了北京大學碩士文憑。在北大順利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學業之後,許晨陽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8年在該校博士畢業後,他又去了麻省理工學院讀博士後,接下來還去了猶他大學工作過一年的時間。雖然身處國外,但許晨陽一直有一顆報國之心,他希望把自己所學到的為國家作出貢獻。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留學後卻都選擇留在美國,原因竟都高度一致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留學後卻都選擇留在美國,原因竟都高度統一有人評價說數學這個學科是一切研究科學領域的基礎,其中直接關聯的便有物理學、化學。而金融行業、計算機技術、製造工業甚至是農業生產等等行業領域更是依託於數學的進步才得以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為全球經濟的繁榮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 為何中國留不住人才?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2、人才公寓無法兌現,從一期拖到二期,二期拖到三期,最後不了了之!3、學校利用豐厚的薪水來吸引人才,結果又不履行承諾,反而以提高違約金來限制人才的流失,本身就存在過失!賠償138萬,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個人認為:1、這個例子具有很大的典型性,很多海歸博士回到中國,但是相關企業卻留不住。在入職前許以豐厚的薪水,入職以後卻以各種藉口推脫不兌現承諾。遇到各種好事都要用論資排輩,任人唯親唯熟,讓人才得到排擠!
  • 許晨陽,一個數學天才,在美國留學後回國工作,5年後又離開
    數理化因為西方人涉足的比較早,所以在清末就曾派遣很多留學生去西方求取真經,比如比較出名的有詹天佑等等。在數理化裡面,數學更是各種自然科學的基礎,很多自然科學都以數學為工具。所以在大多數時候,一些理化學家,都是數學家。我國為了自然科學的發展,在很多大學都設置了數學專業。
  • 世界級北大數學天才遠走美國大學,給國人留下3句話,發人深省
    儘管後來我們中國的數學發展曾經一度陷入遲滯而逐漸落後於世界,但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中國的數學領域卻再次迎來了突飛猛進式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數學大師和天才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蘇步青等都是這一時期湧現出來的中國數學界傑出人才大師,而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有了這些老一輩中國數學家的開拓創新並將中國數學的名號打響全世界,後來成長起來的越來越多新一代中國數學家開始逐漸吸引更多的世界目光。
  • 許晨陽:數學是我最好的選擇
    許晨陽身處的常態,其實很多數學家對此也有同樣的感受。日本數學家森重文就曾說過:「我想每位數學家都會有明日做不出新東西的恐懼。」確實,時刻的不安全感對很多數學家而言是一種常態,許晨陽也不例外,只不過他知道該如何從容地應對所謂的不安全感,他知道在數學研究裡,雖然做不出東西是常態,但沮喪與失落的心態不應因此成為數學工作者的常態。
  • 他是北大數學天才,卻出走美國,替華人首次獲美國一領域最高獎
    他曾經是北大的數學天才,然而最終卻選擇去美國發展。臨走前甩下三句話,引起一片輿論的譁然,他就是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其實因為出國赴美而受到爭議的不僅僅是他一人,而且這些人的出走往往還會引發人們對國內學術圈的強烈爭議。比如曾經出走的清華大學美女博士顏寧,在中國沒能獲得院士,在美國卻成為了院士,更是一度引起不小的轟動,讓人們一度質疑國內的學術圈存在著某些內幕,新人難以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