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數次申請成為院士被拒,卻被美國選為外籍院士,你怎麼看?

2020-12-05 小蘇看財經

她的名字叫做李愛珍,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後一次申請被以年齡太大拒絕,這也就是說,科學家李愛珍此生可能與我國院士無緣了。但是令李愛珍沒有想到的是,美國竟然向她伸出橄欖枝,評上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想高薪聘請她,但是李愛珍並沒有被誘惑,仍然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為祖國奉獻著力量。

科學家李愛珍經歷的可能也不是一個個案,前些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由於研究青蒿素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科學家屠呦呦也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被評選上院士。

1、李愛珍4次被薦,4次落選

科學家李愛珍是1936年人,現在已經是83歲年齡了,畢業於復旦大學,是中國材料學家,主要從事半導體材料研究,獲得了很多的榮譽。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評選上我國院士,但是卻被美國科學院評為外籍院士。

李愛珍在國內競選院士的歷程可謂坎坷。李愛珍在63歲才開始參加國內院士評選,曾經先後參加了1999年、2001年、2005年的科學院增選和2003年的工程院增選,屢次不中,也是讓人有點遺憾。

根據我國中科院的規定,65歲以上的人沒有資格作為單位的推薦人,65歲以上只能由院士來推薦,而且需要6個以上的院士。在連續3次院士增選中,有王佔國、吳德馨、秦國剛、幹福熹、闕端麟、鄒世昌、郭景坤7位院士每一次都推薦李愛珍增選。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李愛珍這幾次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當選。

2、李愛珍一直在為祖國做貢獻

在2007年李愛珍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之後,後來李愛珍在接受晨報採訪時,在回答「您為什麼這麼拼命?」這個問題的時候動情的說道:「中國」這兩個字會永遠在地球上存在下去,與國家的需要相比,自己的得失是在是微不足道,國家給我們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科學家李愛珍還說,我是個低調的人,我國關注的是我的科研是否能夠取得進展,我國其他的福利等毫無興趣。我是一線科技人員,能夠做研究的時間很寶貴。

從科學家李愛珍的話語中,我們能夠看出來李愛珍是一位低調務實的科學家,在我國半導體材料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科學院才可能將李愛珍評選為外籍院士。

2007年的時候,當時美國一共擁有2025名本土院士,擁有外籍院士387人,這些院士當中,就有200多人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內地一共有11位外籍院士。包括華羅庚,袁隆平,周光召,陳竺,白春禮等,2007年科學家李愛珍入選。

由此可見,美國外籍院士的評選也是比較慎重的,科學家李愛珍能夠當選,也說明李愛珍在很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3、結語

科學家李愛珍四次評選院士,卻無緣院士,但是卻被美國科學院評為外籍院士。但是科學家李愛珍並沒有受到影響,也沒有被美國高薪說誘惑,仍然在為國家做科研,做研究,仍然在為國家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她在中國4次申請院士被拒,後來在美國評上院士。大家怎麼看?
    期間,她曾四次申請院士,分別是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第一次碰壁,她以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最後一次被拒,原因竟然是「年齡過大」,這時她才明白,此生她已經和院士無緣了。作為復旦大學一名高材生,李愛珍的能力和水平大家可以想像,經過多年的研究,能力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 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外籍院士,依然堅持為我國奉獻
    而這句話如果放在李愛珍身上那真是再恰當不過了,她曾經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都被拒絕雖然之後成為了美國的院士,卻依舊留在了我國為國家發光發熱。李愛珍是1936年出生的一個普通女孩兒,她從小就聰穎機敏,復旦大學畢業之後她便來到了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研究半導體材料。在這段工作期間李愛珍申請了28項國家專利並且發表了256篇論文,可以說她的這些成績使得她的名聲大震。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四次申請院士被拒,如今卻成美國外籍院士
    此後,她一直在做化學方面的研究,也曾前往美國訪問。這幾十年來,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卻四次申請院士被拒絕,引發了爭議。中國「科學家」李愛珍李愛珍研究期間,獲得了21個專利和1個國際發明展銀獎。2003年,李愛珍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2005年11月,李愛珍又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
  • 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終成為美國院士,原因令人深思
    處於學術上的追求,在她已經成為國內材料科技方面的頂尖專家時,她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但卻失敗了。於是她在科研領域加倍努力,可之後的三次申請全部以失敗告終。尤其是最後一次因為「超齡」被拒,這也表示李愛珍此生再沒機會成為中科院院士。這讓她非常的痛苦和鬱悶。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外籍院士
    而今天所說的這位女科學家李愛珍,她就曾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後來怎麼樣了呢?美國先進的科研成果讓李愛珍頗受震撼,她看到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科研方面的差距,從而更加努力吸取經驗,獲取知識。當時李愛珍身邊不少人認為,她出國之後一定會被國外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所吸引,很有可能不回來了。在李愛珍老師的堅持下,最終成功推薦她去了美國,並堅信她一定會回來。
  • 四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卻評上美國院士
    2005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第三世界科學院第15屆院士大會上,李愛珍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她本人也於2007年5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也是中國首個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女院士。
  •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一心在搞科研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多數人從事科研項目都是為了名和利。但我國就有這麼一位女科學家,不在乎名利的重要性,曾4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最終成為了美國院士後,但依舊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祖國的發展,她就是李愛珍。
  •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大豐收的同時著名材料學家、現年84歲的李愛珍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一生致力於我國新型材料研發,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成為了中國第十一位入選美國科學院的外籍但是,當記者問她有何感想時?她依舊說:「這是中國驕傲!」
  • 華人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華人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一直到2007年,李愛珍參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選舉,這一次她如願的成為了一名外籍院士。很多人對李愛珍沒能申請成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事情深感惋惜,而李愛珍卻對那些為自己寫推薦信的院士感到愧疚,一方面她辜負了大家的期待,另外這些院士們年齡都大了,還在為自己的事情操勞。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然整個輿論的關注點卻不在這件事情本身上面,人們更加感興趣的是,這位成功當選美國院士的女科學家,在國內申請中科院院士曾經4次遭到拒絕。
  • 華人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外籍院士
    ,成為了一名正式的研究員。後來,李愛珍開始對稀土金屬和稀有金屬化學冶金領域進行研究,這也成為李愛珍今後的主要研發之路。李愛珍曾兩次以學者的身份被派往美國進行交流學習,在那裡,她學到了很多知識,讓自己受益匪淺。1982年,她在上海創建了半導體微材料相關實驗室,為我國培養了很多導體領域方面的人才,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一直以來,她始終是一個研究員的身份,所以她一直都想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
  • 她是國寶級科學家,四次申請院士落選卻被美國評上,依然無怨無悔
    哪怕是她4次申請院士被拒,但是在她接到美國授予外籍院士消息時,她這麼說道:「我跟學生講,任何一個人都會在地球上消亡。你再有名,離開這個世界後很快就會被遺忘,但是『中國』這兩個字永遠在地球上存在。所以你的生命價值,就是要為我們國家爭取榮譽。」
  • 李愛珍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成為美國院士,卻一直為中國奉獻
    我國的李愛珍博士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均被拒絕了,卻不料卻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將自己的心血全都投入到了科學研究中,同時也獲得了很多院士的認可,只是沒能成為中國院士,也許她有少許遺憾吧。,就收到了美國科學院拋來的橄欖枝,成為了一名美國外籍院士,她選擇留在了美國生活。
  • 她為中國半導體事業貢獻巨大,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美國院士
    然而,我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身份失敗,最後卻被美國國家科學院錄取,這其中是否有什麼誤會。1980年8月,李愛珍被公派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習。在這裡,李愛珍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國科學界與美國科學界之間的巨大差距。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縮小中美科學界的差距。李愛珍不再是那個為中國科學界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了,她重新做回了學生,謙虛有禮地向美國學者提出疑問、做好筆記,有時候還來一兩場學術上的切磋交流。
  • 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卻被美國評上,最後怎樣?
    2007年5月,4次落選國內院士評選的李愛珍,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知道了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被拒,立即感到了濃厚的興趣!美國人不是慈善家,無利不起早,評選李愛珍為院士的同時,也向她伸出了「橄欖枝」。李愛珍堅守著自己的中國心,一生未變,高薪聘請沒有讓她失去家國情懷和初心,果斷拒絕!
  • 復旦女學霸貢獻突出,4次申請院士被拒,為何被美國選為院士?
    今天逛論壇,就看到了一則令人疑惑的事情:一位在國內努力搞研究的中國科學家,名叫李愛珍,她畢業於復旦大學,擁有所在領域最強的能力,最突出的貢獻,可惜,4次申請院士評定,都被中科院拒絕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這位復旦女學霸,國內半導體材料研究的佼佼者,卻在71歲高齡時,「意外」被美國評上了院士,而且,她所獲得的,是首位美國科學院外籍科學家院士榮譽!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中科院乃是中國科學家心目中的「聖地」,若能成為其中一員,則此生無憾了。然而,材料專家李愛珍卻先後4次申請院士遭拒,幾經波折之後,她竟成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這是怎麼回事?努力是有回報的,李愛珍多年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她的名字,早已傳遍了世界學術圈。1989年,李愛珍成為了博士生導師,她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半導體領域的技術人才,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持續發光發熱。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院士
    正因如此,她才能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奮鬥,才能將科研放在首位,才能做出如此突出的成就。不過,和她科研上的孜孜不倦相比,她在「評職稱」的道路上走得卻不是那麼順利。第一次申請為中科院院士的時候,因年齡朝鋼的問題她被拒絕了。緊接著,她又先後三次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但最後都落選了。直到2007年的時候,一個驚喜落到了李愛珍的頭上。
  • 她4次落選中國院士,卻被美國選入外籍院士,她:做人不能忘本
    ,她本人並不在意能否被選上。而讓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們頗為尷尬的是,在國內評不上科學院士的這兩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卻相繼被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增選為外籍院士。袁隆平先生在2006年(76歲)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愛珍女士則在2007年(71歲)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李愛珍:申請中國院士四次都被拒絕,美國卻把她列入國家外籍院士
    李愛珍是中國的女科學家,她是真正將科研事業當成自己生命的人,其努力程度讓很多同事都覺得敬佩。 她的努力讓中國在高科技領域有了一定的成績,然而這樣一位敬業的科學家,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都沒有成功,最後成為了美國的院士,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