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叫做李愛珍,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後一次申請被以年齡太大拒絕,這也就是說,科學家李愛珍此生可能與我國院士無緣了。但是令李愛珍沒有想到的是,美國竟然向她伸出橄欖枝,評上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想高薪聘請她,但是李愛珍並沒有被誘惑,仍然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為祖國奉獻著力量。
科學家李愛珍經歷的可能也不是一個個案,前些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由於研究青蒿素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科學家屠呦呦也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被評選上院士。
1、李愛珍4次被薦,4次落選
科學家李愛珍是1936年人,現在已經是83歲年齡了,畢業於復旦大學,是中國材料學家,主要從事半導體材料研究,獲得了很多的榮譽。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評選上我國院士,但是卻被美國科學院評為外籍院士。
李愛珍在國內競選院士的歷程可謂坎坷。李愛珍在63歲才開始參加國內院士評選,曾經先後參加了1999年、2001年、2005年的科學院增選和2003年的工程院增選,屢次不中,也是讓人有點遺憾。
根據我國中科院的規定,65歲以上的人沒有資格作為單位的推薦人,65歲以上只能由院士來推薦,而且需要6個以上的院士。在連續3次院士增選中,有王佔國、吳德馨、秦國剛、幹福熹、闕端麟、鄒世昌、郭景坤7位院士每一次都推薦李愛珍增選。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李愛珍這幾次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當選。
2、李愛珍一直在為祖國做貢獻
在2007年李愛珍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之後,後來李愛珍在接受晨報採訪時,在回答「您為什麼這麼拼命?」這個問題的時候動情的說道:「中國」這兩個字會永遠在地球上存在下去,與國家的需要相比,自己的得失是在是微不足道,國家給我們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科學家李愛珍還說,我是個低調的人,我國關注的是我的科研是否能夠取得進展,我國其他的福利等毫無興趣。我是一線科技人員,能夠做研究的時間很寶貴。
從科學家李愛珍的話語中,我們能夠看出來李愛珍是一位低調務實的科學家,在我國半導體材料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科學院才可能將李愛珍評選為外籍院士。
2007年的時候,當時美國一共擁有2025名本土院士,擁有外籍院士387人,這些院士當中,就有200多人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內地一共有11位外籍院士。包括華羅庚,袁隆平,周光召,陳竺,白春禮等,2007年科學家李愛珍入選。
由此可見,美國外籍院士的評選也是比較慎重的,科學家李愛珍能夠當選,也說明李愛珍在很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3、結語
科學家李愛珍四次評選院士,卻無緣院士,但是卻被美國科學院評為外籍院士。但是科學家李愛珍並沒有受到影響,也沒有被美國高薪說誘惑,仍然在為國家做科研,做研究,仍然在為國家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