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人才的培養與發展十分重要,國家要想獲得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
雖然近些年我國國內的科研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吸引了一些專家學者回到國內從事研究工作,但很多國內高材生在出國深造之後卻甘願留在他國,為外國做貢獻也不願回國發展報效祖國,這使得國內人民感到很痛心,更令人不滿的是,他們大多數還都是清華北大等國內頂尖高校的畢業生。
01
這些人在同齡人中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然而他們卻在學成之後留在了外國。許晨陽便是這樣一位人才,他對數學知識特別敏感,在小學別人還在學習加減法時,他已經熟練掌握了四則運算法則。
到高中時更是因為其在數學方面表現出來的極高造詣而入選省奧代表隊,並且獲得了奧數金牌,之後,他更是獲選進入國家代表隊。
在同學們眼中,許晨陽是數學大神,對於普通人來講很難的數學題目對他來說卻根本不成問題。後來他進入北京大學學習,他在數學上的天賦讓他很快在校園裡嶄露頭角,很多人都知道了這位數學天才。
許晨陽也不負眾望,在學業上進展神速,三年完成大學課程,兩年結束研究生課程,隨後更是前往美國留學深造,希望能在基礎數學研究領域取得成績。
眾所周知,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專業在世界上都相當有名,而許晨陽在這個學校的數學專業中卻學習的如魚得水,獲得了導師的看重與賞識,很快便獲得了博士學位。在獲得學位後,許晨陽當即決定回國任教,為自己國家的基礎科學領域做出一份貢獻。
02
2012年,許晨陽回到國內大學任教,一年後,他就被評為教授,並且還在國內獲得了許多在數學研究領域很有分量的獎項,此外,他還在國內多家頂級期刊上發表了很多影響力很大的論文,可以說他在國內的發展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在2018年,許晨陽卻決定辭去國內教職,前往更加有名的外國大學工作,對於許晨陽的選擇,學術界議論紛紛,雖然有人對許晨陽的選擇感到遺憾,但大多數人都指責許晨陽崇媚洋外。
不過許晨陽在去往國外時卻也表達了對國內學術環境的不滿,一是學術造假過於嚴重,二是學風過於浮躁,人們熱衷追名逐利,三是論資排輩現象比較嚴重,青年科學家的研究資金根本得不到保障。
許晨陽的言論在我國學術界引起軒然大波,許多人對徐晨陽的看法不以為然,反而對其進行批判,不過也有很多有識之士紛紛發表了對我國學術界存在問題的看法。
03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許晨陽的言論或許不是一種發洩式的指責,而是我們如今學術界卻是存在的一些問題,這或許也是很多像許晨陽這樣的青年科學家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我們國家近些年人才外流的現象十分嚴重,特別是在基礎學科領域更是如此。
由於我國多年來的快速發展造成了我國很多領域都存在重技術輕科學的現象,大部分高校和研究所將大部分經費都投入到更容易出成果的技術領域。
對一些基礎學科的支持力度就相對比較小,這樣的資源分配方式會使得當下學者將更多精力集中到更容易出成果的研究中來,這就使得難以出成績的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更加艱難,因此很多從事基礎學科領域研究的出色人才出走海外。
而論資排輩問題是我國學術界的一大通病,其實在我國延續1000多年的科舉時代便有這樣的現象,在中國傳統學術觀念裡,學而優則仕佔據主流,這樣一種思維的具體表現就是論資排輩現象比較嚴重,學術界前輩具有很大的話語權有優先權。不過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相信這種觀念在不久的將來也得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