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北大是一所偏向於文科類型的高校,臨近的清華大學則是偏向於理科型高校。但如果從北大數學系的發展史開始追溯的話,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北大的數學系有多厲害。那些說北大是文科型高校代表,清華是理科型高校代表的話,實際上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誤解,北大可是盛產「數學天才」,也是國內高校裡當之無愧的翹楚。
今昔的北京大學,還是建立在原北大數學系,清華大學數學系,和燕京大學數學系的基礎之上。作為國內始終排名在前兩名的北大,在數學系方面的發展更是星光熠熠,這所學校還培養了許多歷史名人。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曾經被譽為「黃金一代」的數學天才,他的名字叫做許晨陽,是國內土生土長的數學天才,也是80後高考裡的一代風雲人物。
他,在18歲的時候考上北大數學系,不僅提前一年畢業於本科,還僅用兩年時間就拿到了北大研究生學位。北大的2000年前後,對於數學系來說算是人才輩出,也被人們稱之為「黃金一代」,其中北大數學系裡名氣最大的,當屬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了。
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數學博士學歷後,許晨陽毅然決定回國發展,當時他在美國數學界已經小有名氣,還為回國發展拒絕了美國多所大學的邀請,最終選擇進入他的母校北大任教。
當時,網友們對許晨陽的讚美可是滔滔不絕,但沒想到的是時隔六年之後,許晨陽選擇「出走」美國。對於這一點,自然是又掀起了網絡討論風波,當初誇讚的「許天才」、「許愛國」等等稱號,在一夕之間全部都被負面評價取代。
實際上,憑著許晨陽的實力,之前任意一項榮譽都可以在國內衣食無憂,但是在國內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許晨陽認為回國後的生活和想像大不相同。於是回國任教六年後他選擇了「出走」美國,臨走的時候留下的三句話耐人尋味:
第一句:「國內對學生的支持力不夠」
第二句:「國內的科研風氣過於浮躁」
第三句:「國內的高校造假問題嚴重」
許晨陽臨走前的這三句話,讓人看了之後不禁唏噓不已,每一句話無疑是戳痛了國內高校的痛點,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了解內幕之後,反過來大力去支持許晨陽出走美國追逐夢想。實際上,北大的數學天才除了許晨陽之外,並稱北大數學系「黃金一代」天才名人還有三人,他分別是朱歆文、張偉、和惲之瑋,他們是「黃金一代」裡的北大數學系四大天才。
除了許晨陽取得學歷後第一時間回國任教之外,剩餘三人在美取得一定的學術成就之後,他們無一例外選擇留在美國高校任教,其中的朱歆文和張偉二人,曾經還在美國哈佛大學數學任教。很多人都說這些數學天才們沒有一顆愛國情懷,在國外取得學術成就之後沒有為祖國效力,現在又有了許晨陽的例子之後,恐怕這些選擇留在美國發展的數學天才,他們並非是不愛國,而是對處於對學術的追求和熱愛。
在世界級頂尖大學裡,國內高校和國外高校之間,對年輕人的支持確實是有著巨大的差距,對於網絡那些不為祖國效力,就是不愛國的「道德綁架」來說,與其責怪留學生不回國發展,倒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吸引留學生回國上。對此,大家都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討論!