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2020-11-02 青蜂天下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一心在搞科研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多數人從事科研項目都是為了名和利。但我國就有這麼一位女科學家,不在乎名利的重要性,曾4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最終成為了美國院士後,但依舊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祖國的發展,她就是李愛珍。李愛珍曾表示:做學問首先要把人做好,人如果做歪了,再大的學問也無法得到人家的尊重。


李愛珍出生於1936年,在62年前從復旦大學化學系畢業,為了能夠為中國半導體領域做出了貢獻,便在畢業後果斷選擇了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進行工作,由於她一心將心思放在了科研上,這一待就是幾十年的時間。李愛珍為了突破西方的禁運,帶領自己的團隊夜以繼日地研究,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僅發表了256篇論文,還申請了高達28項的國家發明專利。


李愛珍把半輩子的生命都投入到了科研之中,平常人嘴中所謂的旅遊或者放假在李愛珍這裡,都是幾乎沒有出現過的詞彙。正因為她一心進行科研,外界對於她的名字很是陌生,但她卻是我國名副其實的「國寶級」的科學家,曾還創辦過關於半導體微材料的實驗室,吸引了大批國內年輕科研人才的加入,間接性地防止了人才外流。國內的科研人員最愛的地方就是中科院,李愛珍也在其中,但即便是她擁有如此高的成就,還是在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的時候碰壁了。


李愛珍對於第一次落選並沒有在意,因為她知道在國內還有比她更加努力及優秀的科研人才,於是她又一心投入到了科研當中。但當她接連三次申請加入中科院院士被拒絕後,李愛珍內心也出現了鬱悶的心情,尤其是第四次申請被拒原因,竟然是年齡過大。正在李愛珍鬱悶的時候,美國看重了她的才華,李愛珍被美國科學院邀請成為了美科院的外籍院士。李愛珍對美國表示感謝的同時也委婉拒絕了入駐美國,她表示:樹高千尺不能忘根,我願堅守為祖國研究半導體材料,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李愛珍四次被中科院拒絕,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每一個人深思。曾經我國數學天才許晨陽被美國挖走後表示:國內太注重資歷,科研風氣過於浮躁。中國老話說的好,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若是我國再不改變這種情況,如何留得住人才,何談科技領先。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本文由青蜂天下原創,禁止抄襲,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終成為美國院士,原因令人深思
    但就是這樣浩然正氣的學術大家,卻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在學術上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處於學術上的追求,在她已經成為國內材料科技方面的頂尖專家時,她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但卻失敗了。於是她在科研領域加倍努力,可之後的三次申請全部以失敗告終。尤其是最後一次因為「超齡」被拒,這也表示李愛珍此生再沒機會成為中科院院士。這讓她非常的痛苦和鬱悶。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四次申請院士被拒,如今卻成美國外籍院士
    此後,她一直在做化學方面的研究,也曾前往美國訪問。這幾十年來,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卻四次申請院士被拒絕,引發了爭議。中國「科學家」李愛珍李愛珍研究期間,獲得了21個專利和1個國際發明展銀獎。2003年,李愛珍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2005年11月,李愛珍又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然整個輿論的關注點卻不在這件事情本身上面,人們更加感興趣的是,這位成功當選美國院士的女科學家,在國內申請中科院院士曾經4次遭到拒絕。
  • 四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卻評上美國院士
    我國的小學生都能做博士課題研究了,清北的學生都去美國效力了,而一個勤勤懇懇為了祖國的發展和材料科學的進步奉獻了50年大好年華的研究員李愛珍卻四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無一例外被拒絕了。2005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第三世界科學院第15屆院士大會上,李愛珍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她本人也於2007年5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也是中國首個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女院士。
  •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大豐收的同時著名材料學家、現年84歲的李愛珍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一生致力於我國新型材料研發,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成為了中國第十一位入選美國科學院的外籍但是,當記者問她有何感想時?她依舊說:「這是中國驕傲!」
  • 她申請中科院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為我國做出突出貢獻
    在2007年美國科學院所公布的新增院士中,有18名來自海外的院士,其中就包括了來自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所的研究員李愛珍。值得一提的是,李愛珍不僅是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而且還是我國獲得外國院士頭銜的科學家中唯一沒有獲得中科院院士頭銜的。那麼,這位被中科院拒絕的女科學家,卻當選了美國院士,對此她如何回應呢?
  • 她是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遭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一直在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女科學家,卻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遭拒,最後被美國選為科學院院士。1936年,李愛珍在福建出生。她從小就愛學習,考上復旦大學後依舊成績優異,在畢業後被分配到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工作。在十幾年的工作時間裡,李愛珍刻苦鑽研學術,前後共發表了256篇論文,獲得了28項國家專利。
  • 她數次申請成為院士被拒,卻被美國選為外籍院士,你怎麼看?
    她的名字叫做李愛珍,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後一次申請被以年齡太大拒絕,這也就是說,科學家李愛珍此生可能與我國院士無緣了。但是令李愛珍沒有想到的是,美國竟然向她伸出橄欖枝,評上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想高薪聘請她,但是李愛珍並沒有被誘惑,仍然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為祖國奉獻著力量。科學家李愛珍經歷的可能也不是一個個案,前些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由於研究青蒿素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科學家屠呦呦也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被評選上院士。
  • 她在中國4次申請院士被拒,後來在美國評上院士。大家怎麼看?
    02李愛珍曾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後一次因年齡過大被拒。期間,她曾四次申請院士,分別是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第一次碰壁,她以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最後一次被拒,原因竟然是「年齡過大」,這時她才明白,此生她已經和院士無緣了。作為復旦大學一名高材生,李愛珍的能力和水平大家可以想像,經過多年的研究,能力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外籍院士
    而今天所說的這位女科學家李愛珍,她就曾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後來怎麼樣了呢?美國先進的科研成果讓李愛珍頗受震撼,她看到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科研方面的差距,從而更加努力吸取經驗,獲取知識。當時李愛珍身邊不少人認為,她出國之後一定會被國外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所吸引,很有可能不回來了。在李愛珍老師的堅持下,最終成功推薦她去了美國,並堅信她一定會回來。
  • 她是國寶級科學家,四次申請院士落選卻被美國評上,依然無怨無悔
    哪怕是她4次申請院士被拒,但是在她接到美國授予外籍院士消息時,她這麼說道:「我跟學生講,任何一個人都會在地球上消亡。你再有名,離開這個世界後很快就會被遺忘,但是『中國』這兩個字永遠在地球上存在。所以你的生命價值,就是要為我們國家爭取榮譽。」
  • 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卻被美國評上,最後怎樣?
    勤懇50年,4次院士落選,卻被美國評上外籍院士!中國評不上,美國卻能評上?啪啪打臉啊!五指扇紅!鼻青臉腫啊!這不就是又一個屠呦呦嗎?沒有諾貝爾獎,誰能知道中國有這樣偉大的科學家?從事科研50多年,李愛珍成為該領域的「國寶級」科學家,共發表論文256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8項。榮譽等身的李愛珍先後參加1999年、2001年、2005年的科學院增選和2003年的工程院增選。4次申請中科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卻一直被拒絕,第一次被拒絕是「能力不夠突出」,到了第4次,拒絕原因則變為了「年齡過大」!
  • 李愛珍:四度因年齡大落選中國院士,後成美國院士,原因值得深思
    可是她一直記得父母的叮囑,沒有離開自己的國家。因為華僑身份背景,李愛珍青少年時代也沒少吃過苦頭。但是她心中一直有兩個信念:一是努力登攀科學的高峰,一是勤奮踏實地做人。後來,她從美國學成歸國,在半導體領域做出了成績。自1999年起,先後四次申報中科院院士評選,結果都是因為年齡偏大,條件太難達到而失敗。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當選美國院士
    美國科學院有著140多年的歷史,每年會在世界各國評選出某個領域最傑出的代表、為人類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為科學院外籍院士。評選一般是在五月初,因為四月底美國科學院會在華盛頓舉行年會,會議的最後一天便是公布本年度當選的院士以及外籍院士的名單。
  • 她為中國貢獻巨大,申請中科院院士四次被拒,最後卻當選美國院士
    引言我國著名的材料研究專家李愛珍,在國內參加了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的院士選舉,然而這四次的院士選舉卻與李愛珍擦肩而過。隨後,李愛珍就被選入了美國科學院院士。在美國的這段日子,她遇上了人生的第一個岔路口——是選擇藉助美國先進的科技水平和研究平臺繼續留美深造,還是回國發展,李愛珍選擇了回國,這是她的第一次選擇。當時我國的科技水平還不是很高,西方很多國家對我國還有很多限制,對半導體量子納米結構的研究技術就是其中一項,由於國內對這方面的技術研究有限,因此受這方面技術所影響的國防、環保等領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限制。
  • 顏寧國內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主要是4點原因
    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2019年4月,距離顏寧出走美國過去了2年,這一年對於顏寧而言也算是很有意義的一年。因為她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也說明美國方面對於她科研學術能力的高度認可。比較戲劇性的是,顏寧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會當選,因為她並沒有提出申請。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然而,材料專家李愛珍卻先後4次申請院士遭拒,幾經波折之後,她竟成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這是怎麼回事?然而,儘管李愛珍的貢獻是巨大的,但她先後4次成為中科院院士的申請,還是被拒絕了。不過即便如此,在半導體領域,李愛珍還是標杆式的存在,她對國家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可是不久之後,一則「李愛珍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新聞登上了頭條,一時之間,她成為了有心人口誅筆伐的對象,所有人都在譴責她。
  • 她申請中科院院士4次被拒,後來成了美國院士,對此她如何回答
    在2007年的時候,我國科學家李愛珍當選為美國科學院榮譽院士,這也成為了當時舉世矚目的一個熱點。值得一提的是,李愛珍不僅是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而且還是我國獲得外國院士頭銜的科學家中唯一沒有獲得中科院院士頭銜的。
  •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遭拒,最後成為美國院士,卻一直堅守中國
    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卻是一位一直在默默無私奉獻的科研院士,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遭拒,最後成為美國院士,卻一直堅守中國,她就是 李愛珍。 一、李愛珍院士 李愛珍,一九三六年福建 人。她的前半生和許多學習成績優異的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當晚,李愛珍的電子郵箱傳來一個消息:美國科學院第144屆年會上決定,上海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李愛珍,當選這屆外籍院士!屏幕前的李愛珍,心情複雜。因此在此之前,她連續4次申請國內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了美國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